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6.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6.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9 07:17:46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共87张PPT)
6.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6.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探究点一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探究点二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夹角问题
探究点三 利用投影向量解决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探究点四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模
◆
◆
◆
◆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备课素材
练习册
答案核查【导】
答案核查【练】
【学习目标】
1.结合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特征,知道投影向量的概念.
2.类比平面向量,能进行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3.类比平面向量并借助空间图形,知道空间向量的有关运算律,能
运用数量积解决空间中的垂直、夹角及距离问题.
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夹角
1.定义:,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任意一点,作 ,
,叫作向量与向量 的夹角,记作
,如下图.
2.夹角的取值范围:
(1)规定:______________.
(2)如果___________,那么向量与 同向;如果__________,那
么向量与反向;如果__________,那么称与 互相垂直,并记作
.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向量与的夹角等于向量与 的夹角.( )
×
[解析] 表示向量,的夹角,表示向量, 的夹
角,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2)若向量与的夹角为 ,则直线与的夹角也为 .( )
×
[解析] 若向量与的夹角为 ,则直线与的夹角为 或
.
知识点二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定义:设,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我们把数量______________
叫作向量,的数量积,记作 ,即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2.常用结论(, 为非零向量)
(1) ___.
(2) ____.
(3) _ ____.
0
3.数量积的运算律
(1) ;
(2) ;
(3) .
知识点三 投影向量
1.向量在向量 上的投影向量
(1)定义:对于空间任意两个非零向量,,设向量 ,
(如图),过点作,垂足为.上述由向量 得到
向量的变换称为向量向向量投影,向量称为向量 在向量
上的投影向量.
(2)意义:,即向量,的数量积就是向量在向量
上的投影向量与向量 的数量积.
2.向量在平面 上的投影向量
(1)定义:如图,设向量,过, 分别
作平面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得向量
,我们将上述由向量得到向量 的变换
(2)意义:,即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就是向量
在平面 上的投影向量与向量 的数量积.
称为向量向平面 投影,向量称为向量在平面 上的投影向量.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对于向量,,若,则一定有或 .( )
×
[解析] 非零向量,垂直时也有 .
(2)对于非零向量,由,可得 .( )
×
[解析] 由得 ,即
,得不到 .
(3)若,则 是钝角.( )
×
[解析] 若,则是钝角或 .
(4)已知,是夹角为 的两个单位向量,则向量在向量 上
的投影向量为 .( )
√
[解析] 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
探究点一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例1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中, ,
分别是, 的中点,求:
(1) ;
解: ,
.
(2) ;
解: .
例1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中, ,
分别是, 的中点,求:
(3) ;
解: ,
.
例1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中, ,
分别是, 的中点,求:
(4) .
解: ,
, .
变式(1)(多选题)[2025·河南洛阳高二期中]已知正方体
的棱长为1,则( )
A. B.
C. D.
√
√
[解析] 如图,对于A,由图可知,
,A正
确.
对于C, ,
C错误.
对于D,因为 平面, 平面 ,所以
,即,D错误.故选 .
对于B, , B正确.
(2)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点是的重心,则
____.
[解析] 点是的重心, ,
又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
.
[素养小结]
(1)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的两种方法
①已知
,
的模及
与
的夹角,直接代入数量积公式计算.
②如果要求的是关于
与
的多项式形式的数量积,可以先利用数量积
的运算律将多项式展开,再利用
及数量积公式进行计算.
(2)在几何体中求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步骤
①首先将各向量分解成已知模和夹角的向量的组合形式.
②利用向量的运算律将数量积展开,转化为已知模和夹角的向量的数
量积.
③代入 求解.
探究点二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夹角问题
例2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 ,
,求向量与 的夹角.
解:在直三棱柱中, 平面
, 平面, 平面 ,
,, ,
, ,, ,
,
,为的中点, ,
,
,
,
又 , .
故向量与的夹角为 .
