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课件 (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课件 (共5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20 11: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8张PPT。北方多能源矿产,
南方多有色金属。北煤南运
西气东输水能蕴藏总量约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70%分布在西南地区。西电东送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第三节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年径流总量
(亿米3)中国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271152811329702312204000051912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年径流总量的比较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 人均径流量
(米3/人.年)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加拿大216711294145092699032343105117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人均径流量的比较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1.我国的水资源背景知识水资源水力资源水利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来说的。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来说的。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效能的利用。----三个概念的区别2.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
南方多,北方少
东部多,西部少;----地域分布不平衡性人口
(占全国%)耕地
(占全国%)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水资源总量
占全国比重(%)北方南方44.4%50.6%58.2%36.6%14.4%81.0%983立方米4180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及人均量占全国比重最少的地区:海、滦河流域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
冬春两季少,
各年之间变率大”
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缺水城市严重缺水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
小于300m3省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
小于300m3省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小于1000m3省市6个5个10个114个300多个大部分为北方城市大部分为北方城市 6个
(晋、豫、陕、津、鲁、京)4个
(津、京、辽、鲁) 6个
(宁、冀、鲁、豫、晋、辽)鲁鲁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北方地区尤为严重我国最缺水区: 华北地区(海、滦河流域)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自然原因:降水总量不大,径流量的季节、
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小,
蒸发强。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多,需水量大;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而
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修建水库(时间)
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空间)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解决措施: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缺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南水北调根本措施:怎么办?4、长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区:长江成为我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条件: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干流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属我国的丰水区长江年径流量稳定,
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流径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1)水量大(2)流量稳定(3)贯穿东西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东线工程2、中线工程3、西线工程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1、东线工程(1)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
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2)水源区长江下游(3)供水区淮河下游地区; 黄河下游地区;
海河流域(4)评价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工程量较小,前期投资少、
工期短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需抽水北送;水质差从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长江中游、三峡水库、
丹江口水库海河平原; 京津地区;
黄河下游可自流供水需挖掘渠道,
工程量大(1)路线(2)水源区(3)供水区(4)评价2、中线工程优点----缺点----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西北 地区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1)路线(2)水源区(3)供水区(4)评价2、西线工程优点----缺点----1、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阶梯内的是:
2、穿过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3、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4、三个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
原因:
5、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6、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
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那些工程?
西线工程西线工程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思考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一)积极意义(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积极意义1、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3、生态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有利于社会安定。   缓解调入区生产生活用水,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
缓解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为例)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长江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 淤塞。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为例)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长江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 淤塞。
3、对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沿线地区地势低洼,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调水前地下水位低调水后地下水位上升(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为例)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长江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 淤塞。
3、对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沿线地区地势低洼,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沿线经济发达,大量的污水排放会
降低水质。活动:南水北调调入区和调出区居民调查表南水北调对中线和西线不利影响 对中线的不利影响:
(1)发电量减少,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但江口水电站
的发电量有所减少。
(2)占用土地和移民较多。
对西线的不利影响:
(1)调水区损失部分水能,但调入区黄河上中游水电
基地相应增加部分电能。
(2)对漂木的影响。调出区的伐木运输主要依靠河道
水利输送,河道建坝调水,木材将改为公路外运。
(3)淹没部分草场和造成少量牧民搬迁。拓展 南水北调工程贯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这项特大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将建设成为一项生态工程。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课堂小结1.我国的水资源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2.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4、长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区1、东线工程2、中线工程3、西线工程(一)积极意义(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3、生态效益路线 水源区 供水区 优点 缺点1、河口盐度升高2、长江泥沙淤积4、土壤盐碱化3、影响水生生物5、水污染跨世纪四大工程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知识窗西气东输工程四、西气东输工程(一)西气东输工程概况1、起点与终点:轮南----上海2、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3、工程管线经过的城镇或油气田轮南、哈密、嘉峪关、武威、中卫、靖边、郑州、南京、上海等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
4、穿越“三山一原、五越一网”三山指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
一原指黄土高原,
五越指五次大型河流穿越--三次过黄河、
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河,
一网指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二)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地理条件1、有可靠的资源和技术保证
2、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大.长江三角洲及沿线各省区完全有能力消化东输的燃气,并将保持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三)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持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1)对东部地区的影响:①.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改变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③.改善东部的环境状况;
④.减轻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的压力;(2)对西部地区的影响:①.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②.带来大量的投资,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⑤.使中西部地区广泛使用天然气,改善大气
环境,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2)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于2007年全部建成 。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2月22日开工,计划2009年底西段建成投产、2011年前全线贯通。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
南至广州
东达上海 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14个省区市 可将我国新疆地区生产以及从中亚地区(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进口的天然气输往沿线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用气市场,以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并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 西电东送水电煤电北线:将“三西”煤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京津唐工业基地。中线:将三峡水电输送到华中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南线:将西南水电(红水河)输送到珠江三角洲。
沪宁杭工业基地缺电的原因:
(1)能源短缺
(2)经济发展快
(3)生产生活用电量大练习 材料一 2002年12月27上午,国务院总
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
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正式开工。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1.南水北调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哪一环节施加了影响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A.京杭运河 B.丹江口水库 C 三峡库区 D 金沙江
3.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
A、A B、B C、C D、B和CA CA4、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 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CB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日前获得国家批准,这一宏伟的世纪工程正式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近斯立项的单项工程有三项:即东线第一期工程的江苏段三阳河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根据材料判断 6.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7.和最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A.航运设施工程 B.灌溉工程?
C.节水工程 D.治污工程?
8.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目的是?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加快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D.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C DD读右图,回答9~11题:9.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10.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
还有 ( )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11.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B C D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2—14
12.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13.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14.“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B D B 15、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示的________ 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市。C处的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 __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川渝(四川)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_________的能量。河西走廊? 山西 太阳辐射?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G处线路向北突的原因?为了从陕甘宁地区的长庆油气田得到补充气源和调峰气源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6)下表为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因该工程而每股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 和 。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新兴铸管 申能股份 西气东输铺设大量管线,带动管线需求量增加,西气东输将为电力工业带来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能源。over 1.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
 (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日益显著。
 (2)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确定将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的一项重要举措。西气东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