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单元测试(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单元测试(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08: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
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人捷
2.近人仲芳氏在其日记《庚子纪事》
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书也,乃予或见或闻,逐日记载。……
传团民无论相离数百里,此处焚表呼唤,彼处立时便知,人亦顷刻而至,比电报尤速。又哄传能避敌人枪炮.团民用手一指,对阵枪炮即不过火,不能发声。据此,可以肯定作者(
)
A.同情义和团运动
B.反对西方工业文明
C.记事具有客观性
D.轻信传言罔顾真相
3.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4.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等条约的耆英,于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笼络)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这反映了耆英(
)
A.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B.主张主动与西方交往
C.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
D.
倡导应向西方学习
5.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
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7.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由此看来,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结果迥异,中国方面主要的背景因素是(

A.领导抗战的不再是腐朽的政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敌我力量对比变化
8.“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9.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其共同的危害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10.“中国梦”记录着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D.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11.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抗战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主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巨大灾难
D.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12.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13.17世纪前,欧洲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14.《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15.“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17.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基于(

A.清政府腐朽无能
B.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际上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但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中国胜利的评论。这表明(

A.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的道义支持
B.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
C.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
19.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二、综合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来中英关两国所订立之条约内所载关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撤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惟缔约各国对于上述及有关系之事项,在彼此领土内享受之待遇,应与其他国享受之待遇毫无区别。
——《整理中英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1928年7月25日)
材料二
(甲)放弃关于中国通商口岸制度的一切现行条约权利。
(乙)放弃关于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特别法院一切现行条约权利。……
(丁)放弃关于其军舰驶入中华民国领水的一切现行条约权利。……
(己)现有在中华民国领土内设置的英国一切法院,予以停闭。
(庚)放弃其船舶在中华民国领水内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
——《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1943年1月11日)
(注:同日签订的《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除个别条款外大体内容与中英条约一致。)
材料三
1946年的中美商约在文字上从头到尾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不平等之处,双方所赋予对方的权益基本上是相等的。……《大公报》社论质问道,以英国那样老资格的工商业国家,在今天都不敢与美国完全贸易自由,中国又怎么能这样做呢?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收回的权益在历史上最初是由哪次战争后的哪一条约中丧失的?根据材料指出该权益在当时无法真正收回的理由。
(2)材料二所示条约是在怎样的重大国际背景下签署的?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条约是否意味英国已经结束了在华殖民权益?举例说明。
(3)写出材料三中的“中美商约”的正式文件名称。该条约对当时的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签订该条约的主要原因。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初的国歌歌词:“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二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1913-1919》
材料三
今本危急存亡之秋,又有“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运动及各省响应。……平民之思潮,乃吾人所以立国。……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因势利导。
——《恽代英日记》(1919年7月5日)
材料四
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
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0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五四运动从学生运动向平民运动转化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据所学知识分析“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说说你对“因势利导”的理解。
(4)材料四中“十五个月经验”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有何深远影响?
(5)上述四则材料揭示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三年多的抗战军事”,由此可判断相关战役发生在1940年。结合所学,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排除A;徐州会战发生在1937年12月到1938年6月,排除C;平型关大捷在1937年9月,排除D。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秋,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名师点睛】历史的本质是时间和空间。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即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答案立得。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记载有义和团愚昧落后的观念和行为,但作者信以为真,可见作者和义和团一样反对西方工业文明,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是否同情义和团运动,排除A;记载具有不可信,所以排除C;材料是“乃予或见或闻,逐日记载”,所以排除D。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义和团运动
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信息集中到一点是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中给出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被冠以“鬼”的绰号,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对他们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的鄙视,这说明在传统思潮下洋务运动不被世人所接受,人们的思想还没达到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水平,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不是崇洋媚外行为,排除B;C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4.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其所以抚靖羁縻(笼络)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再结合时间“1844年11月”可知,此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某些清朝官员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因此A符合题意;材料中不能体现主张主动与西方交往,排除B;
C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
鸦片战争
5.B
【解析】
本题考查的史观的含义,甲是从近代化的角度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价了李鸿章,属于近代化史观,故CD两项排除;乙认为“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这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李鸿章,属于革命史观,故A
项排除;因此答案为B项。
6.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辛丑条约》是典型的以华制华策略,因为《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工具。“甲午战争,太平天国”又分别是“以夷制夷、以夷制华”,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
7.B
【解析】从材料中“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可分析出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统治的腐朽。而抗日战争则是中国取得胜利,从背景上分析,主要是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故选:
B
8.B
