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一(1-3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九上·岳阳期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的点是( )
A. B. C. D.
2.(2024九上·金堂期中)若点、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则、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3.(2025·连州模拟)如图所示,点A,B,C对应的刻度分别为1,3,5,将线段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点A首次落在矩形的边上时,记为点,则此时线段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B.6 C. D.
4.(2025·广西)在中,,则( )
A. B. C. D.
5.(2025九上·荔湾期中)已知抛物线经过和两点,则n的值为( )
A. B. C.2 D.4
6.(2023九上·蓬江期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2025·深圳一模)某地下车库出口处安装了“两段式栏杆”,如图1所示,点A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是栏杆两段的联结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AEF最多只能升起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其中AB⊥BC,EF//BC,∠AEF=143°,AB=AE=1.2米,那么适合该地下车库的车辆限高标志牌为(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A. B.
C. D.
8.(2025·浙里三模)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A点的坐标为(2,1),轴,轴,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B、D,则k的值为( )
A. B. C.5 D.
9.(2025·宿迁)如图,点、在双曲线上,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与双曲线交于点,连接,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10.(2025·仁寿模拟)如图,抛物线的顶点A的坐标为,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位于0和之间,则以下结论:①;②;③若抛物线经过点,,则;④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024九下·北碚开学考) .
12.(2025·连州模拟)关于的方程无解,则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 象限.
13.(2025·深圳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B与原点O重合,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E、F两点,若的面积为,则k的值
14.(2025·东营)《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其中《方田》章给出计算弧田面积所用公式为:弧田面积(弦矢+矢),弧田(如图)是由圆弧和其所对的弦所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在如图所示的弧田中,“弦”为8,“矢”为2,则的值为 .
15. 如图,△DEF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等边 三 角 形 ABC 的三 条 边 上,BC =4, 则 DF 长度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2024九上·西湖期中)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当时,.
(1)求这个二次函数表达式及该函数顶点坐标;
(2)此函数图象与轴交于点,(在的左边),与轴交于点,求点,,的坐标.
17.(2025·潮阳模拟)中国古代运用“土圭之法”判别四季.夏至时日影最短,冬至时日影最长,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等于夏至和冬至日影长度的平均数.某地学生运用此法进行实践探索,如图,在示意图中,产生日影的杆子垂直于地面,长8尺.在夏至时,杆子在太阳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日影为;在冬至时,杆子在太阳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日影为.已知,.
(1)求冬至时日影的长度;
(2)求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结果精确到0.1尺).(参考数据:,,,,,)
18.(2022九上·合江期末)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9.(2025·深圳模拟)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学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为线段,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开始学习后第5分钟时与第35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某些数学内容的课堂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即“教师引导,回顾旧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高”.其中重点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为了确保效果,要求学习时的注意力指标数不低于40,请问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0.(2024九上·东阳期末)如图是某品牌篮球架及其示意图,立柱垂直地面,支架与交于点A,支架交于点G,支架平行地面,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米,米,.(参考数据:,,)
(1)求的度数.
(2)工人准备给篮筐挂上篮网,如果他站在凳子上,最高可以把篮网挂到离地面3米处,那么他能挂上篮网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1.(2025九上·慈溪期末)已知二次函数 ( 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 ,对称轴是直线 。
(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二次函数 的最大值。
(3)当 时,二次函数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求 的取值范围。
22.(2025·成都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分别与y轴、x轴相交于点 A,,过点A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C,D两点(点C在点D的右侧).
(1)求a的值及线段的长;
(2)过点C作轴于点E,过点D作轴于点F,若,求k的值及的面积;
(3)将直线沿y轴翻折得到新直线,新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G,再将的图象沿着直线翻折,翻折后的图象交直线于点M,N(点M在点N左侧),当与相似时,求k的值.
23.(2025·宿迁)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到两个坐标轴的距离都小于或等于的点叫“阶近轴点”,所有的“阶近轴点”组成的图形记为图形.如图所示,所有的“1阶近轴点”组成的图形是以坐标原点为中心,2为边长的正方形区域.
(1)下列函数图象上存在“1阶近轴点”的是 ;
①;②;③.
