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检测(含答案与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检测(含答案与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13: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检测(含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疯狂地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观点没有点明鸦片战争的实质。
2.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由于“走私
( http: / / www.21cnjy.com )贸易”导致被“驱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鸦片走私威胁清政府统治,于是出现林则徐“虎门销烟”,所以应该指的是鸦片战争。
3.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而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答案 A
解析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是中国主权丧失的开端,但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这说明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实际反思有限。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属于现象。故选A项。
4.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材料英国的侨民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领事去裁判可知是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选C。
5.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体现片面最惠国待遇,“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体现领事裁判权。
6.《中国外交史》:“貌似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来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B.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
C.通过《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A项符合历史史实。B项错在“彻底”,排除;C项错在《马关条约》,应该是《辛丑条约》,排除;D项错在“完全沦为”“殖民地”,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7.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 C
解析 义和团抵抗西方列强的入侵是积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面,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并不存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问题,排除D项;“反对”指的是其消极的一面,戊戌维新是学习西方的先进事物,而它却是排斥西方的一切事物,故正确答案为C项。
8.杨奎松在《实事求是地总结抗战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经验与教训》中说:“抗战之伟大,原本在于近百年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倍受列强欺凌侵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举国一致奋起抵抗的一天……”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获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C.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D.抗战期间各派别彻底放弃前嫌
答案 B
解析 从“举国一致奋起反抗”可以联系到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的伟大作用,故选B项。A项是影响,与题干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无关;C、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皆排除。
9.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1938年4月”“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空战”可以推断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武汉会战,因此①表述错误,②表述正确,故选C项。
10.对下列抗战时期丰子恺的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关山月      
空袭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胜利之夜    炮弹作花瓶
A.控诉了日本侵华的暴行
B.寄托了对世界和平的愿望
C.展现了抗战胜利的喜悦
D.表达了对国共内战的谴责
答案 D
解析 漫画控诉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寄托了对和平的愿望及抗战胜利的喜悦。
11.1937
年南京失守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
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
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持久抗战”与“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可知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
12.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生动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中国军队在印缅战场浴血抗日的情景。早在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答案 C
解析 《中国远征军》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而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影片正是反映出了这一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计40分)
13.诗歌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精练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清末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破碎河山庆忽全,终从薪胆力回天。神州八载驱倭战,三岛群酋伏马前。见雪累朝羞辱史,宁忘惨状杀烧年。南京尸骨长沙火,永记东洋罪恶篇。
——1945
年王子壮赋诗《闻日寇投降狂喜书怀》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它们各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败而告终;50
年后,中国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6分)
答案 (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日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的全面落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势单力孤。
抗战取胜的主要原因:国共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联合作战和相互支持。
(3)意义:这是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二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53个师团
44个师团
材料四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2分)
(2)依据材料三、四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分)
(3)材料四中罗斯福设想了什么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4)结合材料三、四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6分)
答案 (1)相同:都表示要抗战。
(2)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争取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即可腾出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与德国法西斯东西夹击配合,会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恶化。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全民族抗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
解析 第(1)题关键在于归纳材料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第(2)题应结合材料三中的数字和材料四中的信息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第(3)题“结局”在材料中有明确信息,其原因应结合中国战场的概况分析归纳。第(4)题要结合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