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基础知识强化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与词语“排山倒海”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惊涛骇浪 横七竖八 粉身碎骨
B.谈古论今 披荆斩棘 捶胸顿足
C.天翻地覆 左邻右舍 朝思暮想
D.聚精会神 眼疾手快 丰功伟绩
2.给下面的句子选填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 ______射入天空。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_____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3)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________豪迈的口号声。
A.持续 爆发 激烈 B.陆续 爆发 壮烈
C.持续 暴发 激烈 D.陆续 暴发 壮烈
3.下面这段话概括出电气化高速铁路的特点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环境污染小 B.安全性能好 C.运行速度快 D.能力消耗低。
4.下列句子的意思是( )
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A.搞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的态度、勤于观察的习惯、一丝不苟的精神。
B.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要用别的词语。
C.搞科学研究,只能精确观察。
D.搞科学研究的时候,可以进行严谨的推断。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是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著作有《边城》等。
B.《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C.《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法国的丹尼尔.笛福,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二、书写
6.读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7.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在这次战斗中,敌人被我军全部歼( )灭了。
(2)满天的繁星像钻石一样璀( )璨( )夺目。
(3)凌晨两点,窗外的天空还是黑魆( )魆的。
8.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远征难——( ) 只等闲——( ) 腾细浪——( )
云崖暖——( ) 大渡桥——( ) 尽开颜——( )
9.照样子,写词语。
例:婉言谢绝(和语言有关)
例:横七竖八(含有两个数字)
例:自言自语(ABAC式)
10.查字典填空。
“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丸”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小而圆的东西;②专指“药丸”;③量词,用于丸药。它在下面各词中应选哪种解释?
弹丸之地( ) 一次三丸( ) 丸药( )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七律·长征》一诗中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
(2)更使红军感到欣喜的是终年积雪不化的岷山被自己踩在脚下,红军翻越岷山后,人人笑逐颜开。这句话对应的诗句是: , 。
四、信息匹配
1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崎岖(qí qǐ) 叽里呱啦(gū guā) 嗖的一声(sōu shōu)
大夫给他缠绷(bēng běng)带的时候,他的脸绷(bēng běng)得紧紧的。
13.选字填空。
[牙 芽] ( )齿 发 ( )
[突 秃] ( ) 头 ( )然
[熄 息] 消( ) ( )灭
14.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含义。(填序号)
律:①法则,规章;②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吕(阴律),合称十二律;③旧体诗的一种体裁;④约束。
律师( ) 自律( ) 音律( ) 七律( )
15.精挑细选。(选词填空)
诞生 出生 肃静 安静
(1)邻居小妹妹于新年的第一天( )了。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3)厅堂里很( ),只有一个彪形大汉昂首挺胸地坐在椅子上。
(4)员工们( )地坐在会场上听领导讲话。
16.选词填空。
宣布 宣告 宣讲 宣读 宣传
(1)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 )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老师在班会上( )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学的决定。
(3)老师( ):“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毛主席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陆续 连续 继续
(5)步兵、炮兵、骑兵( )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6)一万支礼花( )射入天空。
(7)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 )进行。
17.选择相应的英雄人物填入括号里。
A.董存瑞 B.邱少云 C.王二小 D.刘胡兰
(1)烈火焚身,纹丝不动。( )
(2)威逼利诱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
(3)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的暗堡。( )
(4)掩护群众,将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
18.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D.环境描写
(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2)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
(3)他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
(4)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
五、句子训练
19.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0.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2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仿写句子)
22.我们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 我们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23.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用划线词造句)
24.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六、语言表达
25.口语交际
班级准备举办一次关于“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演讲活动,你的朋友王萌想参加这次活动,于是向你请教,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王萌:我想参加班级举办的“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演讲活动,听说你在前几天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能向你请教一些问题吗?
我:
王萌: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演讲稿更有说服力呢?
我:你可以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牺牲; 。还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比如 等。
王萌:演讲时,语气、动作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我:
王萌:好的,我记住了,谢谢你!我:不客气,祝你成功!