(2)若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存在“3阶近轴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特别地,当点在图形上,且横坐标是纵坐标的倍时,称点是图形的“阶完美点”,若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有且只有一个“2阶完美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由得:xy=-10,A:xy=10,图象不经过,故A不符合要求;
B:xy=-10,图象一定经过,故B符合要求;
C:xy=10,图象不经过,故C不符合要求;
D:xy=16,图象不经过,故D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出xy=-10,所以只需计算各选项横,纵坐标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
解:∵点A(2,y1)与点B(3,y2)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y1=,y2=,
∵-3<-2,
∴,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把点A(2,y1)与点B(3,y2)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上计算,求得y1、y2的值,比较y1、y2的大小即可求解.
3.【答案】D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C=A’C=4,BC=2,
∴,
∴,
线段扫过的图形为扇形,此扇形的半径为,
∴,
故选:D.
【分析】由题意可知,AC扫过的图形为一个扇形,半径为4,需求出圆心角∠BCA’在Rt△BCA’中,BC=2,CA=4,求出利用即可求出CA扫过的面积。
4.【答案】B
【知识点】求正弦值
【解析】【解答】解:∵在中,
∴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正弦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5.【答案】B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将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
当时,,即:;
故选:B.
【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代入解析式可得,再将x=4代入解析式可得n值.
6.【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共存判断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
,
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方向向上,图象经过原点,对称轴在轴右侧,
故选:D.
【分析】由一次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可得,进而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得出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坡度坡角问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于点G,延长FE交BC于点H
因为,所以(邻补角性质)
在中,AE = 1.2米, sin37°≈0.60 ,
由sin,可得EG = AE= 1.20.60 = 0.72米
又因为AB = 1.2米,
所以车辆限高为AB + EG = 1.2 + 0.72 = 1.92米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核心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线段长度。
辅助线作用:作,将分散的线段和角度关系集中到中,把 限高转化为AB与EG的和,简化问题
角度推导:利用AEF与 AEG的邻补角关系( AEF + AEG = 180),求出 AEG = 37,为三角函数计算提供条件
三角函数应用:在中,根据正弦函数定义,用AE和sin37计算EG,最终得出限高.
8.【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A(2,1),AB∥x轴,AD∥y轴,
∴点B的纵坐标为1,点D的横坐标为2,
∵B、D在反比例函数y=上,
∴B(k,1),D(2,),
∴AB =k-2,AD =-1,
∴矩形ABCD的面积为:AB×AD=(k-2)(-1)=,
解得:k=5或k=-1(舍去,不符合题意)
∴k=5.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可得点B的纵坐标为1,点D的横坐标为2,于是可设B(k,1),D(2,),结合题意将AB、AD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可得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并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可求解.
9.【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如图,分别过点A、B作x轴的垂线段AM、BN,再分别过A、E分别作y轴的垂线段AP、EQ,则轴、轴.
点、在双曲线上
,即
解得:
,即
故正确答案为:C
【分析】分别过点A、B作x轴的垂线段AM、BN,则,则由于与共底同高,则利用已知可得出,则的面积均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因为可证,则利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可求得的值,则的面积均可得,再利用共底同高三角形的面积比可求得OM与MC的比;同理再证,利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则可求得的面积,即面积可求;再分别过点A、E作y轴的垂线段AP和EQ,则由AD=ED结合AAS可证,由全等的性质可得AP=EQ,则,因为,则,即,即,由于双曲线一个分支位于第二象限,则.
10.【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坐标与图形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为,
∴,即,
当时,,
∴,故错误;
∵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
∴,
由图象可得,当时,,
∴,故正确;
∵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设,两点横坐标与对称轴的距离为、,
则,,
∴,
根据图象可得,距离对称轴越近的点的函数值越大,
∴,故错误;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
∴,
∴,
∴,
∵,
∴,故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2,
故答案为:.
【分析】首先利用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开口方向即可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求出,根据图象可得当时,,即可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设,两点横坐标与对称轴的距离为、,求出距离,根据图象可得,距离对称轴越近的点的函数值越大,即可判断;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1.【答案】
【知识点】负整数指数幂;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无理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原式
,
故答案为:.
【分析】首先根据负整数指数的性质化简,并把30°锐角的余弦值代入原式,然后再进行运算,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一、三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关于的方程无解,
,
解得:,
∴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故答案为:一,三.
【分析】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得K的取值范围,再判断反比例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即可.
