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平面镜成像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平面镜成像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 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9 17:5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一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1题图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像更清晰
B.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所成的像将会变大
D.将光屏放到蜡烛B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2.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 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 虚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知识点二 平面镜成像实验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课上,小明认为照平面镜时,靠近镜子时自己的像变大,远离镜子时像变小了,他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他的想法,他进行的探究实验如下。
第3题图
(1)探究实验应在 较暗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 。
(3)多次改变 蜡烛A 到平板玻璃的距离,在平板玻璃 后 (选填“前”或“后”)移动蜡烛B,同时在平板玻璃前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总能找到一个位置,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像到平板玻璃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平板玻璃的距离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知识点三 平面镜成像作图
4.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第4题图
[答案] 如图所示。
5.如图所示,A、B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第5题图
[答案] 如图所示。
6.汉代《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个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6题图
A.插秧人在镜中成的是缩小的像
B.通过水盆看到的是插秧人的实像
C.插秧人远离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通过水盆看到插秧人是倒立的
7.如图所示,小敏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她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7题图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到小敏的距离为5 m
C.若小敏面镜,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变大
D.若小敏远离平面镜,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面镜
8.在一些车流量较大、车速较低的小区路段,经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镜子——街道拐角镜。物理学上称之为 凸面镜 (选填“凹面镜”或“凸面镜”),从图中可看出,它成的是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种镜面对光线的作用是 发散 (选填“发散”或“会聚”)。
第8题图
【创新运用】
9.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已知某车辆的平视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45° 。
(2)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移动显示器后,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 增强 (选填“增强”或“减弱”)显示器的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