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单元复习课
知识构建导图
①小麦
②水稻
③山东、河南
④华南
⑤黑龙江
⑥内蒙古牧区
⑦西藏牧区
⑧主导
⑨铁路
⑩航空
专题归纳复习
专题一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典例1】如图是我国某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类型分布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农业类型最可能分布在( )
A.塔里木盆地 B.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黄河三角洲
(2)该农业类型最大的优点是( )
A.减少了农业生产投入
B.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当地劳动力丰富且低廉
D.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
D
解题方法
◎抓关键:本题组考查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和农业类型。
◎巧判断:从景观图中桑树、甘蔗、鱼塘可以判断,该农业类型是基塘农业,位于南方地区。基塘农业最大的优点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塘泥肥田,作物秸秆、蚕沙等喂鱼,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自然条件
地形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因素影响作物分布及熟制
水源 东部地区水源较丰富,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水源缺乏,以畜牧业为主
土壤 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如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2.社会经济条件
(2023·广东学业考)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据此完成1~3题。
1.千阳县矮砧苹果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包装精致
B.储存容易
C.品质优良
D.外表美观
C
2.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在千阳县矮砧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产品销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促进品种改良 D.拓宽销售渠道
3.千阳县发展苹果产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 )
①带动经济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农民收入 ④扩大土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A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故千阳县矮砧苹果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的主要原因是品质优良。第2题,读材料可知,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在千阳县矮砧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品种改良,使得品质优良、安全性高。第3题,千阳县发展苹果产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率,提高农民收入,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专题二 主要工业区及影响因素
【典例2】(2025·茂名期末)近年来,我国工业从“制造”走向“智造”,从“追随”变为“领先”。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是( )
A.西部集中 B.分布均匀
C.中部最少 D.东密西疏
(2)我国工业从“追随”到“领先”的进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
①分享核心技术
②增加技术专利
③促进产业升级
④照搬外企模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C
解题方法
◎抓关键:本题组考查我国工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巧判断: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中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增加技术专利、促进产业升级等措施有利于实现从“追随”到“领先”。
影响工业生产发展的因素
(2024·广东学业考)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航空母舰。2024年5月8日,福建舰海试成功,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表明我国造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右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4.江南造船厂所处的工业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与辽中南工业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突出优势是( )
A.土地租金低廉 B.矿产资源丰富
C.人才资源富集 D.水能资源丰富
C
C
6.我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水资源开发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创新造船技术 ④提升市场竞争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解析】第4题,我国四大工业区是指①辽中南工业区、②京津冀工业区、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和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建造福建舰的江南造船厂位于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第5题,与辽中南工业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突出优势是科技发达,人才资源富集。第6题,我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创新造船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与促进水资源开发无关。
专题三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
【典例3】(2025·江门期末)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对工业的布局和发展影响显著。读我国四大工业区分布图,完成(1)~(3)题。
(1)从北京前往上海,乘坐的高铁线路是( )
A.焦柳线 B.京九线
C.沪昆线 D.京沪线
(2)将重庆市一批重型机械运往上海,选择了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具
有的优势有( )
①运费较低 ②机动灵活
③受天气影响小 ④运量较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B
(3)秋天是吃螃蟹的季节,为了把江苏大闸蟹第一时间送达石家庄消费者手中,应该选
择运输速度快且能送货上门的交通运输方式,首选运输方式组合为( )
A.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铁路运输
B
解题方法
◎抓关键:本题组考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航空运输运量最小、速度最快、价格最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任务;水运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价格最低;铁路运输运量较大、速度较快、价格较低,受天气影响较小;管道运输主要运送石油、天然气等液态资源。
◎巧判断:从北京前往上海,乘坐的高铁线路是京沪线。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相比,具有的优势有运费较低、运量较大。为了把江苏大闸蟹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手中,应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此外,还需要可以“门对门”的公路运输的配合。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024·凉山州学业考)“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下表为2023年春运期间四种客运方式的运输人次及同比增长率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7~8题。
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运输人次/亿人 0.55 3.48 11.69 0.22
同比增长/% 38.7 37.5 55.8 37.1
7.此次“春运”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8.适合选择同比增长率最低的交通运输方式,远距离运输的货物是( )
A.新鲜的荔枝 B.大量的钢铁
C.手机的芯片 D.移植的骨髓
D
B
【解析】第7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由题干可知,此次“春运”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第8题,水路运输运量大,价格低,适宜远距离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读表可知,水路运输同比增长率最低,故适合利用水路进行远距离运输的货物是大量的钢铁。
【中国的产业】(2024·湖南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秭归县四季皆有鲜橙产出,小脐橙变“致富果”。下图示意秭归县地理位置。
四季橙香 以“特”兴橙
(1)自然环境为秭归实现四季有鲜橙创造了有利条件。完成下面框图。
①大 ②西北
科技兴农 以“智”兴橙
(2)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农业科研人员培育出夏橙、九月红等新品种,实现了四
季有鲜橙,这体现了_____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鲜橙采摘后装上汽车,通过___
___运输(填交通运输方式)运往县城批发市场,再销往千家万户。
橘颂新篇 以“旅”兴橙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的《橘颂》为秭归脐橙增添了文化意蕴,形成独
特的“脐橙文化”。近年来,秭归依托“脐橙文化”推进橙旅融合,以旅助农。
