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9 15:0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基础知识强化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蝙蝠(biǎn) 荧光(ying) B.敏锐(ruì) 纵横(héng)
C.屏幕(pín) 障碍(zhàng) D.即使(jì) 系鞋带(jì)
2.“徉(yánɡ)”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有关?( )
A.住所 B.假装 C.羊群 D.行走
3.下列形声字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左声右形:鹅 顿 B.上声下形:熟 驾
C.左形右声:豌 蚊 D.上形下声:崩 恐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改进技术 B.改良土壤
C.改变形状 D.改善研究
5.那颗自认为是最了不起的豌豆想飞进太阳里,最后却落到水沟里去了。其性格特点是(  )
A.随遇而安,不思进取。 B.理想远大,充满自信。
C.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D.重视荣誉,不甘落后。
6.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今天的表现有点儿让人出乎意料。
B.我们班获得了这次拔河比赛的冠军,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奖励了我们一节自由活动课。
C.他很气愤地站在那里,呼风唤雨地吼道:“你们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D.我们在学习时,要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
7.结合所学,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呼风唤雨的世纪》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B.安慰朋友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C.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D.神话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科学解释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多读神话故事。
二、书写
8.看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9.同音字填空。
(1)lián:( )花 ( )系 ( )接 南( ) 窗( )可( )
(2)zhì:( )量 ( )热 ( )慧 ( )止 ( )疗 甚( ) 专心( )( )
10.写出反义词。
愉快——( ) 虚弱——( ) 广阔——( ) 敏锐——( )
清楚——( ) 安全——( ) 舒适——( ) 方便——( )
11.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
(2)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下跳舞。( )
(3)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 )
(4)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
12.填空题。
(1)好问则裕, 。(《尚书》)
(2) , ,慎思之, ,笃行之。(《礼记》)
(3)李芳同学觉得自己很聪明,不需要努力学习。老师引用王充的话来鼓励她应勤学好问:“ 。”
四、信息匹配
13.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荧光屏(yíng yín) 铃铛(dāng dǎng) 家雀(què qiǎo)
蝙蝠(biān piān) 船舶(bó bái) 溢出(yì lì)
14.用“\”划去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苍(蝇 绳) (驻 注)扎 (赔 培)养 (煤 媒)气
气(芬 氛) (赌 堵)气 (坚 竖)直 狡(猾 滑)
15.选字填空。
[注 驻] ( ) 守 ( )音 关( )
[抄 钞] ( ) 写 ( )票 照( )
[芬 氛] ( ) 围 ( )芳 气( )
16.选词填空。
改变 改观
(1)规范化管理使工厂的面貌大为( )。
(2)科学在( )着人类的生活。
17.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填序号)
A.设问 B.排比 C.引用 D.比喻 E.反问
(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
(3)难道我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
(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18.下面句子中的“揭”是哪种解释?选一选。
“揭”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②使隐瞒的事物显露;③高举。
(1)他的阴谋当场被人揭穿了。( )
(2)妈妈揭开锅盖,浓浓的香气迎面扑来。( )
(3)人民揭竿而起,反抗这残暴的统治。( )
(4)晚上,他把左胳膊上贴的膏药揭了下来。( )
19.拓展练习。
巧填俗语。(根据意思选择序号)
A.打头阵 B.挑大梁 C.占上风 D.破天荒
E.栽跟头 F.敲边鼓 G.开绿灯 H.碰钉子 I.做笼子
(1)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
(2)比喻准许做某事。( )
(3)比喻从旁帮腔。( )
(4)比喻失败或出丑。( )
(5)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
(6)比喻设置陷阱。( )
(7)保持优越位置。( )
(8)比喻冲在前面带头干。( )
(9)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
五、句子训练
20.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缩写句子)
21.这粒豌豆说:“我胖得够美了!我胖得要爆出来了。”(改为转述句)
22.母亲不相信。母亲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用关联词语合并成 一句话)
23.①禾苗靠阳光和雨露生长。②海底的鱼类发出各种声音。(改为一问一答的句子)
24.“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美好的愿望”指的是 。
25.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缩句)
《第2单元基础知识强化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D D C A D
1.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蝙蝠(biǎn)——biān;荧光(ying)——yíng 。
B.正确。
C.屏幕(pín)——píng
D.即使(jì)——jí。
2.D
【详解】本题考查形声字。
徉,形声字,从“彳”,“羊”声。“彳”为“行”之省;“羊”意为“边吃边走”。
故答案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形声字辨析。
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主要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原有基础上改编而成,根据字体表示事物的类别。
D.“恐”属于上声下形,故分类错误。