变式(1)已知平行六面体中, ,
,,则, ( )
A. B. C. D.
[解析] 因为
,所以,所以 ,
.故选B.
√
(2)[2025·成都石室中学高二月考]把正方形沿对角线 折
成大小为的二面角,,分别是,的中点, 是原正方形
的中心,则 的余弦值为____.
[解析] 如图,连接,,因为 ,
,所以 ,
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
则 ,
, ,
,故,所以 ,
.
[素养小结]
(1)求两个空间向量的夹角的两种方法
①结合图形,平移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夹角定义来求,但要注意向量夹
角的范围.
②先求
,再利用公式
求
,最后确定
.
(2)用向量法求两直线的夹角
①取向量:在两直线上分别取方向向量, .
②运算:求 .
③结论:设两直线的夹角为 ,则,进而得到 .
探究点三 利用投影向量解决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例3 已知正四面体 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
(1)确定向量在向量 上的投影向量,并求
;
解:如图①,在正四面体中,取 的中点
,连接,则有,因此向量 即为向
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
所以 .
例3 已知正四面体 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
(2)确定向量在平面上的投影向量,并求 .
解:如图②,在正四面体中,设在底面内的投影为 ,
易知为底面的中心,则 平面,
连接并延长,交于 ,则为的中点,,且
,所以向量 即为向量在平面 上的投影向量.
所以 .
变式 在四棱锥中,四边形为正方形,,且
底面,则向量在平面上的投影向量是____,
____.
[解析] 如图, 底面, 向量 在
平面上的投影向量是.
四边形 为正方形, ,
.
[素养小结]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时,准确探
寻某一向量在平面(或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解题的关键.
探究点四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模
例4 [2025·江苏南通高二期末]已知平行六面体
的所有棱长均为1, ,则线段
的长为( )
A. B.2 C. D.
√
[解析] 由题知平行六面体 的所有棱长均为1,
,
,
因为 ,同理可得
,所以
,则 .故选D.
变式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 是
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的长为2,且与 ,
的夹角都是 ,若是的中点,则
( )
A. B. C. D.
√
[解析] 是 的中点,
,
,,,, .故选A.
[素养小结]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模的基本方法
(1)将所求向量用已知向量表示,通过向量运算来求所求向量的模.
(2)因为
,所以
,这是利用向量解决长度和距
离问题的基本公式.
1.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不满足结合律,即 .事实上
表示与平行的向量,而表示与 平行的向量.
2.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当夹角为锐角时,其余弦值为正,当夹角
为钝角时,其余弦值为负.
3.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以下问题:
求两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求两点之间的距离或线段的长度,证明线面
垂直等.
1.求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通常先确定两向量的夹角,再结合数量积公
式求解.若两向量夹角不易确定,可结合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转化为已
知夹角的向量间的数量积问题再求解.
例1 (多选题)在三棱锥 中,给定下列四个条件:
;
;
;
.
下列组合条件中,一定能断定三棱锥 是正三棱锥的有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解析] 由得,即 ,所
以,所以 ,所
以由①②一定能断定三棱锥 是正三棱锥,选项A正确;
由①得 ,
化简即为③,所以①③未必能断定三棱锥 是正三棱锥,选项
B不正确;
由得,即 ,由
向量的投影可知 ,所以由②④一定能断定三棱锥
是正三棱锥,选项C正确;
由 得 ,进而可得到②,由选项C
可知,选项D正确.故选 .
2.求解空间两点间的距离问题,先选择以两点为端点的向量,再将此向
量表示为几个向量和的形式,然后求出这几个已知向量两两之间的夹
角以及它们的模,最后利用公式 求解.
例2 如图所示,已知二面角 的大小为 ,
点 ,,为垂足,点 ,, 为垂
足,且,,,则线段 的长为
( )
A.4 B. C. D.
[解析] ,,,即线段的长为 .故选B.
√
3.证明两条空间直线与垂直,只需证明 .
例3 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面体的每条棱长都等于1,点, 分
别是,的中点.求证: .
