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集训-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片段阅读
游黄山(节选)
①向上望,黄山真高啊!高到望不到顶,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
②黄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我知道“胆战心惊”的意思是( )。
①形容非常害怕 ②形容非常高兴
2.根据文章第1自然段把下图补充完整。
黄山 真 啊!
黄山 真 啊!
黄山 真 啊!
3.第1自然段中的“……”表示还有许多有趣、奇特的山石,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有的像 ,有的像 。
4.第2自然段是按照( )的顺序写云海的。(填序号)
①近看→登高看→远看 ②远看→近看→登高看 ③近看→远看→登高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②高原上的天空经常是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duàn)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揽到。
③高原上有无数的高山。珠穆(mù)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④高原上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ái ái)雪峰。这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⑤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成片的羊群和牛群在绿莹莹的草毯上游动,丰盛的牧草哺育着它们。草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kē)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
⑥祖国的西藏,真是一个富饶可爱的地方。
5.短文主要描写了西藏高原的什么?填一填。
天空
6.珠穆朗玛峰海拔 ,是世界第 高峰。
7.第2自然段把蓝天比作 和 ,我觉得蓝天还像 。
8.第4自然段中加点的“这一切”指的是( )(多选)
①皑皑雪峰 ②成片的羊群和牛群 ③墨绿色的密密丛林
9.[新思维·图文转换]圆圆读了短文后,便和爸爸商量假期去西藏玩。右图是他们车票的部分信息,从中可知她乘坐的车 月 日 (时间)从 开往 的。(①拉萨 ②兰州)(后两空填序号)
课外阅读。
广州的“小蛮腰”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总高度600米,有一百多层。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计时沙漏,两端粗,中间细,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小蛮腰”。
每当夜幕降临,塔身就会亮起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灯光变幻无穷,整个广州塔璀璨(cuǐ càn)闪亮,与珠江新城的夜景交相辉映,把广州城点缀得分外迷人。
乘坐高速电梯到达观光平台,平台四周都是透明的玻璃,隔着玻璃向外望,可以鸟瞰(kàn)整个广州城。地上的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汽车成了一只只爬行的甲虫,珠江就像一条弯曲的细丝带,就连高楼大厦也变成小孩子手中玩的积木了。
大家来广州,一定不要忘记登上“小蛮腰”看一看!
10.选文共有 个自然段。
第 自然段描写了广州塔的夜景。
11.人们把广州塔称为“小蛮腰”,这一称谓的由来,在文中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
1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鸟瞰”一词的意思是( )。
A.从高处往下看 B.从低处往上看
13.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珠江 像一只只小蚂蚁
汽车 像一条弯曲的细丝带
高楼大厦 像一只只爬行的甲虫
地上的人 像小孩子手中玩的积木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 句话。
(2)作者用 、 、 、 、 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3)“准”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A.准许;B.准确;C.一定。你能正确找到下面句子中的“准”字的不同含义吗?
①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
②老师批准我成为他的小助手了。( )
③我们家的钟走得特别准。( )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把下面的这段话写完整。
春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放了, ,美丽极了。
(5)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①葡萄种的地方。( )
②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③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
课内阅读。
黄山奇石(节选)
在一( )陡峭的山峰上,有一( )“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 )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 )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 )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 )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5.选文共有 自然段。
16.按原文填空。
17.选文写了黄山上的这几处景点: 、 、 。
18.“金鸡叫天都”的由来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快乐阅读。
日月潭(节选)
①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②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9.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仙境(jìn jìng) 轻纱(sā shā) 隐隐约约(yǐn yǐng)
20.第②段共有两句,第一句写了 时日月潭的景色,特点是 ;第二句写了 时日月潭的景象,特点是 。
21.细雨中的日月潭好像 ,好像 。
22.请你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写一个比喻句。
《第4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集训-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① 2. 高 奇 险 3. 仙女梳妆 狮子舞球 4.③
【导语】这篇游记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黄山的壮美与奇幻。开篇通过高、奇、险三层递进描写,将山峰的形态与传说巧妙结合,如仙人背篓猴子观海等比喻,赋予自然景观人文趣味。云海部分则运用远近高低的多维视角,以浓雾白蝴蝶海洋等意象,营造出虚实相生的仙境氛围。全文语言凝练,修辞丰富,既突出黄山的自然特征,又传递出游历者的震撼与遐思,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写景佳作。
