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乘法口诀》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乘法口诀》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探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编制 1~ 9 的乘法口诀。教材精心选取了游乐场、昆虫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动情境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获取信息,列出加法算式。通过分析加法算式的特征,深入理解乘法的产生背景和意义。习题中设计多样化的题目,巩固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强化学生对乘法运算简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注重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转换练习,让学生切实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三)学生认知情况
二年级学生仍处于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关键阶段,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如 “乘法意义”“口诀内涵”)的理解,需借助实物、情境或操作活动。学生对与生活紧密相关、带有游戏或故事元素的数学内容兴趣浓厚。二年级学生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对抽象口诀的记忆易出现 “短时遗忘” 或 “混淆”,但对 “与具体事物关联的内容” 记忆更牢固。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经历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掌握1~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在与同学合作进行口诀归纳、整理的活动中,获得学习、总结、记忆口诀的基本方法,能表达口诀归纳的过程和想法
3.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用口诀计算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 1~ 9 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二)教学难点:
理解1~ 9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在编制乘法口诀中,让学生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也是建模的过程(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即个数和相同加数相乘)。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一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如,三瓣花、五瓣花、七星瓢虫、蜘蛛、格桑花瓣。
二是不仅仅依赖直观图示计算连加的结果,还设计表格,算出结果并填在表中。如,7的乘法口诀,知道一只瓢虫的身上有7个点后,分别计算2只、3只、4只……7只有多少个点,填在表中。
三是2-5口诀的学习呈现两道乘法算式,6-9的口诀只呈现一个乘法算式,然后总结出口诀。
四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归纳口诀。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1
4的乘法口诀 1
1~3的乘法口诀 1
6的乘法口诀 1
7的乘法口诀 1
8的乘法口诀 1
9的乘法口诀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5的乘法口诀 目标: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运算能力 任务一:编写5的乘法口诀。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编写出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的乘法口诀 目标:学生能够经历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熟记 4 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任务一:编写4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3的乘法口诀 目标:学生能够借助 “数花瓣”“数鸭子的脚” 等具体情境,透彻理解 1 - 3 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明晰每句口诀的来源。 任务一:编写1~3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1~3的乘法口诀,会用1~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的乘法口诀 目标:理解 6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熟练背诵 6 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与昆虫腿数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任务一:编写6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的乘法口诀 目标:生能结合七星瓢虫的情境,经历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完整过程,清晰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任务一:编写7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的乘法口诀 目标:借助蜘蛛腿数的情境,理解 8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准确背诵 8 的乘法口诀; 任务一:编写8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8的乘法口诀,会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的乘法口诀 目标:让学生理解 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准确背诵 9 的乘法口诀。 任务一:编写9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1-3的乘法口诀 课时 1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1-3 乘法口诀的学习属于第一学段(1-2 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中的 “数与运算”主题。课标明确要求该学段学生需 “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除法”,这为 1-3 乘法口诀的教学提供了核心依据。作为表内乘法的起始内容,1-3 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形成乘法运算能力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乘法计算的重要铺垫。 课标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运算意义,这与冀教版采用三瓣花、鸭子脚等具象载体的设计理念高度契合。通过 “1 朵三瓣花有 3 个花瓣”“1 只鸭子有 2 只脚”等生活原型,学生能自然感悟相同加数累加的乘法本质,符合课标“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数的意义”的要求。这种从生活实例到数学抽象的转化过程,是第一学段乘法教学的关键路径。
