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复习测评(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电闪雷鸣,小娟同学感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请结合下图分析上述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主要与⑤的调节有关
B.②和③对闪电传来的光都具有折射作用
C.电闪雷鸣引起的视觉和听觉都在④处形成
D.对闪电光敏感的细胞在①处,而对雷声敏感的感觉细胞在⑦处
2.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3.“共享单车”已经遍布我市各县区,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骑车时需要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膜接受汽笛声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B.骑车时听到提示音“倒车,请注意”及时躲避,属于非条件反射
C.当你骑车遇到红灯紧急刹车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
D.在骑行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4.模型制作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人体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相当于图乙中的( )
A.木板——②、松紧带——①、螺丝——③ B.木板——②、松紧带——③、螺丝—①
C.木板——①、松紧带——②、螺丝——③ D.木板——①、松紧带——③、螺丝——②
5.婴儿出生后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其目的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肝是流传广泛的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源是乙型肝炎病毒
B.提倡使用公筷可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C.乙肝疫苗的本质是抗体,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D.有少数人会对乙肝疫苗过敏,乙肝疫苗对其而言属于过敏原
6.正确用药能够治疗疾病,解除病痛。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强壮的人不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B.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只需要关注用法与用量
C.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D.用药期间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7.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放置的材料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鱼
B.水草为生产者,鱼为消费者
C.水中的细菌可以分解鱼的粪便
D.水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8.某学校为增强学生体质,开设了飞盘等体育课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扔出飞盘时肱二头肌的状态由舒张转变为收缩
B.肌腹和肌腱都可以接收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而收缩
C.运动时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D.运动时内分泌腺中的肾上腺及汗腺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汗液增加
9.青少年应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时,赶紧上前拉一把
B.遇到煤气中毒的意外事故,要开窗通风
C.对溺水者急救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受伤时血液缓慢流出,在近心端包扎
10.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使用了10 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右图所示有缺陷的实验装置,小萱同学对该实验设计提出了下列修正意见,正确的是( )
A.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 B.将纸盒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
C.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 D.10只鼠妇太多,改成2 只
11.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能增加鱼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右图是某鱼塘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鲢鱼、鳙鱼和鲤鱼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C.鱼类的混养提高了鱼塘中资源的利用率
D.能量可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鲤鱼”流动
12.天然森林很少发生的松毛虫虫害,在人工马尾松林中却经常发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工马尾松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B.人工马尾松林植物较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比天然森林更强
C.松毛虫在天然森林中位于多条食物链,天敌相对较多
D.可把人工马尾松林改造为混交林,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B.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定能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C.维护生态安全仅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护
D.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支撑生态系统服务
1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符合维护生态安全要求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
B.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C.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来源
15.“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必将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的行动中。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前,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类活动
B.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护生态安全
C.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22分)某生物学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注射器等器材,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图乙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可以模拟人体眼球成像原理,其中可变焦的水透镜模拟的是图乙眼球结构中的[] ,注射器模拟的是图乙眼球结构中的[] 。
(2)模拟远眺过程时,“F光源”适当左移,此时光屏上的物像变模糊,应调节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 ,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果不改变水透镜的曲度,可在“F光源”与水透镜之间安装 镜进行调节。
(3)同学看着光屏上的物像,伸手推拉注射器,通过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得到了清晰的物像,这种反射类型属于 反射,此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可用图乙中的结构表示,若d处受损,能否正常完成推拉动作 。
(4)同学能有意识地推拉注射器,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 控制的。
17.(18分)请选用下列材料中的部分材料,制作生态瓶,并回答下列问题。
备选材料与用具:白色不透明牛奶瓶、绿色透明瓶、无色透明瓶、消过毒的石英砂(完全不溶于水)、无农药污染的河泥、清水、金鱼藻、杨树带叶枝条、米虾(食草动物)、孔雀鱼(杂食动物)、壁虎等。
(1)若要制作一个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瓶,所采用的材料中应选用 为容器。
(2)在石英砂和河泥中,选用 ,因为它不仅能提供矿物质,而且还具有 等微生物可作为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3)将清水注入瓶中时,一定要 (填“注满”或“不注满”),然后放入 和米虾或孔雀鱼。
(4)做好的生态瓶最好要摆放在 (填“光线良好”“阳光直射”或“没有光照”)的地方。
(5)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的数量。
1. A【解析】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主要与⑥脑干的调节有关。当光进入眼球时,②晶状体和③玻璃体,都对光有折射作用。视觉和听觉都要在④大脑的特定区域才能产生。
2. B【解析】腺体可以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进入血液,调节生理活动,如甲状腺、胰岛等;而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等,分泌的汗液及唾液,不是激素。
3. C【解析】内耳的耳蜗是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的。骑车时听到提示音“倒车,请注意”及时躲避,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肾上腺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故骑车遇到红灯紧急刹车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故在骑行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4. A
5. D【解析】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乙肝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提倡使用公筷可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疫苗一般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或者其中的抗原性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因此,乙肝疫苗属于抗原。乙肝疫苗可能会使某些人过敏,乙肝疫苗就是其过敏原。
6. D【解析】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药物的一种排斥,身体强壮的人,不一定不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必须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名称、成分、性状、适应证、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同时还要认真阅读注意事项,看清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安全用药。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乱吃、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
7. A【解析】完整的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不含有非生物部分,因此,阳光→水草→小鱼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
8. C【解析】扔出飞盘时,是由屈肘变为伸肘,故肱二头肌的状态由收缩转变为舒张。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无收缩的特性。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因此,运动时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运动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汗腺所分泌汗液都会增加,但汗腺不属于内分泌腺。
9. B【解析】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关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并将人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对溺水者急救时,先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再用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急救。遇到外伤出血,若血液呈暗红色并缓缓流出,这是静脉出血,需要在远心端压迫止血,而不是在近心端包扎。
10. C
11. B【解析】鳙鱼和鲤鱼有共同的食物浮游动物,故鳙鱼和鲤鱼之间是竞争关系。
12. B【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工马尾松林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弱。
13. D【解析】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了。维护生态安全是对生物圈所有生态系统的维护。
14. D【解析】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5. D【解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有些是可以修复的,如植树造林、防治环境污染等。
16.【答案】(1)③ 晶状体 ① 睫状体
(2)小凹透
(3)条件 否
(4)A 大脑
17.【答案】(1)无色透明瓶
(2)河泥 细菌、真菌
(3)不注满 金鱼藻
(4)光线良好
(5)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