(3)简述“脐橙文化”对秭归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助推农旅一体融合发展,增强产业的附加值,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科技
公
路
【解析】第(1)题,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毗邻长江三峡,地处河谷,是中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差异较大,背靠秦巴山地,由于北部山地对冷空气的屏障作用,削弱西北季风,这里冬季气候温和;降水随海拔降低而增多,总体雨量充沛;加上水域的调节作用,是暖冬气候区,其低山地区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是脐橙最优种植区。第(2)题,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农业科研人员培育出夏橙、九月红等新品种,实现了四季有鲜橙,这体现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鲜橙属于不易存放的水果,运往县城通过公路运输,速度快,时效性强。第(3)题,秭归依靠脐橙产业特色推出脐橙采摘等活动,助推农旅一体融合发展,增强产业的附加值。以脐橙产业为基础,借助地理、气候和区位优势,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共36张PPT)
第二节 中国的工业
【地理悦读】 高铁、网购、网上支付、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的 “新四大发明”,这些发明让生活便捷又多彩。高铁制造、移动支付的技术支撑、共享单车的生产、网购商品及物流配送,离不开强大工业体系的支撑与推动。工业是国家经济的脊梁。你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吗 【目标导航】
联系身边实际,运用资料,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运用数据或其他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分布状况。
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理解并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发展和布局的因素。
基础知识预习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定义:是采掘_____________和对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_____________的社会
生产部门。
2.作用:提供_____资料和_____资料,还为消费者提供_____工业品。
自然物质资源
加工或再加工
生产
消费
日用
二、工业制造大国
1.部门:_____、有色金属、_____、_____、石油加工、建材、轻纺等工业部门由小
到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_________、汽车、_________等从无到有,形成规模庞
大、_________的工业体系。
2.地位:_______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发展方向:向_______、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4.成就:____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大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名列世界前茅,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业制造大国。
钢铁
电力
煤炭
航空航天
电子通信
门类齐全
制造业
高端化
200
三、中国工业的分布
1.布局趋于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集中分布在_________ (1)大规模改造_____地区的 工业; (2)全面推进_______的工业 建设; (3)在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建 设新的工业基地和大型厂矿 大力发展_______经济。
形成A辽中南、B_____
___、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等现代化
工业区
相对平衡
东部沿海
沿海
中西部
外向型
京津
冀
2.影响工业布局因素
(1)自然条件:_____、_____等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劳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等。
资源
环境
市场
政策
科学技术
四、蓬勃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1.成就:一些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战略性_________发展壮大,进入_____型国家行
列。
2.领域:载人航天、_________、深海深地探测、___________、卫星导航、_____
_____、核电技术、___________、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
3.分布
(1)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_______大湾区。
(2)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上海_____、大湾区、安徽_____、陕西西安。
新兴产业
创新
探月探火
超级计算机
量子
信息
新能源技术
粤港澳
张江
合肥
名师提醒
工业的分类
1.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包括采矿、钢铁、电力、机械、化学、核工业等。
2.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包括纺织、食品、皮革、造纸等。
“中国制造”三步走
图解知识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矿产资源、原料等。
2.社会因素:交通、劳动力、市场、技术、政策等。
工业布局原则
拓展延伸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制约因素 共同优势
辽中南工业区 矿产丰富 产业结构单一 交通便利、
政策支持
京津冀工业区 矿产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水资源不足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 矿产不足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科技力量雄厚,靠近东南亚,多侨乡,资金丰富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影响高科技发展的因素
情境创设
晓东刚刚大学毕业,也和表哥一样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图1是晓东工作的地点,图2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
思考1
说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答:东密西疏。
思考2
结合图1,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靠近大学和科研院所,人才密集,科技力量雄厚。
思考3
根据思考2得到的结论,综合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成因。
答:东部地区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区密集。
知识归纳
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地区及影响因素
变式训练
山西省某钢铁集团研制生产出高性能、易切削、不开裂的笔尖专用钢。2018年,该集团又成功研制出新一代环保型不锈钢笔头。这意味着,该集团“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为我国生产的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了“中国笔头”!
“中国笔头”从自主研发到创新制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先进的_________,以该集团等
企业为龙头的山西经济在转型发展中应该发展以_________为引领的新兴产业。
科学技术
高新技术
【思路导引】1.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和政策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
2.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改变期。山西在经济转型中应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新兴产业。
读我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工业分布基本格局是( )
A.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在中部地区
B.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C.中部地区工业基地集中
D.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课后作业测评
D
2.相较辽中南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市场广阔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成本低 D.土地资源充足
【解析】第1题,我国工业布局是东部地区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密集,西部地区较少。第2题,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市场广阔,不利条件是劳动力成本高,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缺乏。
A
(2024·辽宁学业考)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群。读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城市分布图,完成3~4题。
3.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城市多位于( )
A.西北内陆 B.三江平原
C.青藏高原 D.东部地区
4.能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群所在区域
提供能源的是( )
A.西气东输工程 B.京哈高速铁路
C.南水北调工程 D.坎儿井引水工程
D
