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家人 习作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家人 习作指导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0 09: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家人》习作指导
[习作要素]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习作导航]
一.仔细审题,整体构思,明习作
1. 抓关键词明类别:在习作要求中抓关键词句,本次习作“可以选择一个家人,也可以选择家中几个人来写。”从这里我们能看出这是篇写人的习作,范围是一个或几个家人。
2. 整体构思明框架:
开头:开门见山,点出你要介绍的家人是谁,概括他(她)最大的特点。
中间(重点部分):分段叙述,如外貌,具体事例等。如果写一个家人,每一方面可独立成段;如果写几个家人,每个家人可用1一2段来介绍。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情感。
3. 认真审题明要求:选择他们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选择事例时,也应选择最能反映他们特点的事。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抓特点——聚焦印象独特处
在“我的家人”这一主题中,面对“熟悉却又模糊”的家人,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忙筛选出家人独特之处。
活动1:初画“家人特点树”
1. 在思维导图中心写下家人称呼(如“爷爷”“妈妈”),作为核心主题;
2. 围绕中心画3-4个一级分支,标注“性格脾气”“爱好特长”“职业”“感受印象”等分类维度;
3. 在该维度下填2-3个具体特点(如“姥爷-特长”分支下写“做饭好吃”“钓鱼厉害”“会修家电”。
活动2:确定家人核心特点
在每个特点后加“小分支”,补充“具体小事例”(如“做饭好吃”后写“能把茄子做得软糯酱香”,“会修家电”后写“修过一次台灯”);
如果这个特点,家里其他人没有,则可以确定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了。
评价标准 得星
抓住家人身上印象最深、最独特的特点作为重点内容。 ☆
任务二:叙其事——相应事例见特点。
在选择事例时,应该选择印象最深、最能反映家人特点的事。
若要展现奶奶的“好脾气”(性格),可选取奶奶宽容待人的事例:小男孩不小心砸坏了奶奶喜爱的盆栽,奶奶不但没责备,反而安慰起了小男孩。
若要突出爷爷“会做菜”的本领(爱好),可描写爷爷做饭的场景。
若要体现爸爸“很辛苦”的生活状态,可举爸爸早出晚归、加班等事例。
评价标准 得星
写出性格特点,有相应事例 ☆
写出爱好特点,有相应事例 ☆
写出其他特点,有相应事例 ☆
任务三:抒其情——字里行间藏亲情。
习作中要表达出对家人的情感,既能深化家人的形象,又能让文字充满温度,引发读者共鸣。具体可从以下角度着手:
如:爷爷总说“长身体要多吃”,把最嫩的排骨、最大的鸡腿夹进我碗里。我能长得这么壮实有力,全是爷爷的功劳,每一口饭菜里,都裹着他对我的疼。”
如:看着奶奶笑着安慰砸坏盆栽的小男孩,我忽然觉得她眼角的皱纹都特别温柔。其实那盆花是奶奶养了三年的宝贝,可她总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前面。这样好脾气的奶奶,我真想像她保护别人那样,好好保护她。
如:讲故事的时候,爸爸的声音不高,却像有魔力,总能把我带入故事里。每次靠在他身边听故事,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原来爸爸的爱,就藏在这些睡前的小故事里。
评价标准 得星
表达出对所写家人的情感。 ☆
三.聚焦细节,以改提质,优习作
光有骨架不够,我们还要让文章有血有肉,充满画面感。
1.多用"放大镜"写细节:
不要只写:妈妈很辛苦。
要这样写:"晚上我醒来,看见客厅还亮着微光。妈妈正坐在沙发上,借着微弱的灯光叠衣服。她后背微微弓着,手指轻轻抚平褶皱,时不时抬手揉一下眼睛,打个哈欠,却没停下手里的动作。她额前的碎发也被灯光染得泛着倦意,原来她总在我们睡熟后,悄悄收拾完家里的一切。(用动作、情景来表现"辛苦")
2.让人物"开口说话":
不要只写:奶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安慰起小男孩。
要这样写:小男孩不小心把球踢飞,砸坏了奶奶的茉莉花盆栽,他吓得一个劲儿道歉。可奶奶非但没半点不高兴,反而先弯下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慈祥地笑着,柔声安慰起来:“没事儿没事儿,小孩子玩闹哪有不犯错的?这花盆碎了就碎了,花移到新盆里还能活,你别害怕。”(用神态、语言来表现“好脾气”)
[佳作赏析]
我的“刀子嘴豆腐心”奶奶
我的奶奶特别疼爱我,虽然她总爱“唠叨”我,但心里却像棉花糖一样柔软。
记得那天,我正窝在沙发上看《》,眼睛死死盯着电视,连饭香飘进鼻子都没发现。“哐当”一声,奶奶端着碗筷站在我面前:“小祖宗,快过来吃饭!”可我正看到要砍树的关键时刻,头也不回地大喊:“不吃了!”奶奶不依不饶:“现在不吃,等会儿饿得肚子咕咕叫可别哭!”我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梗着脖子继续看电视。奶奶见劝不动,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厨房了。
没过多久,我的肚子突然“咕噜咕噜”唱起了空城计。我蹑手蹑脚摸到厨房,发现奶奶正把温好的饭菜端出来:“就知道你这小馋猫会饿!”原来她早给我留了热乎饭,还特意把我爱吃的糖醋排骨摆在中间。我狼吞虎咽时,奶奶坐在旁边,一边给我擦嘴一边念叨:“慢点吃,别噎着!”
