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培优卷
整体难度:较难
考试范围:方程与不等式,数与式
试卷题型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填空题 8
解答题 12
试卷难度
难度 题数
容易 2
较易 3
适中 13
较难 10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一、单选题
1 0.94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
2 0.94 列代数式
3 0.85 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已知方程的解,求参数
4 0.85 合并同类项
5 0.65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
6 0.4 数字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7 0.4 行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8 0.4 绝对值方程
二、填空题
9 0.85 列代数式
10 0.65 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
11 0.65 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2 0.65 行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3 0.4 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14 0.4 方程的解
15 0.4 等式的性质
16 0.4 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关系
三、解答题
17 0.4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去分母
18 0.65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去分母
19 0.65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
20 0.65 相反数的定义;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倒数
21 0.65 数字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2 0.65 古代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23 0.65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4 0.65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去分母;方程的解
25 0.65 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26 0.65 列代数式;已知字母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有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27 0.4 列代数式;几何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8 0.4 其他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方程与不等式 1,3,5,6,7,11,12,14,15,16,17,18,19,21,22,23,24,25,27,28
2 数与式 2,3,4,8,9,10,11,13,20,23,26,27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培优卷
( 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嘉嘉在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m分,语文和数学共得n分,则嘉嘉英语得( )
A.分 B.分
C.分 D.分
3.若是关于的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
A.2017 B.2027 C.2045 D.2031
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变形,错误的是( )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如果,那么 D.如果,那么
6.如图,老师在探究“幻方”的数学课上稍加创新改成了“幻圆”游戏,让学生们感悟到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一个小组尝试将数字,2,,4,,6,,8这8个数分别填入圆圈内,使横、竖以及内外两圆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老师已经帮助同学们完成了部分数字填入圆圈中,则请爱思考的你计算出的值为( )
A.或 B.或1 C.或 D.1或
7.A,B两地相距,一列快车以的速度从A地匀速驶往B地,到达B地后立刻原路返回A地,一列慢车以的速度从B地匀速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截止到它们都到达终点时,两车恰好相距的次数是( )
A.6 B.5 C.4 D.3
8.关于x的方程恰有三个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2022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24 分)
9.飞机的无风速度是,风速为,飞机顺风飞行,后又逆风飞行3小时,共飞行 .
10.若,则 .
11.已知,则 .
12.(行程问题)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同时出发,一人匀速3小时走完全程,另一人匀速4 小时走完全程,经过 小时,其中一人所剩路程是另一人所剩路程的2倍.
13.一个关于x的单项式,系数为正整数.甲将x换成2x后计算了所得单项式系数与次数之差(系数减次数);乙将x换成x2后也计算了所得单项式系数与次数之差.现知甲得到的结果是2013,乙得到的结果是偶数,则乙得到的结果是 .
14.已知,,,,是满足条件的五个不同的整数,若是关于的方程的整数根,则的值为 .
15.有个球,其中的球质量相同,另有个球轻了一些,如果能用天平称出来,至少 次可以找出这个较轻的球.
16.若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则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 .
三、解答题(第 17,18,题每题 5分,第 19,20,21 题每题 6 分,第 22,23,24 题 每题 8 分,25,26题每题10 分,共 72 分)
17.解方程:.
18.解方程: .
19.解方程.
(1)
(2)
(3)
20.如果互为倒数,互为相反数,且,求代数式的值.
21.我们知道,反过来,那么是否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呢?小明的解答如下:设,则,于是得,解方程得,所以.
(1)填空: ; ; ;
(2)将循环小数写成分数的形式.
22.(1)解方程:;
(2)《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大意是一群人出行,如果三人同乘一辆车,则空余两辆车,其余车恰好坐满:两人同乘一辆车,则有九人步行.请问共有多少人出行,多少辆车?
23.已知数轴上有,,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络点”.例如,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此时点是点,的“联络点”.
(1)若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 ,下列各数:,,,所对应的点分别是,,,,其中是点,的“联络点”的是 .
(2)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是数轴上一个动点.
