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编写人:吴照钧
审核人:
李忠良
高一_____班
第____组
编号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利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的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
【使用说明】课前用15分钟认真阅读教材P35至P37并完成【预习自测】的内容,
有能力的同学尝试对【合作探究】
进行研究,用红笔标注疑问。课后用15分钟完成【课后作业】
【预习自测】
【知识回顾】
1、标出下列物质中的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Fe2O3 FeO CuO FeSO4
Na2SO3 Na2S NaOH
KMnO4
Na2CO3
NaNO3
KClO3
2、试根据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判断以下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2CuO+C===
2Cu+CO2↑
如是,则
CuO在反应中
失
氧所以发生的是
还原
反应。
则
C在反应中
得
氧所以发生的是
氧化
反应。
【归纳总结】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合作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观察以下三个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相似之处?(试标出个化学反应中每一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比较反应前后化合价有无变化)
①2CuO+C2Cu+CO2↑
②CuO+H2Cu+H2O
③Fe2O3
+
3CO2Fe+3CO2
2、通过以上实例,可以通过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则
2CuO+C2Cu+CO2↑
CuO中的Cu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
降低
,发生的是
还原
反应。
则
C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
升高
,发生的是
氧化
反应
。
如何从化合价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练习一】
Fe
+CuSO4
==
FeSO4
+Cu反应中,
Cu
元素化合价降低,
Fe
元素化合价升高,
Fe
发生氧化反应,
CuSO4
发生还原反应。
二、氧化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从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将下列方程式进行分类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
是否氧化还原
(1)Zn
+
H2SO4==
ZnSO4
+
H2↑
置换反应
是
(2)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不是
(3)CaO
+
H2O==Ca(OH)2
化合反应
不是
(4)3C+2Fe2O3高温4Fe+3CO2↑
复分解反应
是
(5)Cl2+H2O==HCl+HClO
都不是
是
【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关系总结。用图示表示。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1.
阅读课本P36(第3段) 到 P37(第2段),思考下列问题
(1)氯化钠形成过程中,钠是如何失去电子而氯又是怎样得到电子的?
(2)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是否也和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一样存在电子得失问题?为什么?
化合物的形成
电子得失(偏移)
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情况
2Na+Cl2=2NaCl
钠原子失去
1
个电子转移给氯
钠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
, 被 氧化
钠发生
氧化
反应氯气发生 还原
反应
氯原子得到
1
个电子
氯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
, 被 还原
H2+Cl2 = 2HCl
H 与Cl共用电子对,且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偏向
Cl
H 化价
升高
被 氧化
Cl化合价 降低
被 还原
氢气发生 氧化
反应 氯气发生 还原
反应
【课堂小结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归纳总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与得失电子与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 升高 ,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 失去
(或 偏离 )电子,被 氧化。(升失氧)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 降低 ,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 得到 (或 偏向
)电子,被 还原
。(降得还)
【课后作业】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C
)
A.有氧得失
B.化合价升降
C.电子转移
D.电子得失
2.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是( C )
A.是否有氧参加反应
B.是否为置换反应
C.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D.是否为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
A.CaCO3+2HClCaCl2+CO2↑+H2O
B.CaO+H2OCa(OH)2
C.
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D.
↑
4.在反应中,元素X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Y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元素X被氧化 ②元素Y被氧化 ③元素X发生还原反应 ④元素Y发生还原反应
A.①
②
B.③
④
C.②
③
D.①
④
5.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6.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
A.BaCl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盐酸和氧化铁反应
C.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
D.氢气还原CuO
7.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B
)
A.
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
H2+CuOCu
+H2O
D.2H2O2H2↑+O2↑
8.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是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
C.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
D.
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这种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9.下列反应氯元素只被氧化的是(
B
)
A.
5Cl2+I2+6H2O=10HCl+2HIO3
B.MnO2+4HCl(浓)
=
MnCl2+Cl2↑+H2O
C.
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
D.2HClO2HCl+O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B.凡是两种或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1.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B
)
A.