证明:设 ,, ,连接
故,即 .
,则 ,
所以 ,
练习册
1.对于空间任意两个非零向量,,“”是“, 为钝角”的
(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 当, 时,,但,不是钝角,即由“ ”不
能推出“,为钝角”,
但当,为钝角时, 恒成立,所以“”是“, 为钝角”
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故选B.
√
2.如图,在长方体中,
是的中点,则向量在平面 上
的投影向量为( )
A. B. C. D.
[解析] 因为 平面, 平
面,所以向量在平面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选A.
√
3.[2025·江苏南通一中质检]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 中,
( )
A. B.0 C. D.1
[解析] .故选B.
√
4.[2025·江苏启东一中质检]已知空间向量,, 满足
,,,,若与的夹角为 ,则
( )
A. B. C. D.
[解析] 由,得 ,两边平方,得
,
因为,, ,所以,解得
.故选D.
√
5.在三棱锥中,,,, ,
,,则 ( )
A. B.2 C. D.1
[解析] 由已知得 ,所以
,所以,即 .故选C.
√
6.[2025·江苏泰州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四
棱锥中, 底面 ,四边形
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 ,
,则( )
A. B.
C. D.
√
[解析] 对于A,因为 平面, ,
平面,所以, ,所
以 ,故
A错误;
对于B,连接,因为 ,,所以
,所以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所以
,所以
,故B错误;
对于C, ,
故C正确;
对于D, ,故D错误.故选C.
7.[2025·江苏泰州高二期中]在四面体中, ,
, ,,则 ____.
[解析] 因为 ,所以,又 ,所
以 ,所以
.
又,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
8.在四面体中,棱,,两两垂直,且, ,
, 为的重心,则 ___.
[解析] 由题意得 ,且
,故 .
9.(13分)[2025·江苏高邮高二期中]如图,
在四面体中,为棱 上一点,且满足
,为线段的中点,设 ,
, .
(1)试用向量,,表示向量 ;
解:因为,所以 ,
所以
.
9.(13分)[2025·江苏高邮高二期中]如图,
在四面体中,为棱 上一点,且满足
,为线段的中点,设 ,
, .
(2)若, ,
,求 的值.
解:因为,所以 .
10.(13分)如图,正四面体的高 的中点为
,的中点为 .
(1)求证:,, 两两垂直;
证明: 设,,,正四面体 的
棱长为1,
则, .
由题意知 ,则
,
同理可得, ,
所以
,所以,即.
同理可得,,所以,, 两两垂直.
10.(13分)如图,正四面体的高 的中点为
,的中点为 .
(2)求, 的大小.
解: ,
所以 .
又 ,
,
所以,,故, .
11.[2025·江苏南通二中高二调研]在棱长均为1的三棱柱
中,,则异面直线与 所
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
[解析] 如图,设,, ,
则,, ,
,, ,
, ,
,,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A.
12.(多选题)[2025·江苏南通如皋一中质检]在正方体
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四边形的面积为
B.与的夹角为
C.
D.
[解析] 对于A,如图①,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 平
面 ,所以,所以四边形 为矩形,
,A选项正确;
√
√
对于B,如图②,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所以与的
夹角即为与 的夹角,又,
所以 ,所以与 的夹角为 ,
B选项错误;
对于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则
,
,所以 成立,C选项正确;
对于D,由已知得 ,
,
则
,D选项错误.故选 .
13.如图,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在直线
, 上分别取点,和点,,使且 .
若,,,则线段 的长为
_______.
4或2
[解析] 由题意知, ,所以
,
因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 ,,所以 ,所以或 .
14.[2025·山东烟台莱州一中高二联考]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
沿对角线折叠,使,得到三棱锥 ,则
三棱锥 的体积为_ ____.
[解析] 如图,取的中点,连接, ,则
,,
因为且 , 平面,
所以 平面 .
设,,,且, ,由正方形的边长为2,
可得且, ,
又, ,且 ,
所以 ,解得,
所以 ,所以
,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
.
