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发明
◎《九章算术》和珠算
◎《石氏星表》和浑仪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1)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与实践精神,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2)促进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四大发明的影响(综合评价)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知识链接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远洋航行殖民扩张开拓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攻占巴士底狱麦哲伦远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治)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影响火药的影响指南针的影响(二)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1、 《九章算术》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东汉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英文版 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珠算: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筹记数摆法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 □春秋战国的算筹◇清代象牙算盘 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术普遍得到推广,逐渐取代了筹算。
珠算是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出现以前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三)、天文学:《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成就显著原因:2、成就(1)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的内容辑成《石氏星表》,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
(3)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1)采集、狩猎和农牧业生产活动的需要;
2)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中国历法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郭守敬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中国古代历法发达的原因??(2)农学:四大农书王祯《农书》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农政全书》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氾胜之贾思勰元朝明朝北魏西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六)医药学《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创造性提出辩证施治方法,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被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李时珍张仲景东汉末明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古代科技中国长期成就显著的原因:①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保证; ③文化: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先进;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②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根本原因)④对外:明朝中期前,长期实行对外开放,交流频繁(1)领先性: 成就突出,长期领先于世界;
(2)实用性:重视与农业手工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传统科技领域;
(3)经验性:重视人文研究和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4)封闭性:没有普遍转化为生产力。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附:阻碍因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自然经济对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不高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探究:
16世纪后,中国科技没能产生与欧洲相同的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李约瑟难题”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1、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思想,崇尚理性和科学。
2、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革命为科学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
3、政治:资本主义制度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政府要高度重视,创建良好的学术氛围。
……【限时自测】答案【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
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材料四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五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4分)(1)战国。生产(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8分回答:(1)材料一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8分)(2)①领先性:成就突出,长期领先于世界;②实用性:重视与农业手工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传统科技领域;
③经验性:重视人文研究和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④封闭性:没有普遍转化为生产力
(4)材料五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为什么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又大不相同呢?(14分)(3)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2分回答:(3)应如何理解材料四的内容?(2分)(4)甲、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2分
乙、影响不同的原因:①中国:A经济: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固守农耕经济,使科技缺乏创新的动力。(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创新发明的动机等。) (5)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4)B政治: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
C 文化专制:宋明理学禁锢了思想,文化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科技发展缺乏人才。
D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交流。
②西方: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及对外扩张因素的推动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日益突出。(5)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甲骨文石鼓文竹木简牍帛书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
器、玉石器;竹木简、丝帛。价格昂贵,不易收藏流传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西汉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蔡伦 (?--121年)东汉人造纸术的外传 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唐朝,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堆积如山的雕版印刷术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宋代:雕版印刷黄金时代,使用彩色套印技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毕昇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印刷术外传对欧洲影响很大,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宋代火药武器霹
雳
炮
毒
火
球 “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 明代
“三眼铳”明代
“风火震天雷”宋·指南针 司 南
(战国)今天的指南针指南针☆
缕
悬
法
指
南
针★指南鱼和指南龟赤道坐标 在天球上以北极星为天球北极,同时借助想象力勾画出经纬线,就可以方便地确定每个星辰的位置,描述天体运动。这套天文坐标系叫做赤道坐标。中国首创的赤道坐标的科学性及价值为现代天文学所承认。 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简仪的创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
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麦天文学家
第谷发明类似装置。郭守敬(元)简仪历法发达的原因:
①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历法与农业密切相关;
② 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视。
?天文学水平高,有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