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2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22: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
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一年级下册(新教材)
单元名称 第 2 单元《常见的动物》
单元主题 “我是动物观察员”——探秘动物的感官世界
课时安排 5 课时
一、单元主题
“我是动物观察员”——探秘动物的感官世界
二、单元大情景
“动物王国感官探秘营”招募活动!
我们将化身成为“动物观察员”,加入一个神奇的探秘营。在这里,我们将
首先考考自己的眼力,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朋友(《认识动物》);接着,我们
将获得三件“探秘装备”——“放大镜”、“顺风耳”和“灵敏鼻”,分别去深
入研究动物们神奇的眼睛**、耳朵和鼻子(《动物的眼睛》、《动物的耳朵》、
《动物的鼻子》),发现它们身上的生存绝技。最后,我们将迎来一位特别的伙
伴——蜗牛,我们将亲手饲养它,运用我们学到的所有观察方法,完成一项长期
的观察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物观察员”!(《养蜗牛》)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核心概念 12:人类活动与环境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13: 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2.1 动物通过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
(1~2 年级:①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感知
环境。)
13.2 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
品的活动
(1~2 年级:②饲养一种小动物,坚持观察和记录。)
①能在教师指导下,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提出感
兴趣的问题。
②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
学段目标
象。
(1-2 年级)
③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④能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具有保护环境的
意识。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由《认识动物》、《动物的眼睛》、《动
物的耳朵》、《动物的鼻子》和《养蜗牛》共 5课内容组成。
第六课《认识动物》是单元的起始课和总览课。其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从整
体上观察和认识动物,通过观察多种常见动物(如狗、猫、鱼、鸟等)的图片或
实物,发现动物是“有生命、会运动、需要食物和水”的,并能依据某种外部特
征(如有无腿、腿的数量、生活环境等)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它旨在帮助学
生建立“动物”的基本概念,激发对本单元后续内容的探究兴趣。
第七课《动物的眼睛》聚焦于动物的特定感官——视觉。通过观察和比较不
同动物(如蜻蜓、猫、猫头鹰等)眼睛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特点,引导学生思
考这些差异与动物觅食、躲避天敌等行为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例如,蜻蜓的复眼
有助于扩大视野,猫的瞳孔变化适应不同光线。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结构与功
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第八课《动物的耳朵》延续感官探究的主题,聚焦于听觉。引导学生观察多
种动物(如大象、兔子、蝙蝠等)耳朵的形态特征,探究动物如何利用耳朵感知
环境。通过活动(如模拟不同耳廓收集声音),了解耳廓的大小、形状和朝向如
何帮助动物更好地聆听声音,从而适应环境(如预警、捕食、交流)。
第九课《动物的鼻子》继续深入探究感官,聚焦于嗅觉。通过观察狗、大象、
猪等动物鼻子的独特形态,引导学生了解鼻子不仅是呼吸器官,更是许多动物感
知世界、寻找食物、识别同伴和危险的重要工具。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动物的身
体结构帮助它们生存”这一核心概念。
第十课《养蜗牛》是单元的总结与实践应用课。它引导学生从“认识、观察”
走向“亲身实践和持续探究”。通过亲手饲养和照料蜗牛,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本
单元所学的观察方法和知识,长期、系统地了解一种真实动物的整体外形、运动
方式、取食行为以及对刺激(如光、触碰)的反应,从而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
