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光的反射定律
学习目标 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2.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 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 通过身边的实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任务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一)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时,都会发生反射。如图所示,在平面镜上竖立一硬纸板,用激光笔紧贴硬纸板照射,在硬纸板上呈现了光的反射光路图。
问题1:O点叫做 入射 点;过O作平面镜的垂线ON叫做 法 线。
问题2:射向平面镜的光线AO,叫做 入射 光线;射出平面镜的光线OB,叫做 反射 光线。
问题3:∠AON叫做 入射 角,∠NOB叫做 反射 角。
(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活动1:提出问题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活动2:实验器材
激光笔、可折转的纸板、量角器、平面镜、铅笔。
活动3:实验和分析
如图甲所示,取一可折转的纸板,使之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然后让激光笔紧贴纸板照射。
(1)如图乙所示,绕ON翻折。发现当F与E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时,纸板F上无法承接到反射光线;当F与E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承接到反射光线,这说明什么?
答: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如图甲所示,当F与E在同一个平面时,改变入射光线EO的角度,测得多组反射角和入射角示数,如表格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反射角如何变化?
次数 ∠i ∠r
1 60° 60°
2 45° 45°
3 30° 30°
… … …
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减小而减小。
活动4:交流和评估
(1)实验中为什么要多次改变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答:目的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普遍规律。
(2)若入射光线垂直镜面照射,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是多少?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是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等于0°;所以反射光线与法线也重合,因此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
1. 光的反射图解
2. 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总结:呈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
(1)选择的硬纸板要稍微粗糙些,不能太光滑,便于实验者从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2)激光笔发出的光,要紧贴硬纸板,使观察者更好地从硬纸板上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3)必须让硬纸板与镜面垂直。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与镜面垂直的同一平面内,所以只有硬纸板与镜面垂直,才能在纸板上完整地呈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易错提醒:(1)由于在反射过程中,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所以必须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多次实验后,发现每次实验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所以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而不是“减小误差”。
【应用1】(2025·广东模拟)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任务二 认识光路的可逆性
如图,入射光为AO,反射光为OB。若用激光笔从B点沿BO向O点照射,则:
问题1:反射光线将怎样射出?原因是什么?
答:反射光线将沿OA射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AO是入射光线时,∠BON=∠AON;在BO是入射光线时,∠BON成为入射角,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与AO重合,方向是OA。
问题2:这说明了什么规律?
答: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光路的可逆性的实例: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小红的眼睛;小红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应用2】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的情况,应该在 B 位置安装一块镜子。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镜子彼此看见对方,是由于 光路的可逆性 。
解析: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A路的司机能看见C路的司机,C路的司机也可以看见A路的司机。
任务三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反射情况会不同,如图所示。光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物体表面时发生的是漫反射。
甲:镜面反射 乙:漫反射
问题1:两种反射中, 镜面 反射的光比较集中, 漫 反射的光比较分散。
问题2:两种反射中, 漫 反射“反射光的范围”比较大, 镜面 反射“反射光的范围”比较小。
1. 镜面反射:光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发生的反射。
2. 漫反射:光照射到粗糙物体表面发生的反射。
易错提醒: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我们看见物体表面亮和不亮,不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哪种反射,而是哪种反射进入我们眼睛的光比较多。
【应用3】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某同学背着月光跑,他看到 路面 (选填“积水”或“路面”)较亮,这是因为月光在其表面发生 漫 反射时进入人眼的光较多。
特别提醒:镜面反射的光,如果不能反射入人眼,则反射面看上去是比较暗的;漫反射的光,如果反射入人眼,则反射面看上去是比较亮的。
7/83.2 光的反射定律
学习目标 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2.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 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 通过身边的实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任务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一)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时,都会发生反射。如图所示,在平面镜上竖立一硬纸板,用激光笔紧贴硬纸板照射,在硬纸板上呈现了光的反射光路图。
问题1:O点叫做 点;过O作平面镜的垂线ON叫做 线。
问题2:射向平面镜的光线AO,叫做 光线;射出平面镜的光线OB,叫做 光线。
问题3:∠AON叫做 角,∠NOB叫做 角。
(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活动1:提出问题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活动2:实验器材
激光笔、可折转的纸板、量角器、平面镜、铅笔。
活动3:实验和分析
如图甲所示,取一可折转的纸板,使之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然后让激光笔紧贴纸板照射。
(1)如图乙所示,绕ON翻折。发现当F与E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时,纸板F上无法承接到反射光线;当F与E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承接到反射光线,这说明什么?
(2)如图甲所示,当F与E在同一个平面时,改变入射光线EO的角度,测得多组反射角和入射角示数,如表格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反射角如何变化?
次数 ∠i ∠r
1 60° 60°
2 45° 45°
3 30° 30°
… … …
活动4:交流和评估
(1)实验中为什么要多次改变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若入射光线垂直镜面照射,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是多少?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1. 光的反射图解
2. 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总结:呈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
(1)选择的硬纸板要稍微粗糙些,不能太光滑,便于实验者从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2)激光笔发出的光,要紧贴硬纸板,使观察者更好地从硬纸板上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3)必须让硬纸板与镜面垂直。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与镜面垂直的同一平面内,所以只有硬纸板与镜面垂直,才能在纸板上完整地呈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易错提醒:(1)由于在反射过程中,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所以必须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多次实验后,发现每次实验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所以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而不是“减小误差”。
【应用1】(2025·广东模拟)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特别提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任务二 认识光路的可逆性
如图,入射光为AO,反射光为OB。若用激光笔从B点沿BO向O点照射,则:
问题1:反射光线将怎样射出?原因是什么?
问题2:这说明了什么规律?
1.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光路的可逆性的实例: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小红的眼睛;小红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应用2】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的情况,应该在 位置安装一块镜子。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镜子彼此看见对方,是由于 。
任务三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反射情况会不同,如图所示。光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物体表面时发生的是漫反射。
甲:镜面反射 乙:漫反射
问题1:两种反射中, 反射的光比较集中, 反射的光比较分散。
问题2:两种反射中, 反射“反射光的范围”比较大, 反射“反射光的范围”比较小。
1. 镜面反射:光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发生的反射。
2. 漫反射:光照射到粗糙物体表面发生的反射。
易错提醒: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我们看见物体表面亮和不亮,不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哪种反射,而是哪种反射进入我们眼睛的光比较多。
【应用3】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某同学背着月光跑,他看到 (选填“积水”或“路面”)较亮,这是因为月光在其表面发生 反射时进入人眼的光较多。
特别提醒:镜面反射的光,如果不能反射入人眼,则反射面看上去是比较暗的;漫反射的光,如果反射入人眼,则反射面看上去是比较亮的。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