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测试(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测试(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08:1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C.美苏争霸示意图
D.两极格局下蕴藏多极化趋势
4.学者在剖析二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时,说“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缩小国家间的差别,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此观点强调美国应该
A.为遏制苏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
B.为实施冷战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为复兴经济推行知识经济模式
D.为控制欧洲设计复兴新途径
5.美国学者威廉 詹姆斯在1901年的一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讲中说道:“对我们美国人来说,接受欧洲学者和欧洲书籍的教导,是非常熟悉的经验;听欧洲人说话,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相对地,我们却没养成让欧洲人听我们说话的习惯;而且第一个冒险做出这种事的人,将会因为自己的放肆,而深表歉意。”造成如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
B.美国人善于学习,谦虚谨慎
C.美国工业产值已傲视全球
D.美欧之间意识形态比较接近
6.1946年2月美国驻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办乔治 凯南致电国务院,“总结起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对该电文认识不正确的是(

A.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提出了遏制苏联扩张的理论
D.促进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7.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这说明(

A.世界出现和平契机
B.苏联处于战略优势
C.苏美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D.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合作
8.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D.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新的力量已孕育
9.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
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
④美苏争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0.2013年8月日本《读卖新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论指出,“安倍的父亲曾任日本外相,安倍那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因此安倍对外交有着强烈的兴趣。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代日本(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极力提升政治诉求
C.具有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11.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苏联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其主要理由是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这说明苏联解体的主要影响是(
)
A.美国失去战略对手
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D.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12.1960年1月英国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
“变迁之风”推动了(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13.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
)
A.德国的分裂状态
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
C.911事件
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14.刘宗绪在《历史学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题讲座》中指出: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欧洲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无足轻重
B.对新科技的忽略加剧了欧洲的衰落
C.世界大战是造成欧洲衰落的重要原因
D.欧洲衰落促使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
15.下图是苏联人心目中的马歇尔计划。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美国摧毁了西欧经济基础
B.西欧成为美国的政治附庸
C.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
D.反映了当时冷战国际形势
16.布热津斯基说:“美国成不了全球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美国失去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霸权行径被世界人民所唾弃
C.这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理性反思
D.美国没有经济实力做全球银行家
17.下表所示“柏林危机”一共有三次,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尽力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B.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C.柏林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18.对下图(战后柏林形势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发生在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境内
②与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关
③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
④体现了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9.二战后,美苏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1993年年末,比尔·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竞赛。……”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的原因。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苏两国的冷战“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这句话?最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显示优越性的竞赛”的事件是什么?
20.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火报告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际格局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ABC三项表述都不正确,均排除。依据材料文字“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要求的是“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此时欧洲共同体已被欧盟代替,AB两项均排除。C项表述体现了在多极化趋势加强形势下的国际关系,正确。“两极瓦解”、“华约解散”是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关系大事,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D项排除。故选C。
3.A
【解析】依据图示中的文字“马歇尔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约”、“华约”、“经互会”、“美国”、“苏联”可知,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故选A。
4.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概括历史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本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说明美国对欧洲复兴计划措施,故D项正确;A是马偕为计划;B不符合题意;C是20世纪90年代。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
5.A
【解析】
考查近代国际关系。从材料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出,向欧洲学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如果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将会对自己的行为“深表歉意”。这充分体现了欧洲的优越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所以应选A
6.B
【解析】
考查美苏“冷战”。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所学可知,美苏“冷战”正是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不是1946年代凯南长电。所以应选B
7.D
【解析】
考查二战后的美苏关系。依据所学,二战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苏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逐渐走上对抗,处于“冷战”状态。但美苏之间亦有缓和,材料正是缓和的表现,但对抗依然存在。所以应选D
8.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1957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对抗激烈。而同时欧洲国家由于在二战中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以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表明新的力量已经孕育。材料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的建立正反映了这一特点。
9.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划分欧洲势力范围”、“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体现了大国强权和两分天下。冷战局面是从战后双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加剧后才形成的,雅尔塔会议并未直接形成冷战对峙和美苏争霸。因此①②符合题意。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材料中的“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说明日本政府这时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结合日本面临的形势可以知道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故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最终瓦解,所以答案选D。美国并没有失去战略对手,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了美国的战略对手,排除A;苏联解体影响的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无关,排除B;苏联解体后,世界走上了多极化,但是还没有形成多级格局,排除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
12.C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依据材料中“1960年1月,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说明是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故C正确;A是1944年;B是二战以后;D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结盟运动
1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伤痕”可以理解为冷战的遗留,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还处于分裂状态。德国的分裂状态是冷战的产物,而1990年东西德统一,随后冷战结束,排除A;911事件是恐怖主义,排除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是冷战的产物,排除D。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朝鲜战争
14.C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的能力。如材料所述,“欧洲的衰落”是相对于其19世纪世界霸主地位而言,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无足轻重”,故A项错误;“对新科技的忽略”这一说法违背史实,故B项错误;两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集中在欧洲,战争给欧洲各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美国借两次战争大发战争财,相比之下,欧洲衰落美国崛起,故C项正确;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是社会制度发展的结果,不是欧洲衰落的结果,故D项错误。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形成·背景
15.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幅漫画,是与马歇尔计划有关的。苏联这个时候已经与美国敌对,所以对马歇尔计划是一种否定的态度。A选项说法错误,马歇尔是一个帮扶计划;B选项说法不符合漫画的含义;C选项材料没有揭示本质,只是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色彩;D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马歇尔计划
16.C
【解析】
材料从美国自身经济、合法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德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霸权政策的缺陷,属于对美国霸权政策理性的、合理的反思。因此本题选C。A错误,美国仍是霸主。B错误,无法从材料中看出美国被世界人民唾弃。D仅仅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17.A
【解析】
通过三次柏林危机的结果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联最终退让,这说明了它有意避免双方的直接冲突,故选A。B不符合史实,苏联在冷战初期处于防势。CD无法从题中体现。
18.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此图反映了二战后,苏、美、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地区的情况,是战后冷战的产物,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的体现;且柏林在民主德国境内,故①错误,排除含有此项的选项,即排除A.B.C三项。故应选D。
19.(1)原因: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军事政治大国;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
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理解:马歇尔计划使欧洲经济复苏,欧洲加强了联合,欧共体成立;
日本得到美国的扶植,经济高速增长;
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新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
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结合所学,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的原因有:意识形态差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习俗差异);国家利益冲突;国家实力相当,力量均势格局出现。结合所学,二战后初期美国实行冷战,遏制苏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杜鲁门主义出台来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并结合多极化趋势出现从“马歇尔计划使欧洲经济复苏,欧洲加强了联合,欧共体成立、日本得到美国的扶植、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新中以及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不结盟运动角度回答。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形成·背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出现·表现
20.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
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凯南指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和上升为意识形态的专制传统直接影响了其外交政策,表现为强硬的对立姿态。进一步而言,美国应当将苏联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凯南的这种分析是美苏国家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根本不同,由盟友变为对手在所难免。
(2)概括材料二可得,诺维科夫报告阐述了美国全球扩张的方式、现状和最终目的,从以上层次进行表述即可。
(3)根据材料,两位外交官均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美苏必然走向对抗的趋势,且同时强调对方的威胁。美方关注苏联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苏联认定美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扩张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