① 若点在点的右侧,且点是点,的“联络点”,求出此时点表示的数.
② 若点在点的左侧,点,,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络点”,求出此时点表示的数.
24.某同学在解方程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没有乘以6,求得方程的解为.请你求出的值,并正确地解方程.
25.我们规定,若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则称该方程为“乘解方程”.例知:的解为,且,则方程是“乘解方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是不是“乘解方程”,并说明理由;
(2)若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乘解方程”,求的值.
26.某城市为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规定生活用水的基本价格是每立方米元,每户每月用水限定为8立方米,超出部分按每立方米3元收费.
(1)小峰家上个月用水6立方米,上个月应交水费多少元?
(2)小峰家这个月用水n立方米(超过8立方米),这个月应交水费多少元?(用含n的式子表示)
(3)当时,应交水费多少元?
27.如图,在长方形中,,,一只蚂蚁P从A点出发在长方形的边上运动一周,蚂蚁P的运动速度在两条水平线、上是,在上的运动速度是水平线上的一半,在上的运动速度是水平线上的两倍,点P的运动时间为t,点P与点A、点D连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为.
(1)P运动一周用时______秒;时P的运动路程为______;
(2)当点P在边上时线段的长为______,当点P在边上时线段的长为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两条线段);
(3)若,求t的值;
28.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20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共6张PPT)
北京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培优卷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三、知识点分布
一、单选题 1 0.94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
2 0.94 列代数式
3 0.85 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已知方程的解,求参数
4 0.85 合并同类项
5 0.65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
6 0.5 数字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7 0.4 行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8 0.4 绝对值方程
三、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9 0.85 列代数式
10 0.65 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
11 0.65 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2 0.75 行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3 0.55 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14 0.4 方程的解
15 0.45 等式的性质
16 0.4 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关系
三、知识点分布
三、解答题 17 0.4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去分母
18 0.65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去分母
19 0.65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
20 0.55 相反数的定义;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倒数
21 0.65 数字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2 0.65 古代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23 0.65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4 0.75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去分母;方程的解
25 0.55 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26 0.65 列代数式;已知字母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有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27 0.45 列代数式;几何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8 0.4 其他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培优卷
( 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D B A B B
1.C
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注意等式的性质2中是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式子,等式不变.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或整式)结果仍得等式;②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直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而判断得出即可.
解:A.若, 成立的条件是,故选项A变形不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无法得,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若,则,变形正确,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若,则成立的条件是,故选项D变形不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此题考查列代数式,解题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根据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m分可知总分为,再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总得分即可.
解:因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m分,
所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总分为,
因为语文和数学共得n分,
所以嘉嘉英语得分,
故选:.
3.D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求代数式的值.将代入中得,将整体代入中即可得出答案.
解:将代入,得:
,即,
∴.
故选:D.
4.D
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根据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逐项判断即可.
解:A、,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和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和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原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B
本题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整式),等式仍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整式),等式仍成立,尤其要注意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
根据等式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可.
解: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如下:
A.,两边同时除以,得,变形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可推出,也可能推出,故变形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
C.,两边同时减去6,得,变形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且,两边同时除以,得,变形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这八个数的和是4,所以需满足两个圈的和是2,横、竖的和也是2.再列等式可得结论.
解:设小圈上的数为c,大圈上的数为d,如图.
因为横、竖以及内外两圈上的4个数字之和都相等,且这八个数分别为,2,,4,,6,,8,
又因为,
所以横、竖以及内外两圈上的4个数字之和都为,
所以,,,
所以,,.
所以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综上可知的值为或.
故选A.
7.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设两车相距时,行驶的时间为小时,相距要从相遇前和相遇后; 追及前和追及后,快车已到终点几个方面考虑,共计种情况,经计算检验数据是否符合题意.
