4.7 健康地生活 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7 健康地生活 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9 15: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七章 健康地生活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右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甲表示易感人群
B. a只包括病毒
C.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不能流行
D.保护丙的措施只有戴口罩、勤洗手
2.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司发布通知,要求加强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下列关于血吸虫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要接触疫水;若必须接触,需穿戴防护服
B.病从口入,应禁止食用钉螺
C.钉螺是软体动物,控制钉螺的数量对预防该类病很关键
D.管理好粪便可以预防该病
3.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B.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
C.只要患了流感,就可服用抗生素来治疗
D.在人员密集场所,可通过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4.《汉书》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意是对染上疫病的民众,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为他们医治,并提供药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消灭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
5.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体来说,疫苗都是抗原 B.可以对抗引起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
C.接种一次终生有效 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6.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B.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项预防措施可保护易感人群
D.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的正常反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7.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有些同学左上臂上会有一个瘢痕,这是小时候接种卡介苗的“证明”。接种的卡介苗和免疫方式分别是(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8.部分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可引起某些人发生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是初次接触过敏原导致的
B.红肿、水疱等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C.避免再次接触乳化剂可有效预防该过敏反应
D.乳化剂可刺激某些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9.下列不属于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①患了感冒,加倍用药可以提前康复 ②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③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 ④青少年吸烟不会影响智力发育 ⑤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⑥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跟我关系不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10.小刚不慎手臂受伤,血管破裂,暗红色的血液连续不断地流出,小刚流出的血液和止血的部位分别是( )
A.静脉血 近心端 B.静脉血 远心端
C.动脉血 近心端 D.动脉血 远心端
11.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B.过期药物只是疗效差,也能服用
C.布洛芬有“OTC”标识,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以购买
D.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具有止痛效果,可以叠加用药
12.5月31 日是“世界无烟日”,右图表示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吸过滤嘴烟比吸非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高
B.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C.每天吸烟的数量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
D.青少年应多吸过滤嘴烟
13.健康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下列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B.防治麻疹要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
C. HIV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日常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D.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病,可通过饮食传播
14.生命安全是每个人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公共场所喝陌生人给的饮料
B.血吸虫病和艾滋病都是传染病,主要预防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C.在遭遇挫折时,可用转移注意力、化解烦恼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D.吸食毒品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
15.人体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遇到骨折的人,应马上将其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B.若图中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在a处扎橡皮管以便抽血
C.若小腿的b处被毒蛇咬伤,应立即扎紧c处,并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D.长期饮酒,过量的酒精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二、非选择题
16.2025年1月,甲流在多地流行,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某校特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就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并通过直播进行普及,取得了良好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专家介绍,目前危害师生健康最大的疾病是流感,其病原体结构简单,主要由 组成。除这类生物外,常见的微生物还有两类,它们是 。
(2)专家建议,师生可以通过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疫苗可以 ,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3)下列图①~⑤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填数字)。
(4)作为中学生,我们还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17.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认识常见的传染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资料一 甲型 H1N1流感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 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资料二 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患蛔虫病的人常常厌食,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时会腹泻。为预防蛔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资料三 传染性急性胃肠炎是换季时期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其次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目前诺如病毒和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都尚未研制出相应的疫苗。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 H1N1 流感的 。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通常设置一米线标识以及注意个人卫生等提示。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传染病感染率的原因是 。蛔虫寄生在人的消化道内,不会被消化液消化,主要原因是其体表有 ,起到保护作用。
(2)资料中提及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诺如病毒在结构上区别于幽门螺杆菌的最显著特征是 。感染者治疗幽门螺杆菌时,往往需要连续服药10~14天,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形成的 具有较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胃壁内的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 免疫。
(3)乳铁蛋白具有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分析图乙可知,在该实验中,乳铁蛋白的质量浓度为 毫克/毫升时,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判断依据是当乳铁蛋白为该质量浓度时, 。
②为保证本实验更严谨,请结合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提出一条改进实验的建议。

1. C
2. B【解析】食用钉螺不会感染血吸虫病,钉螺只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的幼虫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人接触受污染的水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3. C 4. B 5. A 6. D 7. C 8. A 9. B
10. B【解析】小刚受伤后其伤口缓慢而连续不断地流出暗红色的血液,由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同时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11. A 【解析】过期药物不可服用。OTC 是非处方药的标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具有止痛效果,不能叠加用药。
12. C【解析】由题图可以得出,①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有很大的关系,吸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②吸非过滤嘴烟比吸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要高。
13. D【解析】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防治麻疹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HI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还可通过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可以通过饮食传播。
14. A
15. B【解析】遇到骨折的人,应先判断其伤情,再采取急救措施,不可直接抬上汽车,以防加重伤情。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a(近心端),这主要是为了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若小腿的 b处被毒蛇咬伤,扎紧a 处可防止毒液进入心脏,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长期饮酒可能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损伤肝,影响血液凝固和血压,加重心脏负担,但并不直接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
16.【答案】(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细菌和真菌
(2)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该病原体)的抗体
(3)②③⑤
(4)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出门戴口罩等
17.【答案】(1)病原体 起到了切断传播途径的作用 角质层
(2)无细胞结构 芽孢 非特异性
(3)0.5OD值最小,菌体密度最小 接种前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再接种),以消除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解析】(1)甲型 H1N1 流感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喷洒消毒剂、设置一米线标识、注意个人卫生、戴口罩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能降低感染率。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被消化液消化。
(2)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这是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幽门螺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其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胃壁内的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先天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
(3)①由题图乙可知,第三组的OD值最小,幽门螺杆菌菌体密度最小,说明抑菌效果最好。第三组乳铁蛋白的质量浓度为0.5毫克/毫升。
②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由此可提出的改进建议是接种前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再接种),以消除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