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运动与力》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运动与力》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7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21: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
小学科学(湘科版)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运动与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湘科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5单元《运动与力》
单元主题
校园交通工程师一
探索运动与力的奥秘
课时安排
6课时
一、单元主题
“校园交通工程师一一探索运动与力的奥秘”
围绕物体运动规律与力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工程实践理解科学原理,培养
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交通优化计划”
学生化身“校园交通工程师“,接受任务:为学校设计安全高效的交通路线。
通过6课探究活动,分析运动规律、测量力的大小、优化路面防滑设计,最终完
成《校园交通方案》并举办“交通科技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料学课程标谁(2022年版)》>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3.1机械运动的描述;
学习内容
3.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运动物体位置;
学段目标
②设计实验探究力对运动的影响;
(3-4年级)
③使用工具测量力的大小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谁在运动》《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怎
样让物体动起来》《怎样测量力的大小》《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这6课。
《谁在运动通过观察小车运动轨迹,学习用参照物描述物体位置(如方向、
距离)。并记录小车在不同时刻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理解“运动是位置变
化”的本质。
《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旨在区分直线运动(如电梯上升)与曲线运动(如风
车转动),归纳常见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滚动等)。并尝试用身体模拟不同
运动形式(如摆动手譬模拟钟摆)。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入速度概念(单位:米/秒),通过测量相同距
离所用时间或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比较快慢。并尝试测量同学步行/跑步速度,
绘制“距离-时间”图表。
《怎样让物体动起来核心内容为探究力对运动的影响(启动、停止、变速),
认识常见力(推力、拉力、磁力)。并用不同大小的力推小车,观察运动状态变
化(如“拉力大→小车快”)。
《怎样测量力的大小》主要内容为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
顿”(N)。校准测力计指针、规范测量物体重力(如书本、文具)。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旨在探究摩擦力对运动的阻碍作用,分析影响因素
(接触面粗糙度、压力大小)。并测量木块在不同表面(光滑桌面砂纸)运动
的摩擦力,设计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案(如轮胎花纹)。
本单元以“运动现象→运动规律→力与运动关系”为主线,形成三层进阶
结构:
1.认知运动本质(第1-3课):从位置描述(《谁在运动》)→运动形式分
类(《它们是怎样运动的》)→量化运动快慢(《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建
立运动的基础概念体系。
2.探究力与运动关系(第4-6课):揭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怎样
让物体动起来》)→学习力的测量(《怎样测量力的大小》)→分析摩擦力对运
动的影响(《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完成“现象→原理→应用”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