【解析】从材料中“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可以分析出工业革命的前后,世界最大的区分在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经济近代化开始。按这一逻辑来分析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近代中国采取机器生产,经济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故选:B
9.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一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第二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第三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其中,A符合第一、二组的共同危害;C符合第二组的内容;D答案符合第三组的内容。故答案为B答案,B是他们的共同危害,其他答案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
10.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所学可知,“天朝惊梦”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自强梦碎”指的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的破产;“专制梦醒”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废除了封建帝制;“建国梦成”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真正的站起来了;“富强梦起航”指的是当今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故选C项。ABD排序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梦”
1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格中抗战时期国统区国民党军队和平民伤亡巨大的信息即可选择C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故A项表述错误;题目中未涉及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和歼灭日军的数量,故排除B、D两项。
1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奠定了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使得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故本题应选B项;A项爆发于1911年,早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故排除;C项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所致、D项由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所致,均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无因果关系,故排除。
13.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未体现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等信息,排除A;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则从侧面说明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的表述是错误的,排除B;一战后西方人的中国观发生了变化,不再认为是对立面,因此排除C;18
世纪时,欧洲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期,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市场广阔的中国首当其冲成为其侵略的目标,因此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但一战后欧洲地位下降,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欧洲人的对外意识也发生变化,注重借鉴外部的东西,由此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故D项正确。
14.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破坏关税主权是“协定关税”,排除AC。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全国贸易中心,排除D。材料“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强调允许外商来华贸易,这实际上打破了原来的闭关政策,因此B项符合题意。
15.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根据“西太后身上”
可知该次战争和慈禧太后有关,排除AB;从“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到“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可知清政府在此次战争后不再抵抗,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由此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辛丑条约》规定,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因此D符合题意。
16.D
【解析】
由童谣中“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故选D。ABC均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7.D
【解析】
“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信息基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体现了民族危机的严重,这与D项有关。AC不是主要原因;B是对救亡图存的行动,不是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的影响
18.D
【解析】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在国际上大国地位得以确立是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故B项错误;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在之前的战略防御阶段日本在力量对比上占据绝对优势,故C项错误;英国报刊赞扬中国胜利是对中国的舆论支持,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意义
19.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由材料信息“1940年8月”、“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等可知,此次行动指的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远征军赴缅作战是在1942年,且与题意不符,排除AD;徐州会战是1938年,排除C。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反抗·百团大战
20.(1)丧失:鸦片战争战败,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理由:由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存在,关税自主权并未真正实现。
(2)背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实现了重大转折。
没有。条约中并未解决香港问题。
(3)名称:《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影响:加剧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内战,需要得到美国支持。
【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的能力。材料“中英关两国所订立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反映的是中英之间的协定关税,根据所学知识,中英协定关税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存在,关税自主权并未真正实现。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1943年1月1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签订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实现了重大转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签订后,英国没有结束在华殖民权益,比如香港没有归还。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材料“1946年的中美商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商约”的正式文件名称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加剧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国民政府签订该条约的主要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21.(1)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目的和理想:对内:反对北洋军阀统治(追求民主);
对外:争取国家主权(争取独立)。
(3)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任答3点,3分)
理解: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4)经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国共合作抗日。
影响: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任答3点,3分)
(5)主题:反侵略、求民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民初的国歌歌词:“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等信息并结合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清王朝以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回答。
(2)本小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依据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以及五四运动的原因可归纳出对内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对外争取国家主权。
(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抓住五四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方面来归纳,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思想方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政治方面:十月革命的影响。
(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经验结合材料出处的时间可推出十五个月指的是全面抗战的爆发,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国共合作抗日;第二小问影响就是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如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国际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5)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分析调动历史知识的能力,民主政治的主题抓住材料一二中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材料三中的抗日战争,从这两个事件的共性来考虑,结合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可归纳出求独立,求民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