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
①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藏——( ) 平坦——( ) 简单——( )
2.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 。选文中作者的观察顺序是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 。
3.蟋蟀不吃出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4.请用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
课内阅读。
普罗米修斯(节选)
①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chéng chěng)罚,吩附火神立即执行。
②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shù sù)你。”
③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④火神不敢违(wěi wéi)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⑤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xī qī)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6.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佩——( ) 惩罚——( ) 饶恕——( ) 坚定——( )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8.理解选文第3自然段中画“______”的句子,并完成练习。
(1)在读这个句子时,要读出( )的语气。
A.疑惑、痛苦 B.愤怒、坚定 C.疑惑、愤怒
(2)说说你从划线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9.在这篇神话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神奇?请你简要写一写。
阅读。
园博园游记
①来到园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照世界文化遗产——登封汉三阙(què)建造而成的巨大古典式城门楼、气势恢宏、精英典雅有迎宾之势。正对着园区中轴线的是华夏馆,这座运用现代材料和生态技术构筑而成的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充分诠释了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往里走,就来到同心湖,站在拱形石桥上一眼望去,九座形态各异的石桥连同碧波荡漾的同心湖,一起勾勒了“九州同心”的美好寓意。同心湖对岸坐落着全园最高的轩辕阁,站在轩辕阁上鸟瞰(kàn),整个园博园风景尽收眼底。
②园博园内大大小小94个展园,各具特色,美轮美奂。我最喜欢河南的豫园,古色古香的建筑,层次繁复、色彩艳丽的雕花、漆绘,置身其中仿佛跨越时空,穿越到了800多年前的大宋王朝。出了豫园,一路向南,就来到了三亚园。一片深蓝的大海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视线,阳光、海滩、棕榈树……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这海滩上尽情地玩耍。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摆起各种姿态,拍照留念,仿佛是想要留住这美好的时光。苏州园沧浪亭的门厅、假山奇石、小桥流水尽显江南的柔炎;呼和浩特园内驼铃声声,战马嘶鸣,使人感受到大西北的粗犷(guǎng)和厚重。
③夕阳西下,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风景如画的园博园。
10.根据文段的内容,补充游览顺序。
第①段:城门楼→( )→( )→( )
第②段:豫园→( )→( )→( )
11.用“~~~~~”划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12.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测文中“鸟瞰”的意思是 (A.从下面向上看B.从高处向下看),我知道表示看的词语还有 、 等。
13.文章第③段把 比作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课外阅读。
梧桐树(节选)
①公寓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亲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芭蕉叶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与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与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后,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变回了春初的面目。(作者:丰子恺,选文有删改)
14.短文中,作者运用的观察方式是( )
A.用鼻子闻 B.用嘴品尝 C.用耳朵听 D.用眼睛看
15.想一想,梧桐长叶的方式属于哪一种?( )
A.新陈代谢 B.微乎其微 C.显而易见 D.悄无声息
16.品读短文第③段,完成练习。
(1)本段中,作者用 和 与梧桐叶作比较,写出了梧桐叶 、 和 的特点。
(2)作者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叶比作 和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 (细致 连续)观察。
17.“处处留心皆学问”,准确生动的介绍离不开连续、细致的观察。试举例说明作者观察的连续与细致。
课外阅读。
点金术
①很久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国王,名叫麦得斯,他最喜欢金子。
②一天,他希望老天爷赐给他更多的金子。老天爷看他这样贪得无厌,就决定惩罚他,说:“好吧,我赐给你点金术,从明天早晨起,你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
③听到这话,麦得斯心花怒放,对自己说:“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④第二天,他很早就起床了。他触到床,床就变成了金的。他开始穿衣服,衣服也成了金的。麦得斯高兴极了。
⑤随后,麦得斯到花园里去赏花。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玫瑰花芬芳艳丽。他摘下一朵大红玫瑰花,这花一到手中也立刻变成了金的。他又摘下一朵,又成了金的。这使他很扫兴,因为他喜欢色彩缤纷的鲜花。
⑥麦得斯去吃早饭,他端起一杯牛奶,杯子和牛奶立即变成了金的。他拿起一片面包,面包也成了金的。现在,麦得斯开始闷闷不乐了。因为,金子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他虽然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却饥肠辘(lù)辘。
⑦麦得斯又来到花园。他的小女儿正在花园里,她看到爸爸,就向他跑来。麦得斯非常喜欢小女儿,便亲吻了她一下,小女儿立刻变成了一座金雕像。
⑧“老天爷啊,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他痛苦地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
⑨老天爷说:“到你花园旁的河里去洗洗手,河水会把点金术带走的。”
⑩麦得斯到河里去洗了手,然后,疾步如飞地向他小女儿的金雕像跑去。他再一次亲吻她,使她还原成美丽可爱的小女儿。
麦得斯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教训。
18.文中,“点金术”指的是 。
19.短文围绕“点金术”写出了麦得斯心情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他心情变化的词语。
