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声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声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2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18: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
小学科学(人鄂版)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声音》
大单元教学设计
H,CN∠
CH>
H,C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人教版/鄂教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5单元《声音》
单元主题
声学探秘局一一
解锁声音的密码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声学探秘局一一解锁声音的密码
围绕声音的产生、传播与变化,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理解声音的本质及其
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声学特工队”挑战任务学生化身“声学小特工”,完成三项核心任
务:
1.任务一:破解“声音诞生之谜”(探究声音的产生);
2.任务二:追踪“声波旅行路径”(验证声音传播条件);
3.任务三:操控“声音魔法”(研究音量与音调的变化规律)。
最终目标:设计“降噪神器”并举办“声学科技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3.3声音与光的传播(3~4年级)
学段目标
①描述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
(3-4年级)
②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③区分声音的强弱、高低及其与振动的关系:
④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四、单元款材分析
(一)单元课程组成
本单元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变化》这3课内容。
(二)各课核心内容分析
1.第十三课《声音的产生》
(1)核心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本质条件(物体振动)。
(2)关键活动:
①观察发声物体(如音叉、鼓面、琴弦)的振动现象:
②设计对比实验(发声vs停止发声时物体的状态);
(3)归纳结论: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则声音消失。
2.第十四课《声音的传播》
(1)核心内容:验证声音传播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及方向。
(2)关键活动:
①实验1:真空钟罩实验(抽空气体,验证声音需介质传播);
②实验2:“土电话”制作(棉线传声,验证固体传声);
③实验3:水下敲击听声(验证液体传声):
(3)结论:声音可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方向传播。
3.第十五课《声音的变化》
(1)核心内容:探究声音特性(音量、音调)与振动属性的关系。
(2)关键活动:
①音量实验:用力轻敲鼓面,观察振幅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②音调实验:改变钢尺伸出长度或橡皮筋松紧,分析振动频率与音调高低的
关系;
(3)应用:制作简易乐器(如水瓶琴),调试音高。
(三)课程逻辑关系
本单元以“现象→原理→特性→应用”为逻辑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