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24张)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24张)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18: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建立“福利国家”三、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的出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战后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50年代联邦
德国的汽车工厂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2、“黄金时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
(1)表现
(2)原因:
(3)理论基础: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促进(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凯恩斯主义4、“混合经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混合经济”) (1)原因:
①根本: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
②直接:石油危机的影响。3、“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2)表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1. 国有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2.国家财政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加强
3.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
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开始执政,其中心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国有化。 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政府用1.6亿英镑的补偿费,将全国800家公司收归国有,并建立煤炭工业管理局统筹经营。
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法国国营核电站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凯恩斯主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
  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笔记本电脑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战后发展 “黄金时期”:20C50S—70S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劫”富济贫)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缓解贫富悬殊矛盾)1、目的:
2、实质:
3、特点:
4、过程:
5、评价:二、建立“福利国家”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成功实践: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20世纪60、70年代
缩小规模:20世纪80年代(1)积极性:对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2)消极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引发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危机。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重(1971年)日
本联


国英
国意

利2.7%18.4%13.7%20.6%福利国家宣传画:
《从摇篮到坟墓》福利国家培养懒汉英国最懒家族: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连现今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了。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1、含义:
2、原因:
3、影响: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①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②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
③改善了资源配置,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一)第三产业的兴起1、背景:

2、含义:
(三要素)
3、时间:
4、特点:
5、实质:背景——经济全球化;
基础——知识经济;
主导——信息技术。“两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
“三高”: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益。“两低三高”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二)美国“新经济”的出现(1996)20世纪90年代依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制约。①二战后,美国运用新技术,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经济政策 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增长模式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虽然没有解决其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也是在竞争中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进行自我否定和扬弃的结果,其中的经验也被我们学习和借鉴,这说明: 任何一种制度都必须不断调整完善才能与
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跟得上世界发展潮流!本课测评: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答案提示:
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特别在北欧地区,福利制度至为完善。
第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高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法,
不正确的是
A、二战后得到极大发展  
B、生产所有制发生变化
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经济发展的计划性增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