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科技之光
中 国 古 代 科 技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科技推动古代生产力发展
科技影响力从古至今!
中 国 科 技 发 展
思考:你知道中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吗?
激光技术: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装置——“神光三号”。这一装置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国防、医疗等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导航卫星技术:中国成功发展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全球最大的导航卫星系统之一。覆盖全球范围,为世界上超过10亿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导航服务,是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思考:你知道中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吗?
思考:你知道中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吗?
航天技术: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包括天宫空间实验室的建造和空间站的运营。此外,中国还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为人类探索太空作出了重要贡献。
思考:你知道中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吗?
高速铁路技术: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总里程达到了3.8万公里以上。中国高铁技术不仅在速度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在安全性和舒适度上也有显著优势。
思考:你知道中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吗?
移动通信技术:中国率先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市。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持续领先的发展势头,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智能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科技成就呢?
新时代的中国科技事业在载人航天、月球探 测、火星探测、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 航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
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从青蒿素到杂交水稻,从石油地质勘探取得突破到万吨巨轮下海,我国科技创新始终聚焦国家和人民需要,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大国重器”
绘画记录科技之光
艺术家们又是如何用画笔描绘科技之美?
中国科技取得全面开花的发展,科技之光照亮了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
水彩画中的科技作品
中国科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他们通过绘画记录,表达对这个时代的关注和对国家的热爱。
任务一:了解画家创作水彩画的基本过程,感受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
在“祖国的笑容这样美——首届中国水彩风景画展”中,青年艺术家房福来以“蛟龙”号为题材进行了水彩作品创作。
《中国梦系列 蛟龙号》
房福来 水彩画
完成图
水彩画是用水溶性透明颜料作画的 一种绘画形式,具有通透明澈、淋漓酣 畅、自然洒脱的意趣,深受人们喜爱。
什 么 是 水 彩 画 ?
对比作品和素材照片,说说水彩画的特点。
走 进 水 彩
水彩画工具
水彩画技法分类
干画法
在干燥的纸面上绘画,画笔中水分较少,依靠色彩的叠加进行绘画,笔触清晰、边缘锐利,可用来塑造具体的形。
干画法
在湿润的纸面上绘画,利用水和颜料自然混合的效果进行绘画,画面柔和,可反复调整修改,适合点染、混色。
v
任务二: 体验不同比例的水调和颜料后所产生的画面效果
水彩画用水作为调和剂,通过控制水分,其色彩通过叠加、混合将产生丰富的变化。
v
水彩画技法——肌理效果
水彩画创作中,常结合特殊的技法和材料制作肌理效果,增强表现力。
观察下列画面,猜猜用了什么方法?
颜色更透明
扩散更柔和
保留原色
形成抗水纹理
形成斑点状纹理
形成不规则纹理
揭示底层颜色
水彩画技法
拓展
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四种色彩搭配给人怎样的感受?
暖色调
冷色调
水彩画色调
一般来说,红、橙、黄等色彩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属于暖色调;
蓝、绿、紫等色彩给人寒冷平静的感觉,属于冷色调。
色调指色彩的总体倾向
暖色调
冷色调
在水彩画中,可以运用对比原则来搭配色彩,通过对比不同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色相,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力。如红绿、黄紫、蓝橙等。
欣赏大师作品,向艺术家学色彩
知识小结
水彩画创作
思考:如何创作一幅水彩画?
水彩画的创作方法
1. 收集素材,构思画面。
2. 绘制铅笔草图。
3. 用湿画法画出底色。
水彩画的创作方法
4. 刻画主体形象。
5. 逐次晕染,画出明暗。
6.细节刻画,整体调整。
知识小结
拓展
任务三 美术表现
运用水彩画技法,描绘自己感兴趣的我国某项科学技术成果。
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天眼
辽宁舰
神舟飞船
国产大飞机C919
任务三 美术表现
运用马克笔,描绘科技与未来。
作品展示
课堂总结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今天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