15.[2025·江苏徐州期末]如图,在三棱锥
中,, 平面 ,
于点,是的中点, ,则
的最小值为____.
[解析] 连接,因为 平面, 平面
,所以,
又 ,,, 平面,
所以 平面,
又 平面,所以.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 ,
又,所以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 .
16.(15分)[2024·江苏苏州星海实验学校高二月考]如图,在矩形
和矩形中,,,, ,
,,记,, .
(1)当时,求与 夹角的余弦值.
解:连接 ,则
当时, ,所以
,
.
又 ,所以,
又易知 ,所以,,故与 夹角的余弦值为 .
16.(15分)[2024·江苏苏州星海实验学校高
二月考]如图,在矩形和矩形 中,
,,, ,
,,记, ,
.
(2)是否存在 使得 平面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 使得 平面 ,
因为, 平面,所以,
,则
, 显然成立,
又 ,
所以,解得,满足题意,故存在,使得
平面 .
快速核答案(导学案)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2.(1)
(2)
【诊断分析】 (1)× (2)×
知识点二 1.
2.(1)0 (2)
(3)
知识点三 【诊断分析】 (1)× (2)× (3)× (4)√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1)(2)
(3)
(4)
变式 (1)AB (2)
探究点二 例2
变式 (1)B (2)
探究点三 例3 (1)投影向量略,
(2) 投影向量略,
变式
探究点四 例4 D 变式 A
练习册
基础巩固
1.B 2.A 3.B 4.D 5.C 6.C 7.
8.
9.(1)
(2) 10. (1)证明略 (2)<
综合提升
11.A 12.AC 13.4或2 14.
思维探索
15.
16.(1)> (2)存在
,使得
平面
,理由略6.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2.(1)0≤
≤π (2)
=0
=π
=
诊断分析
(1)× (2)× [解析] (1)<,>表示向量,的夹角,<,>表示向量,的夹角,它们之间的关系为<,>=π-<,>.
(2)若向量与的夹角为α,则直线AB与CD的夹角为α或π-α.
知识点二
1.|a||b|cos
a·b=|a||b|cos
2.(1)0 (2)a2 (3)
知识点三
诊断分析
(1)× (2)× (3)× (4)√ [解析] (1)非零向量a,b垂直时也有a·b=0.
(2)由a·b=b·c得|a||b|cos
=|b||c|cos
,即|a|cos
=|c|cos
,得不到a=c.
(3)若a·b<0,则
是钝角或
=π.
(4)向量e1在向量e2上的投影向量为1×cos 120°×e2=-e2.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解:(1)·=·=||||·cos<,>=cos 60°=.
(2)·=·=||2=.
(3)·=·=||·||cos<,>=cos 120°=-.
(4)·=·(-)=·-·=||||cos<,>-||||cos<,>=
cos 60°-cos 60°=0.
变式 (1)AB (2)- [解析] (1)如图,对于A,由图可知,·=·=×1×=1,A正确.对于B,·=·(+)=·+·=·(+)=+·=1,B正确.对于C,·=·(+)=·+·=-1,C错误.对于D,因为AB⊥平面ADD1A1,A1D 平面ADD1A1,所以AB⊥A1D,即·=0,D错误.故选AB.
(2)∵点D是△PAB的重心,∴=(+),又正四面体P-ABC的棱长为2,∴·=(+)·(-)=(·-·+·-)=×=-.
探究点二
例2 解: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BC,AB 平面ABC,AC 平面ABC,∴A1A⊥AB,A1A⊥AC,∴·=0,·=0.∵AC=AB=,BC=2,∴AB2+AC2=BC2,∴AB⊥AC,∴·=0,∵BC=2AE=2,∴E为BC的中点,∴AE=1,=(+).∵AC=AA1=,∴A1C=2.∴·=(+)·(-)==1,∴cos<,>==,又0°≤<,>≤180°,∴<,>=60°.故向量与的夹角为60°.