究过程,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责任感。
本单元五课内容遵循了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整体的认知逻辑,构成
了一个层次清晰、联系紧密的探究序列。
1.《认识动物》 作为总起,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动物的整体性、宏观性的认
识,搭建了知识框架。
2.《动物的眼睛》、《动物的耳朵》、《动物的鼻子》 这三课是并列的分
支探究。它们将学生的视角从整体引向局部,深入探究动物赖以生存的特定感官
器官。这三课共同旨在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同类器官,发现“形态结构与
其功能及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普遍规律。
3.《养蜗牛》 是单元的综合与升华。它将前四课所学的“整体观察”和“局
部聚焦”的探究方法,应用于一个具体的、真实的生命体上。学生不再是片段化
地了解不同动物的不同器官,而是综合性地、持续地研究一种动物,将知识、技
能和情感态度融为一体,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闭环。
简而言之,其关系是:建立整体概念 → 分项探究特征 → 综合实践应用
五、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1. 知道动物能通过眼、耳、鼻等感官感知环境;
科学观念 2. 知道不同动物的感官结构不同,以适应其生存环境;
3. 了解饲养一种动物的基本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能比较不同动物同一感官的异同,并尝试将其与
科学思维
动物的行为或生活环境建立简单联系。
1. 能利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动物及其感官特征;
探究实践 2. 能通过图画、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 能参与饲养活动,并坚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
1. 对观察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态度责任 2. 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在饲养活动中培养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和游
戏,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形象思维为主。
2.认知基础: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亲近感,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的
零散经验,能说出许多动物的名称和简单特征。但他们的观察较为笼统,缺乏系
统性,难以自主发现“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对“饲养”的理解也多停留在
“好玩”,缺乏责任意识和持续观察的方法。
七、活动设置
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
将动物玩具或图片放入纸盒,
活动一:动 能说出动物的
学生伸手触摸并描述特征(如
物盲盒猜猜 常见特征,感受
毛茸茸、有翅膀),其他同学
猜 动物多样性。
猜。(融合语文:描述与表达)
第 1 课
能根据一种外 小组合作,将动物卡片贴到
《认识动物》
部特征(如腿的 “两条腿”、“四条腿”、
活动二:小
数量、生活环 “没有腿”或“天空”、“陆
小分类员
境)对动物进行 地”、“水中”的展板上,并
简单分类。 说明理由。
观察猫(瞳孔变化)、蜻蜓(复
能观察并描述
眼模型)、猫头鹰(大眼睛)
活动:寻找 不同动物眼睛
第 2 课 等图片/视频,讨论“为什么
“千里眼” 的位置、形状等
《动物的眼睛》 它的眼睛长这样?”完成学
和“复眼” 特点,并思考其
习任务单上的连线题(动物眼
作用。
睛→功能)。
用手掌在耳后模仿大象、兔子
通过模仿体验
活动一:耳 的大耳朵,感受声音的变化。
不同耳廓对收
朵模仿秀 讨论:“大耳朵有什么好
集声音的作用。
第 3 课 处?”
《动物的耳朵》 蒙住一名学生的眼睛,其他同
活动二:听 体验动物如何
学在不同方位摇铃,该生指出
声辨位小游 用耳朵感知环
声源方向。(融合体育:感统
戏 境。
训练)
能观察并描述 观察狗、大象、猪鼻子的图片,
活动:谁的
第 4 课 不同动物鼻子 猜猜它们的鼻子有什么特殊
鼻子最灵
《动物的鼻子》 的形态,知道鼻 本领。闻水果(苹果、香蕉)
敏?
子能帮助动物 藏在盒子里,用鼻子猜是什
呼吸和嗅觉。 么,体验嗅觉的作用。
能有序地观察 小组分发蜗牛,用放大镜观
活动一:欢 蜗牛的整体外 察,并合作布置一个湿润、有
迎新朋友 形,并学习如何 食物的饲养盒。(融合劳育:
第 5 课 为蜗牛安家。 动手整理)
《养蜗牛》 能坚持用画图 发放《蜗牛观察日记》本,学
活动二:我 的方式记录蜗 生每周选择 1-2 次,画下蜗牛
的观察日记 牛的取食、运动 在做什么。(融合美术:绘画
等情况。 记录)
八、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感官探秘营”大情境,用“领取任务”、“获得装备”
等游戏化语言贯穿单元始终,激发学生代入感和参与感。