A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城市多位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的东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这些地区不仅有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还有大量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西北内陆、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城市分布较少。第4题,西气东输工程是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的重要工程,能够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支持其工业发展。京哈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坎儿井引水工程是新疆地区的引水灌溉工程。
(2025·广州期末)2024年7月,以“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现场有超500家知名企业超1 500项AI产品参展。据此完成5~6题。
5.决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位置与交通 B.地形与土壤
C.气候与河流 D.技术与人才
6.下列与人工智能同属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钢铁工业 B.食品加工
C.服装制造 D.新能源和新材料
D
D
【解析】第5题,人工智能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技术与人才;位置与交通、地形与土壤、气候与河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不大。第6题,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钢铁工业、食品加工、服装制造属于传统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2025·深圳期末)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造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2024年中国生产的民用无人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占全球70%以上的市场,其用途非常广泛。读无人机产业链图,完成7~9题。
7.无人机的上游产业应集中于( )
A.农业发达的地区
B.劳动力密集地区
C.高校密集的地区
D.市场广阔的地区
8.无人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 )
A.进行区域空中快递和货物运输
B.进行灾害预警和加强应急救援
C.精准播种、喷洒农药和作物监测
D.从太空拍摄卫星影像获取数据
C
C
9.我国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有助于( )
①加快技术研发进度,创新行业生产方式
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③突破地形交通限制,促进搜救能力提升
④统计人口城镇化率,健全城乡融合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无人机上游产业主要是零部件及分系统研制,这些环节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大量的专业人才。高校密集的地区科技力量雄厚,科研人才众多,有利于无人机上游产业的发展。第8题,在农业生产中,无人机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进行精准播种、喷洒农药以及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第9题,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必然会加快技术研发进度,推动行业生产方式创新;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精准播种、喷洒农药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无人机不受地形、交通限制,在搜救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搜救能力提升;无人机产业与统计人口城镇化率、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并无直接关联。
(2024·凉山州学业考)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
地成功发射,当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实现“太空会师”。
我国不仅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他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
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据此完成10~11题。
10.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会师”。以下不属于中国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优势条件的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科研人才众多
C.国家政策扶持 D.劳动力丰富
D
11.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
应对,但不包括( )
A.协调人地关系 B.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C.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D.不承担相应国际事务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关知识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第10题,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科研人才众多,国家政策扶持。劳动力丰富不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第11题,我国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如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积极承担相应国际事务。
12.(2025·江门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由大量的晶体管构成。芯片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高端芯片制造业仍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经常遭受断供的威胁。图1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图2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饼状图。
(1)据图1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东西方向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原因。
答: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原因是我国东部大中城市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高等院校较多、科技力量雄厚的大中城市。
(2)试写出除了芯片产业,你所熟知的三类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名称。
答: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任答三项)
(3)芯片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至关重要。据图2判断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和该地区发展该工业的优势条件。
答:长江沿岸地区。科技资源与人才优势;交通与物流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政策支持优势等。
(4)请你为发展壮大我国芯片产业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国家提供扶持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芯片产业人才,加大芯片研发力度。
【解析】第(1)题,由图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
部地区相对较少,即东密西疏。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能够为高新技术
产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东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人
才集中;东部地区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同时,东部地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
套齐全,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第(2)题,电子信息,如计算机、
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等;电子信息软件的开发和信息服务,如互联网数据服务、
云计算服务等;生物技术产业,如生物医药、生物工程,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的药物、
疫苗等,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航空航天产业,包括飞机制造、卫星研制与发
射等,像我国的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以及各类卫星的发射任务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来减少
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3)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长江沿岸地区投资比重最大。长江沿岸地区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芯片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科技专业人才支撑。第(4)题,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端芯片人才回国工作。(共60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第1课时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地理悦读】 在过去,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可能要耗费几天时间。但如今,搭乘高铁朝发夕至。短短几十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目标导航】
初步了解交通运输业,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运用资料设计铁路出行路线并分析列车时刻表。
基础知识预习
