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15:06:47

文档简介

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导学案(文科)
 高二___班第__小组 学号__姓名______评价____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编制人:莫丁飞
【使用说明】
课前根据预习自学,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网络,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引导、限时自测和探究题目。
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重点突破。
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解疑答惑。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习目标】
扎实掌握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的基本内容及人文主义的内涵,提高归纳、辩证分析问题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学会比较历史问题异同的方法。
学会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体会真善美。
【预习自学】
基础知识梳理
问题引导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西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背景
(1)经济: 经济繁荣;
(2)政治: 政治达到顶峰;
(3)文化:人的地位提高(自然哲学奠定基础)。
2、智者学派:以 和 为探索的主题
(1)代表人物:
(2)思想:强调人的价值,“ ”。
(3)评价:
1)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但忽视 标准。
二、 “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
(1)产生背景:
1)智者学派忽视道德;
2)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
1)“ 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 即知识”。
3)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内在的美德。
(3)评价:
1)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1、柏拉图:《理想国》根据智慧和品德而非按照出身分工;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为 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 是最高级的。
什么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谁?
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有何主张?
3.苏格拉底的主张是什么,他的思想产生的背景?
【思维拓展】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相同:关注人,重视道德、知识和教育。
不同:
(1)内容:孔子 “仁”的学说,体现民本思想;苏格拉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2)目的和影响: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强调尊卑,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突显人的自由、平等,有利于个性发展。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相同: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护士社会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有思想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限时自测】
1.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秦汉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有
①希腊城邦的兴起 ②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繁荣
③公民地位的提高 ④寡头政治的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万物是否存在和事物的形态性质等,全凭人的感觉。”这一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认识你自己 B.美德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人生而平等
4.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5.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是
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B.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
C.研究“神”的本质 D.研究人类社会
6.古雅典学者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是
A.雅典民众不再相信宗教和神权 B.雅典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
C.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雅典政府充分尊重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7.“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8.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9.下列有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和叙述,比较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
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D.苏格拉底比智者学派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10.苏格拉底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
A.最早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1. 柏拉图把每个人明确分工的依据是
A.出身 B.地位 C.智慧和品德 D.成就
1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合作探究】
1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4分)。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3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我的疑问】
【我的知识树】
 高二___班第__小组 学号__姓名______评价____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编制人:莫丁飞
【使用说明】
课前根据预习自学,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网络,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引导、限时自测和探究题目。
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重点突破。
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解疑答惑。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习目标】
扎实掌握 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归纳、辩证分析问题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会比较历史问题异同的方法。
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体会 。
【预习自学】
基础知识梳理
问题引导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西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背景
(1)经济:工商业经济繁荣;
(2)政治: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文化:人的地位提高。
2、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2)思想:强调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
(3)评价:
1)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但忽视道德标准。
二、 “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
(1)产生背景:
1)智者学派忽视道德;
2)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评价:
1)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1、柏拉图:《理想国》根据智慧和品德而非按照出身分工;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什么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谁?
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有何主张?
苏格拉底的主张是什么,他的思想产生的背景?
【思维拓展】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相同:关注人,重视道德、知识和教育。
不同:
(1)内容:孔子 “仁”的学说,体现民本思想;苏格拉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2)目的和影响: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强调尊卑,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突显人的自由、平等,有利于个性发展。
【限时自测】
1.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秦汉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有
①希腊城邦的兴起 ②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繁荣
③公民地位的提高 ④寡头政治的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后,希腊形成了智者学派。这一学派主要由下列哪一类人组成?
A.神职人员 B.职业教师 C.职业法官 D.部落贵族
4.下列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是
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B.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
C.研究“神”的本质 D.研究人类社会
6.古雅典学者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是
A.雅典民众不再相信宗教和神权 B.雅典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
C.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雅典政府充分尊重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7.“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8.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9.下列有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和叙述,比较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
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D.苏格拉底比智者学派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10.苏格拉底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 )
A.最早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1. 柏拉图把每个人明确分工的依据是
A.出身 B.地位 C.智慧和品德 D.成就
1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合作探究】
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4分)。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3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考点】中外思想解放
【解析】(1)回忆教材知知可知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的肯定。人文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
(2)从材料二中“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对仁义和诚信的认识入手回答即可。
(3)黄宗羲和西方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结合明清之际经济发展特点、思想特征和黄宗羲的阶级属性角度回答“原因”。从经济与思想的关系角度回答“启示”。
【答案】
(15分)
(1)核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2分)。
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
(2)根本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4分)(说明:每一个答案要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3)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脆弱,使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3分)(说明:只要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思考归纳作答,符合史实即可得分)
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分)
【我的疑问】
【我的知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