4.D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
A项中,“改进”改变原有状况,使得到提高,如:改进技术。
B项中,“改良”改掉缺点,使更适合要求,如:改良土壤。
C项中,“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如:改变形状。
D项中,“改善”使原有情况变好一些,如:改善条件。
5.C
【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丹麦·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主要内容: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结合“可是第四粒豌豆,它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但却掉进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后,它被水泡得又肥又大。”和“‘我胖得都快要裂开了。我想,任何豆子都没有,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我是五粒豆子中最了不起的一粒。’”可以看出豆子的妄自尊大,自高自傲。所以选C。
6.A
【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搭配能力。
出乎意料:超出人们的料想之外。
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等。
呼风唤雨:原神话小说中指神仙道士能使风和雨都听他的使唤的法术。多比喻具有能够支配自然或社会的力量
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
B项,有误。
结合“我们班获得了这次拔河比赛的冠军”和“奖励了我们一节自由活动课。”来看搭配“青红皂白”有误。
C项,有误。
结合“他很气愤地站在那里”来看搭配“呼风唤雨”有误。
D项,有误。
结合“有不懂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来看搭配“不耻下问”有误。
7.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
神话故事是指关于人类和世界变迁的神圣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表现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精神寄托。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
多读神话故事的好处:1.帮助孩子探索世界2.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发展3.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由此看来D项叙述错误。
8.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雷”“程”“驾”“暖”“腾”“雾”“横”“唤”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9. 莲 联 连 联 帘 怜 质 炙 智 制 治 至 致志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
(1)莲花(lián huā):即荷花。
联系(lián xì):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
连接(lián jiē):相连邻接。
南联(nán lián):地名。
窗帘(chuāng lián):挂在窗户上,起遮挡作用的帘子。
可怜(kě lián):怜悯。
(2)质量(zhì liàng)∶物体的一种性质,通常指该物体所含物质的量,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炙热(zhì rè):炽热。
智慧(zhì huì):分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制止(zhì zhǐ):用强力阻止,强迫停止。
治疗(zhì liáo):医治疗养。
甚至(shèn zhì):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用心专一,聚精会神。
10. 悲痛 强壮 狭窄 迟钝 模糊 危险 艰苦 不便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愉快:快意;舒畅。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痛苦、悲伤、烦恼。
虚弱:(身体)不结实;空虚薄弱。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健康、强健、结实。
广阔:广大宽阔。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狭隘、窄小、狭小。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钝拙、驽钝。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隐约、含糊、恍惚。
安全:没有危险;平安。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危机、危急。
舒适:舒服安逸。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难受、惆怅、辛苦。
方便:便利;适宜;婉辞,指有多余的钱。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如:麻烦、留难、碍事。
11. 反问 拟人 比喻 设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1)“难道……吗”反问词,后边加问号,是反问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2)“蝴蝶跳舞”赋予了蝴蝶人的动作,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拟人。
(3)把“洋葱和大蒜头”比作“鳞片”,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
(4)一问一答,自问自答,运用的修辞手法为设问。
12. 自用则小 博学之 审问之 明辨之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意思是: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自《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意思是: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13.yíng dāng qiǎo
biān bó yì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荧光屏(yíng):一种涂有能产生荧光物质的屏幕。
铃铛(dāng):指因受外力摇晃而发声的铃。
雀:读“què”时,意思是鸟类的一科,吃粮食和昆虫。读“qiǎo”时,用于一些口语词。家雀(qiǎo):麻雀的俗名。
蝙蝠(biān):泛指所有属于翼手目的许多种哺乳动物。
船舶(bó):各种船只的总称。
溢出(yì):充满某个容器并向外流出。
14.绳 注 赔 媒
芬 堵 坚 滑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形近字辨析。
苍蝇:昆虫,种类很多,通常指家蝇,头部有一对复眼。幼虫叫蛆。成虫能传染霍乱、伤寒等多种疾病。故划去“绳”。
驻扎:(部队)在某地住下。故划去“注”。
培养: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故划去“赔”。
煤气:指液化石油气。故划去“媒”。
气氛: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故划去“芬”。
赌气:因为不满意或受指责而任性(行动)。故划去“堵”。