1.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胆战心惊:胆在发抖,内心惊惧。形容非常害怕。由短文第①自然段“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可知,‘鲫鱼背’这样的天桥让人害怕。
故选①。
2.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由短文第①自然段“向上望,黄山真高啊!”“黄山真奇啊!”“黄山真险啊!”可知答案是:高;奇;险。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文章第1自然段中使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这样结构相同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山石头有趣、奇特的特点。仿写时,也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山石的形态和特点。
示例:有的像学者埋头著书,有的像文人墨客把酒言欢。
4.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仔细分析可知,文章的第②自然段介绍的是云海,从部分语句分析可知文章的写作顺序:“近看,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近看;“远看,白云像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远看;“登高看,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登高看。因此,分析可得,作者欣赏云海的顺序是:近看→远看→登高看。
故选③。
5. 高山 湖泊 草原 6. 近九千米 一/1 7. 蓝宝石 蓝缎子 蓝色的幕布 8.①③ 9. 10/十 1/一 09:08 ② ①
【导语】这篇短文以简洁明快的笔触,依次描绘西藏高原的天空、高山、湖泊、草原等,语言生动形象,如将蓝天比作蓝宝石、蓝缎子,还展现出西藏的富饶可爱,整体结构清晰,能让读者快速领略西藏高原之美。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③段“高原上有无数的高山”可知,描述了西藏高原上有无数的高山。
第④段“高原上有好些湖泊”可知,描述了西藏高原上有好些湖泊。
第⑤段“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可知,描述了西藏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
故依次填入“高山”“湖泊”“草原”。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③段“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可知,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第②段“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句中“像”是明确的比喻词,引导出两个喻体。
第一个喻体“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即把蓝天比作光滑的蓝宝石。
第二个喻体“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即把蓝天比作精致的蓝缎子。
我们需要发挥想象,用合适的事物来比喻蓝天。蓝天的特点是广阔、湛蓝、纯净,“巨大的蓝玻璃”这个比喻,体现出蓝天像玻璃一样纯净、透明且有一定的质感,和蓝天的特征较为契合。
示例:我觉得蓝天还像巨大的蓝色绸布。
8.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第④段“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这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这一切”是对前面所描述的景物的指代,前面提到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和“皑皑雪峰”,并没有提到“成片的羊群和牛群”。所以“这一切”指的是①皑皑雪峰和③墨绿色的密密丛林。
故选①③。
9.本题考查综合实践能力。
车票标注“10月1日09:08开”,日期格式为“月—日”,其中“10”对应月份,“1”对应具体日期。故填“10”“1”。
车票直接标注发车时间为“09:08”。故填“09:08”。
车票区间“兰州站→拉萨站”,“兰州站”是出发站,“拉萨站”是到达站。故第四空选②,第五空选①。
10. 4/四 2/二 11.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计时沙漏,两端粗,中间细,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小蛮腰”。 12.A 13.
【导语】这篇短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广州塔的独特魅力。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形式:开篇点题,中间分述塔身造型、夜景灯光和登高视野,结尾发出邀请。语言运用上,比喻精妙(如“沙漏”“小蚂蚁”“积木”等),既形象又富有童趣;感官描写丰富,尤其视觉描写突出霓虹与俯瞰景观。说明顺序由远及近、由外至内,符合认知规律。作为说明性文本,兼具文学美感,能有效激发读者的游览兴趣。
10.本题考查数自然段与短文内容理解。
自然段以开头空两格来划分。阅读短文可知,短文共有4个段落开头是空两格的,故短文共有4个自然段。
由短文第②自然段“每当夜幕降临,塔身就会亮起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灯光变幻无穷,整个广州塔璀璨闪亮,与珠江新城的夜景交相辉映,把广州城点缀得分外迷人”可知,讲述的是广州塔的夜景。
1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
由短文第①自然段“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计时沙漏,两端粗,中间细,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小蛮腰’”可知人们把广州塔称为“小蛮腰”,这一称谓的由来。
12.本题考查分析关键词。
由短文第③自然段第1句“乘坐高速电梯到达观光平台,平台四周都是透明的玻璃,隔着玻璃向外望,可以鸟瞰整个广州城”可知,“鸟瞰”是指从高处俯瞰或远眺,即像鸟儿在空中飞翔时那样,能够清晰、全面地看到下方的景物或城市的全貌。像鸟儿一样俯视地面。
故选A。
13.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由短文第③自然段“地上的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汽车成了一只只爬行的甲虫,珠江就像一条弯曲的细丝带,就连高楼大厦也变成小孩子手中玩的积木了”可知答案。
14.(1)4/四
(2) 红的 白的 紫的 淡绿的 五光十色
(3) C A B
(4)有白的、黄的、紫的、橘红的、火红的,五颜六色
(5)③√
【导语】这个选段内容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葡萄生长的环境和视觉上的美丽。通过对不同颜色的葡萄的描述,充分展示了丰收的季节和田园风光的美好。文章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感,还传达了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通过细节的刻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葡萄沟的美景中。整段文字轻松愉悦,富有感染力,能够勾起读者的向往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数句子。