变式 (1)B (2)- [解析](1)因为·-·=(+)·-(+)·=·+·-·-·=·-·=·=4,所以·=-4,所以cos<,>===-.故选B.
(2)如图,连接OB,OD,因为OB⊥CA,OD⊥CA,所以∠BOD=,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OA=OB=OC=OD=,OE=OF=BC=1,=(+),=(+),故·=(+)·(+)=(·+·+·+·)==-,所以cos∠EOF=cos<,>==-.
探究点三
例3 解:(1)如图①,在正四面体OABC中,取OB的中点P,连接AP,则有AP⊥OB,因此向量即为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所以·=·=×1=.
(2)如图②,在正四面体OABC中,设O在底面ABC内的投影为Q,易知Q为底面的中心,则OQ⊥平面ABC,连接AQ并延长,交BC于M,则M为BC的中点,AM⊥BC,且AQ=AM=,所以向量即为向量在平面ABC上的投影向量.所以·=·=×1×cos 30°=.
变式 -1 [解析] 如图,∵SA⊥底面ABCD,∴向量在平面ABCD上的投影向量是.∵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SA=1,∴·=·=-·=-(+)·=-=-1.
探究点四
例4 D [解析] 由题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均为1,∠A1AB=
∠A1AD=∠BAD=60°,=++=-++,
因为·=||·||cos∠A1AB=1×1×=,同理可得·=·=,所以=(-++)2=++-2·-2·+2·=1+1+1-2×-2×+2×=2,则||=.故选D.
变式 A [解析] ∵M是PC的中点,∴=(+)=[+(-)]=-++,又AB⊥AD,∠PAB=
∠PAD=60°,AB=AD=1,PA=2,∴==(++)-×||·||·cos 60°+×||·||·
cos 60°=×(1+1+4)-×1×2×+×1×2×=,∴||==.故选A.6.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B [解析] 当
=π时,a·b<0,但
不是钝角,即由“a·b<0”不能推出“
为钝角”,但当
为钝角时,a·b<0恒成立,所以“a·b<0”是“
为钝角”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故选B.
2.A [解析] 因为A1B1⊥平面BCC1,PC1⊥平面BCC1,所以向量在平面BCC1上的投影向量为.故选A.
3.B [解析] ·=·(-)=·-·=cos 60°-cos 60°=0.故选B.
4.D [解析] 由a+b+c=0,得a+b=-c,两边平方,得a2+2a·b+b2=c2,因为|a|=2,|b|=3,|c|=4,所以4+2×2×3cos θ+9=16,解得cos θ=.故选D.
5.C [解析] 由已知得=++,所以||2=(++)2=+++2·+2·+2·=22+12+32+2×2×1×+2×2×3×+2×1×3×=3,所以||=,即PC=.故选C.
6.C [解析] 对于A,因为PD⊥平面ABCD,DA,DC 平面ABCD,所以PD⊥DA,PD⊥DC,所以(+)·=·+·=0,故A错误;对于B,连接BD,因为∠ADC=120°,AD=DC=1,所以∠ADB=60°,所以△AD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DB=1,所以·=-·=-||·||cos 60°=-,所以 (+)·=·+·=0+·=-,故B错误;对于C,·=(+)·(-)=·-·+·-=-||·||cos 120°-0+0-1=-1=-,故C正确;对于D,·=·(-)=·-·=0-||·||cos 60°=-,故D错误.故选C.
7.30° [解析] 因为∠ABC=90°,所以·=0,又=-,所以·=·(-)=·-·=-,所以·=.又BC=1,BD=2,所以·=||·||cos∠CBD=2cos∠CBD=,所以cos∠CBD=.又0°<∠CBD<180°,所以∠CBD=30°.
8. [解析] 由题意得·=·=·=0,且=,故·(++)=(++)2=(||2+||2+||2)=×(1+4+9)=.
9.解:(1)因为DC=3BD,所以=,
所以=+=+=+(+)=+=+(-)+(-)=++=a+b+c.
