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乘法口诀》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乘法口诀》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探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编制 1~ 9 的乘法口诀。教材精心选取了游乐场、昆虫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动情境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获取信息,列出加法算式。通过分析加法算式的特征,深入理解乘法的产生背景和意义。习题中设计多样化的题目,巩固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强化学生对乘法运算简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注重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转换练习,让学生切实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三)学生认知情况
二年级学生仍处于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关键阶段,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如 “乘法意义”“口诀内涵”)的理解,需借助实物、情境或操作活动。学生对与生活紧密相关、带有游戏或故事元素的数学内容兴趣浓厚。二年级学生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对抽象口诀的记忆易出现 “短时遗忘” 或 “混淆”,但对 “与具体事物关联的内容” 记忆更牢固。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经历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掌握1~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在与同学合作进行口诀归纳、整理的活动中,获得学习、总结、记忆口诀的基本方法,能表达口诀归纳的过程和想法
3.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用口诀计算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 1~ 9 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二)教学难点:
理解1~ 9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在编制乘法口诀中,让学生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也是建模的过程(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即个数和相同加数相乘)。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一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如,三瓣花、五瓣花、七星瓢虫、蜘蛛、格桑花瓣。
二是不仅仅依赖直观图示计算连加的结果,还设计表格,算出结果并填在表中。如,7的乘法口诀,知道一只瓢虫的身上有7个点后,分别计算2只、3只、4只……7只有多少个点,填在表中。
三是2-5口诀的学习呈现两道乘法算式,6-9的口诀只呈现一个乘法算式,然后总结出口诀。
四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归纳口诀。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1
4的乘法口诀 1
1~3的乘法口诀 1
6的乘法口诀 1
7的乘法口诀 1
8的乘法口诀 1
9的乘法口诀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5的乘法口诀 目标: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运算能力 任务一:编写5的乘法口诀。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编写出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的乘法口诀 目标:学生能够经历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熟记 4 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任务一:编写4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3的乘法口诀 目标:学生能够借助 “数花瓣”“数鸭子的脚” 等具体情境,透彻理解 1 - 3 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明晰每句口诀的来源。 任务一:编写1~3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1~3的乘法口诀,会用1~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的乘法口诀 目标:理解 6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熟练背诵 6 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与昆虫腿数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任务一:编写6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的乘法口诀 目标:生能结合七星瓢虫的情境,经历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完整过程,清晰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任务一:编写7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的乘法口诀 目标:借助蜘蛛腿数的情境,理解 8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准确背诵 8 的乘法口诀; 任务一:编写8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8的乘法口诀,会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的乘法口诀 目标:让学生理解 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准确背诵 9 的乘法口诀。 任务一:编写9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的乘法口决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7的乘法口决 课时 1
课标要求 学生能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准确背诵 7 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口诀快速、正确地计算 “7×几” 和 “几×7” 的乘法算式,计算正确率应达到课程标准所期望的水平,初步形成运算能力。例如,看到 “7×5” 能立刻想到口诀 “五七三十五” 得出结果 35。同时,要能描述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如 “7×3” 表示 3 个 7 相加,即 7 + 7 + 7 = 21 ,深化对乘法本质的理解,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
教材分析 《7 的乘法口诀(七星瓢虫)》位于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表内乘法口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 2 - 6 的表内乘法和相应除法,积累一定乘法口诀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是对前期乘法知识的深化与拓展,也为后续学习 8、9 的乘法口诀及更复杂的乘除法运算筑牢根基。此部分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七星瓢虫情境,将抽象数学知识具象化,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本质,构建完整乘法知识体系,提升运算能力与数学思维,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意义重大。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系统掌握 2-6 的乘法口诀,理解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的意义,能熟练运用 2-6 的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如 “3 个 5 相加是多少,用 5×3=15 计算”)。通过前期学习,学生已积累 “观察情境 — 提炼数量关系 — 推导口诀 — 应用口诀” 的学习经验,这为 7 的乘法口诀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知识迁移基础。例如,学生能类比 “2 只青蛙 8 条腿,推导二四得八” 的思路,尝试探究 “2 只七星瓢虫 14 条腿,推导二七十四”,降低了新知识的学习难度。 2.学生已具备熟练的 100 以内加法运算能力,能通过 “连加” 计算出 “几个 7 相加” 的结果(如 7+7+7=21),这是推导 7 的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关键前提。同时,在 2-6 口诀的练习中,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口算习惯,能快速反应简单乘法算式的结果,为 7 的乘法口诀口算训练奠定了运算速度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学生能结合七星瓢虫的情境,经历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完整过程,清晰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掌握 “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学算式,再归纳口诀” 的学习方法,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3.在自主编制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星瓢虫玩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我会填口诀。三( ) 十八 六七( ) ( ) 三十( ) 六二十四 二六( ) 六六( ) ( )里最大能填几?37>( )×626>6×( )( )×4<25教师随机请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师:那你知道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师:同学们知道可多啊!兔博士网站给我们带来了关于七星瓢虫的科普。 生:七星瓢虫。生:益虫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课件出示:师: 你能完成上表吗?教师根学生汇报课件展示:师:你能根据上表编写乘法口诀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师:请你们当一回小数学家,仔细观察这些乘法口诀,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和总结。 师: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三七( ),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这些规律自由记忆乘法口诀。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如指名背口诀、两人互相背口诀、开火车背口诀、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等。 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生:一只蜜蜂有 6 条腿,即 1 个 6,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1×6 = 6 或 6×1 = 6学生小组内编写口诀。生:7的乘法口诀有 7句;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七;生:口诀第一个字表示几个 七;生:7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得数比前一句多 7 。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四、变式 师生互动,变式深化师:同学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7的乘法口诀,接下来老师考考你们,准备好了吗?看图列式计算。教师随机请学生上台板演。师:怎样可以快速算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订正。生:可利用7的乘法口诀快速算出。 过变式设计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意图,让学生在不同情境和形式的练习中,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五、尝试 尝试练习,巩固提高1. 同桌对口令。2. 填空。 孔雀开屏。4. 1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4个星期……7个星期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六、提升 适时小结,兴趣延伸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小结: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生:我知道7 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生:除了“七七四十九”,其余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运用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全面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启发学生用类比或迁移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
板书设计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课外练习) 基础达标:1.2.3.读一读,讲一讲。能力提升:4.看图列式计算。5.《赠汪伦》这首诗共有多少个字 6.画一画,填一填。拓展迁移:
教学反思 以 “七星瓢虫” 为核心的情境贯穿全课,从导入环节的动态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到探究环节通过表格关联 “瓢虫只数” 与 “腿数”, 让抽象的乘法口诀与具体情境深度结合。课堂反馈显示,85% 的学生能准确结合情境解释口诀意义,如用 “五七三十五” 描述 “5 只七星瓢虫有 35 条腿”,有效降低了低年级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难度。 推导口诀时,未直接灌输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小组合作中,学生主动分享计算方法,不仅掌握了口诀,更培养了归纳与合作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