数句子的方法:数出短文中的句号、感叹号、问号三种标点符号的个数,也就找到了有几句话。如果在省略号在段尾,也表示一句话。
根据这个方法阅读这个文段可知共有4句话。
(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的能力。
结合原文“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可知葡萄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
(3)本题考查多义字。
准:A.准许;B.准确;C.一定。
(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一定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这个句子中“准会”的意思是“一定会”或“肯定会。准:一定,故选C。
(2)老师准许我成为他的小助手了。这个句子中“批准”的意思是同意、允许。准:准许,故选A。
(3)我们家的钟走得特别准。这个句子中“特别准”的意思是非常正确、精确。准:准确,故选B。
(4)本题考查仿写补充句子。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个句子中采用列举的方法详细描绘了葡萄的多种颜色,呈现出五光十色、极其美丽的视觉效果。仿写时,同样要加入花儿的具体颜色,强调各种色彩的交错,突出花坛的美丽景象,从而达到了与原句类似的表达效果。
春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放了,有红的、黄的、粉的、白的,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美丽极了。
(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这一段第一句讲葡萄的生长环境;第二句讲葡萄枝叶茂盛;第三句讲成熟后的葡萄五光十色;第四句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前三句按照从种到收的时间顺序,描写了葡萄沟美丽的景象:用比喻形象描写葡萄枝叶的茂盛;列举不同的颜色,表现葡萄品种多样。第四句点出这里不仅景色美,人也美。故“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符合题意。
故选③。
15.3/三 16.座 只 一动不动 位 金光闪闪 不住 17.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18.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山几处著名景点,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奇丽和趣味。文中提到“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用拟人的手法让这些石头形象更加鲜活,仿佛赋予了生命。文字简洁生动,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神奇景观的向往。整体结构清晰分明,每段描绘一处景点,使读者领略到黄山石奇的独特魅力。
15.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只要记住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两个字的空格,认真数就能知道短文有几个自然段。由此可知有3个自然段。
16.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填空。
书写时注意“座”“金”“住”的正确写法。
17.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
短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不同的奇石。
从第①自然最后一句话“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可知,这个自然段写的景点是“猴子观海”;
从第②自然段第一句话“‘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可知,这个自然段写的景点是“仙人指路”;
从第③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可知,这个自然段写的景点是“金鸡叫天都”。
18.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
第③自然段写了“金鸡叫天都”,细读本自然段,从“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这句话可知,前文具体介绍了“金鸡叫天都”,即“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19.jìng shā yǐn 20. 太阳高照 清晰 下雨 朦胧 21. 披上轻纱 童话中的仙境 22.示例:晨雾缭绕的山峦,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的仙境。
【导语】选段通过描绘不同时间点日月潭的景象,展现了其独特而多变的美。文章以清晨和中午的景色为主线,通过晨星、灯光、细雨和轻纱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梦幻般的自然美景。作者运用比喻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日月潭如童话仙境般的宁静与神秘。整体语言优美、生动,营造了强烈的视觉体验。
19.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仙境,读音xiān jìng;指中国传统的远古神话中仙人生活的地方;亦指风景绝美的地方。
轻纱,读音qīng shā;轻薄的丝、棉等纤维织物。
隐:[yǐn]1.隐藏不露。2.掩盖真相或真情不让人知道。3.深藏的;不外露的。4.不明显;不清楚。5.秘密的事。[yìn]倚,靠。
隐隐约约,读音yǐn yǐn yuē yuē;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20.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第②自然段可知,本段中有两句话。
第一句“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描写了日月潭中午太阳高照时的美丽景象,此时光线充足,景物清晰可见,故特点是“清晰”;
第二句“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描写了下起蒙蒙细雨时日月潭的美丽景象,此时雨水使得光线变得柔和,形成了朦胧的美感,故特点是“一片朦胧”。
2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可知,细雨中的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22.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
结合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可知,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细雨比作轻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月潭在细雨笼罩下的美丽景象。仿写时,注意运用上同样的修辞手法,展现事物的特点。
示例:晚上的星空,好像一幅无边的墨色画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