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天 )
日 期 : 姓名: 班级:
第一 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 一 )地球在宇宙中
1、 宇宙的结构层次:
银河系:银河系是由众多 恒 星 及 星 际 物 质 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水 星:离太阳 最 近 的行星,貌似 月 球
海王星:离太阳 最 远 的行星
木 星:体积 最 大 的行星,有 光 环 ,最显著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 鲜艳的 大 红 斑
土 星:体积 第 二 , 质 量 最小的行星, 卫 星 最多的行星,有光环
金 星: 最 亮 的行星,“太白金星”“启明星”“长庚星”
火 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 ”,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2天)
日期: 姓名: 班级:
第 一 节地球的宇宙环(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1、 人类的太空探索历程
(1)1957年, 苏 联 发射了人类第一颗 人 造 地 球 卫 星(开启人类太空探索)
(2)1961 年,苏联“ 东 方 1 号 ”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3)1969年,美国“ 阿 波 罗 1 1 号 ”飞船登上月球
(4)1977 年,美国“ 旅 行 者 号 ”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5)1990年,美国 哈 勃 空 间 望 远 镜 成功发射
(6)1997年,美国“ 旅 居 者 号 ”火星车登陆火星
(7)2010年, 国 际 空 间 站 正式建成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3天)
日 期 : 姓名: 班级:
第 一 节地球的宇宙环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2、 人类探索太空过程中的中国力量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 红 一 号”
(2)2003年,“ 神舟五号 ”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 载人航天 飞行
(3)2007 年,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 ”
(4)2016年,我国在 贵 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 国 天 眼 ”
(5)2021 年,我国“祝 融 号 ”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6)2022年,我国“天 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4天)
日 期 : 姓 名 : 班级:
3、 太空探索的意义
太空探索有助于 推动科技进步 , 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_,帮助我们了解宇宙 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能更好地保护地 球 家 园 。
【拓展】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关系:
1 .三者成 一 条直线是:
①地球—月球—太阳(新月) ②=月球— 地球— 太阳(满月)
2 . 三者成垂直关系时:
①月球 ②地球 太阳(下弦月)
地球 —— 太阳(上弦月) 月球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5天)
日 期 : 姓 名 : 班 级 :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四个阶段)
主观臆象 推测形状 实践证明 直观看到
“天圆地方” 错误直觉认识 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 麦哲伦 环球航行 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影像 确证:球体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6天)
日 期 : 姓 名 : 班级:
2、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① 麦哲伦环球航行_ ② 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月食 易错点:
④ 站得高看得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⑤ 地球卫星影像 (最科学有力)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7天)
日 期 : 姓 名 : 班级:
3、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 两 极 稍 扁 、 赤 道 稍 鼓 的 不规则球体 o
4、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 千米
最大周长约 4 万 千 米 ( 8 万 里 ) 表面积约 5 . 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 小, 制 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 球 仪 。地球仪是一个 规 则 的 球 体 。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8天)
日期: 姓名: 班级: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经纬线特点
项目 纬线 经线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长度 纬线长度 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 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个点。 所有经线都 相等。
形状 圆 (南北两极是一个点) 半圆
