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9 10:21:39

文档简介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学习目标 1. 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测量的意义。
任务一 了解温度并认识温度的测量工具
(一)阅读课本P88,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温度表示物体的 ,热的物体温度 ,冷的物体温度 。
(二)探究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甲所示,在小药瓶里装满红色的水,塞紧瓶塞,把吸管插进瓶塞中,然后把接口处密封,就自制了一个温度计。
问题2:如图乙所示,把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发现吸管内红色液柱 (选填“上升”或“下降”)。
问题3:如图丙所示,把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发现吸管内红色液柱 (选填“上升”或“下降”)。
问题4:综合上述问题可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三)认识常见的温度计
 
问题5:图甲是 ,它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
问题6:图乙是 ,它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示数是 ℃。图丙是电子数显温度表。
(四)知道摄氏温度
阅读课本P90,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7:关于摄氏温度的规定
(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0 ℃;
(2)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100 ℃;
(3)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
问题8:关于摄氏温度的读法
(1)37 ℃,读作“ ”;
(2)-50 ℃,读作“ ”或“ ”。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 常见的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2)寒暑表;
(3)电子数显温度表。
4. 摄氏温度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
(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
(3)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5. 生活常识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25 ℃左右。
6. 关键点拨
(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在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必须保证温度计内测温物质处于液体状态。
(2)温度计玻璃管内径变细,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程度。
【应用1】某地一月份的最低温度是-53 ℃,读作“ ”或“ ”。
【应用2】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 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任务二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约为60 ℃)的温度。
问题1:选择温度计:为了能测量出热水的温度,应该选择的温度计是 。
A. 测量范围为-30~50 ℃的寒暑表
B. 测量范围为35~42 ℃的体温计
C. 测量范围为-20~110 ℃的温度计
问题2:放置温度计
(1)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也不能让玻璃泡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2)根据(1)中的要求,正确的放置方法是图 ,错误的放置方法是图 。
(3)根据测量的对象(热水)推测,错误的放置方法会使测量结果偏 ,试分析原因: 。
问题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问题4:温度计读数
(1)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选填“离开被测液体”或“继续停留在液体中”)。
(2)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图甲中 ,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图甲中 ,使测量结果偏小的是图甲中 。
(3)由图乙可知,热水的温度是 ℃。
温度计的使用步骤
(1)选: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测值选择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2)放: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等: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易错提醒:在测量液体温度时,需要让玻璃泡停留在液体中等一会儿再读数;停留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应用3】如图是四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应用4】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任务三 认识并会正确使用体温计
观察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 ℃,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比实验室用温度计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问题2: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1)测量人的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 ,通过细管挤到直管。
(2)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 ,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 (选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
(3)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需要什么操作?
1. 体温计的构造及示数变化情况
(1)刻度范围:35~42 ℃。
(2)分度值:0.1 ℃。
(3)测量注意事项:用前需要用力向下甩。
2. 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
项目 一般温度计 体温计
分度值 1 ℃ 0.1 ℃
特殊构造 没有缩口 有缩口
液面变化特点 可以自由上升、下降 可以自由上升,不可自由下降
使用前 不用甩 必须甩
读数时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可以离开被测人
【应用5】小明早上出门上学时将一支示数为36.5 ℃的体温计放在房间的书桌上,放学回家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6.5 ℃,则他去上学的这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 )
A. 可能高于36.5 ℃  B. 一定高于36.5 ℃
C. 可能等于36.5 ℃ D. 一定低于36.5 ℃
8/10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学习目标 1. 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测量的意义。
任务一 了解温度并认识温度的测量工具
(一)阅读课本P88,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 高 ,冷的物体温度 低 。
(二)探究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甲所示,在小药瓶里装满红色的水,塞紧瓶塞,把吸管插进瓶塞中,然后把接口处密封,就自制了一个温度计。
问题2:如图乙所示,把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发现吸管内红色液柱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
问题3:如图丙所示,把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发现吸管内红色液柱 下降 (选填“上升”或“下降”)。
问题4:综合上述问题可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三)认识常见的温度计
 