2.直观演示法:大量运用高清图片、短视频、实物模型(如复眼模型)、活
体动物(蜗牛)等,将抽象的感官结构直观呈现。
3.游戏活动法:设计“盲盒猜猜猜”、“听声辨位”、“闻味猜物”等课堂
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4.任务驱动法:每节课布置明确的“探秘任务”(如:完成观察记录单、给
动物卡片分类),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探究。
九、学习方法
1.观察法:这是本单元最核心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观察,运用多种感官(看、听、闻、摸)观察,并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
察。
2.比较法: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不同动物的同一感官(如:比较猫头鹰的眼睛
和鱼的眼睛),发现差异并思考原因。
3.合作学习法:在“动物分类”、“布置饲养盒”等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
形式,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4.实践记录法:学习用画图这种适合低年级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实证
意识。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采用“五星观察员”晋级式评价。围绕科学观念(★)、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三个维度,为每个学习活动设计评价标准。学生通过活动积累
“★”,单元结束时根据总★数获得“初级”、“中级”、“高级”动物观察员
称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 1-1:《认识动物》之“动物盲盒猜猜猜”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综合描述(如“我
能触摸并说出 1个 能说出 2个感觉(如
观察与描述 摸到它毛茸茸的,还
感觉(如“毛茸茸”) “毛茸茸”、“尖尖的”)
有尖尖的耳朵”)
能猜出 1种动物并说
能积极猜测并说出多
猜想与参与 能参与猜一种动物 出理由(如“因为它有
种可能性
毛”)
在老师提醒下能有 能遵守游戏规则,轮流 能主动维持秩序,帮
课堂纪律
序参与 参与 助同学
活动 1-2:《认识动物》之“小小分类员”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独立按一种标准(如 能尝试用不同标准
在帮助下正确粘贴
分类准确性 腿的数量)正确分类多 (如“会不会飞”)
1-2 张卡片
数卡片 进行分类
能完成自己分配到 能与组员简单交流(如 能主动和组员讨论为
合作交流
的任务 “这张贴这里”) 什么这么分
能安静地听小组代 能作为小组代表,说出 能清晰介绍小组是如
表达展示
表发言 1种分类方法 何分类的
活动 2:《动物的眼睛》之“寻找‘千里眼’和‘复眼’”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说出 2种动物眼睛 能将眼睛特征与功能
能指出不同动物眼 的显著区别(如“猫的 简单联系(如“猫头
观察发现
睛长得不一样 眼睛一条线,蜻蜓眼睛 鹰眼睛大,晚上看得
很大”) 清”)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能独立完成学习单上 能全部连对,并能简
任务完成
部分连线 的多数连线题 单解释原因
对图片和视频感兴 能认真观看并主动发 能主动提出关于动物
兴趣与专注
趣 现细节 眼睛的问题
活动 3-1:《动物的耳朵》之“耳朵模仿秀”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形象地模仿,并说
愿意模仿一种动物 能模仿 2种动物的耳 出模仿后的感觉(如
模仿与体验
的耳朵 朵,并认真体验 “手放在后面,声音
变大了”)
能举例说明哪种动物
知道大耳朵能听得 能说出“大耳朵可以收
科学思考 需要大耳朵来保护自
更清 集更多的声音”

活动 3-2:《动物的耳朵》之“听声辨位小游戏”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较准确地判断声音 能快速准确地判断不
参与体验 能参与游戏
方向 同方向的声音
在提醒下能遵守游 能帮助其他同学遵守
规则意识 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戏规则 规则
联系实际 知道耳朵能帮我们 能说出游戏和动物用 能举例动物用耳朵躲
听声音 耳朵感知环境很像 避危险的故事
活动 4:《动物的鼻子》之“谁的鼻子最灵敏?”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说出一种动物鼻
能对比说出2种动物 能猜想长鼻子/大鼻子
观察与描述 子的样子(如“大
鼻子的不同 可能有什么特殊用处
象鼻子长”)
能准确猜出并描述气
能参与“闻味猜物” 能通过闻猜出1-2种
嗅觉体验 味(如“这个是香香的
游戏 水果
香蕉味”)
知道动物鼻子也能 知道狗的鼻子很灵,能
科学观念 知道鼻子能闻味道
闻味道 帮助人类
活动 5-1:《养蜗牛》之“欢迎新朋友”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使用放大镜仔细
能有序地观察蜗牛的