解:设两车相距时,行驶的时间为小时,依题意得:
当快车从地开往地,慢车从地开往地,两车相距时, 则有:,解得;
②当快车继续开往地,慢车继续开往地,相遇后背离而行,两车相距时,,解得 ;
③快车从地到地全程需要(小时),此时慢车从地到地行驶,
,
∴快车又从地返回地是追慢车,则有:,
解得 ;
④快车追上慢车后并超过慢车相距时,则有,解得 ;
⑤快车返回地终点所需时间是小时,此刻慢车行驶了 ,距终点还需行驶,则有:,解得 ;
综上所述,两车恰好相距的次数为次.
故选:B.
8.B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方程.
先解绝对值方程,求出方程的四个解,再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到,即,可知,则四个解的大小为,根据关于x的方程恰有三个解,可知,计算即可.
解:∵,
∴或,
∴或,
∴或或或,
即或或或.
∵,
∴.
即
∵关于x的方程恰有三个解,
∴,
∴.
故选:B.
9.
本题主要考查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
根据“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及题意可进行求解.
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10.
本题考查的是求解代数式的值,熟练的利用整体代入法求解代数式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由,可得,,再整体代入求解代数式的值即可.
解:,
,,
,
故答案为:.
11.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代数式求值,先解方程,求出的值,最后代值计算即可,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
,
∴,
故答案为:.
12.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把全程看单位“1”,表示出速度和已行驶的路程及剩余路程,根据一人所剩路程是另一人所剩路程的2倍为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
解:把全程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一人用3小时走完全程,他的速度是,另一人用4小时走完全程,他的速度是,设已经出发了小时,则两人分别行驶了 ,剩下的路程是 和,
∵其中一人所剩路程是另一人所剩路程的2倍,
∴走得慢的人剩余的路程是走得快的人剩余路程的2倍,
∴,
解得:.
故答案为:.
13.246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有关计算.
设原来的单项式为(a为正整数),则甲:,则①,乙:,则偶数②,结合a、n的奇偶性分类讨论即可.
解:设原来的单项式为(a为正整数),
甲:,则 ①,
乙:,则偶数 ②,
由②知,a是正偶数,又由①知,n是奇数,
当时,,则,,不合题意;
当时,,则,;
当时,,则,不合题意;
当时,,则,不合题意;
当时,,则,不合题意;
当时,,则,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246.
14.
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整数根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是五个不同的整数,再把分解成五个整数积的形式,再把,,,,五个整数相加可得它们的和,最后把代入计算即可求解,根据题意把分解成几个整数积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解:∵是关于的方程的整数根,
∴,
∵,且,,,,是五个不同的整数,
∴,,,,也是五个不同的整数,
∵,
∴,
即,
∵,
∴,
∴,
故答案为:.
15.
先把个球平均分成三组,用一次天平可找出有较轻的球的那组,再把球轻的哪个组的个球,分成,,三组,把个的两组放在天平上,若平衡,则剩下的那个是较轻的球;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出球较轻的那个组,再把两个球放天平上,即可找出较轻的球,
解:先把个球分成个一组,共三组,任取两组放在天平上,可找出球轻在哪个组;
再把球轻的哪个组的个球,分成,,三组,把个的两组放在天平上,若平衡,则剩下的那个是较轻的球;
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出球较轻的那个组,再把两个球放天平上,即可找出较轻的球,
故至少次可以找出这个较轻的球.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合情推理是解题的关键
16.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将方程变形得,设,可得方程的解即为方程的解,即得,据此即可求解,掌握换元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方程变形得,,
设,
则方程的解即为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为,
∴,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
故答案为:.
17.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方程去括号,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
去括号,得,
去分母,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18.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求解即可.
解:,
,
,
,
,
.
19.(1)
(2)
(3)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解: ,
,
,
,
;
(2)解:,
,
,
;
(3)解:,
,
,
,
.
20.或/或17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定义,相反数的定义,以及绝对值的意义,代数式求值,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的相反数还是.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的绝对值是,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相乘等于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根据倒数的定义,相反数的定义,以及绝对值的意义,求得,,,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解:∵互为倒数,互为相反数,且,
∴,,,
当时,原式,
当时,原式.
故答案为:或.
21.(1),,1
(2)
(1)仿照题目中的方法列方程求解即可;
(2)设,则,从而可得,再解方程即可求解.
