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各种政治势力终于从1789年革命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时近百年的战争、革命和政治角逐造成的动荡不安中吸取了教训。极端的、激进的政治斗争形式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适度的退让和妥协才是共存之道。”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该国确立了(
)
A.议会制共和制
B.总统制共和制
C.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D.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2.独立之后美国各州享有立法权,178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密尔顿宣称:“对宪法以及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的解释权应属于最高法院。”“宪法与法律相较,以宪法为准。”“最高法院必须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
汉密尔顿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是(
)
A.树立最高法院的权威
B.力求维护中央集权的联邦体制
C.理顺法律与宪法的关系
D.力求维护相互制衡的共和政体
3.如同在自然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
A.三权分立
B.法律平等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论
4.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5.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
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
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6.
1878年,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帝国议会通过了该法令,并经皇帝批准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
首相主宰帝国议会
B.
皇帝只在形式上批准法律
C.首相是国家的元首
D.议会立法权受行政权影响
7.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第一任驻英大使。当他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说明当时(
)
A.英国拒绝亚当斯为驻英大使
B.美国独立地位不为英国承认
C.美国中央政府地位不为英国承认
D.英国不承认美国共和政体
8.玛丽女王于1554年郑重宣告:“除了有利于臣民的事情,她决不打算做任何事情,将来也是这样。”这说明英国(
)
A.议会传统与议会力量壮大
B.
受本国启蒙思想影响
C.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D.臣民为社会公民
9.
1690年,威廉离开英国回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前的内阁会议上强调:“所有政务无一例外地要在玛丽女王出席的内阁会议上讨论。”1694年大臣施鲁斯伯里提出“女王可以听从一些负责任的大臣的建议来处理国务,但很有必要在这些大臣中确定一个为首者”的建议得到女王同意。这一变化表明(
)
A.女王与内阁共同行政
B.
内阁获得独立的行政
C.首相制度己经形成
D.
大臣否定女王的合法性
10.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著述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欧洲16世纪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世界贸易中心变动
B.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封建世俗统治削弱
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曾说:“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即使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以维持。”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①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
②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③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
④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败
A.①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光荣革命以后,仍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英王掌握实权,其中尤以乔治三世为甚。在他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对这段材料解读无误的是(
)
A.光荣革命的妥协必然导致此后果
B.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绝非一蹴而就
C.英国首相曾丧失制约君主的能力
D.《权利法案》已经变成一纸空文
1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C.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4.“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15.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希腊的民主制,以今日眼光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还远未成熟,只能视如民主制的胚胎,但饶是如此,也能与古代中国的专制文化形成酷烈对照。民主与专制之别,在于前者以个体为本位,后者以统治者为本位;前者专注个体的权利,后者强化统治者的权力;前者没有明确的统治与被统治之别,统治的合法性源于公民的授权,后者却把统治者与人民置于无可调和的对立面上。反映在智慧态度上,以个体为本位,则会尊重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因而必然会把培养、激发公民的智力放在首位,依民主制的理解,公民的智力发展与国家的安康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反之,以统治者为本位,则难免得出韩非式结论,仅仅把百姓视为一种工具,亦即帝国的耕战者。
——周泽雄《反智:传统与现实》(《书屋》2012年第1期第70页)
材料二
1958年8月24日,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席在北戴河借评论司法、公安会议,发表谈话说:“公安、法院也在整风,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成。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民法、刑法有那么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4次,不能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我们每次的决议都是法,开一个会也是一个法。”后来,毛主席更明确指出:“要人治,不要法治。《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全国执行,何必要什么法律。”于是,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从此中断,董必武的法治思想从此淹没无闻。
——辛向东戴剑华《董必武与毛泽东》,《党史天地》2009年第5期
材料三
美国创建之初,以华盛顿为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开国元勋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新中国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民主和专制区别的认识?(照抄材料无分!)