竖直:垂直于地平面或水平主轴方向。故划去“坚”。
狡猾:阴险奸诈,诡计多端。故划去“滑”。
15. 驻 注 注 抄 钞 抄 氛 芬 氛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选字填空。
①“驻守”指驻扎防守。
②“注音”指用符号表明文字的读音。
③“关注”指关心重视。
④“抄写”指照着原文写下来。
⑤“钞票”指纸币。
⑥“照抄”指按照原文一字不漏地抄录。
⑦“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⑧“芬芳”指香、香气。
⑨“气氛”指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16. 改观 改变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改变: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使改变。
改观:指的是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1)结合语境,规范化管理是工厂呈现出新的、向好的结果。故选“改观”。
(2)结合语境,科学让我们的生活生了显著的、全面的差别影响。故选“改变”。
17. C D E 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里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了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 世纪的成就变化之快、之大。故选C。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此句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
(3)“难道我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意思是“我不能永远在这儿坐下去”,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故选E。
(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有问有答,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故选A。
18. ② ①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揭穿:揭露、揭破;戳穿。揭: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故选②。
(2)揭开: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揭: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故选①。
(3)揭竿而起:高举反抗的旗帜,起来斗争;泛指人民武装起义。揭:高举。故选③。
(4)揭了下来:把黏在物体上的东西取下。揭: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故选①。
19. H G F E D I C A B
【详解】考查俗语的解释。
A.打头阵: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
B.挑大梁: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C.占上风: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D.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E.栽跟头:指因某项事业失败而经历的教训,受到的挫折,也指感情受挫等经历。
F.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
G.开绿灯:比喻允许或不禁止。还表示为某事提供方便。
H.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I.做笼子:设置陷阱,设套,做局。
(1)由“拒绝”“斥责”可知是“碰钉子”,故选H;
(2)由“准许”可知是“开绿灯”,故选G;
(3)由“从旁帮腔”可知是“敲边鼓”,故选F;
(4)由“失败”“出丑”可知是“栽跟头”,故选E;
(5)由“第一次”可知是“破天荒”,故选D;
(6)由“设置陷阱”可知是“做笼子”,故选I;
(7)由“优越”可知是“占上风”,故选C;
(8)由“前面”“带头干”可知是“打头阵”,故选A;
(9)由“支柱”可知是“挑大梁”,故选B。
20.人们寄托愿望。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缩写。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句子中的主语是“人们”,干什么“寄托愿望”,去掉修饰语“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自己的美好”。
即:人们寄托愿望。
21.这粒豌豆说,它胖得够美了!它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详解】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一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根据语境将其改为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或者人名。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本句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把“我”改为“它”。
改为:这粒豌豆说,它胖得够美了!它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22.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母亲不相信”与“母亲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而但……”相连。注意第二句的主语要去掉。
改为: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23.①禾苗靠什么生长?当然是靠阳光和雨露生长。
②海底的鱼类有什么表现呢?海底的鱼类发出各种声音。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设问句是有疑而问,但不需别人回答,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属于自问自答的形式。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禾苗靠阳光和雨露生长。”这是一个问题的答案。若改成一问一答的句子可以是:禾苗靠什么生长?禾苗靠阳光和雨露生长。
“海底的鱼类发出各种声音”这是一个问题的答案。若改成一问一答的句子可以是:海底的鱼类会发声吗?海底的鱼类发出各种声音。
24.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这个句子出自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根据原文“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并结合全文可知,“美好的愿望”指: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25.人类获得发现和发明。
【详解】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在这个句子中,“利用科学技术”是方式状语,“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是定语,都要去掉,只保留主语“人类”、谓语“获得”、宾语“发现和发明”。
改为:人类获得发现和发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