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
小学科学(人部版)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加热与冷却》
大单元教学设计
H,CN∠
CH2
H,C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人教版/鄂教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3单元《加热与冷却》
单元主题
热力探秘局一一
解锁物质的热胀冷缩密码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热力探秘局一一解锁物质的热胀冷缩密码”
围绕物质在加热与冷却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规律,揭示热胀冷缩的科学本质及
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单元大情景
“热力探秘局“科学挑战赛学生化身“热力小侦探”,加入校园科学实验室,
完成三项任务:
1.任务一:破解液体变形案(对应《水受热遇冷会怎样》)
2.任务二:追踪固体伸缩之谜(对应《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3.任务三:侦破气体逃逸事件(对应《空气的热胀冷缩》)
最终目标:制作《热胀冷缩科学手册》,举办“热力科学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3.2热传递现象)
学习内容
3.2.1描述物体热胀冷缩现象(34年级)
学段目标
①通过实验观察水、空气等物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3-4年级)
②举例说明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单元款材分析
(一)单元概览
本单元包括《水受热遇冷会怎样》、《固体也热胀冷缩吗》和《空气的热
胀冷缩》这3课内容。
(二)分课内容解析
1.第7课《水受热遇冷会怎样》
(1)核心内容:通过实验探究水在受热和遇冷时的体积变化规律。
(2)实验示例:加热试管中的水,观察水位上升(热胀);冷却后水位下
降(冷缩)。
(3)关键活动:
①定量测量水温变化与体积关系(如使用温度计和量筒)。
②解释生活现象(如温度计工作原理、烧开水时水溢出)。
(4)科学观念:建立“液体(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
2.第8课《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1)核心内容:验证固体材料(如金属、塑料)的热胀冷缩性质。
(2)实验示例:铜球受热后无法通过铁环,冷却后可通过(铜球热胀冷缩)。
(3)关键活动:
①对比不同固体(金属s.塑料)的膨胀程度差异。
②讨论工程应用(如铁轨缝隙、桥梁伸缩缝)。
(4)科学观念:理解固体普遍存在热胀冷缩现象,但不同材料膨胀率不同。
3.第9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1)核心内容:探究气体在温度变化下的体积变化规律。
(2)实验示例:加热注射器内的空气,活塞被推出(膨胀);冷却后活塞
回缩(收缩)。
(3)关键活动:
①观察气球在冷热环境中的体积变化。
②解释自然现象(如热气球上升、风形成原理)。
(4)科学观念:认识气体热胀冷缩最显著,且与气压变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