(1)解:设,则,
∴,
解得,,
∴,
设,则,
∴,
解得,,
∴,
设,则,
∴,
解得,,
∴,
故答案为:,,1;
(2)解:设,则,
∴,
解得,,
∴.
22.(1);(2)共有人出行,辆车.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是解题关键.
(1)依次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解方程;
(2)设共有辆车,根据人数一定列方程求解即可.
(1)解:,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
(2)解:设共有辆车,
由题意得:,
解得:,
则(人),
答:共有人出行,辆车.
23.(1)
(2)
① 或或
②或或或
()根据定义求解作答即可;
()①设点表示的数,分两种情况讨论,当在点,的之间时,则,当在点左侧时,则,分别根据定义列式求解作答即可.
②设点表示的数为,则,则,,,分当点是点,的“联络点”;当点是点,的“联络点”;当点是点,的“联络点”,分别根据定义列式求解作答即可.
(1)解:由题意知,,
∴,是点,的“联络点”;
,
∴,不是点,的“联络点”;
,
∴,不是点,的“联络点”;
,
∴,不是点,的“联络点”;
故答案为:;
(2)①设点表示的数,
当在点,的之间时,则,,,
∵点是点,的 “联络点”,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当在点右侧时,则,,,
∵点是点,的 “联络点”,
∴当,,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解得,,
综上所述,此时点表示的数为或或,
②解:设点表示的数为,则,则,,,
当点是点,的“联络点”,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点是点,的“联络点”,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当点是点,的“联络点”,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此时点表示的数为或或或.
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4.,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错解问题,根据题意得方程的解为,据此求出即可求解.
解:由题意得:方程的解为,
将代入得:,
解得:
∴原方程为,即:
解得:
25.(1)是“乘解方程”,理由见解析;
(2)的值为.
()根据“乘解方程”的概念直接进行判断即可;
()根据“乘解方程”的概念,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1)解:是“乘解方程”,理由:
由解得:,
∵,
∴方程是“乘解方程”;
(2)解:由解得:,
∵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乘解方程”,
∴,
解得:,
∴的值为.
26.(1)上个月应交水费15元;
(2);
(3)当时,应交水费26元.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实际应用(阶梯水费计算)及代数式的表示与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用水量是否超过限定的8立方米进行分情况计算,明确基础水费与超额水费的计算方式.
(1)判断用水量6立方米未超过8立方米,直接用基本价格用水量计算水费;
(2)用水量n立方米超过8立方米,先算8立方米的基础水费,再算超出部分立方米的超额水费,两者相加得总水费并化简;
(3)将代入(2)中所得代数式,计算出具体水费.
(1)解:应交水费基本价格用水量(元).
答:上个月应交水费元.
(2)解:
(元).
答:这个月应交水费元.
(3)解:当时,代入得:(元).
答:当时,应交水费元.
27.(1),
(2)
(3)的值为或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长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形:当点P在上时,当点P在线段上时,分别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1)点在线段上的运动时间为:,
点在线段上的运动时间为:,
点在线段上的运动时间为:,
点在线段上的运动时间为:,
∴运动一周用时:,
∵点在线段上的运动时间为:,点在线段上的运动时间为:
时,点在线段上,的运动路程为
故答案为: ,;
(2)当点在边上时, 线段的长为;当点在边上时,线段的长为 ,
故答案为:;
(3)当点在线段上时,
,
;
当点P在边上时,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点在线段上时,
;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28.10天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根据题干从乙开始做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得出甲的工作效率要比乙的工作效率高,每次交替轮流做这项工程时,最后一次都是由甲做才能满足题意,这也是理解并解决本题的一个难点.
把这项工程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干可知,乙的工作效率是,设甲的工作效率为,则可以得出:(1)如果按照甲、乙、甲、乙…交替轮流做,;(2)如果按照乙、甲、乙、甲…交替轮流做,由上述推理可得: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把这项工程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干可知,乙的工作效率是,且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
设甲的工作效率为,可得方程:
(天)
答: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