还有一次,我调皮把垃圾桶踢翻了,垃圾撒得满地都是。奶奶举着扫帚追过来:“小兔崽子,你又捣乱!”虽然她嘴上骂着,却麻利地蹲下身,把垃圾一点点捡回桶里,连我藏在沙发底下的香蕉皮都没放过。看着奶奶佝偻着背收拾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鼻子酸酸的。
现在我才明白,奶奶的唠叨就像春天的细雨,虽然打在身上凉丝丝的,却能让我的心田开出温暖的花。这样的奶奶,我怎么能不爱呢?
【点睛酷评】
选材温暖动人,紧扣家人的特点展开,通过两件生活小事生动展现了奶奶外冷内热的独特形象,选材视角新颖且充满生活气息。文章结构清晰,既整体刻画奶奶性格,又通过“劝吃饭”“收拾垃圾”两个典型事例分述特点。结尾通过“细雨润心田”的比喻流露出对奶奶的感恩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佳作引路二】
我的“哪吒”妹妹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中有爸爸、妈妈,还有那个活泼可爱、充满“哪吒精神”的妹妹——我喜欢叫她“小哪吒”。
妹妹今年四岁,总爱扎两个“哪吒”那样的小揪揪辫,脸蛋圆嘟嘟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活脱脱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她不仅外表像哪吒,性格也像极了那个勇敢无畏、敢作敢当的小英雄。
妹妹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搭积木。每当她喊“哥哥,哥哥,快来呀!”我就知道,她又想让我陪她一起搭积木了。不过,搭积木对妹妹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常常搭到一半,积木塔就“哗啦”一声倒塌了。每当这时,妹妹的眼睛里总会闪过一丝失望,但她从不轻易放弃。她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又重新开始,嘴里还念叨着:“我是小哪吒,我才不怕失败呢!”一次、两次、三次……她的小手不停地尝试,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终于,在她的坚持下,一座稳稳的积木塔矗立在了我们面前。妹妹兴奋地跳起来,拉着我的手说:“哥哥,你看,我成功了!”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那一刻,她身上散发着哪吒那种勇敢无畏、永不言败的精神。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叫她“小哪吒”呢?这还得从一次“意外”说起。有一天,我和妹妹在家玩玩具,她正得意洋洋地向我展示她的玩具,结果一不小心,“啪”的一声,妈妈心爱的花瓶被打碎了。妹妹顿时慌了神,但很快,她鼓起勇气,主动向妈妈承认了错误。虽然妈妈有些生气,但看到妹妹那副勇敢承担责任的样子,最终还是原谅了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哪吒那种敢作敢当的精神在她身上闪耀。
这就是我的妹妹,她勇敢、好奇、不服输,像一颗小小的太阳,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温暖了我们的心。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哪吒”那种无畏无惧、勇于担当的精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感动。
【点睛酷评】
这篇文章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充满“哪吒精神”的四岁小女孩形象,主题鲜明,富有童趣。作者通过妹妹的外貌、性格和具体事例,巧妙地将“哪吒精神”——勇敢、坚持、敢作敢当——融入其中,展现了妹妹的独特个性。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达上,细节描写生动,对话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总体而言,这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优秀习作,展现了作者对妹妹的深厚感情和对“哪吒精神”的深刻理解,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可爱又勇敢的“小哪吒”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佳作引路三】
我的家人
一看到“家人”这个题目,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那多才多艺的姥爷——他不仅能做出让我赞不绝口、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还是个实打实的钓鱼高手。
姥爷是我们家公认的“超级大厨”。每天天刚亮,他就像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钻进厨房忙活,择菜、洗菜、翻炒,动作麻利又熟练,从不说一句累。他做的红烧茄子最合我胃口,软软糯糯的,一咬下去满是酱香;最绝的是姥爷做的鱼,清蒸、红烧都拿手,鲜味儿直往喉咙里钻,连妈妈都说“比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做得还好吃”。
除了做饭,姥爷的钓鱼技术也超厉害。一到周末,他就背着心爱的鱼竿、提着小水桶去河边。每次回来,桶里总装着活蹦乱跳的鱼。哪怕只钓上几条小鱼,我和小表妹也会围着水桶欢呼雀跃,一会儿数鱼,一会儿摸鱼的鳞片。这时姥爷就站在旁边笑,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一朵花,比自己钓到大鱼还开心。
家里还有位“大老虎”姥姥,她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爱唠叨。我要是不小心写错作业、弄脏衣服,她就会皱着眉头“批评”我,一句话能翻来覆去说好几遍,一开始我还会偷偷撅嘴;可我知道姥姥的唠叨里全是爱——每次姥爷去钓鱼,只要过了七点没回家,她就会站在门口踱来踱去,嘴里念叨着“这老头子,真不让人省心”,其实是怕姥爷在外面摔着、饿着。现在我早就习惯了姥姥的唠叨,要是哪天她不念叨了,我反而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
我爱会做饭、会钓鱼的姥爷,也爱唠叨又贴心的姥姥——他们的
样子,就是我心里家人最温暖的模样。
【点睛酷评】
小作者在文中清晰刻画姥爷“厨艺好、钓鱼棒”与姥姥“爱唠叨却贴心”的特点,每个特点都关联了具体事例,情感藏于字里行间,菜品味道、人物动作等细节描写生动,整体展现出对家人的爱。
【拓展练习】
选取家人不同人生阶段(如年轻时、现在)的1-2件小事,聚焦细节,突显人物的特点,为家人写一份“微型自传”,读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