一、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性质
定义 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作用 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性质 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
二、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交通线路总长度、运输工具数量大幅度增长。
2.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3.改善了交通运输格局。
4.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_____运输、_____运输、_____运输、_____运输、_____运输。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2.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枢纽
【填图绘图】
·绘图:在图中用红色笔描出南北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用蓝色笔描出东西干线: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
·填图: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以下城市的代号:a连云港、b徐州、c郑州、d兰州、e上海、f株洲、g昆明。
图解知识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拓展延伸
1.高铁相较于普通铁路的优点:速度快;运行稳;更舒适安全;服务好。
2.磁悬浮列车: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悬浮,克服了传统轮轨接触带来的摩擦力。
3.火车票上不同字母的含义:
我国西部铁路网密度小的原因
自然原因: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多为山地、盆地和高原,地形复杂,不利于交通运输发展。
社会经济原因:西部人口稀疏,城市较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较少;西部经济发展缓慢,水平较低,缺乏雄厚的资金和物质基础。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影响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
情境创设
小明学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之后,对铁路的分布产生很大的兴趣。他搜集了一些材料,展开了探究。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但有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址不尽合理。如图为兰新铁路部分路线图。
思考1
据图可知,兰新铁路与等高线_____(选填“平行”或“相交”),这说明图示区域铁路线在
选址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地形。
思考2
找到鄯善县和吐鲁番市,结合它们与兰新铁路的距离关系,分析“专家认为兰新铁路
在该区域的选址不尽合理”的理由可能是什么
答:距离城镇较远。
平行
思考3
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水资源分布有什么规律 一直到现在,兰新铁路也没有改变该区域的城镇分布, 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知识归纳
铁路的布局不仅要考虑地形因素,还要考虑城镇的分布。
变式训练
读我国局部铁路线示意图,图示铁路线中,②铁路线的名称是什么 该铁路在修建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答:青藏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雪山连绵,环保要求高。
【思路导引】1.本题考查铁路线的分布及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读图可知,②铁路线为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高寒缺氧、冻土广布、雪山连绵、环保要求高等困难。
1.(2025·安徽期末)“要想富,先修路”,充分说明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被形
象的称为( )
A.“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工业发展的主导者”
C.“国民经济的基础”
D.“经济发展的支柱”
【解析】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课后作业测评
A
2.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是分开的,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形成“同城
效应”,这主要得益于( )
A.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
B.人口的快速增长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D.工业的快速发展
【解析】由于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中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发展很
快。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
C
(2025·辽宁期末)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端起点是连云港,向西经阿拉山口面向整个亚欧大陆全方位开放。读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3~4题。
3.我国高速铁路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只有八纵八横高速铁路
D.呈网格状,均匀分布
A
4.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起连云港,向西经西安、兰州、阿拉山口出国门,这条铁
路线是( )
A.沪昆线
B.陇海—兰新线
C.京哈—京广线
D.京包—包兰—兰新线
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高速铁路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内陆稀疏,沿海密集;“八纵八横” 是我国高速铁路网的主通道,除了主通道外,还有众多的区域连接线、城际铁路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庞大的高速铁路网络。第4题,陇海—兰新线东起连云港,向西经西安、兰州、阿拉山口出国门,符合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路线,是新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主要铁路干线。
(2025·海南期末)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本次进博会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参展数量达到297家,创历史新高。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5~6题。
5.广州某企业代表如果乘坐火车参加会议,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陇海线
B.京九线、沪昆线
C.京广线、沪昆线
D.京沪线、陇海线
C
6.下列关于进博会举办地所在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被常绿
B.河流无结冰期
C.地势低平
D.矿产资源丰富
D
【解析】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从广州到上海,可根据铁路干线分布图选择京广线北上至湖南,然后通过沪昆线直达上海。第6题,上海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植被常绿,河流无结冰期,地势低平,但该地区矿产资源并不丰富。
7.歌曲《千年之约》唱道:“以海为沙,请长风手绘千变万化,我想登高一望,这天地的
图画。一场阔别,让白云化为千年冰雪,清清泉水汇成世间一轮新月……倾我心,到沧
海,从今大漠再不是阻碍。”歌词描述的场景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哈—京广线
B.京沪线
C.沪昆线
D.陇海—兰新线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铁路干线。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该铁路线经过地区有
沙漠有海洋,由东向西经过西北地区,其中陇海-兰新线是我国最长的东西铁路干线,
该铁路线经过西北地区。
D
(2025·芜湖期末)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读京沪高铁沿线局部景观图,完成8~9题。
8.京沪高铁修建时多以桥梁的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噪声扰民 B.减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9.京沪高铁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原因是沿线地区( )
①地形平坦,修建难度小 ②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③人口密集,交通需求大 ④矿产丰富,便于运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A
【解析】第8题,高铁通过农业种植区时采用桥梁方式是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占用,因此选“较少占用耕地”;在减少噪声方面,可以通过列车自身的技术改进、沿线设置隔音设施等方式来实现;以桥代路并不能直接缩短运营里程。实际上,在修建高铁时如果从减少营运里程的角度考虑,可能更多的是在路线规划上选择更直的线路等方式;京沪高铁沿线多为农业种植区和城市区域,并非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或者迁徙通道。第9题,京沪高铁沿线地形相对平坦,经过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这样的地形条件使得修建高速铁路的工程难度相对较小;京沪高铁连接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并且沿线经过天津、山东、江苏、安徽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京沪高铁沿线是我国人口密集的区域,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口众多;京沪高铁主要是服务于沿线地区的人员运输,而不是为了运输矿产资源。
10.小明坐火车旅游时,听到列车员悦耳的报站声“列车前方到达郑州站……”。郑州
火车站指的是下图中的( )
B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兰州,②为郑州,③为成都,④为上海;郑州位于陇海线与京广线交会处。