13.【答案】1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设E(2,),F(2),为直角三角形,面积
由,解得k = 1,
故填:1.
【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综合,利用正方形边长表示E、F坐标,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k。通过坐标关系确定的直角边长度,建立方程体现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融合,核心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面积问题.
14.【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求余弦值
【解析】【解答】解:解:如图,作OH⊥AB交AB于H,交圆弧于C,
由题意:AB=8,HC=2,
设OA=x,则OC=x,
∴OH =x-2,
∵OH⊥AB,OC为半径,
∴AH = BH =AB
在Rt OAH中,由勾股定理得AH2+OH2=OA2,
∴42+(x-2)2=x2,
解得x=5,
∴OA=5,
∴cos∠OAB=,
故答案为:.
【分析】如图,作OH⊥AB交AB于H,交圆弧于C,利用垂径定理得AH=BH=4,再用勾股定理构构建方程组求出OA,OH,再利用余弦函数定义即可解答.
15.【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一线三等角相似模型(K字型相似模型);正切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F作FH⊥BC,垂足为H,
∵∠EDF=90°,,
∴∠EFD=60°,
∴∠AFE+∠DFC=120°,
∵△ABC是等边三角形,BC=4,
∴∠C=∠A=60°,AC=BC=4,
∴∠AFE+∠AEF=120°,
又∵∠AFE+∠DFC=120°,
∴∠AEF=∠DFC,
∴△AEF∽△CFD,
∴,
∵∠EDF=90°,∠EFD=60°,
∴
∴,
∴设CD=a,则AF=2a,
∴CF=AC-AF=4-2a,
在Rt△CFH中,∠C=60°,
∴
∴
∴DH=CD-CH=a-(2-a)=2a-2,
在Rt△DFH中,DF2=DH2+FH2,
即
∴DF2的最小值为,
∴DF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EFD=60°,利用一线三等角模型证明△AEF∽△CFD,可得,设CD=a,在Rt△DFH利用勾股定理构造DF2关于a的二次函数关系,利用二次函数最值即可求解.
16.【答案】(1)解:把,;当,代入,
得,
解得,
∴二次函数表达式为,
∵,
∴顶点坐标为;
(2)解:令,则,
解得,,
∵在的左边,
∴,,
令,则,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a、c的值,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化一般式为顶点式即可写出顶点坐标;
(2)令,解方程求得A、B点的坐标,令,解方程可求得C点的坐标.
(1)解:把时,;当时,代入,
得,解得,
∴二次函数表达式为,
∵,
∴顶点坐标为;
(2)解:令,则,
解得,,
∵在的左边,
∴,,
令,则,
∴.
17.【答案】(1)解:在中,,尺,,
∴尺。
(2)解:在中,,尺,,
∴尺,
∴尺,
∴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为尺。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实际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在中,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然后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2)在中,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代入数据即可求出的长度,从而得到的长度,即可求解。
(1)解:在中,,尺,,
∴尺;
(2)解:在中,,尺,,
∴尺,
∴尺,
∴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为尺.
18.【答案】解:把点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
得,,
解得,,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如图,设直线与轴的交点为,
当时,,
,
当时,,
,
;
,,
根据图象可知:当或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的两点和原点型
【解析】【分析】(1)把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k的值,然后把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n的值,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解析式;
(2)求出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分别求出△ACO和△BOC的面积,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构成可求解;
(3)根据A、B的坐标结合图象即可求解.
19.【答案】解:(1)设AB段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得解得:
∴.AB段的函数关系式为
设CD段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得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第35分钟时比开始学习后第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根据题意得
∴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合理.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进行考查;(1)根据图象信息,AB段为一次函数,根据待定系数法设函数关系式,带入已知两点解得AB段解析式为,BC是平行于x轴的线段,CD段为双曲线,根据待定系数法设出解析式并带入已知点解得CD段解析式,再把与分别带入两个解析式得出y值并进行比较,第35分钟时比开始学习后第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将带入两个解析式,对对应的x值进行差值计算,所以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合理。
20.【答案】(1)解:,
,
又,
.