(2)因为=-=-b+c,所以·=·(-b+c)=-a·b+a·c-b2+b·c-b·c+c2=-×+×-×16+×-×+×9=-.
10.解:设=a,=b,=c,正四面体VABC的棱长为1,
则|a|=|b|=|c|=1,a·b=b·c=a·c=.
(1)证明:由题意知=(a+b+c),则=+=+=-a+(a+b+c)=(b+c-5a),
同理可得=(a+c-5b),=(a+b-5c),所以·=(b+c-5a)·(a+c-5b)=×=0,所以⊥,即AO⊥BO.同理可得AO⊥CO,BO⊥CO,所以AO,BO,CO两两垂直.
(2)=+=-(a+b+c)+c=(-2a-2b+c),所以||==.
又||==,·=(-2a-2b+c)·(b+c-5a)=(-2a·b-2a·c+10a2-2b2-2b·c+10a·b+b·c+c2-5a·c)=,
所以cos<,>==,故<,>=.
11.A [解析] 如图,设=c,=a,=b,则a·b=,b·c=,a·c=,∵=a+c,=+=b-a+c,∴·=(a+c)·(b-a+c)=a·b-a2+a·c+b·c-a·c+c2=a·b-a2+b·c+c2=-1++1=1,||===,||===,∴cos<,>===,∴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A.
12.AC [解析] 对于A,如图①,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AB⊥平面BCC1B1,所以AB⊥BC1,所以四边形ABC1D1为矩形,=||||,A选项正确;对于B,如图②,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所以与的夹角即为与的夹角,又||=||=||,所以∠AD1C=60°,所以与的夹角为120°,B选项错误;对于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2=++=a2+a2+a2=3a2,=a2,所以(++)2=3成立,C选项正确;对于D,由已知得=++=-++,-=-(+)=+-,则·(-)=(-++)·(+-)=-+-=-a2+a2-a2=-a2≠0,D选项错误.故选AC.
13.4或2 [解析] 由题意知,=++,所以=(++)2=+++2·+2·+2·,因为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60°,A'E=2,AF=3,EF=,所以23=9++4+0±2×2×3cos 60°+0,所以||=4或||=2.
14. [解析] 如图,取AC的中点O,连接OB,OD,则AC⊥OB,AC⊥OD,因为OB∩OD=O且OB,OD 平面OBD,所以AC⊥平面OBD.设=a,=b,=c,且
=θ,由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可得|a|=|b|=|c|=且a⊥b,a⊥c,又=-=c-a,=-=-a-b,且·=,所以·=(c-a)·(-a-b)=2-2cos θ=,解得cos θ=,所以sin θ=,所以S△OBD=OB·ODsin θ=×××=,所以三棱锥的体积V=S△OBD·AC=××2=.
15.- [解析] 连接EC,因为PA⊥平面ABC,BC 平面ABC,所以PA⊥BC,又AB⊥BC,PA∩AB=A,PA,AB 平面PAB,所以BC⊥平面PAB,又PB 平面PAB,所以BC⊥PB.因为M是AC的中点,所以=(+)=+(+),又AE⊥PB,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
16.解:(1)连接AM,则=-=-(+)=λ(+)-[+λ(-)]=λ(a+c)-[b+λ(a-b)]=(λ-1)b+λc.
当λ=时,=-b+c,所以||===,又=+=a+c,所以·=(c-b)·(a+c)=(a·c+c2-b·a-b·c)=×=,又易知||=5,所以cos<,>===,故MN与AE夹角的余弦值为.
(2)假设存在λ使得MN⊥平面ABCD,因为AB,AD 平面ABCD,所以MN⊥AB,MN⊥AD,则·=[(λ-1)b+λc]·a=(λ-1)b·a+λc·a=0,显然成立,又·=[(λ-1)b+λc]·b=(λ-1)b2+λc·b=0,所以9(λ-1)+=0,解得λ=,满足题意,故存在λ=,使得MN⊥平面ABCD.6.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学习目标】
1.结合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特征,知道投影向量的概念.