心花怒放 ( ) ( ) ( ) ( )
20.读了短文,你觉得麦得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读画“ ”线的句子,从人物神态、语言等角度展开想象,看到了这样的画面:麦得斯
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片段)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
A.向着同一个方向。 B.随,趁便。
C.服从,不违背。 D.适合,不别扭。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
A.初生而柔弱,娇嫩。 B.淡,浅。
C.阅历浅,不老练。 D.经火力烧制的时间短。
23.长大的爬山虎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叶子 ,在墙上铺得很均匀;三是长得茂密。
24.选段主要写 。作者写得这么细致是因为 。
25.品析选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字“漾”,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爬山虎的叶子平铺在墙面,像绿色的水面。微风拂过叶子,如水波荡漾,煞是好看。
B.“漾”字形象地写出了一墙叶子被风拂过的动态美。
C.微风吹过铺满叶子的墙,就像绿色的湖面漾起波纹一般。
D.叶子很凌乱,风一吹就乱舞起来。
26.你一定也观察过一些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选择其中的一个,与同学分享你的观察所得吧。
《期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显露 崎岖 复杂 2. 法布尔 从外到内 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3.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4.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解析】1.本题考查写反义词。
结合第①段的句子“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可知“隐藏”意思是:躲藏,隐蔽起来不使发现。故反义词为显露、暴露。
结合第①段的句子“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可知“平坦”意思是没有高低凹凸。故反义词为崎岖、险峻。
结合第①段的句子“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可知“简单”意思是:不复杂;头绪少。故反义词为复杂、困难。
2.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及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本文选自课文《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文段第①自然段写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第②自然段写了蟋蟀住宅的内部构造,故这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从外到内。
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句子第①段“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可知,因为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所以蟋蟀不去吃它。
4.本题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句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可知答案。
5.chéng shù wéi xī 6. 钦佩 惩处 宽恕 坚决 7.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取走火种后,决定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火神试图劝解普罗米修斯认错,但他坚决拒绝。随后,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遭受着风吹雨淋和鹫鹰啄食肝脏的痛苦,但他始终不屈服。 8. B 从划线句子中我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利益,不惜牺牲自己,面对宙斯的惩罚表现出无比的坚定和勇气。 9.普罗米修斯能够从天上取走火种,这一行为本身就充满了神奇色彩。
【解析】5.本题考查字音。
惩罚(chéng fá):惩戒;责罚;处罚。
饶恕(ráo shù):指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不计较过错。
违抗(wéi kàng):违反,抵抗,抗拒。
双膝(shuāng xī):人的两个膝盖。
6. 敬佩:指敬重而佩服。它的近义词可以是:钦佩、仰慕、尊敬、崇拜、景仰等。
惩罚:惩戒;责罚;处罚。它的近义词可以是:处罚、惩处、惩治、制裁、处分等。
饶恕:指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不计较过错。它的近义词可以是:宽恕、原谅、赦免等。
坚定:稳定坚强,不动摇。它的近义词可以是:坚决、稳固、坚毅、坚强、稳定等。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选文主要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因从天界偷取火种给人类而遭到宙斯的惩罚。宙斯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执行惩罚,但火神敬佩普罗米修斯,建议他向宙斯求饶以换取宽恕。然而,普罗米修斯坚定地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为人类带来火种没有错,并愿意承受一切痛苦也不愿归还火种。最终,他被锁在高加索山上,遭受风吹雨淋和鹫鹰啄食肝脏的无尽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于宙斯。
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普罗米修斯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他对宙斯惩罚的反抗和对人类福祉的坚持。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宙斯不公行为的愤怒,同时也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极端的惩罚,也不会屈服或放弃。因此,“愤怒、坚定”最能准确地描述普罗米修斯在这句话中的情感和态度。
故选B。
(2)我可以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勇敢。他认为自己为人类带来火种是一种正义的行为,即使这种行为触怒了众神的领袖宙斯,他也毫不后悔。普罗米修斯愿意为了人类的利益承受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这体现了他对人类深深的关爱和牺牲精神。
同时,这句话也展现了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和对抗压迫的决心。他拒绝向宙斯屈服,即使面对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反映了他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成为了为正义和自由而斗争的象征。
9.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在这篇神话故事中,以下几个地方让我感到神奇:
火种的偷取: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取火种给人类,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神权的挑战,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的关爱和勇气。