(2)解:他不能挂上篮网,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交于点H,
∵地面,地面,
,
,
又,
,
,
,
,
∵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
∴与地面的距离为3.124米,
而,
∴他不能挂上篮网.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实际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出;
(2)延长、交于点H,利用那个对顶角相等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根据∠ADH的正弦函数可求出的长,进而可得的长,由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可得与地面的距离与相同,再与3米做比较即可判断工人是否能否挂上篮网.
(1),
,
又,
.
(2)如图,延长、交于点H,
∵地面,地面,
,
,
又,
,
,
,
,
∵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
∴与地面的距离为3.124米,
而,
∴他不能挂上篮网.
21.【答案】(1)解: 对称轴是直线 .
的图象经过点 .
(2)解: ,
其最大值为
(3)解: 的对称轴是直线 .
当 时,二次函数取得最大值 .
当 时,二次函数值为 2 .
而 当 时,恰好符合.
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得,
当 时,最大值仍然为函数本身的最大值,最小值为 时对应的函数值,亦符合.
故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利用一般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分析】(1)利用点A(3,2)和对称轴求出函数表达式;
(2)利用公式求出函数最大值;
(3)利用图象分析即可.
22.【答案】(1)解:将代入直线中,
可得,
解得:,
∴直线的表达式为.
令,则,即,
∴,
∴.
(2)解:如图1所示,
由题意可得,
故的横坐标为的纵坐标为,
又因为两点在双曲线上,
故设.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则,
解得:,
由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又因为在直线上,
故,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的面积
.
(3)解:∵,,关于轴对称的点坐标为,,设直线沿轴翻折得到的新直线解析式为,
代入,得:,解得:,
∴直线沿轴翻折得到新直线,新直线与轴相交于点,则,
的图象沿着直线翻折后如图所示,
是公共角,
根据图象,当△AOM与相似时,只有一种情况,
当时,有,
,
,
点M在直线上,
∴设,则,
解得:,
,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即,
根据折叠可知:在原反比例函数上的对应点为,
将代入可得:.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点B的坐标代入求出a的值;再求出点A的坐标,可得OA和OB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
(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再将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再求出点C、D的坐标,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割补法求出△ABD的面积即可;
(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正切的定义可得, 设,则, 求出t的值,可得点M的坐标,再求出其对应点并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
(1)解:将代入直线中,得,故,
∴直线的表达式为.
令,则,即,
所以,
故.
(2)解:如图1所示,
由题意可得,
故的横坐标为的纵坐标为,
又因为两点在双曲线上,
故设.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则,解得:,
由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又因为在直线上,
故,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的面积
.
(3)解:∵,,关于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设直线沿轴翻折得到的新直线解析式为,
代入,得:,解得:,
∴直线沿轴翻折得到新直线,新直线与轴相交于点,则,
的图象沿着直线翻折后如图所示,
是公共角,
根据图象,当△AOM与相似时,只有一种情况,
当时,有,
,
,
点M在直线上,
∴设,则,
解得:,
,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即,
根据折叠可知:在原反比例函数上的对应点为,
将代入可得:.
23.【答案】(1)①
(2)解:设一次函数的图像上“3阶近轴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存在“3阶近轴点”,
∴关于的不等式组有解,
∴或或,
解得:或或,即,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解:设“2阶完美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2阶完美点”在函数上,
∵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有且只有一个“2阶完美点”,
∴函数与函数只有一个交点,
令,整理得,
设函数,则函数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有且只有一个满足,
当时,,
若函数与轴有2个交点,则当时,有,
∴,
解得:;
若函数与轴只有1个交点,则,
整理得:,
解得:或,
当时,则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
∴符合题意;
当,则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1)经过点,点是“1阶近轴点”,故①符合题意;
设存在“1阶近轴点”,设此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不等式组无解,
∴图像上不存在“1阶近轴点”,故②不符合题意;
∵,
∴函数的最小值为2,
∴函数图像上的点到轴的距离大于等于2,
∴函数不存在“1阶近轴点”,故③不符合题意;
∴函数图象上存在“1阶近轴点”的是①;
故答案为:①;
【分析】(1)由“1阶近轴点”的定义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则 ① 满足;对于直线上的点,当横坐标x在-1和1之间时,对应的纵坐标在4和2之间,故 ② 不满足;因为抛物线可化为顶点式,即其到轴的距离大于等于2,故 ③ 也不满足;
(2)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可设“3阶近轴点”的坐标,再根据题意可列关于t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得,由于不等式组有解集,应再分类讨论,即当时,或时或时,再分别解不等式组即可.