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
H2+CuO=Cu
+H2O
D.2H2O2H2↑+O2↑
1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作还原剂
B.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作氧化剂
C.失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作还原剂
D.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作氧化剂
13.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S+3C
=
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C
)
A.N
B.C
C.N和S
D.N和C
14.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D
)
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1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氧化剂
B.能够得到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
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时还原反应
D.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16.有以下反应方程式:
A.CuO+H2Cu+H2O
B.2KClO32KCl+3O2↑
C.Cl2+2NaOHNaCl+NaClO+H2O
D.2FeBr2+3Cl22FeCl3+2Br2
E.H2O2
MnO2
2H2O+
O2
F.KClO3+6HClKCl+3Cl2↑+3H2O
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序号填入相应括号内:
(1)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E
)
(2)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E
)
(3)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
)
(4)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17.已知反应:①SO3+H2O===H2SO4
②Cl2+H2O===HCl+HClO
③2F2+2H2O===4HF+O2
④2Na+2H2O===2NaOH+H2↑
⑤2Na2O2+2H2O===4NaOH+O2↑
⑥SiO2+2NaOH===Na2SiO3+H2O
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①
⑥
(填序号,下同);H2O被氧化的是
③
,H2O被还原的是
④
。第二章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高一_____班
第____组
编号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提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2.
学会用“单线桥”
和“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重点难点】
重点: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难点: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使用说明】课前用15分钟认真阅读教材P37和P38并完成【预习自测】的内容,
有能力的同学尝试对【合作探究】
进行研究,用红笔标注疑问。课后用15分钟完成【课后作业】
【预习自测】
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
得到
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
降低
,具有
氧化
性。
还原剂:反应中
失去
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
升高
,具有
还原
性。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
常见的还原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Cl2、O2等
活泼金属单质,如Na、Mg、Al、Ca等
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H2SO4(浓)、KMnO4、HNO3等
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如H2、C等
某些金属性较弱的最高价态的离子,如Fe3+、Cu2+
非金属离子(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价),如S2-、I-、Br-
—
低价态阳离子,如Fe2+
【合作探究】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课堂练习一】在此反应中:
高温
2CuO+C=====2Cu+CO2↑
(1)氧化剂是
CuO
还原剂是
C
,电子从
C
转移到
CuO
(2)反应物:
CuO是氧化剂
,具有
氧化
性,在反应中
得
电子,化合价
降低
,发生了
还原
反应,本身被
还原
。
C是
还原剂
,具有
还原
性,在反应中
失
电子,化合价
升高
,发生了
氧化
反应,本身被
氧化
。
(3)产物:
Cu是经
还原
反应得到的产物,所以称为
还原产物
,
CO2是经
氧化
反应得到的产物,所以称为
氧化产物
。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参考P36页的双线桥法,分析元素得失电子和化合价变化。
如:
2Na+Cl2===NaCl
得到2×e-,化合价
得到2e-,化合价
降低,
被还原
降低,
被还原
【归纳总结】双线桥法表示时的注意事项:
(1)双线桥的箭头“横跨”等号的左右;
(2)双线桥的一个箭头从还原剂出发到氧化产物终止,另一条箭头从氧化剂出发到还原产物终止;
(3)双线桥的箭头揭示氧化剂被还原或还原剂被氧化的方向;
(4)双线桥上不仅要写出转移的电子总数,还要指出是“得”还是“失”。
【课堂练习二】:标出下列3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用双线桥法分析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判断各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①
C
+
H2O
CO
+H2
②
2Al+
3H2SO4
Al2
(SO4
)
3+3H2↑
③2Al
+Fe2O3
Al2O3
+2Fe
总结判断方法:先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后,用“升失氧----还”
“降得还----氧”判断
(2)
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仿照教材的单线桥表示分析下列3个反应。
C
+
H2O
CO
+H2
2Al
+Fe2O3
Al2O3
+2Fe
2Al+
3H2SO4
Al2
(SO4
)
3+3H2↑
【归纳总结】:①反应物间建桥,不标“得到”或“失去”字样,只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目
②箭头从失去电子元素(升高)出发,指向得到电子(降低)的元素
三、氧化剂得电子和还原剂失电子的定量关系。
1.在氧化还原反应2Fe+3Cl2==2FeCl3中,若有2molFe参与反应,则还原剂失去电子和氧化剂得到电子分别为多少?