无尽的惩罚: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这种惩罚的残酷性和持久性展现了神话中对英雄考验的极端性。
肝脏的重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被鹫鹰啄食,但每到晚上又能重新长出来。这种超自然的恢复能力,使得他的痛苦成为永恒,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火神的同情:火神赫淮斯托斯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和愿意帮助他求情,显示了即使在神界,也有对正义和勇气的认可。
普罗米修斯的坚毅:尽管遭受了如此残酷的惩罚,普罗米修斯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向宙斯屈服。这种坚毅的精神是神话故事中英雄典型的特质。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神话故事的神奇和魅力,它们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也是传递文化价值观和人类情感的重要载体。
10. 华夏馆 同心湖 轩辕阁 三亚园 苏州园 呼和浩特园 11.园博园内大大小小94个展园,各具特色,美轮美奂。 12. B 仰望 眺望 13. 园博园 一幅美丽的画 对园博园的留恋与喜爱
【解析】1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①段“正对着园区中轴线的是华夏馆,这座运用现代材料和生态技术构筑而成的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充分诠释了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往里走,就来到同心湖,站在拱形石桥上一眼望去,九座形态各异的石桥连同碧波荡漾的同心湖,一起勾勒了“九州同心”的美好寓意。同心湖对岸坐落着全园最高的轩辕阁” 可知,游览顺序为城门楼→华夏馆→同心湖→轩辕阁。
结合第②段“出了豫园,一路向南,就来到了三亚园。”“苏州园沧浪亭的门厅、假山奇石、小桥流水尽显江南的柔炎;呼和浩特园内驼铃声声,战马嘶鸣,使人感受到大西北的粗犷和厚重。” 可得出,游览顺序是豫园→三亚园→苏州园→呼和浩特园。
11.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
第②段主要是在描述园博园里面各个展园的特色。先是说 “我最喜欢河南的豫园”,并详细描述了豫园古色古香的建筑、雕花漆绘等特色,接着介绍了三亚园里的大海、阳光、海滩等吸引人的景象,还提到了苏州园沧浪亭体现出的江南柔美以及呼和浩特园展现出的大西北的粗犷厚重,由于整个段落都是围绕着园博园内不同展园各具特色这一内容展开的,所以中心句是 “园博园内大大小小94个展园,各具特色,美轮美奂”。
1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和词语仿写。
文中第①段“站在轩辕阁上鸟瞰,整个园博园风景尽收眼底”,结合“站在轩辕阁上”和“整个园博园风景尽收眼底”可知,“鸟瞰”是从高处向下看,故选B。表示看的词语还有:俯视、远望。
1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第③段“夕阳西下,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风景如画的园博园。”可知,把园博园比作一幅美丽的画,从“告别了风景如画的园博园”可知。从“恋恋不舍”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离开园博园的时候是非常不舍的。因为前面描写了园博园很多美丽的景色,如各种特色的建筑、不同风格的展园等,这些美景让作者陶醉,而当要离开的时候,这种不舍的情感就通过 “恋恋不舍” 这个词表达了出来,所以表达了作者对园博园美景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14.D 15.C 16. 芭蕉叶 丁香叶 大 多 密 团扇 猪耳朵 细致 17.作者观察的连续体现在从春尽夏初看到新桐初乳,到夏天看到绿叶成荫,再到一个月以后看到梧桐叶落,完整地记录了梧桐树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变化。
【解析】14.本题考查观察方式。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公寓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可以看出作者是通过用眼睛看来观察梧桐树的。
故选D。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植物以一种不易被察觉的、不断更新的方式生长叶子,旧叶子脱落新叶子长出的过程很隐蔽;
B.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在这里表示植物长叶子的变化很微小,让人难以察觉其从秃枝变成绿叶的过程;
C.显而易见: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对于梧桐树来说,其长叶子的时候枝头疏而粗,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长全树就明显变容,很容易被看到变化;
D.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这里如果说植物长叶悄无声息,是指植物长叶子的过程没有任何动静,让人难以察觉其生长的迹象;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进行分析。“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这就表明梧桐树长叶没有任何掩饰,是一下子就能让人看到明显变化的,所以属于显而易见的方式。
故选C。
16.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修辞手法。
(1)文章第③自然段“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芭蕉叶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挂到树顶”可以看出作者用芭蕉叶和丁香叶与梧桐叶作比较,写出了梧桐叶大、多、密的特点。
(2)文章第③自然段“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挂到树顶”可以看出作者把梧桐叶比作团扇和猪耳朵,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细致观察。
17.本题考查作者观察的连续与细致的分析。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对新桐初乳时“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第③自然段,绿叶成荫时“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挂到树顶”,第④自然段,梧桐叶落时“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等描写,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细致,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梧桐树不同阶段的具体形态。
示例:作者观察的连续体现在对梧桐树不同阶段的持续关注。从春尽夏初新桐初乳,看到嫩黄的小叶子顶在秃枝头上,如树灯和小学生剪贴图案;到夏天绿叶成荫,团扇大的叶片密密层层像青山,猪耳朵般重重叠叠挂着;再到一个月后梧桐叶落,叶子由绿转墨绿再转焦黄,成群飞下。整个过程跨越了不同时间节点,完整呈现了梧桐树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体现了观察的连贯性。
18.国王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 19. 高兴极了 扫兴 闷闷不乐 痛苦 20.我觉得麦得斯是一个贪得无厌,但知错就改的人。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永远比金钱更重要。 21.示例:声泪俱下,仰天大喊道:“我只要我的女儿!我愿拿出所有金子来换取女儿的性命!”