《第2单元基础知识强化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A A D
1.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结构。
“排山倒海”的结构形式为“动+名+动+名”。
A.“惊涛骇浪、横七竖八”是“形+名+形+名”,“粉身碎骨”是“动+名+动+名”。
C.“天翻地覆、朝思暮想”是“名+动+名+动”,“左邻右舍”是“形+名+形+名”。
D.“聚精会神”是“动+名+动+名”,“眼疾手快”是“名+形+名+形”,“丰功伟绩”是“形+名+形+名”。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持续: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状态。
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猛然喷发出来,向四周迸射。②突然发作。③矛盾尖锐化,通过外部对抗的形式来表现。
暴发:①用不正当手段或由于意外机会而突然发财。②突然发作,突然兴起。
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
壮烈:指豪壮激越;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
(1)这里表示的意思应是“一万支礼花先后射入天空”,此处应填“陆续”。
(2)“爆发”的适用范围要比“暴发”更为宽泛。“暴发”多用于山洪、疾病等具象化的对象。用“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更好,故此处选“爆发”。
(3)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就义,此处应填“壮烈”。
故答案选B。
3.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这段话用“电气化高速铁路”与“喷气客机”作比较,进而得出电气化高速铁路对环境的污染小,喷气客机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
故答案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做此题需要学生读通句子,正确掌握句子的深层含义。“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讲的是:做研究要有眼睛的态度,不能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观察是需要仔细、并且要勤于观察,不能用推断和估计去敷衍。
A.符合句意。
B.错误,文中未提及“要用别的词语”,文中强调的是做研究的态度。
C.错误,“搞科学研究,只能精确观察。”句子过于绝对,也不是句子的正确含义。
D.错误,“可以进行严谨的推断。”错误,原文中已经说了“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故答案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A.正确,《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B.正确,《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C.《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写作时代约为东汉末年,作者不详。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逶”“迤”“磅”“礴”“索”“寇”“寒”“岷”“悬”“崖”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jiān cuǐ càn xū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歼灭[jiān miè]:消灭(敌人)
璀璨[cuǐ càn]:光明灿烂。
黑魆魆[hēi xū xū]:形容黑暗。
8. 近 忙 粗 寒 小 关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远征难: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远的反义词:近。
只等闲:只当做平平常常的事情。闲的反义词:忙。
腾细浪:形容五座山岭在红军战士脚下就像是微波细浪在起伏。细的反义词:粗。
云崖暖: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暖的反义词:寒。
大渡桥:一般指泸定桥。大的反义词:小。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开的反义词:关。
9. 轻声细语 掷地有声 油腔滑调 仗义执言 颠三倒四 隔三差五 千奇百怪 九死一生 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绘声绘色 半信半疑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和语言有关的词语有: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对答如流、喋喋不休等。
含有两个数字的词语有:五花八门、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等。
ABAC式词语有:无边无际、一模一样、百战百胜、全心全意等。
10. W wán 丿 2 ① ③ ②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丸”字读音为wán,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W,再查音节wán;部首是“丿”,共3画,除去部首还有2画。
弹丸之地: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丸:小而圆的东西。故选①。
一次三丸:一次吃三颗药。丸:量词,用于丸药。故选③。
丸药:意思是指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丸:药丸。故选②。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意思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12.qí guā sōu
bēng bě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崎岖:读qí qū,山路高低不平。
“呱”读作“gū”时,指小儿哭声;读作“guā”时,指声音响亮。
“叽里呱啦”形容说话声音嘈杂、不清。“呱”在这应读作“guā”,表示声音亮。
嗖的一声(sōu):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
绷:读作“bēng”时,指束,包扎;读作“běng”时,指板着,强忍着。
绷带:指包扎伤处或患处的纱布带,这里的“绷”读作“bēng”,表示包扎;句中“脸绷得紧紧的”表示脸板着,“绷”应读作“běng”。
13. 牙 芽 秃 突 息 熄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牙:指人和动物口腔中用于咀嚼的坚硬器官(如:牙齿、象牙)。
芽:指植物刚长出的幼体(如:发芽、嫩芽)。
牙齿:人体器官。
发芽:植物生长。
突:表示忽然、出乎意料(如:突然、突变);指冲出或凸起(如:突破、突起)。
秃:指头发或毛发脱落(如:秃头、秃顶)。形容物体缺少覆盖物(如:秃树、秃山)。
秃头:头发脱落。
突然:忽然。
熄:专指火或光停止燃烧/发光(如:熄灭、熄灯)。
息:指呼吸(如:喘息、气息);表示停止(如:休息、息怒),引申为消息、利息等含义。
消息:信息传递。
熄灭:(指火、灯等)停止燃烧、发光。
14. ① ④ ② ③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律师”:律师是依据法律条文,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这里“律”指的是法律等法则、规章,故选①。
“自律”:意思是自我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律”在此处是约束的意思,故选④。
“音律”: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与乐音高低的标准相关,对应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故选②。
“七律”:是旧体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故“律”选③。
15. 出生 诞生 安静 肃静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诞生:指出生,降生;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
出生:指一切生命的产生。
(1)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句子描述“小妹妹”的降生,故选“出生”。
(2)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句子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重大历史事件,故选“诞生”。
肃静:肃清;使安定;严肃寂静;指没有违犯礼法或禁例的事情发生。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多指社会环境人。
(3)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句子描述厅堂里只有一个人,强调环境的宁静,故选“安静”。
(4)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句子描述员工听领导讲话是正式场合,需要庄重,故选“肃静”。
16. 宣传 宣读 宣布 宣告 连续 陆续 继续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宣布”着重指公开正式地告诉大家。一般用于比较重大的事件或决定,让更多的人知晓。
“宣告”着重指郑重地宣布重大事情,通常带有一定的庄重性和权威性。
“宣讲”侧重于讲解、宣传某种思想、理论、政策等。
“宣读”指在集会上当众朗读文件、告示、决定等内容。