观察方法 能用眼睛看蜗牛 观察蜗牛的一部分
多个部位
(如触角)
能和小组成员合作,快
在帮助下参与布置 能独立完成一项任
动手实践 速有效地布置好舒适
饲养盒 务(如铺湿土)
的家
在老师提醒下能轻 能自觉轻柔地对待 能主动提醒他人要爱
爱护生命
轻触碰蜗牛 蜗牛 护小动物
活动 5-2:《养蜗牛》之“我的观察日记”分活动评价表
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
能画出蜗牛的大致 能画出蜗牛在不同时
能画出一个圆圈代
记录真实性 外形和它正在做的 候的不同行为(如爬
表蜗牛
事(如吃叶子) 行、缩进去)
在家长提醒下完成 能主动完成2-3次记 能坚持每周记录,并有
记录持续性
1次记录 录 始有终
喜欢照顾蜗牛,并感 对蜗牛的变化感到好
情感态度 觉得养蜗牛好玩
到高兴 奇,并想探究原因
十一、作业设计
第 1课《认识动物》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能说出动物名称并画出来
向家人介绍你今天认
★★:能说出名称和 1个特征(如“有翅
基础作业 识的一种动物朋友,
膀”),画面有体现
(说一说) 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能说出名称和多个特征,画面清晰
并把它画下来。
有细节
在家里找一找,哪些 ★:能找到 1样并说出动物名
提升作业 物品上有动物的图 ★★:能找到 3样并说出动物名
(找一找) 案?它们是什么动 ★★★:能找到 3样以上,并能简单分类(如
物?(至少找 3样) “这些都是小狗”)
和家人玩“我演你猜” ★:愿意模仿一种动物
拓展作业 游戏,模仿一种动物 ★★:能模仿 2种动物,特征明显
(演一演) 的动作或叫声,让他 ★★★:能模仿多种动物,并能说出它们的
们来猜。 一个本领
第 2课《动物的眼睛》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画出了动物和眼睛
为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画出了动物,眼睛特征明显(如猫的
基础作业 画一张“肖像画”,
竖瞳)
(画一画) 重点画出它特别的眼
★★★:画面精美,并尝试标注动物名称或
睛,并涂上颜色。
眼睛特点
观察家里的小猫或小 ★:能发现瞳孔会变化
狗(或看图片),看 ★★:能说出“亮的时候变小,暗的时候变
提升作业
看它的瞳孔在亮光和 大”
(想一想)
黑暗中一样吗?有什 ★★★:能简单解释这种变化是为了保护眼
么变化? 睛或看得清
试着用硬纸卷一个 ★:完成望远镜制作
拓展作业 “望远镜”,体验一 ★★:能用望远镜观察并说出“看得更清楚”
(做一做) 下“集中视线”看东 ★★★:能联想到一些动物眼睛可能也有
西有什么不同。 “集中视线”的功能
第 3课《动物的耳朵》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用手掌放在耳后,模 ★:尝试模仿了
基础作业 仿大耳朵,听听家里 ★★:能感觉到“声音好像变大了”
(做一做) 的声音,感觉有什么 ★★★:能说出“像兔子一样,大耳朵能听
不同? 到更远的声音”
闭上眼睛,让家人敲
★:能听出 1种声音来源
击家里的不同物品
提升作业 ★★:能听出 2-3 种不同的声音来源
(如玻璃杯、木桌),
(辨一辨) ★★★:能听出多种声音,并能描述声音的
试试能听出是什么
不同(如“清脆”、“沉闷”)
吗?
想一想,如果小兔子
★:能说出 1个麻烦(如“听不到声音”)
没有了长耳朵,可能
拓展作业 ★★:能说出 2个麻烦(如“听不到声音,
会遇到什么麻烦?编
(编一编) 找不到朋友”)
一个小故事讲给家人
★★★:能编一个情节完整的小故事
听。
第 4课《动物的鼻子》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请家人帮你准备 3种
★:愿意参与游戏
有气味的安全物品
基础作业 ★★:能猜出 1-2 种物品
(如水果、肥皂、花),
(闻一闻) ★★★:能全部猜出,并能描述气味(“香
蒙上眼睛闻一闻,猜
的”、“酸的”)
猜是什么。
看一张大象的图片, ★:能说出 1个本领(如“吸水”)
提升作业 给家人讲一讲大象的 ★★:能说出 2个本领(如“吸水、搬东西”)
(讲一讲) 鼻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能说出 3个及以上本领(如“吸水、
本领。 搬东西、打招呼”)
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 ★:在帮助下找到 1种动物(如“猪”)
拓展作业 料,找一找还有什么 ★★:能说出这种动物和它的鼻子特点(如
(查一查) 动物的鼻子很特别? “猪用鼻子拱土找吃的”)
它有什么用处? ★★★:能清晰地介绍给大家听
第 5课《养蜗牛》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完成 1次记录,有图画
《蜗牛观察日记》:
基础作业 ★★:完成 2-3 次记录,画面有细节
每周用画画的方式记
(画日记) ★★★:坚持记录,画面能体现蜗牛的变化
录 1-2 次你的蜗牛。
或不同行为
★:发现会留下一条线
观察蜗牛爬过的地方 ★★:知道这是黏液,并猜想“可能是为了
提升作业
会留下什么?想一 爬行”
(想一想)
想,这有什么作用? ★★★:能通过查资料或思考,知道黏液能
保护腹足、减少摩擦等
★:愿意给蜗牛拍照
给你的蜗牛拍一张最
拓展作业 ★★:能拍出清晰的蜗牛照片
美的照片,或者和它
(拍一拍) ★★★:照片构图有创意,能展现蜗牛的可
一起拍一张合影。
爱或特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