家住北京的小李计划去上海旅游,他在网上订票时发现,有以T开头的特快列车,还有以G开头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读两组列车的时刻表,完成11~12题。
G1车次站点 北京南(始发) 天津南 南京南 上海
到达时间 — 7:31 10:24 11:29
出发时间 7:00 7:33 10:26 —
T109车次站点 北京(始发) 天津西 德州 徐州 南京 常州 无锡 苏州 上海
到达时间 — 21:29 23:36 03:46 07:43 09:06 09:33 10:04 11:02
出发时间 20:03 21:32 23:39 04:11 07:49 09:10 09:36 10:08 —
11.T109车次特快列车最可能沿哪一条铁路干线运行 ( )
A.京沪线 B.沪杭线
C.陇海线 D.宝成线
12.经过对比,小李选择G1车次高速动车去上海,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
A.高速动车速度更快 B.高速动车更为舒适
C.小李想在出发当天到达上海 D.高速动车停靠站点更多
【解析】本题组考查铁路干线的分布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第11题,读表提取信息可知,铁路干线的起点是北京,终点是上海,是沿京沪线运行。第12题,读表提取信息可知,G1车次高速动车停靠点更少。
A
D
13.(2025·新余期末)昌景黄高铁西起江西省南昌东站,经景德镇北站,东至安徽省黄山
北站。线路的开通产生的影响有( )
①方便了南昌市民的日常出行
②有利于景德镇瓷器的大量外运
③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
④带动黄山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高铁属于客运,并非用于景德镇瓷器的大量外运。昌景黄高铁建成后,能够
加快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
济的发展,方便了南昌市民的日常出行。
C
14.家住新疆乌鲁木齐的小明暑假想坐火车去北京旅游,回来时要去看看在徐州的外婆。读我国部分铁路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小明推荐去北京的两组铁路干线供他选择。
答: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或兰新线—包兰线—京包线。
(2)小明返程时应选择哪些铁路干线
答: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
(3)小明返程时经过了哪些省会城市
答:天津、济南、郑州、西安、兰州。
(4)给小明提两条外出旅游时的建议。
答: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带好雨具、遮阳伞、花露水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铁路干线及沿线城市分布和环境特点。第(1)题,新疆去北京的铁路干线可经过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或兰新线—包兰线—京包线。第(2)题,李明返程时要经过徐州,应选择的铁路线是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第(3)题,李明返程时经过的省会城市有天津、济南、郑州、西安、兰州。第(4)题,李明外出旅游正值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建议带好雨具、遮阳伞、花露水等。
第2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地理悦读】 眼看就要到春节了,我该选什么交通方式,才能又省钱,又方便出游呢 【目标导航】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基础知识预习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1.特点
运输方式 特 点 运量 运价 速度 距离
_________ _____ 较低 较快 长途
_________ 较小 _____ 较快 短途
_________ 最大 最低 _____ 长途
_________ _____ _____ 最快 长途
_________ 大 低 — 专线
注:高速铁路载客多,运价较高,速度很快,适用于长途运输。
铁路运输
较大
公路运输
较高
水路运输
最慢
航空运输
最小
最高
管道运输
2.水运
3._____运输: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航空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根据旅客出行的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等,考
虑运输_____的高低、运输_____的快慢、_____的多少等方面。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连一连)
价格
速度
运量
图解知识
运输方式的特点
项目 差异
运量
运价
运速
拓展延伸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总长约 55 千米,是中国第一个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于一体的跨海通道。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公路,乌鲁木齐至和田的距离缩短了 500 千米,被和田民众称为“幸福路”。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情境创设
王某是一位商人,他经常要运送各种货物,可是他每次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都不尽相同。下面是各种运输方式的对比资料。
思考1
从图中可以看出,运输距离不同,运价不一样。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80~550千米、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分别是什么
答:公路;铁路;水运。
思考2
结合图片,说明如何根据运输距离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答:运距< 80千米时,选择公路运输;运距为80~550千米时,选择铁路运输;运距>550千米且有水运条件时,选择水运。
知识归纳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变式训练
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如图示意中欧班列运输时间与海运、空运的比较。据此完成(1)~(3)题。
(1)与海运、空运相比,中欧班列的优势有( )
①正点准时 ②受自然环境影响小
③灵活性差 ④速度最快
⑤运价适中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C
(2)从欧洲返回的中欧班列装载的物品可能是( )
A.泰国香米 B.韩国泡菜
C.巴西咖啡 D.德国啤酒
(3)开通中欧班列对我国的意义有( )
①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或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②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提高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③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④改变我国对外交往方式,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A
【思路导引】1.本题组考查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及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
2.读图可知,与海运、空运相比,中欧班列的优势为正点准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小,运价适中。中欧班列的灵活性较差。速度最快的是空运。泰国位于东南亚,韩国位于东亚,巴西位于南美洲,均不位于中欧班列沿线。故从欧洲返回的中欧班列装载的物品可能是德国啤酒。
3.开通中欧班列有利于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或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有利于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中欧班列的开通与维护世界和平关系不大,也没有改变我国对外交往方式。
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示意图,完成1~2题。
课后作业测评
1.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受天气影响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对于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机动灵活,价格较高
B.②运量最大,价格偏高
C.③稳定性高,多运输液体、气体及颗粒物
D.④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
B
A
【解析】第1题,②是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的货物在管道之内,与外界接触少,受天气影响最小;①公路、④铁路、③航空运输受天气影响都要比管道运输大。第2题,①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价格较高,适合短距离运输;②管道运输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多运输液体、气体物质,运价低;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的是③航空运输;④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价适中。
3.若将我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经由上海运送至南美洲,最佳的运输方式为( )
A.水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铁路运输
【解析】若将新能源汽车经由上海运送至南美洲,运量较大,最佳的运输方式为水路运输,海洋运输运量最大,价格最低;公路运输一般承担短途运输,并且将新能源汽车经由上海运送至南美洲需要经过海洋,无法通过公路进行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价格昂贵、运量小,容易受天气条件限制;将新能源汽车经由上海运送至南美洲需要经过海洋,无法通过铁路进行运输。
A
4.一般来说,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的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解析】公路运输灵活性强,但运量相对较小,运价适中;铁路运输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价相对较低,但不是运量最大、运价最低的;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量小,运价高;水路运输利用天然航道或人工运河等,运量大,由于其运输成本低,所以运价最低。
D