1 / 1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一(1-3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九上·岳阳期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的点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由得:xy=-10,A:xy=10,图象不经过,故A不符合要求;
B:xy=-10,图象一定经过,故B符合要求;
C:xy=10,图象不经过,故C不符合要求;
D:xy=16,图象不经过,故D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出xy=-10,所以只需计算各选项横,纵坐标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2.(2024九上·金堂期中)若点、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则、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
解:∵点A(2,y1)与点B(3,y2)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y1=,y2=,
∵-3<-2,
∴,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把点A(2,y1)与点B(3,y2)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上计算,求得y1、y2的值,比较y1、y2的大小即可求解.
3.(2025·连州模拟)如图所示,点A,B,C对应的刻度分别为1,3,5,将线段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点A首次落在矩形的边上时,记为点,则此时线段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B.6 C. D.
【答案】D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C=A’C=4,BC=2,
∴,
∴,
线段扫过的图形为扇形,此扇形的半径为,
∴,
故选:D.
【分析】由题意可知,AC扫过的图形为一个扇形,半径为4,需求出圆心角∠BCA’在Rt△BCA’中,BC=2,CA=4,求出利用即可求出CA扫过的面积。
4.(2025·广西)在中,,则(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求正弦值
【解析】【解答】解:∵在中,
∴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正弦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5.(2025九上·荔湾期中)已知抛物线经过和两点,则n的值为( )
A. B. C.2 D.4
【答案】B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将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
当时,,即:;
故选:B.
【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代入解析式可得,再将x=4代入解析式可得n值.
6.(2023九上·蓬江期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共存判断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
,
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方向向上,图象经过原点,对称轴在轴右侧,
故选:D.
【分析】由一次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可得,进而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得出答案.
7.(2025·深圳一模)某地下车库出口处安装了“两段式栏杆”,如图1所示,点A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是栏杆两段的联结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AEF最多只能升起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其中AB⊥BC,EF//BC,∠AEF=143°,AB=AE=1.2米,那么适合该地下车库的车辆限高标志牌为(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坡度坡角问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于点G,延长FE交BC于点H
因为,所以(邻补角性质)
在中,AE = 1.2米, sin37°≈0.60 ,
由sin,可得EG = AE= 1.20.60 = 0.72米
又因为AB = 1.2米,
所以车辆限高为AB + EG = 1.2 + 0.72 = 1.92米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核心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线段长度。
辅助线作用:作,将分散的线段和角度关系集中到中,把 限高转化为AB与EG的和,简化问题
角度推导:利用AEF与 AEG的邻补角关系( AEF + AEG = 180),求出 AEG = 37,为三角函数计算提供条件
三角函数应用:在中,根据正弦函数定义,用AE和sin37计算EG,最终得出限高.
8.(2025·浙里三模)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A点的坐标为(2,1),轴,轴,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B、D,则k的值为( )
A. B. C.5 D.
【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A(2,1),AB∥x轴,AD∥y轴,
∴点B的纵坐标为1,点D的横坐标为2,
∵B、D在反比例函数y=上,
∴B(k,1),D(2,),
∴AB =k-2,AD =-1,
∴矩形ABCD的面积为:AB×AD=(k-2)(-1)=,
解得:k=5或k=-1(舍去,不符合题意)
∴k=5.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可得点B的纵坐标为1,点D的横坐标为2,于是可设B(k,1),D(2,),结合题意将AB、AD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可得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并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可求解.
9.(2025·宿迁)如图,点、在双曲线上,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与双曲线交于点,连接,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如图,分别过点A、B作x轴的垂线段AM、BN,再分别过A、E分别作y轴的垂线段AP、EQ,则轴、轴.
点、在双曲线上
,即
解得:
,即
故正确答案为:C
【分析】分别过点A、B作x轴的垂线段AM、BN,则,则由于与共底同高,则利用已知可得出,则的面积均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因为可证,则利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可求得的值,则的面积均可得,再利用共底同高三角形的面积比可求得OM与MC的比;同理再证,利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则可求得的面积,即面积可求;再分别过点A、E作y轴的垂线段AP和EQ,则由AD=ED结合AAS可证,由全等的性质可得AP=EQ,则,因为,则,即,即,由于双曲线一个分支位于第二象限,则.
