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 江泽民在十五大上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大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次巨变: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崛起”专题线索醒站富强醒站富强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3、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由改良变为革命)2、提出深受林肯思想启迪(“民有、民治、民享”)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各种救国方案
相继失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思想:1905年10月:《民报 发刊词》进一步阐释为“三民主义”1905年8月:同盟会“十六字纲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主观:·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3、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是什么?连一连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创立民国
(政治革命)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作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的清王朝统治。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前提) (核心) (补充和发展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族——————民权—————民生民族
主义民权
主义民生
主义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推翻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前提核心补充
发展夺取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 4、评价三民主义
进步性
(1)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没明确反帝——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局限性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4.评 价一、三民主义的形成(3)制定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主权在民,民主、平等、自由。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封建专制有进步意义(1)191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实践一、三民主义的形成(2)1912建立中华民国4、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三民主义时代呼唤革
命的理论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发展敢问路在何方?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孙中山放弃or继续?失败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以俄为师第二次飞跃2、提出 1924年,国民党一大 1、背景:
A、主观原因: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
B、客观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二、新三民主义3、内容三对
关系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明确“反帝”,民族平等强调普遍平等民权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新 三 民 主 义反帝国主义侵略民权为平民所有
建立各阶级联盟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 大 政 策民族民权民生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2)新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__________。1、__________蕴含____________。请把“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革命纲领”、 “方法与手段”分别填入上列空格中。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革命纲领方法与手段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ABC请把“反帝反封建”、“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分别填入A、B、C三个区中反
帝
反
封
建共产主义资产阶级
共和国成为国共两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4、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2、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旗帜3、推动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课堂导学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所认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后来的实践中是如何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中国”的?(6分) “欧洲富强之本”: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4分)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共和政体);颁布《临时约法》。(6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如何看待中西近代文明的?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8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3)主张: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如西方,但在心性方面中国文明有一定优势,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效仿,但政治文明不可以照搬。(6分)(4)原因:革命屡遭挫折;加上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6分)。【限时自测】答案巨星殒落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因肝癌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 “和平”、“奋斗”、“救中国”。图为孙中山的遗容。背景为南京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胡锦涛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他(孙中山)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 ----鲁迅你认为什么是“中山精神”?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 ,曾用名:中山樵.孙中山(1866-1925)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敢为天下先”中山大学广东中山市北京中山公园中山装【学思之窗】
?
?
答案提示: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一、本课测评
?
三民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
答案提示: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同的改良方法,但都没有取得成功。19世纪末,中华民族被瓜分的危险加剧,为了实现民族振兴,摆脱民族危亡,孙中山在学习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
★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提示:
(1)完整——内容包括民族革命(民族)、政治革命(民权)、社会革命(民生)三大任务。
(2)比较完整——纲领内容存在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革命派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表现出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民权主义的矛盾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民生主义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封建的表现:
①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用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③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④直接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
(4)二次革命
①导火线:
1913年3月宋教仁
(国民党代理理事长)被杀
②目的与经过: 为保卫辛亥革命果实,1913年7月至9月,主战场:江西(李烈钧)与江苏(黄兴)
③结果:失败
5、实践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5)护国运动
①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②经过:1915年底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制度。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6月6日病死。
? 失败5、实践一、三民主义的形成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6)两次护法运动
①原因:国务总理段祺瑞拒绝恢复约法和国会
②经过:1917-1918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1921年孙中山再次发起的以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号召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③ 失败: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5、实践一、三民主义的形成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形成1、背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①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失败为什么?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ד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涌现出哪些救国主张?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形成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背景 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什么新的变化?③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1、背景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政治)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③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④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由改良变为革命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2、1895年领导了广州起义3、1905年在东京组建同盟会一、三民主义的形成时代呼唤革命的理论 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 ,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899年的孙中山 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政治)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③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④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一、三民主义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