问题5:图甲是 实验室用温度计  ,它的测量范围是 -20~110 ℃,分度值是 1 ℃。
问题6:图乙是 寒暑表 ,它的测量范围是 -35~50 ℃,分度值是 1 ℃,示数是 20 ℃。图丙是电子数显温度表。
(四)知道摄氏温度
阅读课本P90,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7:关于摄氏温度的规定
(1)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定为0 ℃;
(2)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 的温度定为100 ℃;
(3)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1 ℃。
问题8:关于摄氏温度的读法
(1)37 ℃,读作“ 37摄氏度 ”;
(2)-50 ℃,读作“ 负50摄氏度 ”或“ 零下50摄氏度 ”。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 常见的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2)寒暑表;
(3)电子数显温度表。
4. 摄氏温度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
(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
(3)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5. 生活常识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25 ℃左右。
6. 关键点拨
(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在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必须保证温度计内测温物质处于液体状态。
(2)温度计玻璃管内径变细,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程度。
【应用1】某地一月份的最低温度是-53 ℃,读作“ 负53摄氏度 ”或“ 零下53摄氏度 ”。
【应用2】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 丙 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解析:此温度计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时,水因受冷而收缩,细管中的水柱下降,所以图丙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任务二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约为60 ℃)的温度。
问题1:选择温度计:为了能测量出热水的温度,应该选择的温度计是 C 。
A. 测量范围为-30~50 ℃的寒暑表
B. 测量范围为35~42 ℃的体温计
C. 测量范围为-20~110 ℃的温度计
问题2:放置温度计
(1)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也不能让玻璃泡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2)根据(1)中的要求,正确的放置方法是图 d ,错误的放置方法是图 a、b、c 。
(3)根据测量的对象(热水)推测,错误的放置方法会使测量结果偏 小 ,试分析原因: 玻璃泡受周围物质温度的影响,周围物质的温度都低于60 ℃,所以测量结果偏小 。
问题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
问题4:温度计读数
(1)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继续停留在液体中 (选填“离开被测液体”或“继续停留在液体中”)。
(2)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图甲中 b ,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图甲中 a ,使测量结果偏小的是图甲中 c 。
(3)由图乙可知,热水的温度是 56 ℃。
温度计的使用步骤
(1)选: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测值选择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2)放: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等: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易错提醒:在测量液体温度时,需要让玻璃泡停留在液体中等一会儿再读数;停留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应用3】如图是四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
【应用4】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 ℃。
特别提醒:判断温度计上刻度值是零上还是零下的方法
(1)远离玻璃泡端时,数据如果越来越大,则是零上;
(2)远离玻璃泡端时,数据如果越来越小,则是零下。
任务三 认识并会正确使用体温计
观察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 35~42 ℃,分度值是 0.1 ℃。测量结果比实验室用温度计 准确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问题2: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1)测量人的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 膨胀 ,通过细管挤到直管。
(2)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 收缩 ,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
(3)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需要什么操作?
答:用手抓住温度计,并且用力向下甩。
1. 体温计的构造及示数变化情况
(1)刻度范围:35~42 ℃。
(2)分度值:0.1 ℃。
(3)测量注意事项:用前需要用力向下甩。
2. 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
项目 一般温度计 体温计
分度值 1 ℃ 0.1 ℃
特殊构造 没有缩口 有缩口
液面变化特点 可以自由上升、下降 可以自由上升,不可自由下降
使用前 不用甩 必须甩
读数时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可以离开被测人
【应用5】小明早上出门上学时将一支示数为36.5 ℃的体温计放在房间的书桌上,放学回家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6.5 ℃,则他去上学的这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 C )
A. 可能高于36.5 ℃  B. 一定高于36.5 ℃
C. 可能等于36.5 ℃ D. 一定低于36.5 ℃
特别提醒:体温计的示数没有变化,说明房间内的温度没有高于36.5 ℃,可能等于36.5 ℃,可能低于36.5 ℃。
8/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