“宣传”指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强调传播和推广的过程。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强调事物出现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依次出现,中间有间隔。
“连续”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强调事物在时间上的延续性,没有中断。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也可表示在中断之后又接着进行。
(1)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把毛泽东同志的生平经历、伟大成就和崇高精神等内容向低年级的同学们进行讲解、传播,让他们了解和认识毛泽东同志。故选宣传。
(2)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在班级召开的会议上,当众朗读了表扬李文同学的相关文件或决定内容,让全班同学知晓对李文同学的表扬事宜。故选宣读。
(3)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公开正式地告知全班同学,学雷锋活动从此时正式启动,让大家开始投入到学雷锋的各项行动中。故选宣布。
(4)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毛主席郑重宣布的重大事项(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重大宣告),通过无线电这种传播方式,被广泛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故选宣告。
(5)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步兵队伍、炮兵队伍和骑兵队伍一个接着一个,中间没有间断地依次从主席台前方通过。故选连续。
(6)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万支礼花有先有后地、在一段时间内依次从地面发射到天空中,不是一次性全部发射,而是分批次,中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故选陆续。
(7)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阅兵仪式完成之后,群众游行活动接着前面的进程不间断地开展下去。故选继续。
17. B D A 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董存瑞: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托起炸药包将敌人的暗堡炸毁,从而为大部队打通了进攻的道路,当时未满19岁。
B.邱少云: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建乡)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他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C.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略者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人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却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牺牲时才十三岁。
D.刘胡兰: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时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之下,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1)“烈火焚身,纹丝不动。”对应的是邱少云,故选B。
(2)“威逼利诱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对应在的刘胡兰,故选D。
(3)“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的暗堡。”对应的是董存瑞,故选A。
(4)“掩护群众,将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对应的是王二小,故选C。
18. C B A 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描写方法。
(1)这句话通过“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可知这是神态描写。
(2)这句话通过“拔”“拧”“扔”等动词可知,这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
(3)从“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可知这是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
(4)从“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悬崖绝壁”可知这是环境描写。
19.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只听见笔尖的沙沙声,只听见监考老师轻轻的脚步声。
【详解】本题考查加点字造句。
关联词“只听见……只听见……”在这里表示的是并列关系,也就是同时存在的、同等重要的两种或多种情况。
示例: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很安静,只听见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只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
20.毛主席宣读公告。
【详解】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要去掉句子中的补充修饰的成分,剩下句子的主谓宾。“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是状语,应该去掉;“中央人民政府的”是“公告”的定语,应该去掉。剩下主语“毛主席”,谓语“宣读”,宾语“公告”。
缩句之后为:毛主席宣读公告。
21.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根据例句可知,是仿写夸张句。夸张句就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的句子。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如: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22.我们不仅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
【详解】本题考查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结合“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可知,后一句的意思比前一句的意思更递进一层,故运用表示递进关系关联词“不仅……还……”,将第二句话的主语“我们”去掉。即:我们不仅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
23.他在行动中伪装成老人,谁也没辨认出来。
【详解】本题考查造句。
解答时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意思来造句,只要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伪装:(动)假装。
如:当我卸下伪装走到你面前,才发现,我就是一个笑话。
24.天上的白云像棉花一样洁白。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根据例句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仿写时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春风的吹拂下像海浪一样翻动。
25. 当然可以,你想问什么问题? 董存瑞为了炸毁敌军的碉堡牺牲了自己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在演讲时,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要大方。可以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第一空:结合上文的“我能向你请教一些问题吗?”可知,此处是“我”进行的回答。再结合下一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演讲稿更有说服力呢?”可知,“我”的回答是同意提问的。
示例:当然可以,您请问。
第二空:结合前文的“你可以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牺牲”可知,此处应进行相应的举例,常见的例子是董存瑞、黄继光等。
示例:黄继光为完成任务而用胸膛堵住敌人的地堡机枪眼。
第三句:结合前一句“还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可知,此处应引用相应的名言。
示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四句:结合前文“演讲时语气、动作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可知此处是要从演讲的语气、动作方面进行回答,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积累组织答案。
示例:动作要自然流畅, 不要过于僵硬或夸张,保持身体放松, 展现出自信和从容;语气要变化多样,避免单一的语调, 通过升降调、 停顿和重音的变化来强调关键信息, 保持听众的注意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