(2)材料二材料中的“要人治,不要法治”给我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指新中国)美两国在建国之初各选择和设计了什么样的治理国家的民主模式。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议会传统形成后,上院的权力和地位长期高于下院。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取消上院对下院议员的提名权,但上院仍然有否决和修改下院通过的法案的权力。一直到20世纪初,上院经常利用否决权使下院通过的议案不能成为法律。1911年的议会改革在首相阿斯奎斯斗争下,上院被迫作出了让步,通过法律确立了下院的财政立法权,对于预算案上院只能搁置一个月,在其他公议案上,上院可延搁两年,但如果连续三次在下院获得通过,可以直接交由国王批准成为法律,无须经上院同意。而且这个法案明确宣布“想要用一个建立在群众基础上而不是世袭基础上的第二院去代替现在所有的上议院”。1949年颁布的议会法是1911年议会法的补充,它规定只能由下院提出财政议案,上院没有修改和否决的权力,同时将上院延搁下院通过议案的时间缩减为一年。
——《英国议会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能力。材料所讲的是法国民主制经过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终于在“退让”和“妥协”之中确立起议会制共和制,故选A。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树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共和政体、理顺普通法律和宪法之间的关系均属于汉密尔顿“这样说的”直接目的,而“维护扩大中央权力的联邦体制”才是汉密尔顿“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故选B。
3.D
【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炼和对近代西方人文思想发展的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三大定律”,不难发现叙述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再根据第三个定律中提到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所以该思想是社会契约论,故选D。
4.C
【解析】
俾斯麦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国家就不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由此可见,俾斯麦主张加强社会保障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故选C。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和题意无关,排除;D只看到表象,忽视资产阶级政权的本质,排除。故选C。
考点: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
·
国际工人运动·第二国际
5.A
【解析】
注意解读材料的关键信息。结合材料“19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晚期”“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联系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德国经济迅速发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国家,A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排除B项;C项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决定政治”的基本原理;
D项表述有误。故选A。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6.D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法案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议会的否决,俾斯麦指使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新选举的议会被迫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表明议会在与首相的斗争中败北,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因此选D。A项首相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B、C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7.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可知1785年美国尚未建立起联邦体制,美国还处于松散的邦联体制中,故而英国人声称美国“应该有十三位大使”,但英国已经于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答案选C,AB项说法错误,
D项此时美国宪法还未形成,排除。故选C。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
邦联制的弊端
【名师点睛】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邦联体制,这位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而邦联体制是松散的各州联合,中央政府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不能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它被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联邦体制所取代,制宪会议的成功召开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787年宪法的出台美国总统共和制政体基本建立起来,从后美国政体即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8.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知识,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除了有利于臣民的事情,她决不打算做任何事情,将来也是这样。”来看,玛丽女王遵循现实传统,即默认议会传统。启蒙运动的时间为17世纪到18世纪,所以排除B;英国是在《权利法案》后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排除C;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
【名师点睛】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社会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关键时代,因而其实施的各项政策也极具时代特色。都铎时期英国的政体性质十分独特和复杂。一方面,都铎王权空前强大,在国家权力结构、政治法律体制和君主的统治行为方面都呈现出不可否认的专制趋向
;另一方面
,都铎诸王基本上是遵照“政治程序”行使其统治权的
,因而又处处表现出明显的法治特征。结果
,原本根本对立的专制和法治不合逻辑地共存于都铎政体中,形成奇特的“都铎悖论现象。它是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建立民族主权国家的时代需要和英国独特的宪政法制传统共同导致的必然结果。
9.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材料
“所有政务无一例外地要在玛丽女王出席的内阁会议上讨论。”和“女王可以听从一些负责任的大臣的建议来处理国务”,排除B,A直接符合题意,故选A。材料只是由设立首相的题意,首相制度并未形成,排除C;D与材料明显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
10.B
【解析】
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列强就开始了对外殖民侵略与扩张,对殖民地的掠夺,使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西欧,造成无价的上涨和货币的贬值。这使原来依靠货币地租收入的封建主大受影响。所以应选B
11.A
【解析】美国没有经历过君主统治,不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的说法,故选③,即排除了C、D;英国光荣革命后,虽然迎立了威廉夫妇做英国国王,但建立的是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得以长期保持,选①。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以后,都建立了独裁政权,即法国拿破仑帝国和袁世凯独裁统治,民主自由在一定时期内难以维持。故排除②④。
12.B
【解析】
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光荣革命后议会对君权的制约是逐步发展演变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13.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英国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英国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所以,这里“转折点”指的就是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英国的革命在本质上体现了国王和议会权力关系的改变。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指的是美国。
14.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确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确君主专制是实立宪为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确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所以,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只能是C。其他比较的栏目均有错误之处。
15.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势力均衡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自身的利益,尤其是推行自由主义政策,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错误,与当时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不符,排除;C项错误,美国不属于欧洲,“光荣孤立”政策对美国不适用,排除;D项错误,与当时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16.(1)作者认为:民主以维护公民个体利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治理国家的本位,充分尊重个体的价值和尊严,统治者的合法性来源于公民的集体推选,社会中没有明确的统治与被统治之分;专制则以维护少数统治者的利益为本位,极力强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把人民视为统治者的工具,将自己与人民置于无可调和的对立面之上。(2)“左”倾错误泛滥,“文革”十年给国家带来严重灾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美国:以联邦制为框架,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总统制共和制;新中国:以中共为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共和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等多个知识点。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括能力。注意题目的要求“照抄材料无分”,一定要将材料信息进行整合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意思完整的概括、描述。
第(2)问,第一小问,“要人治,不要法治”是指中国的“文革”时期,影响是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
第二小问,旨在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3)问,此题是比较式的问答题,分别概括美国、中国的民主模式即可。
17.(1)特点:权力中心逐渐由上院转移到下院;以法律手段保障;长期曲折;渐渐妥协。
(2)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历史传统的影响;进步社会思潮的推动。
【解析】
(1)由材料“1949年颁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议会法是1911年议会法的补充,它规定只能由下院提出财政议案,上院没有修改和否决的权力,同时将上院延搁下院通过议案的时间缩减为一年”得出权力中心逐渐由上院转移到下院,以法律手段保障,材料中议会改革经历了从1832年、20世纪初、1911年、1949年几个阶段,从中可以得出议会改革长期曲折,渐渐妥协的特点。
(2)通过议会改革的特点,并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会改革这个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及英国长期具有的议会传统等方面得出原因,从历史上来说,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从政治的角度看,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经济方面看,资本主义有了快速的发展,从思想的角度看,社会进步思潮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