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为侵华寻找借口
C打开中国大门
D削弱中国军事实力
3、最能反映英国侵华本质目的的条款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
C协议关税
D领事裁判权
4.近代史上,外国列强侵占北京共有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5.《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共有的内容是
A割占中国土地
B强迫中国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议关税
6.《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是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符合当时中国农民阶级的愿望
C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主张人人平等,消灭封建等级制
8.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北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9.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出发点是
A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承认维护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
C努力争取中共的合法地位
D反对和打击国民党内部的投降派
10.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11.江西南昌市有著名的“八一纪念碑”和“八一起义纪念馆”,这是江西省红色旅游的重要参观点。请你找出导游解说词中不正确的一项
A起义行动由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
B这次起义是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它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D这次起义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们所选择的路线
A江西的瑞金
B贵州的遵义
C湖北的武汉
D甘肃的会宁
13.抗日战争前期,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4.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
15.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
A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16.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新”主要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17.国民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18.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实质上反映了(
)
A、作战方针的不同
B、战略战术的不同
C、认识水平的不同
D、阶级本质的不同
19、国共双方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进行过两次谈判,两次谈判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政府组织形式
B、中共及政权的地位
C、军队的改编方式
D、国共两党的关系
20.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1.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始形成
22.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23、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到:“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上述情景出现的前提是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D、军民鱼水情
24.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25、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应该修改。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你认为周恩来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A、继承传统
B、艰苦奋斗
C、居安思危
D、勿忘国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题,26题10分,27题15分)
26、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共10分)
(1)图一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战争残迹?制造悲剧的两个凶手是?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分)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4分)
2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仆后继,先后领导中国革命,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乐章。(共15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两个政权定都南京。
建立政权的这两场革命分别是:_____、_____(2分)。
这两场革命的领袖人物分别是:____、_____(2分)。
革命纲领分别是:_____、____(2分)。
失败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大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请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代表利益、革命纲领等方面说明之。(4分)
(3)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请简述其胜利的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5CACBB
6-10CCAAB
11-15DCBDD
16-20DADBA
21-25BDCCC
26、(总分10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3分)
(2)1896年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占台湾(3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巨大。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4分)
27、(总分15分)
(1)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2分)
洪秀全
孙中山(2分)
《天朝田亩制度》“三民主义”(或十六字政纲)(2分)
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
阶级局限性(2分)
(2)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分)
(3)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