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三章成果展示 光现象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第三章成果展示 光现象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 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9 17:5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成果展示 光现象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
1.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D )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火星、开着的电视机、太阳
D.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2.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
A.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3.下列能正确反映小明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的是( B )
A.       B.
C.       D.
4.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第4题图
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的位置也上移
C.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则蜡烛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和平面镜大小一样的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
5.如图所示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向下挤压桌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5题图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6.为了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6题图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7.安全教育是各个学校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其中防溺水教育更是必不可少。老师在进行防溺水“六不”安全教育宣讲时常说“潭清疑水浅”,提醒学生们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下列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B )
,A ,B
,C ,D
8.摄影爱好者小明用手机拍摄了大闸蟹。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小些,只需将凸透镜靠近大闸蟹
B.拍照时,大闸蟹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C.光屏上成正立的实像
D.光屏上成倒立的虚像
9.如图甲所示是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表明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偏折程度是不同的。图乙是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方向从空气射入长方体玻璃砖的同一点,则两种光射入玻璃砖时 ( B )
第9题图
A.红光偏折大
B.紫光偏折大
C.两种光偏折程度相同
D.不能确定哪种光偏折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0.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如图所示,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 甲 (选填“甲”或“乙”)。
第10题图
11.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色散 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绿 、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2.小丽站在校园池塘边的树荫下,看到“水里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水中白云”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小丽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
13.如图所示,平面镜PN与一支长度为 15 cm 的铅笔AB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 cm,铅笔的像高为 15 cm;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此时铅笔尖A与其所成的像A′间的距离为 70 cm。
第13题图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 上 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 将光屏向上移动 或 将蜡烛向上移动 。
15.在暗室中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上,其投射情况如图所示,A区域是 白 色,光在白色屏上发生的是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第15题图
三、作图题(共8分)
16.(4分)如图所示,S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反射光线经过点P,请找出S的像S′并完成光路图。
第16题图
[答案] 如图所示。
17.(4分)如图所示为经凸透镜的焦点射到凸透镜的光线,请作出其出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第17题图
[答案]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8.(10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第18题图
(1)实验前,应将纸板 竖直(或垂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顺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一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C (选填字母)。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19.(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第19题图
(1)实验时,不使用平面镜而使用透明薄玻璃板,这样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确定蜡烛像的位置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与蜡烛A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蜡烛A的像 (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与纸面垂直,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着,则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A2 (选填“A1”“A2”或“A3”)。
20.(10分)某同学探究光的折射实验,让光从空气射入水。通过实验得到数据见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折射和 反射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3)小明同学想继续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第20题图
①要实现探究目的,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B、D (选填字母)两图进行实验。
②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直接读出斑点移动的距离。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油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