5.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4.5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与普通铁路
运输相比,高铁的突出优势是( )
A.价格低 B.速度快 C.载客量多 D.受天气影响小
【解析】与普通铁路运输相比,高铁的突出特点是速度快,能大大缩短出行时间。一
般情况下,高铁价格相对普通铁路要高。在载客量方面,普通铁路和高铁的列车编组
等不同,载客量并非高铁突出优势。高铁和普通铁路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天气影响,受
天气影响小不是高铁相对于普通铁路的突出优势。
B
元旦期间,家住太原的小丽在网上购买了一箱鲜花。不久她就收到了货物,打开箱子一看,满心欢喜,花香扑鼻,色泽鲜艳。据此完成6~7题。
6.你认为这箱鲜花的最佳联运方式是( )
A.铁路、公路运输 B.水路、铁路运输
C.航空、公路运输 D.航空、铁路运输
7.你认为这箱鲜花的发货地最有可能是( )
A.哈尔滨 B.昆明
C.兰州 D.乌鲁木齐
C
B
【解析】本题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第6题,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所以送达这箱鲜花的最佳的运输方式是航空、公路运输。第7题,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知,昆明纬度低,元旦期间昆明气温较高,会呈现鲜花盛开的景象。
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交通运输方式的搭配,合理的是( )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航空
9.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将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丙受天气影响最大
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C
B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第8题,结合纵坐标和横坐标分析可知,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是航空运输;丁速度最慢,运量最大,是水运;甲速度和运量都小于丙,甲是公路运输,丙是铁路运输。第9题,甲是公路运输,是短途运输的主力军;丙是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受天气影响并不是最大的。
10.【思维训练营】节假日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2024年10月,张华一家利用国庆假期随团旅游。下面是某旅行团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线路,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日程安排 旅行线路
第一天 广州—武汉
第二天 武汉—宜昌—重庆
第三天 重庆—成都
第四天、第五天 成都—青海湖
第六天 青海湖—广州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_____(铁路)线,穿越①_____(山脉)的隧道,到达_____省武
汉市。
(2)第二天,旅行团坐轮船沿长江航线逆流而上,沿途游览我国著名的_____风景区,在_______
(直辖市)上岸,此时可见长江北岸一条主要支流是_______。
(3)第三天,旅行团乘坐大巴车行驶在成渝高速公路上,沿途可以观赏_____盆地的景色。
(4)第四天、第五天,旅行团游览青海湖时,部分游客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原因可能是
( )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5)旅行团在第六天选择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飞机共飞越了我国地势___级阶梯回到广州。
该旅行团六天内依次选择了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
答:铁路、水运、公路、航空。
京广
南岭
湖北
三峡
嘉陵江
四川
C
三
重庆市
【解析】第(1)题,根据旅行团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线路图可知,第一天,旅游团从广州坐火车,经京广线,穿越南岭的隧道到达湖北省武汉市。第(2)题,根据旅行团的日程安排可知,旅行团在第二天从宜昌坐轮船沿长江逆流而上到三峡风景区,在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市上岸,重庆市位于长江北岸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第(3)题,到达重庆后,旅行团又乘坐大巴车途经成渝高速公路前往成都市,这期间,他们沿途观赏到四川盆地的景色。第(4)题,第四天、第五天,旅行团到了青藏高原,由于海拔升高,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情况。第(5)题,青海湖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广州位于第三级阶梯,由此可知,第六天选择最快捷的航空运输方式,共飞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六天内旅行团分别选择了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共64张PPT)
第一节 中国的农业
第1课时 农业的地位及发展 主要粮食作物分布
【地理悦读】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来到所在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在研学辅导员和教官的带领和指导下,体验了为期两天的学农研学之旅。你知道图中场景是什么生产活动吗 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些地区 【目标导航】
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基础知识预习
一、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定义: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2.主要部门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
3.发展条件
(1)_________条件,如光、热、水、土等。
(2)_________状况,如劳动力、技术、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
自然地理
经济社会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1.历史悠久:最早种植_____、___的国家,是_____、_______、芥菜、韭菜、茭白、
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
2.农产品产量大:_____、肉类、_____、油菜籽、_____、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
界第一位。
3.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1)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_________农田;在农业生产水
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
(2)新型农业蓬勃发展。
_________、无土农业、_________、观光农业等。
水稻
粟
大豆
大白菜
谷物
棉花
茶叶
高产稳产
设施农业
特色农业
4.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1)农田灌溉和农业_____化逐步普及。
(2)农业_______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
(3)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延长了农产品的储存时间。
机械
高科技
三、主要粮食作物分布
1.种类:农作物包括_____作物和_____作物。粮食作物以谷类、_____、_____作物
为主,谷类作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等。
2.分布
粮食
经济
豆类
薯类
水稻、小麦、玉米
(1)主要商品粮基地:①_____平原、②松嫩平原、③_______平原、④鄱阳湖平原、
⑤_____平原、⑥江汉平原、⑦太湖平原、⑧江淮地区、⑨___________。
(2)东北平原小麦类型为_______;华北平原主要小麦类型为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
原、四川盆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三江
洞庭湖
成都
珠江三角洲
春小麦
冬小麦
水稻
图解知识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拓展延伸
1.现代农业技术
2.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外圈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中英文。内圈麦穗代表农产品,地球凸显地域特色,橙色圆形和绿叶造型象征生机与活力。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自然因素对农业地区分布的影响
情境创设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植的品种,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冬小麦生长习性,某收麦团队打算分别到甲、乙、丙三地收割小麦。
冬小麦生长习性
温度:耐寒,播种15~20 ℃,越冬0~3 ℃,返青2~5 ℃,拔节10~15 ℃,孕穗抽穗18~20 ℃,灌浆20~22 ℃。
光照:每日日照超12小时,光照足有利于其生长。
水分:播种土湿70%~80%,苗期少水,拔节为需水关键期,孕穗抽穗需水最多,灌浆适量给水,怕积水。
土壤:适应壤土、黏土、沙壤土,喜肥沃深厚土。
思考1
说出甲、乙、丙分别所处的地形区。
答:甲、乙:华北平原。 丙:黄土高原。
思考2
图中甲、乙、丙所处的温度带、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答: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思考3
请你给该收麦团队设计最佳收麦顺序。你在设计收麦顺序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答:乙→甲→丙。气候和地形。
思考4
黄河对宁夏平原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提供灌溉水源。
知识归纳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土壤。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人口、城市分布、交通、政策等。
变式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航拍中国》解说词:“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右图为陕西省简图。
“关中平原小麦滴翠……”试简述关中平原种植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③水源:渭河、泾河流经,水源充足。