10.(2025·仁寿模拟)如图,抛物线的顶点A的坐标为,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位于0和之间,则以下结论:①;②;③若抛物线经过点,,则;④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坐标与图形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为,
∴,即,
当时,,
∴,故错误;
∵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
∴,
由图象可得,当时,,
∴,故正确;
∵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设,两点横坐标与对称轴的距离为、,
则,,
∴,
根据图象可得,距离对称轴越近的点的函数值越大,
∴,故错误;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
∴,
∴,
∴,
∵,
∴,故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2,
故答案为:.
【分析】首先利用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开口方向即可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求出,根据图象可得当时,,即可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设,两点横坐标与对称轴的距离为、,求出距离,根据图象可得,距离对称轴越近的点的函数值越大,即可判断;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024九下·北碚开学考) .
【答案】
【知识点】负整数指数幂;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无理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原式
,
故答案为:.
【分析】首先根据负整数指数的性质化简,并把30°锐角的余弦值代入原式,然后再进行运算,即可得出答案。
12.(2025·连州模拟)关于的方程无解,则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 象限.
【答案】一、三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关于的方程无解,
,
解得:,
∴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故答案为:一,三.
【分析】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得K的取值范围,再判断反比例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即可.
13.(2025·深圳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B与原点O重合,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E、F两点,若的面积为,则k的值
【答案】1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设E(2,),F(2),为直角三角形,面积
由,解得k = 1,
故填:1.
【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综合,利用正方形边长表示E、F坐标,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k。通过坐标关系确定的直角边长度,建立方程体现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融合,核心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面积问题.
14.(2025·东营)《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其中《方田》章给出计算弧田面积所用公式为:弧田面积(弦矢+矢),弧田(如图)是由圆弧和其所对的弦所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在如图所示的弧田中,“弦”为8,“矢”为2,则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求余弦值
【解析】【解答】解:解:如图,作OH⊥AB交AB于H,交圆弧于C,
由题意:AB=8,HC=2,
设OA=x,则OC=x,
∴OH =x-2,
∵OH⊥AB,OC为半径,
∴AH = BH =AB
在Rt OAH中,由勾股定理得AH2+OH2=OA2,
∴42+(x-2)2=x2,
解得x=5,
∴OA=5,
∴cos∠OAB=,
故答案为:.
【分析】如图,作OH⊥AB交AB于H,交圆弧于C,利用垂径定理得AH=BH=4,再用勾股定理构构建方程组求出OA,OH,再利用余弦函数定义即可解答.
15. 如图,△DEF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等边 三 角 形 ABC 的三 条 边 上,BC =4, 则 DF 长度的最小值是 .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一线三等角相似模型(K字型相似模型);正切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F作FH⊥BC,垂足为H,
∵∠EDF=90°,,
∴∠EFD=60°,
∴∠AFE+∠DFC=120°,
∵△ABC是等边三角形,BC=4,
∴∠C=∠A=60°,AC=BC=4,
∴∠AFE+∠AEF=120°,
又∵∠AFE+∠DFC=120°,
∴∠AEF=∠DFC,
∴△AEF∽△CFD,
∴,
∵∠EDF=90°,∠EFD=60°,
∴
∴,
∴设CD=a,则AF=2a,
∴CF=AC-AF=4-2a,
在Rt△CFH中,∠C=60°,
∴
∴
∴DH=CD-CH=a-(2-a)=2a-2,
在Rt△DFH中,DF2=DH2+FH2,
即
∴DF2的最小值为,
∴DF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EFD=60°,利用一线三等角模型证明△AEF∽△CFD,可得,设CD=a,在Rt△DFH利用勾股定理构造DF2关于a的二次函数关系,利用二次函数最值即可求解.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2024九上·西湖期中)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当时,.
(1)求这个二次函数表达式及该函数顶点坐标;
(2)此函数图象与轴交于点,(在的左边),与轴交于点,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把,;当,代入,
得,
解得,
∴二次函数表达式为,
∵,
∴顶点坐标为;
(2)解:令,则,
解得,,
∵在的左边,
∴,,
令,则,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a、c的值,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化一般式为顶点式即可写出顶点坐标;
(2)令,解方程求得A、B点的坐标,令,解方程可求得C点的坐标.