2.类比平面向量,能进行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3.类比平面向量并借助空间图形,知道空间向量的有关运算律,能运用数量积解决空间中的垂直、夹角及距离问题.
◆ 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夹角
1.定义:a,b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任意一点O,作=a,=b,∠AOB=θ(0≤θ≤π)叫作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记作
,如下图.
2.夹角的取值范围:
(1)规定: .
(2)如果 ,那么向量a与b同向;如果 ,那么向量a与b反向;如果 ,那么称a与b互相垂直,并记作a⊥b.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向量与的夹角等于向量与的夹角. ( )
(2)若向量与的夹角为α,则直线AB与CD的夹角也为α. ( )
◆ 知识点二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定义:设a,b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我们把数量 叫作向量a,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2.常用结论(a,b为非零向量)
(1)a⊥b a·b= .
(2)|a|2=a·a= .
(3)cos
= .
3.数量积的运算律
(1)a·b=b·a;
(2)(λa)·b=λ(a·b)(λ∈R);
(3)(a+b)·c=a·c+b·c.
◆ 知识点三 投影向量
1.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
(1)定义:对于空间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 b,设向量=a,=b(如图),过点A作AA1⊥OB,垂足为A1.上述由向量a得到向量的变换称为向量a向向量b投影,向量称为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
(2)意义:a·b=·b,即向量a,b的数量积就是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与向量b的数量积.
2.向量m在平面α上的投影向量
(1)定义:如图,设向量m=,过C,D分别作平面α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1,D1,得向量,我们将上述由向量m得到向量的变换称为向量m向平面α投影,向量称为向量m在平面α上的投影向量.
(2)意义:m·n=·n,即空间向量m,n的数量积就是向量m在平面α上的投影向量与向量n的数量积.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对于向量a,b,若a·b=0,则一定有a=0或b=0. ( )
(2)对于非零向量b,由a·b=b·c,可得a=c. ( )
(3)若a·b<0,则
是钝角. ( )
(4)已知e1,e2是夹角为120°的两个单位向量,则向量e1在向量e2上的投影向量为-e2. ( )
◆ 探究点一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例1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求:
(1)·;(2)·;
(3)·;(4)·.
变式 (1)(多选题)[2025·河南洛阳高二期中]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 ( )
A.·=1 B.·=1
C.·=1 D.·=1
(2)正四面体P-ABC的棱长为2,点D是△PAB的重心,则·= .
[素养小结]
(1)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的两种方法
①已知a,b的模及a与b的夹角,直接代入数量积公式计算.
②如果要求的是关于a与b的多项式形式的数量积,可以先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将多项式展开,再利用a·a=|a|2及数量积公式进行计算.
(2)在几何体中求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步骤
①首先将各向量分解成已知模和夹角的向量的组合形式.
②利用向量的运算律将数量积展开,转化为已知模和夹角的向量的数量积.
③代入a·b=|a||b|cos
求解.
◆ 探究点二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夹角问题
例2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AB=AA1=,BC=2AE=2,求向量与的夹角.
变式 (1)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2,BD=3,·-·=4,则cos<,>= ( )
A. B.-
C. D.-
(2)[2025·成都石室中学高二月考] 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成大小为的二面角,E,F分别是BC,AD的中点,O是原正方形ABCD的中心,则∠EOF的余弦值为 .
[素养小结]
(1)求两个空间向量的夹角的两种方法
①结合图形,平移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夹角定义来求,但要注意向量夹角的范围.
②先求a·b,再利用公式cos
=求cos
,最后确定
.
(2)用向量法求两直线的夹角
①取向量:在两直线上分别取方向向量a,b.
②运算:求cos
=.
③结论:设两直线的夹角为θ,则cos θ=|cos
|,进而得到θ.
◆ 探究点三 利用投影向量解决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例3 已知正四面体OABC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
(1)确定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并求·;
(2)确定向量在平面ABC上的投影向量,并求·.
