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同步练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同步练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9 18:44:50

文档简介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1课时
知识点一 利用密度求出质量
1. 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杯子里装有等量的水,把三个实心的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水未溢出),则三个物体相比(ρ铜>ρ铁>ρ铝)( A )
A. 铜块质量最大
B. 铁块质量最大
C. 铝块质量最大
D. 三个物体质量一样大
2. 一瓶装满豆油的油瓶上标有“5 L”字样,若豆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瓶内豆油的质量为 4.6 kg,如果用这个瓶子装水, 能 (选填“能”或“不能”)装得下同样质量的水。
知识点二 利用密度求出体积
3. 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它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a、b,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m,ρ为铝箔的密度,则铝箔的厚度为( B )
A. B.
C. D.
4. 一捆铜线的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不用尺量,运用密度知识计算出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400 m。(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
知识点三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5. 在某运动会奖牌中,有一枚奖牌质量为 16.8 g,体积为1.6 cm3,请根据表格给出的密度值判断这枚奖牌所用的材料是( B )
物质 铁 铜 银 金
密度/(g·cm-3) 7.9 8.9 10.5 19.3
A. 金 B. 银
C. 铜 D. 铁
6. 某金店所卖星星纪念币的质量为16 g,体积为2 cm3,则这枚纪念币的密度是 8×103 kg/m3,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的。(ρ金=19.3×103 kg/m3)
7. 利用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制成体积相等的两个球(ρ铝=2.7×103 kg/m3,ρ铜=8.9×103 kg/m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 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8. (2025·惠州期末)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体积是0.01 m3,里面装有密度为2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一半质量的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
A. 1 kg/m3 B. 2 kg/m3
C. 0.5 kg/m3 D. 2.5 kg/m3
9.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0. 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金属(ρ1≠ρ2),取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ρ=  (用ρ1和ρ2表示);取体积相等的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ρ′=  (用ρ1和ρ2表示)。
11. 小琳的爸爸买了一个铜制龙摆件,小琳想测该摆件的体积,她把该摆件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刚好溢出300 g的水。已知ρ水=1.0×103 kg/m3,ρ铜=8.9×103 kg/m3。
(1)该摆件的体积为多少?
(2)若该摆件是实心的,则该摆件的质量为多少?
(3)若该摆件实际的质量为445 g,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解:(1)由题可知,ρ水=1.0×103 kg/m3=1.0 g/cm3,ρ铜=8.9×103 kg/m3=8.9 g/cm3,由ρ=可得溢出水的体积
V溢水===300 cm3,
因容器中盛满水,则该摆件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
即V摆件=V溢水=300 cm3。
(2)若该摆件是实心的,由ρ=可得该摆件的质量
m=ρ铜V摆件=8.9 g/cm3×300 cm3=2 670 g。
(3)若该摆件实际的质量为445 g,由ρ=得,摆件中铜的体积(实心部分的体积)
V实===50 cm3,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摆件-V实=300 cm3-50 cm3=250 cm3。
12. 某种桶装食用调和油上标注“净含量5 L”字样。小华同学想探究其标注是否准确,于是将一桶该食用调和油放到电子秤上,测得其总质量是4.5 kg,然后倒出100 mL油至量筒中,再次测量这桶油的总质量,电子秤的示数为4.41 kg。
(1)该食用调和油的密度是多少?
(2)该食用调和油的标注是否准确?
