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跨学科实践:眼睛
知识点一 认识眼睛
1.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 C )
第1题图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2.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B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知识点二 护眼行动
3.为了看清物理课本上的字,小华的眼睛与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说明小华已经患上( B )
A.近视眼,需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需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远视眼,需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远视眼,需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4.眼球好像一台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视网膜__上,形成物体的像。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约为__25__cm。
5.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成在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物体A应该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是__远__视眼的成像情况示意图。若使物体A的像成在视网膜上,需戴合适的__凸__透镜制成的眼镜。
第5题图
6.图甲是某人眼睛观察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第6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7.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B )
第7题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B )
第8题图
A.远离透境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9.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远视眼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A区__(选填“A区”或“B区”)看远处的同学,再也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第9题图
【创新运用】
10.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某实验小组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图乙所示的2号 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第10题图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__3__(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__B__(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__凹__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的晶状体时,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__抽取__(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答:__更小__。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__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进行矫正__。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