【思路导引】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
2.关中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小麦)生长;渭河、泾河流经关中平原,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2024 年 10 月 16 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
“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
A.渔业 B.畜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解析】粮食、蔬菜都来源于种植业。
课后作业测评
A
D
3.下列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甜菜 D.甘蔗
【解析】南稻北麦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传统格局,甜菜、甘蔗不属于粮食作物。
4.“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乎国家安全,因“黑土地”而著称的商品粮基地是( )
A.成都平原 B.江汉平原
C.江淮地区 D.三江平原
【解析】东北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都主要位于长江流域。
A
D
5.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耕地、环境问题的挑战。我国
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
A.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
B.大量进口农作物,满足人们的需求
C.实行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之路
D.加大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作物质量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科学种
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根本途径。
C
6.【生活中的地理】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某同学去火锅店吃饭,下面是菜单。请你阅读菜单,回答问题。
菜单中的食材,来自种植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来自畜牧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林业的有_________,
来自渔业的有_________。
水晶粉丝、金针菇、大白菜、冬瓜片、上海青、三
色面
香香肥牛、蒙鹿羔羊、乌鸡卷
水果拼盘
包心鱼丸
【解析】菜单中的香香肥牛、蒙鹿羔羊、乌鸡卷来自畜牧业;包心鱼丸来自渔业;水晶粉丝、金针菇、大白菜、冬瓜片、上海青、三色面来自种植业;水果来自林业。
【生活情境题】近年来,我们在冬季也能吃到夏季的蔬菜。山东、河北两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读某地蔬菜种植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8.影响山东、河北两省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气候条件好 D.土壤肥沃
B
B
【解析】第7题,山东、河北两省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冬季气温较低,塑料大棚可以改善热量条件,使蔬菜能在冬季生长。第8题,影响山东、河北两省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大。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每年4月至5月在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山东省寿光市定期举行,寿光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市场,还有众多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百余种深加工农副产品直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读寿光市位置图(图1),完成9~10题。
9.寿光市成为“中国蔬菜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形为山地 ②雨热同期 ③土壤肥沃 ④海运便利 ⑤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10.寿光市蔬菜基地培育的单株番茄产量达3 000千克(图2),智慧大棚内实现了数字
监管、AI巡棚,这些主要依靠的是( )
A.农民的辛勤付出 B.土壤自身的恢复力
C.农业科技的投入 D.气候条件的优越性
D
C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山东寿光位于平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周围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第10题,单株番茄产量达3 000千克,数字监管、AI巡棚,这些主要依靠的是农业科技的投入。
11.(2024·临沂学业考)关注粮食安全,探源农业“芯片”。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对影响种子繁育的因素进行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材料— 甘肃河西走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
材料二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三亚崖州湾是我国南繁育种基地的核心区之一,被称为育种的“南繁硅谷”。
材料三 图1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为河西走廊育种基地分布图,图3为海南岛地形及育种基地分布图。
探究任务:
(1)描述河西走廊育种基地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答:多靠近山麓地带、河流沿岸和绿洲,原因是这里水源充足。
(2)读图3可知,海南岛三个育种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区。从气候角度解释这样分布的原因。
答:属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热量充足,水热条件优越。
(3)分析河西走廊育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原因。
答: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能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实施,资金投入增多,吸引许多科研人员落户,“南繁硅谷”实现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的转变。
(4)结合以上材料,说出影响种子繁育的社会经济因素。(至少两个)
答: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新的品种;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全产业链发展。
探究结论: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种子的繁育。种子强,粮食安。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河西走廊育种基地的分布多靠近山麓地带、河流沿岸和绿洲,原因是这里水源充足。第(2)题,海南岛三个育种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区,是因为这里属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热量充足,水热条件优越。第(3)题,河西走廊育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原因是这里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同时气温低,作物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养分的积累。第(4)题,影响种子繁育的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新的品种;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全产业链发展。
第2课时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畜牧业分布
【地理悦读】 “猪脸识别”“机器人按需投喂”,这些现代化智能技术竟然用在了养猪上……“智能养猪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什么产业 该类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目标导航】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理解地理要素对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基础知识预习
一、主要经济作物
1.种类及特点
(1)种类:主要有纤维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用作物等。
(2)特点:经济价值___、种植技术要求___、商品率___。
2.分布
【填图绘图】
·绘图:以“ ”为图例,在图上绘出我国棉花的主要分布区。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饮料作物
高
高
高
(1)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主要经济 作物种类 经济作物地区差异 主 要 产 区
油料作物 北方 _____ _____、_____
南方 _____ _____流域
糖料作物 北方 _____ 新疆、_______、_______
南方 _____ 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以_____为最大产区
饮料作物 _____ 福建、云南、浙江、四川、湖北等
纤维作物 _____ _____中下游地区、_____中下游地区及_____
(2)热带作物:_________是我国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花生
山东
河南
油菜
长江
甜菜
黑龙江
内蒙古
甘蔗
华南
广西
茶叶
棉花
黄河
长江
新疆
华南地区
二、畜牧业分布
1.畜牧业种类、特点及其分布
畜牧业类型 界线 原料 方式 经济地位
A_______ 畜牧业 C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饲料 畜禽饲养 是城乡居民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
B_____ 畜牧业 _____ 放牧 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
农耕区
牧区
400
牧草
2.牧区及代表畜种
牧区 代表牲畜
①_______牧区 _______________
