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汽化和液化 教科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7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汽化和液化 教科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9 17: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一 蒸发
1.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C )
A.将盛有酒精的玻璃瓶的瓶口盖严
B.将蔬菜放在保鲜袋中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知识点二 沸腾
2.关于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B.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
3.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见表所示。
第3题图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2.0 92.4 94.4 95.6 96.8 98.0 98.0 98.0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温度不变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98.0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低于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图__乙__(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景。
知识点三 液化
4.夏日,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室内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周围冒“白气”,“白气”实质是__小水珠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5.在25 ℃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示数会( B )
A.立即上升
B.先下降后上升再不变
C.先上升后下降再不变
D.一直不变
6.在古代民间,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一种不用电的“冰箱”,如图所示。该“冰箱”是陶制的罐中罐,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食物放入内罐中。盛夏季节,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C )
第6题图
A.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B.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C.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D.经常给内罐中的食物浇水
7.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下列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第7题图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8.加热盛水的烧瓶,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对烧瓶内的水分析正确的是( D )
第8题图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9.小明同学利用冷水(20 ℃)、热水(80 ℃)和碎冰块探究气体液化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尝试,其中上方烧杯底部会出现小水珠的是( D )
第9题图
A.只有图甲
B.只有图乙
C.图丙和图乙
D.图甲、图丙和图丁
【创新运用】
10.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
第10题图
(1)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汽化__后__液化__。
(2)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__冰块__(选填“热水”或“冰块”)。
(3)实验中发现金属盘底部出现小水滴同时温度升高了,这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液化需要放热。
(4)某同学还观察到当烧瓶里的水沸腾时,瓶口附近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水蒸气。“白气”较多的是图中的__①__(选填“①”或“②”)位置。
1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