【解析】18.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短文,结合第②段语句“老天爷看他这样贪得无厌,就决定惩罚他,说:‘好吧,我赐给你点金术,从明天早晨起,你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可知,所谓的“点金术”是指:麦得斯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
1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作答本题,应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并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③段句子“听到这话,麦得斯心花怒放”可知, 当麦得斯知道将拥有点金术时,他的心情是“心花怒放”;
从第④段句子“他触到床,床就变成了金的。他开始穿衣服,衣服也成了金的。麦得斯高兴极了”可知,麦得斯发现自己所接触的床和衣服都变成了金子时,他“高兴极了”;
从第⑤段句子“他又摘下一朵,又成了金的。这使他很扫兴”可知,当麦得斯发现花园里自己喜欢的五颜六色的玫瑰花也变成了金子时,他感到很“扫兴”;
从第⑥段句子“他端起一杯牛奶,杯子和牛奶立即变成了金的。他拿起一片面包,面包也成了金的。现在,麦得斯开始闷闷不乐了”可知,当牛奶和面包也因为他的接触而变成了金子,他虽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饥肠辘辘时,他“闷闷不乐”了;
从第⑧段句子“‘老天爷啊,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他痛苦地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可知,直到他亲吻了他的小女儿,女儿也变成了一座金雕像时,麦得斯变得“痛苦”,也意识到自己一味喜欢金子的行为是愚蠢的。
20.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从第②段句子“他希望老天爷赐给他更多的金子。老天爷看他这样贪得无厌,就决定惩罚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
从第⑧段句子“‘老天爷啊,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他痛苦地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和第⑩段句子“麦得斯到河里去洗了手,然后,疾步如飞地向他小女儿的金雕像跑去。他再一次亲吻她,使她还原成美丽可爱的小女儿”可以看出,此时他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国王麦德斯获得了“点金术”,却感到闷闷不乐和痛苦,他失去了原有的幸福,最后不想再拥有“点金术”,只想要他的女儿回来。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我们真正拥有的幸福就在身边,它永远比金钱更重要,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21.本题考查想象写话。
作答本题,应结合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从人物神态、语言等角度展开想象,把麦得斯是如何痛苦地说,说了什么的画面描写下来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麦得斯捶胸顿足、悲痛欲绝地喊着:“老天爷啊,我再也不要金子了,我只想过正常的生活,我只想要我可爱的女儿回来,求求你了!”
22. A B 23. 颜色绿得新鲜 方向一顺儿朝下 24. 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作者经过了细致的连续观察 25.D 26.
我特别喜欢观察家里阳台上的那盆仙人掌。它的外形独特,身体圆滚滚的,表面布满了坚硬而细小的刺,就像是穿了一件天然的盔甲。每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它身上时,那些翠绿的叶片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更令人惊奇的是,仙人掌还会开花,虽然花朵不大,但颜色鲜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为家中增添了一抹温馨与雅致。
【解析】22.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
(1)“一顺儿朝下”就是一律朝下。“顺”,向着同一个方向。故选A。
(2)“嫩红”指像初开杏花那样的浅红色。“嫩”,淡、浅。故选B。
23.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
结合句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可知,长大的爬山虎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颜色新鲜;二是叶子的方向是一顺儿朝下,在墙上均匀地铺开;三是长得很茂密,几乎不留空隙。
24.本题考查对语段的概括和习作方法。
作答本题,要结合语句,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从“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可知,本段写的是爬山虎叶子的特点。作者写得这么细致是因为作者的连续观察耐心细致,才会写得这么详细的。
25.本题考查对重点字的赏析。
D.说法有误。漾:水面轻微动荡;液体过满而外流。结合句子“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可知,这句话中“漾”,它让人们想象到了这样的画面:爬山虎的叶子如同海洋一样随风飘荡的动态画面,“漾”字形象地写出了一墙叶子被风拂过的动态美,并不是用来描述叶子的凌乱或无序状态。
故选D。
26.本题考查仿写语段。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作答时,可联系生活实际,任选一种自己喜欢且观察过的动物或植物,所观察到的画面描写下来即可。
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白兔,你瞧!它多可爱呀!圆圆的身子,浑身又光滑又洁白的毛,就像冬天里的一个大雪球,两只长长的耳朵,红宝石似的红眼睛,一个小小的三瓣嘴,圆圆的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可活泼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