变式 在四棱锥S-ABCD中,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1,且SA⊥底面ABCD,则向量在平面ABCD上的投影向量是 ,·= .
[素养小结]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时,准确探寻某一向量在平面(或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解题的关键.
◆ 探究点四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模
例4 [2025·江苏南通高二期末]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均为1,∠A1AB=∠A1AD=∠BAD=60°,则线段A1C的长为 ( )
A. B.2
C. D.
变式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A的长为2,且PA与AB,AD的夹角都是60°,若M是PC的中点,则||= ( )
A. B. C. D.
[素养小结]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模的基本方法
(1)将所求向量用已知向量表示,通过向量运算来求所求向量的模.
(2)因为a2=|a|2,所以|a|=,这是利用向量解决长度和距离问题的基本公式.6.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对于空间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b,“a·b<0”是“
为钝角”的 (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C1D1的中点,则向量在平面BCC1上的投影向量为 ( )
A. B. C. D.
3.[2025·江苏南通一中质检] 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ABCD中,·= ( )
A.-1 B.0 C.- D.1
4.[2025·江苏启东一中质检] 已知空间向量a,b,c满足a+b+c=0,|a|=2,|b|=3,|c|=4,若a与b的夹角为θ,则cos θ= ( )
A. B. C. D.
5.在三棱锥P-ABC中,∠PAB=∠ABC=,<,>=,PA=2,AB=1,BC=3,则PC= ( )
A. B.2 C. D.1
6.[2025·江苏泰州中学高二期中]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ADC=120°,PD=AD,则 ( )
A.(+)·=1
B.(+)·=
C.·=-
D.·=
7.[2025·江苏泰州高二期中] 在四面体ABCD中,BC=1,BD=2,∠ABC=90°,·=-,则∠CBD= .
8.在四面体OABC中,棱OA,OB,OC两两垂直,且OA=1,OB=2,OC=3,G为△ABC的重心,则·(++)= .
9.(13分)[2025·江苏高邮高二期中] 如图,在四面体OABC中,D为棱BC上一点,且满足DC=3BD,E为线段AD的中点,设=a,=b,=c.
(1)试用向量a,b,c表示向量;
(2)若OA=OB=4,OC=3,∠AOB=∠AOC=∠BOC=60°,求·的值.
10.(13分)如图,正四面体VABC的高VD的中点为O,VC的中点为M.
(1)求证:AO,BO,CO两两垂直;
(2)求<,>的大小.
11.[2025·江苏南通二中高二调研] 在棱长均为1的三棱柱ABC-A1B1C1中,∠A1AB=∠A1AC=,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 B.
C. D.
12.(多选题)[2025·江苏南通如皋一中质检]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四边形ABC1D1的面积为||||
B.与的夹角为60°
C.(++)2=3
D.·(-)=0
13.如图,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60°,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A',E和点A,F,使AA'⊥a且AA'⊥b.若A'E=2,AF=3,EF=,则线段AA'的长为 .
14.[2025·山东烟台莱州一中高二联考] 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得到三棱锥D-ABC,则三棱锥D-ABC的体积为 .
15.[2025·江苏徐州期末]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PA⊥平面ABC,AE⊥PB于点E,M是AC的中点,PB=1,则·的最小值为 .
16.(15分)[2024·江苏苏州星海实验学校高二月考] 如图,在矩形ABCD和矩形ABEF中,AB=4,AD=AF=3,∠DAF=,=λ,=λ,0<λ<1,记=a,=b,=c.
(1)当λ=时,求MN与AE夹角的余弦值.
(2)是否存在λ使得MN⊥平面ABCD 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6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6.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6.2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6.3空间向量的应用
第7章 计数原理
7.1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7.2排列
7.3组合
7.4二项式定理
第8章 概率
8.1条件概率
8.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8.3 正态分布
第9章 统计
9.1线性回归分析
9.2独立性检验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