还原剂是Fe,Fe
Fe3+,2molFe失去6mol电子;
氧化剂是Cl2,Cl2
2Cl,2molFe完全反应要消耗3molCl2,3molCl2得到6mol电子。
2.在反应中MnO2+4HCl===MnCl2+Cl2↑+2H2O中,若生成1molCl2,则还原剂失去电子和氧化剂得到电子分别为多少?
还原剂是HCl,
HCl
Cl2,生成1mol
Cl2,还原剂失去2mol电子;
氧化剂是MnO2,MnO2
MnCl2,
生成1mol
Cl2要消耗1mol
MnO2,氧化剂得到2mol电子。
3.根据上述实例分析,请你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总结什么规律?
电子转移的数目守恒。即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课堂练习三】: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H2O2)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B )
A.1:1:1
B.2:2:1
C.2:3:1
D.4:3:2
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与判断规律
(1)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氧化性)(强还原性)(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
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还原性:强
→
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氧化性:弱
→
强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Fe3+
Ag+
(3)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常见元素):
F
Cl
Br
I
S
F-
Cl-
Br-
I-
S2-
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只决定于得或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5)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课堂练习四】已知下列两氧化还原反应:O2+4HI═2I2+2H2O Na2S+I2═2NaI+S,试比较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O2>I2>
S
。
.
【课后作业】
1.在反应C+H2O
===
CO+H2中,还原剂是(
A
)
A.C
B.H2O
C.CO
D.H2
2.水作为还原剂的反应是(
C
)
A.
2Na+2H2O==2NaOH+H2↑
B.SO3+H2O==H2SO4
C.2F2+2H2O=4HF+O2
D.
2H2+O22H2O
3.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B
)
A、Fe2+→Fe3+
B、SO2→S
C、HCl→Cl2
D
NH3→NH4+
4.盐酸在下列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
A
)
A.
Zn+2HCl=ZnCl2+H2↑
B.MnO2+4HC1(浓)MnC12+C12↑+2H2O
C.
AgNO3+HC1=AgCl↓+HNO3
D.CaCO3+2HC1=CaCl2+CO2↑+H2O
5.在反应6KOH+3Cl2===KClO3+5KCl+3H2O中,失电子(被氧化)与得电子(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是:(
A
)
A.1:5
B、1:4
C.1:3
D.1
:
2
6、在6KOH(浓)+3Cl25KCl+KClO3+3H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A.1:4
B.4:1
C.1:5
D.5:1
7.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X2+具有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 B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8.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2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B.氯气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
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之间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0.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用单线桥法分析电子的转移情况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CuO+COCu+CO2
氧化剂__CuO___ 还原剂___CO____
(2)
2KClO32KCl+3O2↑ 氧化剂__
KClO3__ 还原剂__
KClO3__
(3)
氧化剂__SO2___ 还原剂___H2S____
11.
在常温下,可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B )
A.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Z2>B2>A3+
D.
X2+是XO4-的还原产物
12.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3Cu
+8HNO3
=3Cu(NO3)2
+2NO
+4H2O
(1)被氧化的元素是
Cu
,被还原的元素是
N
;
(2)氧化剂是
HNO3
,还原剂是
Cu
;
(3)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Cu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HNO3
。
(4)若有5.6L(标准状况)NO生成,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75
mol,被还原的硝酸为
0.25
mol。
化合价
降低
,
得
电子,被
还原
化合价
升高
,
失
电子,被
氧化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高温
+1
-1
0
0
H2+CuO===Cu+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