②_____牧区 _______________
③_____牧区 _________
④_____牧区 ___________________
3.农耕区畜牧业分布与发展
(1)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集中饲养转变。
内蒙古
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
细毛羊、伊犁马
青海
高原牦牛
西藏
娘亚牦牛、阿旺绵羊
四川省、湖南省、河南省
漫画助学
咖啡、茶的分布
图解知识
拓展延伸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五谷指:稻黍稷麦菽。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
名师提醒
1.城乡人民肉奶禽蛋80%来自农耕区畜牧业,因为农耕区粮食产量大,农作物秸秆多,饲料丰富。
2.生猪:通常是指活猪,即未经过屠宰加工的猪。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因素
情境创设
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小明的爸爸打算从事畜牧业生产,候选地带有东北平原、太湖平原、呼伦贝尔草原、阿拉善荒漠草原,他搜集了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图片(如图),并整理了甲、丙、丁三地的牲畜饲料来源表。小明爸爸想在收益最大的区域寻找合作机会,请你帮他分析各地的优势。
地区 甲地 丙地 丁地
饲料来源 植物秸秆、粮食 牧草、饲料 牧草
思考1
说出甲、丙、丁三地主要畜牧业类型。
答:甲为农耕区畜牧业,丙和丁为牧区畜牧业。
思考2
小明爸爸发现,与丙地相比,甲地畜牧业生产效率更高。根据东北细毛羊的饲料来源,结合甲地自然环境,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甲位于东北平原、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种植业较发达,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植物秸秆、粮食等饲料,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知识归纳
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和气候。
变式训练
2020年6月,新疆伊犁牧民开始向夏季牧场转场,牧民赶着牛羊逐水草而居。如图为山坡牧场季节转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伊犁牧民选择在6月转场至夏季牧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此时夏季牧场气候凉爽,水草丰美,植被茂盛。
(2)在转场过程中,伊犁牧民居住的典型民居是( )
C
【思路导引】1.本题考查游牧民族传统民居及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条件。
2.夏季牧场海拔高,气温低,牧民选择在6月转场至夏季牧场,是因为此时夏季牧场气候凉爽,水草丰美,植被茂盛。
3.游牧民族传统民居具有便于搬迁的特点,类似于蒙古包。
读我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及贵州和江苏油菜花田照片,完成1~3题。
1.油菜花观赏地最集中的区域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差异较大,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降水
课后作业测评
A
A
3.青海省油菜开花的时间在7月,而同纬度的华北平原油菜开花的时间却在4—5月,主
要原因是( )
A.青海海拔高,降水多
B.青海海拔高,气温低
C.青海距海远,降水少
D.青海距海远,气温低
B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油菜花观赏地最集中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题,我国东部地区油菜花开花日期差异较大,开花日期大致自南向北逐渐推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南部纬度低,开花时间早;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开花时间晚。第3题,青海省油菜开花的时间在7月,而同纬度的华北平原油菜开花的时间却在4-5月,原因是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开花时间晚。
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甜菜 ②—甘蔗 ③—花生 ④—油菜
B.①—甜菜 ②—花生 ③—油菜 ④—甘蔗
C.①—花生 ②—甜菜 ③—甘蔗 ④—油菜
D.①—花生 ②—油菜 ③—甜菜 ④—甘蔗
B
5.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牧区C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D.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
6.与牧区畜牧业相比,农耕区畜牧业( )
A.草场广布 B.饲料资源不足
C.以牧养业为主 D.以畜禽饲养为主
D
D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①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的甜菜,②是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渤海沿岸地区的花生,③是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一带的油菜,④是分布在广东、广西的主要农作物甘蔗。第5题,读图可知,曲线A是我国主要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大致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不是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牧区C是青海牧区,青海牧区的优良畜种是高原牦牛,牧区D是新疆牧区,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第6题,与牧区畜牧业相比,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饲料资源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资源充足。
7.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农作物分布极具地方特色。形成我国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
菜”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降水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作物分布的地理因素。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主要是气
温和降水,而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森林茂密,水资源较为丰富。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
所以形成“南(甘)蔗北(甜)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了该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解析】根据“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知当地草原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C
D
9.羊毛壁毯是中国少数民族利用羊毛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品,能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
环境和风土人情。壁毯具有防寒、装饰等功能,其编织原料来自当地畜养量大且特
有的羊种,羊肉还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如图是一幅羊毛壁毯作品,名为“天山歌
舞”。据此判断该地区农业( )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水田为主
C.盛产热带水果 D.以渔业为主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畜牧业发展状况。由题中信息“羊肉还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可知,该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10.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地图,它从饮食文化角度反映出了我国各地自然
环境和农业分布的特点。图中美食特色与我国农业分布或自然环境契合的是( )
A.刀削面、米线—南稻北麦
B.牛羊肉—内蒙古牧区独有
C.火锅—四川盆地气候寒冷
D.小鸡炖蘑菇—东北平原广阔
A
【解析】刀削面、米线的原料分别来自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牛羊肉主要来自畜牧业区,而不是内蒙古特有。川渝地区的人们喜欢吃火锅是因为四川盆地比较潮湿。东北的蘑菇主要产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区。
11.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展开了对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探究。读中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降水较少,草场辽阔,适宜发展_______(农业生产部门),D地的优
良畜种主要是_____。
(2)②地和③地是我国渔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淡水渔业主要集中在___地。
(3)①地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为主,适宜发展林业。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④地区适宜发展 _____(粮食作物)种植,主要优势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畜牧业
牦牛
③
林地
水稻
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
【解析】第(1)题,A、B、C、D 四地降水较少,草场辽阔,符合发展畜牧业的条件。D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优良畜种主要是牦牛。第(2)题,②地靠近海洋,海洋渔业发达;③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是我国淡水渔业主要集中地。第(3)题,①地位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适宜发展林业。第(4)题,④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适合种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