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14: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
基本内容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的发展、设置三公)
有所变化
汉武帝建立“中外朝”(“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中枢机构
2)、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
3)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设“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和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管理财政,削弱相权;后又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相权。
4)元朝:废三省,行一省制——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内置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其下;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代:汉初郡、国制并行。武帝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2)隋:隋初,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3)唐代:沿用隋朝州县两级制,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州县之上行政实体。
4)宋代: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权力。州县两级制,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设平级四个机构,分掌军政财政司法和市场等事。它们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
5)元代: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
远。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
A、外朝和中朝
B、待中和承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
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
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
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
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③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权力
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 
D、枢密院和宣政院
元代管辖西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A、宣慰司
B
、门下省
C、宣政院
D、枢密院
关于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区,行政权利受中央的节制;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③为保证官员尽职尽力,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④行省最高长官有权利决定或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②中央政权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君主专制制度发展。
③从地方来看主要特点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只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科举制、均田制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有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见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
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元朝的中书省实质上继承发展了唐朝职能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的是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御史台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斯藏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