(1)解:把时,;当时,代入,
得,解得,
∴二次函数表达式为,
∵,
∴顶点坐标为;
(2)解:令,则,
解得,,
∵在的左边,
∴,,
令,则,
∴.
17.(2025·潮阳模拟)中国古代运用“土圭之法”判别四季.夏至时日影最短,冬至时日影最长,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等于夏至和冬至日影长度的平均数.某地学生运用此法进行实践探索,如图,在示意图中,产生日影的杆子垂直于地面,长8尺.在夏至时,杆子在太阳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日影为;在冬至时,杆子在太阳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日影为.已知,.
(1)求冬至时日影的长度;
(2)求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结果精确到0.1尺).(参考数据:,,,,,)
【答案】(1)解:在中,,尺,,
∴尺。
(2)解:在中,,尺,,
∴尺,
∴尺,
∴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为尺。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实际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在中,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然后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2)在中,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代入数据即可求出的长度,从而得到的长度,即可求解。
(1)解:在中,,尺,,
∴尺;
(2)解:在中,,尺,,
∴尺,
∴尺,
∴春分和秋分时日影长度为尺.
18.(2022九上·合江期末)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把点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
得,,
解得,,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如图,设直线与轴的交点为,
当时,,
,
当时,,
,
;
,,
根据图象可知:当或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的两点和原点型
【解析】【分析】(1)把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k的值,然后把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n的值,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解析式;
(2)求出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分别求出△ACO和△BOC的面积,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构成可求解;
(3)根据A、B的坐标结合图象即可求解.
19.(2025·深圳模拟)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学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为线段,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开始学习后第5分钟时与第35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某些数学内容的课堂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即“教师引导,回顾旧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高”.其中重点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为了确保效果,要求学习时的注意力指标数不低于40,请问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设AB段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得解得:
∴.AB段的函数关系式为
设CD段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得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第35分钟时比开始学习后第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根据题意得
∴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合理.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进行考查;(1)根据图象信息,AB段为一次函数,根据待定系数法设函数关系式,带入已知两点解得AB段解析式为,BC是平行于x轴的线段,CD段为双曲线,根据待定系数法设出解析式并带入已知点解得CD段解析式,再把与分别带入两个解析式得出y值并进行比较,第35分钟时比开始学习后第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将带入两个解析式,对对应的x值进行差值计算,所以这样的课堂学习安排合理。
20.(2024九上·东阳期末)如图是某品牌篮球架及其示意图,立柱垂直地面,支架与交于点A,支架交于点G,支架平行地面,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米,米,.(参考数据:,,)
(1)求的度数.
(2)工人准备给篮筐挂上篮网,如果他站在凳子上,最高可以把篮网挂到离地面3米处,那么他能挂上篮网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1)解:,
,
又,
.
(2)解:他不能挂上篮网,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交于点H,
∵地面,地面,
,
,
又,
,
,
,
,
∵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
∴与地面的距离为3.124米,
而,
∴他不能挂上篮网.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实际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出;
(2)延长、交于点H,利用那个对顶角相等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根据∠ADH的正弦函数可求出的长,进而可得的长,由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可得与地面的距离与相同,再与3米做比较即可判断工人是否能否挂上篮网.
(1),
,
又,
.
(2)如图,延长、交于点H,
∵地面,地面,
,
,
又,
,
,
,
,
∵篮筐与支架在同一直线上,
∴与地面的距离为3.124米,
而,
∴他不能挂上篮网.
21.(2025九上·慈溪期末)已知二次函数 ( 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 ,对称轴是直线 。
(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二次函数 的最大值。
(3)当 时,二次函数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 对称轴是直线 .
的图象经过点 .
(2)解: ,
其最大值为
(3)解: 的对称轴是直线 .
当 时,二次函数取得最大值 .
当 时,二次函数值为 2 .
而 当 时,恰好符合.
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得,
当 时,最大值仍然为函数本身的最大值,最小值为 时对应的函数值,亦符合.
故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利用一般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分析】(1)利用点A(3,2)和对称轴求出函数表达式;
(2)利用公式求出函数最大值;
(3)利用图象分析即可.
