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
小学科学(人鄂版)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
大单元教学设计
HCN∠
CH2
H,C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人教版/鄂教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
单元主题
生命的延续密码
探秘动植物的繁衍智慧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生命的延续密码一一探秘动植物的繁衍智慧
二、单元大情景
“生命实验室”科研任务
学生化身“生命科学研究员”,在“生命实验室”中完成三项核心任务:
1.任务一:动物繁殖档案(对应《动物的繁殖》)一一解密卵生与胎生:
2.任务二:种子萌发计划(对应《用种子繁殖》)一一探究植物生命起点:
3.任务三:克隆植物工厂(对应《不用种子怎样繁殖》)一一实践营养繁殖
技术。
最终成果:制作《生命延续科学图鉴》,举办“校园生命博览会”。
三、课程标谁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8.1生物通过繁殖延续生命;
学习内容
8.2动植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
①描述动植物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种子繁殖);
学段目标
②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3-4年级)
③举例说明植物营养繁殖的应用。
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概览
本单元包括《动物的繁殖》、《用种子繁殖》和《不用种子怎样繁殖》这3
课内容。
(二)分课核心内容分析:
1.第4课《动物的繁殖》
(1)核心内容:通过观察青蛙、鸡、黄牛等动物的繁殖过程,引导学生发
现动物繁殖的共同特征(需“父亲”和“母亲”共同参与形成受精卵)。重点区
分卵生(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如青蛙、鸡)和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如
黄牛、绵羊)。
(2)关键活动:
①解剖鸡蛋观察结构(胚盘发育成幼体);
②对比卵生与胎生的繁殖特点(孵化场所、幼体出生方式)。
(3)拓展实践:观察鸡蛋孵化过程中胚胎的变化(照蛋实验),理解生命
延续的连续性。
2.第5课《用种子繁殖》
(1)核心内容:探究植物种子繁殖的原理,包括种子结构(种皮、胚)和
萌发条件(水、温度、空气)。通过对比实验验证种子萌发需适宜环境(如缺水、
低温抑制萌发)。
潮湿
湖湿
水浸没
第一组
第二组
湿暖处
冷藏
阳光下
道光
第三组
第四组
(2)关键活动:
①观察菜豆/蚕豆种子的相似结构(胚是发育关键);
②设计实验探究萌发条件(如设置干燥/低温/水浸没等对照组);
③种植发芽种子并持续观察生长过程。
3.第6课《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1)核心内容:学习植物营养繁殖方式,通过根(甘薯)、茎(月季)、
叶(落地生根)的扦插实脸,验证脱离母体的器官能生根发芽形成新植株。
(2)关键活动:
①实践操作:水培甘薯、扦插月季茎、叶培落地生根;
②对比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如繁殖速度、适应性);
(3)拓展现代技术:组织培养在珍稀植物繁殖中的应用。
(三)三课逻辑关系与框架
1.知识递进链:
(1)繁殖方式多样性:动物(卵生/胎生)→植物有性繁殖(种子)→植
物无性繁殖(营养器官)。
(2)认知深化:从生命起源(受精卵)到繁殖策略(适应环境的不同方式)。
2.能力培养主线:
观察→实验→应用:
①第4课:观察动物繁殖现象→归纳分类:
②第5课: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实践种植:
③第6课:设计营养繁殖方案→技术创新(组织培养)。
3.跨课关联:
①第5课种子萌发实验为第6课营养繁殖提供基础(如照料扦插植株需类似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