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秦灭六国的原因
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③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④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⑤商鞅变法,国家富强。
⑥诸侯兼并,完成局部统一。
⑦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发展,各民族初步融合,为统一创造条件。
秦的统一
秦统一中国的过程
第一步: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第二步:拓展疆土
南征百越,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秦的统一
北起阴山至辽东
南至南海
西
至
临
洮
、
羌
中
东
至
东海
、
朝鲜
建立起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秦朝
秦的统一
皇帝制度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印曰“玺”,自称曰“朕”。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皇权至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秦的统一
三公九卿
特点:
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来设置和运转。
2.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这保证了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使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3.充分体现家国同治的“家天下”特点。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为皇帝私家服务。
秦的统一
推行郡县制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任免: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
官位概不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调遣。
作用: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
加强了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核心是君主对各级官吏有直接任免乃至生杀予夺的 绝对权力,国家完全由君主及其任命的官吏等级所把持,并以这一基本原则形成一套品阶森严的官僚统治机构。
分 封 制郡 县 制时间划分标准地方与中央关系性质影响相同点地域血缘关系战国开始,秦朝完善西周直属中央,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僚政治贵族政治诸侯独立性强,爵位世袭容易出现地方割据目的都是巩固统治,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加强
秦的统一
车同轨
书同文
措施,统一车轨宽六尺。
作用:实现全国交通标准化,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军事效率、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统一全国官方文字为小篆。
作用:促进文化传播,减少行政障碍,巩固国家统一。
秦的统一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措施,统一全国长度、重量、容量单位。
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颁布全国统一货币“半两”钱。
作用:终结战国时期币制混乱的局面,促进全国的经济交流,强化中央集权。
·设三公
·郡县制
·秦惠文王铸造方孔秦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编制户籍、移风易俗
·孝公以后,秦多次令战俘、平民、罪犯、戎狄移民
·三公九卿
·郡县制
·统一货币(秦半两)
·统一度量衡
·编制户籍、整顿风俗
·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秦的统一
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秦国
秦朝
秦的统一
睡虎地秦简出土于M11号墓,其主人是一位秦地方官吏。
作用:地方官吏由君主任免,便于君主直接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秦国富国强兵和高效行政。
秦的统一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1.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防御外来入侵。
2.经济: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兴建大型工程;促进地方经济交流。
3.文化:有利于地方思想文化交流。
4.民族:有利于民族融合。
5.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为历代沿用并完善。
消极:
1.容易形成暴政,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的灭亡。
秦的灭亡
考古出土的秦半两大小轻重不一,流通范围仍集中在原秦国领域内。
睡虎地秦简反映出南郡官府颁布整顿风俗的法令后,仍有一些基层官吏、百姓不遵守,不执行。
思考:秦法在大范围推广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地域复杂性、各地官员执行情况差异性等
秦的灭亡
《语书》中将不同文化巧妙地编入秦的统治体制中的态度已经消失,只有根据秦法推行一元化统治的意志十分突出。
——【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
思考:秦统治者如何解决推行中央集权制度过程中的困难?
方法:拒绝基层社会的习俗, 强制推进一元化统治。
局限:忽视了秦法与地方文化的调和 ,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的灭亡。
秦的灭亡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思考:分析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六国残余势力是反秦的重要力量,借助楚国名义来获得楚地人民的支持。
局限:六国残余势力与秦朝的矛盾尖锐。
(2024 湖南卷,2)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
A. 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 B. 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
C. 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 D. 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D
秦的灭亡
思考:为什么秦灭亡后分封制会重新确立?
1.思想:分封思想根深蒂固。
2.政治: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巩固皇
权的需要。
3.经济:生产力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朝代 内容 结果
西周 分封制 诸侯争霸
西汉 郡国并行 七国之乱
西晋 司马炎分封诸王 八王之乱
明朝 朱元璋分封藩王 靖难之役
局限:缺乏和平时期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
秦的灭亡
思考:西汉思想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把秦朝灭亡原因归纳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试评析该观点。
秦始皇陵
焚书坑儒
局限:严刑峻法,施行暴政,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楚汉之争
刘邦善于用人;有关中作为后方,建立根据地;约法三章,赢得民心。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缺乏长远政治眼光;对待民众残暴,失去民心。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