解:(1)根据题意可知,倒出食用调和油的质量
m=4.5 kg-4.41 kg=0.09 kg=90 g,
倒出食用调和油的体积
V=100 mL=100 cm3,
则食用调和油的密度
ρ===0.9 g/cm3=0.9×103 kg/m3。
(2)桶上标注“净含量5 L”字样,则5 L食用调和油的质量
m标=ρV标=0.9×103 kg/m3×5×10-3 m3=4.5 kg,
而实际测得食用调和油和装油的桶的总质量才为4.5 kg,所以该食用调和油的标注不准确。
第2课时
知识点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1.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某兴趣小组想测一测橡皮的密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1题图
(1)实验原理是 ρ= 。
(2)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将橡皮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所示,则该橡皮的质量是 14.4 g。
(4)利用量筒和水测出该橡皮的体积为12 cm3,则通过上述数据可求出该橡皮的密度是 1.2 g/cm3。
(5)若先用量筒和水测出橡皮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这样测出的橡皮的密度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2. 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 kg/m3、质量为100 g的煤油的体积,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比较合适的是( A )
A. 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5 mL
B. 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
C. 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D. 量程为1000 mL,分度值为10 mL
3.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饮料的密度。调节好天平后,将装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79.6 g。将烧杯中的部分饮料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再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为39 g,则所测得的饮料密度为 1.015 g/cm3。仔细观察,小明发现在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则他测得的饮料密度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第3题图
4. 使用量筒时,小明应沿如图甲所示的虚线 b 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 60 mL。小红用如图乙所示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体积,所测金属块的体积为 20 cm3 。
第4题图
5. (2024·陕西中考)小明想知道自制凉粉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5题图
(1)将托盘天平放在 水平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如图乙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
(3)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为 116.2 g。
(4)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烧杯中一部分凉粉放入量筒中,使之 浸没 在水中,最终测得量筒中凉粉的体积为35 cm3。
(5)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凉粉质量为75.6 g,则凉粉密度为 1.16 g/cm3。
(6)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的“5 g”砝码生锈了,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 不变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4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1课时
知识点一 利用密度求出质量
1. 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杯子里装有等量的水,把三个实心的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水未溢出),则三个物体相比(ρ铜>ρ铁>ρ铝)( )
A. 铜块质量最大
B. 铁块质量最大
C. 铝块质量最大
D. 三个物体质量一样大
2. 一瓶装满豆油的油瓶上标有“5 L”字样,若豆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瓶内豆油的质量为 kg,如果用这个瓶子装水, (选填“能”或“不能”)装得下同样质量的水。
知识点二 利用密度求出体积
3. 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它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a、b,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m,ρ为铝箔的密度,则铝箔的厚度为( )
A. B.
C. D.
4. 一捆铜线的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不用尺量,运用密度知识计算出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m。(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
知识点三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5. 在某运动会奖牌中,有一枚奖牌质量为 16.8 g,体积为1.6 cm3,请根据表格给出的密度值判断这枚奖牌所用的材料是( )
物质 铁 铜 银 金
密度/(g·cm-3) 7.9 8.9 10.5 19.3
A. 金 B. 银
C. 铜 D. 铁
6. 某金店所卖星星纪念币的质量为16 g,体积为2 cm3,则这枚纪念币的密度是 kg/m3,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的。(ρ金=19.3×103 kg/m3)
7. 利用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制成体积相等的两个球(ρ铝=2.7×103 kg/m3,ρ铜=8.9×103 kg/m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 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8. (2025·惠州期末)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体积是0.01 m3,里面装有密度为2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一半质量的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1 kg/m3 B. 2 kg/m3
C. 0.5 kg/m3 D. 2.5 kg/m3
9.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0. 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金属(ρ1≠ρ2),取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ρ= (用ρ1和ρ2表示);取体积相等的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ρ′= (用ρ1和ρ2表示)。
11. 小琳的爸爸买了一个铜制龙摆件,小琳想测该摆件的体积,她把该摆件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刚好溢出300 g的水。已知ρ水=1.0×103 kg/m3,ρ铜=8.9×103 kg/m3。
(1)该摆件的体积为多少?
(2)若该摆件是实心的,则该摆件的质量为多少?
(3)若该摆件实际的质量为445 g,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12. 某种桶装食用调和油上标注“净含量5 L”字样。小华同学想探究其标注是否准确,于是将一桶该食用调和油放到电子秤上,测得其总质量是4.5 kg,然后倒出100 mL油至量筒中,再次测量这桶油的总质量,电子秤的示数为4.41 kg。
(1)该食用调和油的密度是多少?
(2)该食用调和油的标注是否准确?
第2课时
知识点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1.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某兴趣小组想测一测橡皮的密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1题图
(1)实验原理是 。
(2)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将橡皮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所示,则该橡皮的质量是 g。
(4)利用量筒和水测出该橡皮的体积为12 cm3,则通过上述数据可求出该橡皮的密度是 g/cm3。
(5)若先用量筒和水测出橡皮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这样测出的橡皮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2. 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 kg/m3、质量为100 g的煤油的体积,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比较合适的是( )
A. 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5 mL
B. 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
C. 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D. 量程为1000 mL,分度值为10 mL
3.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饮料的密度。调节好天平后,将装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将烧杯中的部分饮料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再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为39 g,则所测得的饮料密度为 g/cm3。仔细观察,小明发现在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则他测得的饮料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第3题图
4. 使用量筒时,小明应沿如图甲所示的虚线 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 mL。小红用如图乙所示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体积,所测金属块的体积为 。
第4题图
5. (2024·陕西中考)小明想知道自制凉粉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5题图
(1)将托盘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如图乙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
(3)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为 g。
(4)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烧杯中一部分凉粉放入量筒中,使之 在水中,最终测得量筒中凉粉的体积为35 cm3。
(5)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凉粉质量为75.6 g,则凉粉密度为 g/cm3。
(6)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的“5 g”砝码生锈了,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