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第1课《山水相逢》教学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doc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第1课《山水相逢》教学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doc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20 11: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山水相逢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2021 年 6 月,在河南广播电视台端午节晚会《2021 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洛神水赋》中,舞蹈演员凭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曼妙身姿,于水中生动再现了中国传世名画之一——《洛神赋图》中的仙人芳姿。
导入:观看视频,欣赏舞蹈《洛神水赋》
洛神赋图(中国画,宋摹本) 晋 顾恺之
导入:观看图片,说说你对传世名画《洛神赋图》了解多少?你认为画家如何
通过笔墨、构图来展现山水画的意境?
导入:观看图片,说说你对传世名画《洛神赋图》了解多少?
此画是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全卷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而又凄惨的爱情故事。画中人物以线描造型,浓色点缀,笔迹周密,线条流畅,刻画到位,充分显示了顾恺之如蚕丝般柔韧的“高古游丝描”。
其用色凝重古朴,用笔细劲古朴,山水、人物互为衬托,交相呼应,山石、树木、流水多线勾勒,而极少皴擦,并且山水与人物的大小比例失衡,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亦体现了早期山水画依附于人物出现的艺术特点。
明皇幸蜀图(中国画) 唐 李昭道(传)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山水画流传千载,以丰富的布局形式、多变的笔墨技法彰显出海纳百川、气象万千的审美格调。历朝历代画坛涌现出众多名家,他们为山水画赋予了怎样的风格气蕴?
思考:
他们笔下的山河和我们眼中的山河有何不同?我们又该如何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思考:下列作品有何异同?我们应该如何欣赏一幅山水画?
葛稚川移居图(中国画)
元 王蒙
高士独坐图(中国画)
宋 马远
浮玉山居图(中国画) 元 钱选
葛稚川移居图(中国画)
元 王蒙
走进经典:分析画面中的山川、人物与景物如何共同构成画面的整体气氛?
画家通过全景构图,展示了葛稚川迁居罗浮山的过程,山水的雄奇与草木的丰茂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理解。探讨画中人物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强调画中的人物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画作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在构图上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
高士独坐图(中国画) 宋 马远
浮玉山居图(中国画) 元 钱选
走进经典:分析画面中的山川、人物与景物如何共同构成画面的整体气氛?
《浮玉山居图》是钱选为山居霅川浮玉山的写景。图中山峦分三组,山势峻峭。湖上烟雾蒙蒙,山坳白云缭绕,更有用简笔点缀的茅舍、渡舟、小桥、老翁,一派江南水乡清润秀妍景色。引人遐想隐居者的悠然生活。全卷笔意冲淡,无长披麻皴或宽博的斧劈皴,均用细点和柔和的皴染绘出。繁皴密点,局部刻画精细入微,画意静穆,用笔工整而不板。
感知发现:从画面布局,品评山水画作
葛稚川移居图(中国画)
元 王蒙
王蒙绘制《葛稚川移居图》时,采用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透视方法,即“三远”法中的深远之法。
高远
自山下仰望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表达崇高之感。
深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通过层层递进的空间布局,视线深入画面,感受深邃幽远的意境。
平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平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艺术效果。
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透视方法--”三远”法
中国山水画的绘画“六法”
中国画对构图和透视的安排,是出于“经营位置”的考虑。所谓“经营位置”,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之一。
南齐谢赫的“六法”
气韵生动:表现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使画面生动。
骨法用笔:以笔墨的形式刻画对象的外在容貌与骨相特征。
应物象形:按照客观对象所具有的基本形态进行描绘。
随类赋彩:根据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创作。
经营位置:精心考虑画面的整体构图和空间布局关系。
传移模写:临摹名家名作,参照经典图式,学习前人技法。
分组讨论,分析《溪山行旅图》的透视方法和绘画方法
欣赏与解读中国画,离不开这六条审美法则。
请结合”三远“透视法和绘画“六法“,解读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在构图上采用了”三远“法的哪一法?
在绘画上如何体现谢赫的”六法“?
溪山行旅图(中国画) 宋 范宽
分组讨论,分析《溪山行旅图》的透视方法和绘画方法
在构图上采用了”三远“法的哪一法?
经营位置:采用“高远”构图,即通过山峰的层层叠加,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立体感和深度感。
画面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景色,细致刻画了山峰、瀑布、溪流、巨石、树木等自然元素,主峰壮丽浩莽,瀑布飞泻直下,溪流潺潺,巨石纵横,树木疏密有致,展现出秦陇山川的峻拔雄阔、壮丽浩莽。山脚下的小路,一队商旅赶着驮货的驴子缓缓前行,为幽静山林增添生气,点明“溪山行旅”主题,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
分组讨论,分析《溪山行旅图》的透视方法和绘画方法
在绘画上如何体现谢赫的”六法“?
应物象形:按照客观对象所具有的基本形态进行描绘。
分组讨论,分析《溪山行旅图》的透视方法和绘画方法
在绘画上如何体现谢赫的”六法“?
骨法用笔:全幅以方折线条勾勒轮廓,再借短笔皴画土石质感。
分组讨论,分析《溪山行旅图》的透视方法和绘画方法
在绘画上如何体现谢赫的”六法“?
气韵生动:瀑布飞泻直下,溪流潺潺,山脚下的小路上,一队商旅赶着驮货的马匹缓缓前行,观看画作时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为幽静山林增添生气,点明“溪山行旅”主题。
探索实践:绘制青绿设色山水小品
有一种中国山水画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为主色,被称为“青绿山水”。
探索实践:绘制青绿设色山水小品
《明皇幸蜀图》为青绿设色画,表现的是唐玄宗入蜀避乱之旅。通过此画,我们既能一览蜀地风光,又能学习敷色技巧。
明皇幸蜀图(中国画)
唐 李昭道(传)
请用“青绿山水”的设色手法画一幅山水小品。
青绿山石绘画步骤





①勾:墨色勾勒山脉;②皴:披麻皴塑造山石明暗;③擦:增强山体质感,确定远山位置;④染:赭石染山脚,三绿染山体,花青有选择性的染山头。
”青绿山水“画作欣赏
绿水青山图
青山远岫图
听涛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青绿山水“的绘画方法?
课后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画作,尝试临摹一幅青绿设色的山水小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联想迁移
围绕同一题材,我们除了可以进行美术表现外,也可以借由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请你找一找同一题材不同表现形式的文艺作品,比较其异同。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围绕山水画展开了系统学习,首先欣赏了经典的中国山水画,接着探讨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透视方法和绘画方法,从笔墨运用到线条勾勒,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更深入剖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 “天人合一” 的思想作为核心精神,贯穿于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中,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加强练习,在构图布局与色彩运用上不断打磨,逐步提升山水画的创作能力,更好地传承和展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