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
传神写照
为什么一幅画可以表现这么多人物、这么多情节?
导入:视频中的画作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宋摹本)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画面为长卷形制,按照“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五个场景次第展开,描绘了南唐官员韩熙载于家中设宴款待宾客的热闹场面。
走进经典:赏析人物画长卷,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空间连接方式
琵琶独奏
描绘的是韩熙载与到访的宾客们正聚精会神的倾听演奏琵琶的场景。
此段出现的人物繁多,场景复杂,床上的红袍青年是新科状元郎粲,端坐在状元左侧戴着高高的头巾之人便是主人公韩熙载,弹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李嘉明则在她左边并扭头望着她,听得入神且一直关心她的弹奏手法。长案的两端坐着韩的朋友太常博士陈致雍和门生紫薇郎朱铣,另有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走进经典:赏析人物画长卷——场景一:“听乐”
六幺独舞
描绘的是韩熙载站在红漆羯鼓旁,两手抑扬地敲鼓。
韩熙载右手举起鼓捶,使人感觉仿佛这二捶敲下去就能听见鼓的声音似的。郎粲侧身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可以照顾到韩击鼓,一边可以欣赏王屋山的舞技。画中还有一位青年在打板,应是韩熙载的门生舒雅。
走进经典:赏析人物画长卷——场景二:“观舞”
宴间小憩
描绘的是韩熙载坐在床榻上,边洗手边和侍女们谈话。
此时的琵琶和笛箫都被一个女子扛着往里走,随后还跟着一位端着杯盘的女子。两位女子好像还在对今晚的宴会津津乐道,更加烘托出了轻松的氛围。红烛已经点燃,床帖拉开,被子堆叠,枕头也已放好,以便随时可以躺下休息。
走进经典:赏析人物画长卷——场景三:“暂歇”
管乐合奏
这个场面的主人公韩熙载换下了正装并盘膝坐在椅子上,一边挥动着扇子,一边跟一个侍女吩咐着什么话。
五个奏乐人横坐一排,各有自己的动态,虽同列一排,但也没有感到整齐统一的滞板。旁边一名打板男子坐姿端正,与富有变化的吹奏管乐的女伎们又形成一对比。
走进经典:赏析人物画长卷——场景四:“清吹”
宾客酬应
这一段描绘了宴会结束,宾客们陆续离去的场景。
韩熙载站在两组人物的中间,伸出左手呈摆手状,好像在说“不”字。
走进经典:赏析人物画长卷——场景五:“散宴”
每组人物情节紧扣,布局错落有致,观画如读故事
节奏层次
人物多而不乱,主次分明,配角设置自然
人物安排
采用“移步换景”的连续构图,将不同时段和空间整合在一卷中
叙事方式
《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这幅画像不像电影分镜?
如何从画中看出时间在流动?
如果你来安排这个宴会画面,会从哪一刻开始画?
《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仔细观察人物是如何排布与互动的?
帕米尔之舞(中国画,局部) 1988 黄胄
思考:画面是如何通过纵横、起伏、虚实、疏密的变化来表现多组人物的?
感知发现:分析人物组合方法,掌握画面构图节奏
“纵横起伏”:通过人物姿态变化与视线引导构图方向
《帕米尔之舞》赏析
“虚实疏密”:有主有辅、留白有序,使画面灵动不杂乱
《帕米尔之舞》赏析
“群体动态”:不是静态拼贴,而是呼应互动形成“画中情境”
《帕米尔之舞》赏析
天山鼓声(中国画) 1981 叶浅予
《天山鼓声》画面呈现维吾尔族男女舞蹈场景,女子着粉裙、蓝坎肩,舞姿曼妙;男子持手鼓,动态生动。
以简练笔墨勾勒形象,线条富有韵律,抓住舞蹈瞬间神韵,展现民族风情。通过人物姿态、服饰,传递出欢快热烈氛围,体现画家对民族文化的捕捉与呈现,是写意人物画中表现民族题材的经典之作,彰显民族艺术活力与画家艺术功力 。
探索实践:绘制写意人物画
一是以线为主,进行“意象造型”。线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有粗、细、浓、淡、干、湿、顿、挫的变化,在虚实结合的同时可适当地进行夸张处理,这样才能将人物的个性特征凸显出来。
绘制写意人物画时,需要注意两点:
二是意在笔先。初学者可以先绘制铅笔小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探索实践:绘制写意人物画
《天山鼓声》临摹绘制步骤:
1. 勾勒人物基本造型,
注意人物动态。
2. 添加人物细节,注意线
条的疏密。
3. 染出人物颜色,注意墨
色搭配,完成作品。
探索实践:绘制写意人物画
练习任务
尝试画出一组“课间休息”的人物场景,要求突出动作差异、空间疏密、主角配角。
探索实践:绘制写意人物画
校园中总有一些精彩瞬间令我们记忆深刻,而绘制长卷是记录校园生活的绝佳方式。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结合学习到的笔墨语言、布局章法、造型技巧,将校园的美好生活绘制成一幅美丽的长卷吧!
难忘的运动会
探索实践:绘制写意人物画
创作要求:
1、至少安排三个以上人物场景段落,有主有次
2、每段之间注意画面节奏过渡与结构连接
3、可以先铅笔打草稿,再用毛笔勾线、淡墨渲染或设色
合作与展示:
可分组创作(每人负责一个段落),组成完整长卷
完成后张贴展示,并请小组代表介绍创作思路与画面结构
探索实践:绘制写意人物画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走向世界的一大创举,极具民族特色。
请你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尝试编创简单的水墨动画作品。
水墨动画片《牧笛》静帧 1963 上海美术制片厂
联想迁移:编创简单的水墨动画作品
课堂小结
本堂课围绕人物画的 “传神写照” 展开,重点赏析了多幅经典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以长卷形制展现 “听乐”“观舞” 等五个场景,人物多而不乱,通过 “移步换景” 的连续构图串联时空,如电影分镜般呈现流动的叙事节奏。《帕米尔之舞》和《天山鼓声》则以写意笔法,通过线条韵律、姿态互动与虚实疏密,捕捉人物神韵与民族风情。
课堂还讲解了写意人物画的创作要点:以富于变化的线条进行 “意象造型”,遵循 “意在笔先” 的原则。最终我们认识到,人物长卷是 “讲故事的画”,而用美术记录生活,能连接个人经验与时代记忆,彰显艺术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