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田野里的生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田野里的生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2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17: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
小学科学(人鄂版)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田野里的生物》
大单元教学设计
HCN∠
CH2
H,C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人教版/鄂教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2单元《田野里的生物》
单元主题
田野生态探秘家一一解锁生物多样性与能量流动的密码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田野生态探秘家一一解锁生物多样性与能量流动的密码”
围绕田野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分类、光合作用机制及食物链能量传递,揭示生
物多样性、能量转化与生态平衡的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二、单元大情景
“田野生态科考队”
学生化身“生态科考队员”,通过三项任务探索田野生态系统:
1.任务一:植物档案员(对应《植物的简单分类》)一一建立植物分类数据

2.任务二:能量侦探组(对应《植物的光合作用》)一一破解光合作用的能
量密码;
3.任务三:食物链追踪者(对应《食物链》)一一绘制能量流动地图。
最终成果:制作《田野生态科学报告》,举办“校园生态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7.1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学习内容
7.2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7.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①用分类法归纳植物特征:
学段目标
②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与产物;
(5-6年级)
③构建食物链模型,解释能量流动规律。
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课程组成
本单元包括《植物的简单分类》《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这3课内容。
1.第四课《植物的简单分类》
(1)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形
态),学习使用二歧分类法对常见植物(如油松、银杏、茄、甘薯等)进行分类。
(2)关键活动:
①绘制分类图(如按茎的特征分为木质茎与草质茎,进一步按叶形或花结构
细分)。
②实践应用:对校园或田野植物进行分类,制作植物分类卡片。
(3)科学观念:理解生物多样性,掌握分类的逻辑方法(从整体到局部逐
级区分)。
2.第五课《植物的光合作用》
(1)核心内容:探究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验证绿叶在光照下
合成淀粉并释放氧气。
(2)关键活动:
①遮光实验:对植物叶片部分遮光,滴加碘液验证淀粉生成(遮光部分不变
蓝)。
②能量转化分析:理解光能→化学能的转化过程(二氧化碳+水→养分+
氧气)。
(3)科学观念:建立“植物是生态系统能量源头”的认知,明确光合作用
对生命的意义。
3.第六课《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