教材分析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 1-3 的乘法口诀内容隶属于第三单元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4.5的口诀。教材在载体选择上体现了 “数学源于生活” 的理念,2 的乘法口诀通过 "数鸭子脚" 的活动展开,3 的乘法口诀则依托数花瓣的操作情境,而学生认知中鸭子脚(每只 2 只脚)的生活经验,生活化延伸,共同构成了 2 的乘法口诀的双重认知支架。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 1-3 乘法口诀前,已具备 20 以内加法的运算能力,尤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计算有一定基础。例如计算“3+3+3”时,多数学生能快速得出结果,这为理解乘法的本质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知仍处于萌芽阶段,约 70% 的学生虽在课前能机械背诵部分口诀,却难以解释二三得六对应2 个 3 相加的内涵,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1.学生能够借助 “数花瓣”“数鸭子的脚” 等具体情境,透彻理解 1 - 3 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明晰每句口诀的来源。2.通过自主观察花瓣数量、鸭子只数与脚的数量关系,开展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如绘制花瓣图、摆小棒模拟鸭子的脚等)等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3.在编制口诀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其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1~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1~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2.看图列式计算并写出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课件出示:师:1朵花有几片花瓣 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课件出示:师:2朵花有几片花瓣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师:那3朵花有几片花瓣?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师:哪句口诀还能计算其他算式 师:观察3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师:同学们太优秀,这么快就编出3的乘法口诀,接下来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学组内编写2的乘法口诀。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小结:师:观察2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师:3和2的乘法口诀同学们都编出来了,那么关于1的乘法口诀应该怎么编? 生:1个3是。3,有3片生:1×3=3生:一三得三生:2个3,3+3=6,乘法算是2×3=6。生:二三得六学生组内分享。生:一三得三还可以计算3×1=3;二三得六还可以计算3×2=6.生:3的乘法口诀有3句。生:除“三三得九”外,每句口诀能计算两个乘法算式。生: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 3。学生组内尝试编写。学生汇报生:2的乘法口诀有2句。生:除“二二得四”外,一二得二能计算两个乘法算式。生: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 2。生:1只有1个1,所以是1×1=1,乘法口诀是一一得一。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三、变式 师生互动,变式深化课件出示:师:谁来说说你是如何快速记住这些口诀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几的口诀就几句。 同桌之间互背。生:我发现一口诀有一句,二的口诀有两句,三的口诀有三句,四的口诀有四句…… 过变式设计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意图,让学生在不同情境和形式的练习中,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四、尝试 尝试练习,巩固提高1. 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2. 一共有( )个车轮。3. 青蛙过河。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五、提升 适时小结,兴趣延伸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收获满满,我们再齐背一次1-5的口诀。 生:1~3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运用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全面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启发学生用类比或迁移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
板书设计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课外练习) 基础达标:1. 根据乘法口诀填一填。 1 ×( ) = 1 2 ×( ) = 2 ( ) × 2 = 4 3 ×( ) = 3 ( ) × 2 = 6 ( ) × 3 = 9 2. 连一连。3. 根据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两个乘法算式。能力提升:4.画一画,填一填。5.看图列式计算并写出乘法口诀。(1)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2)一共有多少朵花 拓展迁移:6.李叔叔将一根木料锯成了3段,锯一次需要3分钟。锯完这根木料,他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三瓣花和鸭子脚这两种生活化教具,有效实现了 1-3 乘法口诀的具象化教学。在 3 的乘法口诀学习中,通过 "数花瓣 — 列算式 — 编口诀" 的递进活动,学生能直观感知 "1 朵花 3 瓣、2 朵花 6 瓣" 的数量关系,顺利将 3+3+3 的连加算式转化为 3×3 的乘法算式,并自主编出 "三三得九" 的口诀。这种从实物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能在课后准确说出每句口诀对应的实物数量,较传统教学提升了理解效率。 鸭子脚模型在 2 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展现了独特优势。通过 "1 只鸭子 2 只脚" 的生活常识引入,学生自然理解 "一二得二" 的现实意义;当摆出 2 只鸭子的图片时,多数学生能快速反应 "2×2=4" 对应 "二二得四"。课堂观察发现,这种与生活经验挂钩的教具设计,使学生对口诀的记忆保持时间明显延长。总的来说,三瓣花和鸭子脚作为乘法口诀的具象化载体,有效降低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难度,但需通过更精细的教具设计和流程优化,帮助学生真正建立 "实物 — 算式 — 口诀" 的联结,在操作中理解乘法本质,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平稳过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