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9 09: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王室衰微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
西周灭亡
(周平王)
国人暴动 (周厉王)
想象图
洛邑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 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 国
春 秋
壹:王室衰微
1.战国的由来
礼崩乐坏,王室衰微
2.主要表现
壹:王室衰微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
材料中的行为在春秋时期没有被阻止,反而为后来的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职位不再世袭
侵占王畿土地,使周天子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使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甚至依赖诸侯国经济支持
没地
没臣
没权
没钱
周王室势力大减
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王室的困境
壹:王室衰微
2.主要表现
材料: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20次。
壹:王室衰微
材料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2.主要表现
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大国诸侯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天下共主
缺乏经济、军事实力,权威削弱,失去对诸侯的控制。
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诸侯争霸
我周王室虽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
贰:诸侯争霸
1.诸侯争霸的原因:
观察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分布,思考导致诸侯争霸的原因?又为何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争霸原因:
①周王室衰微;②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
③为争夺霸主地位。
争霸使用“尊王攘夷”旗号原因:
①周王室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尊王”可挟天子以令诸侯;②“攘夷”就是中原诸侯国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和打击非中原区诸侯国。
春秋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晋文公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楚庄王
齐桓公
秦穆公
春秋列国图
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 齐桓公(最先称霸)
●任用管仲实行改革;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2.霸主:
管仲
贰:诸侯争霸
春秋故事会:成语典故知多少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箭之仇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卧薪尝胆
贰:诸侯争霸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3.影响。
积极影响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材料: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贰:诸侯争霸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中原
诸夏
中原
诸夏




贰:诸侯争霸
3.影响。
材料: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统编版《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积极影响2: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民族交融,各族逐渐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消极影响3: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
北京人使
用的石器
河姆渡人使
用的骨耜
商周时期的青铜铲
春秋铁制农具
笨重,使用不方便
硬度不够,不够锋利
不耐用
青铜虽硬,韧性不好,易断
锋利、韧性好、耐用、造价低廉,适合制造农具。

叁: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表现①:耕作工具的改进,出现铁制农具;
观察上列图片,找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上的进步有哪些?
相关史事
《国语·齐语》中提到:“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剧(hu).试诸壤土。”“美金”是指青铜,用来制作兵器;“恶金”是指铁金属,用来制作锄头等农具。这说明在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1.农业发展:
牺 (xī ) 尊
(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
材料一:冉耕(孔子弟子),别号伯牛;司马耕(孔子弟子),字子牛。 —《史记 · 仲尼弟子列传》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的重要作用(意义)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表现②:耕作工具的改进,牛耕出现;
叁: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4、春秋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勾践剑
夫差矛
夫差盉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产品增加,商业活动活跃,统治者对经济活动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布币
刀币
无文铜仿贝
叁: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请思考: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有何联系?
铁制农器
牛耕的出现
垦荒,私田出现
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矛盾
井田制崩溃
分封制崩溃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叁: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课堂小结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
经济发展
农业: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及漆器制作都有相当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金属货币越来越广泛流通。
王室
衰微
诸侯
争霸
春秋时期处于动荡状态,西周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主要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影响: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给人民带来灾难,
春秋时期时代特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割据
王室衰微
变化: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生产工具经历了从木、石、骨到青铜再到铁的变化。
优势:金属工具坚固度强,比木、石、骨工具更为锋利,持久耐用,更加便于耕地、砍伐,尤其是开垦荒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