22.(2025·成都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分别与y轴、x轴相交于点 A,,过点A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C,D两点(点C在点D的右侧).
(1)求a的值及线段的长;
(2)过点C作轴于点E,过点D作轴于点F,若,求k的值及的面积;
(3)将直线沿y轴翻折得到新直线,新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G,再将的图象沿着直线翻折,翻折后的图象交直线于点M,N(点M在点N左侧),当与相似时,求k的值.
【答案】(1)解:将代入直线中,
可得,
解得:,
∴直线的表达式为.
令,则,即,
∴,
∴.
(2)解:如图1所示,
由题意可得,
故的横坐标为的纵坐标为,
又因为两点在双曲线上,
故设.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则,
解得:,
由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又因为在直线上,
故,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的面积
.
(3)解:∵,,关于轴对称的点坐标为,,设直线沿轴翻折得到的新直线解析式为,
代入,得:,解得:,
∴直线沿轴翻折得到新直线,新直线与轴相交于点,则,
的图象沿着直线翻折后如图所示,
是公共角,
根据图象,当△AOM与相似时,只有一种情况,
当时,有,
,
,
点M在直线上,
∴设,则,
解得:,
,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即,
根据折叠可知:在原反比例函数上的对应点为,
将代入可得:.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点B的坐标代入求出a的值;再求出点A的坐标,可得OA和OB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
(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再将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再求出点C、D的坐标,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割补法求出△ABD的面积即可;
(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正切的定义可得, 设,则, 求出t的值,可得点M的坐标,再求出其对应点并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
(1)解:将代入直线中,得,故,
∴直线的表达式为.
令,则,即,
所以,
故.
(2)解:如图1所示,
由题意可得,
故的横坐标为的纵坐标为,
又因为两点在双曲线上,
故设.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则,解得:,
由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又因为在直线上,
故,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的面积
.
(3)解:∵,,关于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设直线沿轴翻折得到的新直线解析式为,
代入,得:,解得:,
∴直线沿轴翻折得到新直线,新直线与轴相交于点,则,
的图象沿着直线翻折后如图所示,
是公共角,
根据图象,当△AOM与相似时,只有一种情况,
当时,有,
,
,
点M在直线上,
∴设,则,
解得:,
,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即,
根据折叠可知:在原反比例函数上的对应点为,
将代入可得:.
23.(2025·宿迁)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到两个坐标轴的距离都小于或等于的点叫“阶近轴点”,所有的“阶近轴点”组成的图形记为图形.如图所示,所有的“1阶近轴点”组成的图形是以坐标原点为中心,2为边长的正方形区域.
(1)下列函数图象上存在“1阶近轴点”的是 ;
①;②;③.
(2)若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存在“3阶近轴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特别地,当点在图形上,且横坐标是纵坐标的倍时,称点是图形的“阶完美点”,若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有且只有一个“2阶完美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①
(2)解:设一次函数的图像上“3阶近轴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存在“3阶近轴点”,
∴关于的不等式组有解,
∴或或,
解得:或或,即,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解:设“2阶完美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2阶完美点”在函数上,
∵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有且只有一个“2阶完美点”,
∴函数与函数只有一个交点,
令,整理得,
设函数,则函数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有且只有一个满足,
当时,,
若函数与轴有2个交点,则当时,有,
∴,
解得:;
若函数与轴只有1个交点,则,
整理得:,
解得:或,
当时,则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
∴符合题意;
当,则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1)经过点,点是“1阶近轴点”,故①符合题意;
设存在“1阶近轴点”,设此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不等式组无解,
∴图像上不存在“1阶近轴点”,故②不符合题意;
∵,
∴函数的最小值为2,
∴函数图像上的点到轴的距离大于等于2,
∴函数不存在“1阶近轴点”,故③不符合题意;
∴函数图象上存在“1阶近轴点”的是①;
故答案为:①;
【分析】(1)由“1阶近轴点”的定义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则 ① 满足;对于直线上的点,当横坐标x在-1和1之间时,对应的纵坐标在4和2之间,故 ② 不满足;因为抛物线可化为顶点式,即其到轴的距离大于等于2,故 ③ 也不满足;
(2)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可设“3阶近轴点”的坐标,再根据题意可列关于t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得,由于不等式组有解集,应再分类讨论,即当时,或时或时,再分别解不等式组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