数量 无数 条 无数条
相互关系 纬线互相 平行 所 有 经 线 相 交 于 两 极
图示 (
B°N
60N
40°N-
20'N
适
20^5
40"5
南服
) 南极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9天)
日 期 : 姓名: 班级: 2、经、纬度特点
项目 纬度 经度
代表字母 南纬用 S 北纬用 _ N 东 经 用 E 西 经 用 W
划分界限 赤 道 (0°纬线)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度数范围 0 ° 一 9 0 ° 0°— 180°
变化规律 从 赤道向南北逐渐增加至90° 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 增加 至180°
度 数 的 划 分 图示 北极 (
北极
北极
2
120y
W
口
00
e
回
o40w
线
西经向西增大
东
经向东增大
东经向东增
大
西
经向西增大
南极
南极
160E
)
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 B0°N 60^N 40^N 20'N 赤道 0 20°S- 40'S- 南极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0天) 日期: 姓名: 班级: (1)0°纬线:又叫 赤道 ,是地球上 最长的纬线,南美洲厄瓜多尔基多 市有两座赤道纪念碑。 (2)北回归线:纬度为 23.5°N ,南回归线:纬度为 23.5°S (3)北极圈:纬度为 66.5°S ,北极圈:纬度为 66.5°N (4)南极点:纬度为 90°S ,北极点:纬度为 90°N (5)0°经线,又叫 本初子午 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6)20°W以 东 是东半球,以 西 是西半球;160°E以 西 是东 半球,以 东 是西半球。 (7)往北增大为 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 (一句话概括:北大为北纬,南大为南纬,东大为 东 经,西大为 西 经 )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1天)
日 期 : 姓名: 班 级 :
(1)南北半球的划分
(
北极
)北半球
(
北共
非
北极*
亚
洲
) (
非洲
南
数
南极
·
市共
) (
瓶
州
南极
南半球
) (
北半
球
) (
吹
洲
亚
洲
非
赤道
洲
大体
)
南半球
1、 赤道(0°)既划分 南 、 北 纬度也划分 南 、 北 半球。
2、 北纬N 即 为 北 半球,南纬S 即为 南 半球;
3、 赤道0°不标注字母,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
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2天)
日 期 : 姓名: 班 级 :
(2)东西半球的划分
北极
西半球
西半球
(
美
)1aT l eg
班
(
南
)20
美
声
东半球
吹 训
重
w 非
洲
极洲
(
北极
的洲
亚
洲
非
赤道
洲
端
洲
南
极
绑
南极
)
东半球
(1 ) 与 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以 东到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以东为西半球。若已知点位于东经,则与160°E 相比较,若比160°E 小,则为东半球,否则为西半球;若已知点位于西经,则与20°W 相比较, 若比20°W 小,则为东半球,否则为西半球。可用“ 小 小 东 、 大 大 西 _”来记忆,0°经线在
半球;180°经线在 西 半球。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3天)
日 期 : 姓名: 班级: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 经纬网的作用:①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即 定位 ;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经纬网 定向 o
2、 方格经纬网判读
(
10°20°30°
170°180*170°
) (
20°
0°
20°
20°
一
0
°
丙
2
0
”
)
甲:50°N ,20°E 北半球(南北半球) 东半球(东西半球) 中纬度(高、中、低纬)
乙:20°S,170°w 南半球(南北半球) 西半球(东西半球) 低纬度(高、中、低纬)
丙:20°S,20°E 南半球(南北半球) 东半球(东西半球) 低纬度(高、中、低纬)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4天)
日期: 姓名: 班级: _
3、圆弧形经纬网判读
(
140°
)
180°
①:70°N,170°W
丁:80°S,150°E A:60°N,60°W
160°
北半球(南北半球)西半球(东西半球)高纬度(高、中、低纬)
北半球(南北半球)东半球(东西半球)中纬度(高、中、低纬) 北半球(南北半球)西半球(东西半球) 中纬度与高纬度分界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5天)
日期: 姓名: 班 级 :
4、极地经纬网判读
180°
180°
C:30°S,45°W
D:60°N,135°E
南半球(南北半球)西半球(东西半球)低纬度与中纬度分界 北半球(南北半球)东半球(东西半球) 中纬度与高纬度分界
七上地理(新版)知识点梳理每日晨读(第16天)
日期: 姓名: 班级:
【拓展】
(1)已知地球自转方向
东西经的判断: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是东经,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减小的 是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则中心极点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若自转方向 是 逆 时 针,则中心极点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
( 2 ) 已 知 极 点
先根据极点判断自转方向,北极为逆 时 针;南极为顺 时 针。 沿自转方向数值增 大 的是东经, 数值减 小的是西经。极点是北极N, 则纬度为北 纬; 若极点是南极S,
则纬度是南 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