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9 21: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二战后的欧洲国家是怎样快速恢复经济的?
二战时的英国伦敦
二战时的法国巴黎
二战时的德国柏林
60、70年代的英国伦敦
60、70年代的法国巴黎
60、70年代的德国柏林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史料实证)
2.掌握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并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及原因。(唯物史观)
3.通过对欧盟、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学习,从中认识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家国情怀)
欧洲的联合
01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
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1939 1945 1952 1962 1973 1982 1993 1999
A
B
C
D
E
F
G
H
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示意图
①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工业生产已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水平
②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1.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概况
1.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原因
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大量援助
材料: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②原有的工业基础、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
④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国家干预经济)
2.欧洲联合的原因
材料:欧洲各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和支付平衡上的赤字。黄金外汇储备早已枯竭”。同时曾作为西欧重要原料产地、商品市场的殖民地,战后纷纷独立。而西欧各国领土狭小,土地相对贫瘠,原料匮乏。
——摘自高凤琴《战后西欧联合起步的原因初探》
材料: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市场狭小,资源匮乏
战后的欧洲
(3)苏联威胁、美国控制
(2)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目的)
3.走向联合的过程
50年代初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三个组织合并
为“欧共体”
1993年
欧盟
成立
2002年
欧元流通
2013年
28个
成员国
2020年,英国脱欧
经济政治一体化
欧洲央行
统一的欧洲护照
性质: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
材料:联盟确立下列目标:通过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
——《欧洲联盟条约》
材料:
材料: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
对欧洲: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对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西欧联合的影响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02
(一)美国的发展
1.发展概况及原因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
发展速度放缓
调整复苏
新经济时代
90年代后,出现以
全球化和信息化为
特征的“新经济”
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①70年代初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经济滞胀;
②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后开始调整,缓慢恢复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美国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雅虎、AMD等大公司,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
(一)美国的发展
(二)日本的崛起
1.背景:战后日本经济衰败
二战结束时,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仅为1934—1936年平均水平的30.7%,农业生产降至战前的6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及战前一半。就连美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都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
一片废墟的广岛
战后流浪儿童
被轰炸后的东京
2.崛起概况(表现)
经济: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
(二)日本的崛起
3.原因
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②冷战后,美国出于本国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
外因
内因
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奥运会
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奥运会,
是二战后日本重新崛起的重要标志
解除日本武装
天皇成为象征
(二)日本的崛起
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水平,总兵力不得超过10万,军舰数量不得超过30艘,不能拥有航母及核动力潜艇…不得发展弹道导弹技术。
——《和平宪法》第九条
截至2013年,自卫队总兵力约24.7万,其军费开支排名世界第五。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常规海上力量。
日本军演
日本自卫队兵力猛增
4.日本的新图谋
1951年
恢复主权
国家的地位
1952年
恢复了主权国家的外交主权
1955年
参加了
万隆会议
1956年
日本加入联合国
与苏联恢复正常邦交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一直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
2015年,日本安保法案获得通过
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
近年来,日本的政治右倾化,不正视历史,不断增加军费,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与不安。
(二)日本的崛起
归纳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有哪些相同点?
相同点:都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或扶持(外因)
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启示:1.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2.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坚持改革开放
3.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二战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70年代后变成美日欧三足鼎立→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03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1.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
美国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法》
美国
1935年
开始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
六七十年代
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英、法、西德等
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
美国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雏形 ——— 建立(逐步完善)———进一步发展
2.西方国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79—1990年担任英国首相
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目的:为了缓和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约翰·肯尼迪
1961—1963年担任美国总统
材料 1981—1990年,社保与福利占中央政府支出比例:芬兰45.3%,法国42.9%,德国45.3%,瑞典50.1%,英国30.5%,美国28.5%。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转引自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
材料 比利时很多人在失业之后不仅不感到沮丧,反而还有一丝窃喜。一名30岁出头的男子前几年在布鲁塞尔一家报社工作,去年报社裁人时他失去了工作,至今还在待业。“没有了工作,虽然收入少点儿,但基本生活没有问题,而且还有大把时间干些自己想干的事情。”他一脸轻松地对记者说。据他介绍,对于失业者,比利时政府一般每月会提供500到600欧元的失业金,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失业者会得到更高的失业金。
——摘自《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1日22版)
材料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1月7日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美国的贫困人口上升到4910万,向5000万逼近,占美国总人口的16%。欧盟27国2010年的穷人数量则有8500万,平均每6人中就有一个人生活在贫困中。
——刘志明《正确认识二战后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的革命性》
3.评价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高福利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
高福利助长失业
并没有消除贫困
无法解决资本
主义根本矛盾
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结概括二战后,西欧、美国、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找出其中的共同点。
年代 地区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西欧
美国
日本 共同点 启示 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0—70年代,经济持续繁荣
从50年代开始,逐步走向联合,1967年成立欧共体
成立欧盟,加快一体化
战后成为世界霸主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新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着经济地位提升,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费开支也不断增加
二战后都经历了经济迅速发展、持续繁荣的时期
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抓住机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坚持改革开放,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课堂小结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1967欧共体→1993欧盟
美国出现“新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日本崛起: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新的发展途径
新的增长模式
新的经济格局
新的社会政策
巩固练习
04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美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C.重视发展科技 D.走联合自强道路
2.《比利时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际条约效力高于国内法”,2012年修宪将欧盟条款纳入“国际关系”章节;《法国宪法》第88~1条设立“欧洲联盟”专章,明确“法国参与欧盟建设的宪法基础”。这类宪法修订( )
A.改变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地位 B.消除了欧盟内部固有矛盾
C.加深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D.适应了欧洲一体化的需要
3.英国学者保罗 肯迪尼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材料反映了日本( )
A.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引进最新科技成就
D.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4.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有所下降。这些措施( )
A.利于缩小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B.突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满足了美国全球争霸的需求
D.旨在应对经济滞胀的问题
5.美国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基本解决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但到20世纪70年代再次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 )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影响深远
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C.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违背经济规律
D.美国逐渐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以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安全网”无关的是( )
A.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B.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C.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缓解社会矛盾
D.消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端
感谢您的收看
教学课件
历史 九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