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2课
【预习培训】
1.
先用15分钟通读课本,而后再用15分钟结合导学案梳理课本基础知识,完成知识框架和问题引导,并写下我的疑问,最后完成探究题目。
2.
重点预习: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牢记重点知识,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认识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成因,学会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体会政治文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预习自学】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问题引导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夏商:前2070-前1046年)1.起源:夏朝,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出现;2.内容:______制,“______”局面形成;3.特点:占卜,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1.推行:周武王、周公旦2.内容:(1)封建诸侯,藩卫宗周。
周王把____和____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_____。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___-____-____-___”。(2)诸侯对周王承担各种____。
2)影响(1)加强统治,开发边地,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2)西周后期,____势力壮大,____衰弱。3)破坏、崩溃(原因?)____后期被破坏,_____时期崩溃。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___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定义:划分宗族内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___的政治制度。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4、作用:保证了___垄断地位,有利于____内部稳定.【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统一背景、条件2、前___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创建____制度:皇帝___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都由______。特征:皇帝___,皇权___,皇位___。2、___为中心的中央官制――________制职能:(三公)___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______为副丞相,兼理____;____管军事。诸卿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评价:相互___,彼此___,可以减少决策____。3、___制全面推行:郡守和县令由皇帝_____,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具体见明清部分)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及其特点?2.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分封制崩溃的原因有哪些?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周王为天下之大宗,小宗服从大宗。3.秦朝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原因:形成:影响:
【问题阐释】
1、秦朝统一的背景、条件有哪些?(春秋战国阶段特征)
(1)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确立。
诸侯兼并战争、民族融合。
(3)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需要。
(4)条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日益强大。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分封制(部族色彩)
郡县制(官僚政治)
划分标准
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
地域划分。
官员产生
诸侯王位世袭,拥有封地。
官吏由朝廷任免,无封地
影响
有很强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预习自测】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4.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6.(1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
材料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分别是指什么
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
(2)材料二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秦始皇,依据是“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统一六国),创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秦朝君主专制制度形成原因、内容、影响。
(1)经济:小农经济分散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本)
(2)政治:封建王朝(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
(3)思想: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我的疑问】
【我的知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