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9 19: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低吟(yíng) 花蕾(lěi) 模糊(hù)
B.单薄(báo) 隧(suì)道 戎(róng)装
C.乐(lè)趣 拘束(shù) 愁怨(yuàn)
D.参差(chā) 开凿(zhuó) 迷蒙(mé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稀簿 礼貌 羞涩 线条
B.渲染 勾勒 微笑 供按
C.衣襟 疾弛 浑浊 宅院
D.摔跤 梦想 洒脱 参差
4.将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诗。
②真 ,为什么这时候他还不来呢?
③在沙漠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____的景象。
④人生就是一场 的旅程。
A.奇丽 奇妙 奇怪 奇特
B.奇丽 奇怪 奇特 奇妙
C.奇丽 奇特 奇妙 奇怪
D.奇妙 奇特 奇怪 奇丽
5.以下作者与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丁香结》——宗璞 B.《宿建德江》——孟浩然
C.《草原》——沈从文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B.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过故人庄》《山居秋暝》《春晓》等。
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既有豪放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又不乏婉约柔美之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文章表面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用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
三、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苍穹( ) 坠落( ) 孕育( ) 冠冕( )
摇曳( ) 硕大( ) 馥郁( ) 琼浆( )
8.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忽然——( ) 茂盛——( ) 似乎——( ) 照耀——( )
(2)写反义词。
浑浊——( ) 笨拙——( ) 仔细——( ) 模糊——( )
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襟( )带( ) 一碧( ) 硕大( )
顾影( ) 心( )神( ) ( )馥郁
(1)( )的草原上,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2)杭州西湖是一个令人( )的地方。
(3)敦煌莫高窟中的飞天( ),给人以美的享受。
(4)花儿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 )。
四、修改病句
10.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2)班会上,我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六一”活动的方案。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写的。
(4)我喜欢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随风出来的花香。
五、句子训练
1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体会加点部分重复使用的表达效果,照样子写句子)
12.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仿照例句,以“云”为对象续写句子)
我是天空的孩子:
13.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4.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改为反问句)
15.大家的语言不同。大家的心一样。(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6.这段话主要描写了 。
17.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8.“翠色欲流”这个词语中,“欲” 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写出了草原 的特点。
19.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用“ ”画出来。
阅读
《丁香结》节选
①古人诗云:“芭蕉___________”“丁香________”。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20.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2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素雅——( ) 居然——( ) 津津有味——( )
22.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23.选文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七、诗词曲鉴赏
快乐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4.新题型 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画,请提炼关键信息,概括出你“看”到的画面。
25.读前两句诗,完成练习。
(1)这两句诗巧用比喻,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的景象,“ ”和“ ”分别描绘了云和雨的特点;“ ”和“ ”又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
(2)语文要素 从这两句诗描写的内容想开去,你想到的画面是:
26.后两句诗中,一个“ ”字突出天气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八、书面表达
27.习作表达。
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夜晚,在你的下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是小虫在树下开家庭会议,是小鸟在树下讲述一天的见闻,还是小朋友在树下做游戏呢?请你以“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为题,发挥想象,把你的经历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吧。
《第1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6
答案 C D B C B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腐”“惚”“雅”“缀”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低吟(yíng)——(yín),模糊(hù)——(hu);
B.单薄(báo)——(bó);
D.参差(chā)——(cī),开凿(zhuó)——(záo)。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稀簿——稀薄;
B.供按——供案;
C.疾弛——疾驰。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奇丽”意思是奇特而美丽。
在①句“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中,用“奇丽”来形容小诗,侧重于诗的内容奇特且美丽,能够与这种让人惊叹又舒服的境界相呼应,表达出诗的美感。故选“奇丽。”
“奇怪”强调跟平常的不一样,出乎意料。
在②句“真(奇怪),为什么这时候他还不来呢?”中,“奇怪”表达出一种对某人还不来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很难以理解的感觉,有疑惑和感慨的情绪在里面。 故选“奇怪”
“奇特”强调跟寻常的不一样,是奇怪而特别的意思。
在③句“在沙漠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景象”中,沙漠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用“奇特”来突出这些景象的特殊性。故选“奇特”。
“奇妙”侧重于稀奇巧妙。
在④句“人生就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中,把人生比作旅程,人生旅程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巧妙的经历,用“奇妙”能够体现人生的丰富多彩和难以捉摸的特性。故选“奇妙”。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C.《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而不是沈从文。老舍在《草原》中生动地描写了草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展现了草原的美丽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故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概括、作家及其作品、课文理解及诗歌情感主旨。
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B.有误。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
故选B。
7. qióng zhuì yùn miǎn yè shuò fù qió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苍穹:qióng,指广阔的天空,常用来形容天空的辽阔与高远。
坠落:zhuì,:指物体从高处落下,或人/事物地位、声誉等下降。
孕育:yùn,原指怀胎生育,后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冠冕:miǎn,本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礼帽,后引申为“表面上的装饰”,含贬义时可指“虚伪的排场”。
摇曳:yè,指物体随风或外力来回摆动,姿态轻柔。
硕大:shuò,形容物体极大,超出一般大小。
馥郁:fù,形容香气浓厚、浓郁。
琼浆:qióng,原指神话中仙人饮用的美酒,后泛指甘美的汁液或饮品。
8. 突然 茂密 好像 照射 清澈 灵巧 马虎 清晰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
(1)忽然: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其近义词有:突然、倏然、骤然、顿时等;
茂盛:①植物生长得繁多而茁。②比喻经济等兴旺。其近义词有:繁茂、茂密、兴旺等;
似乎:仿佛;有些像。其近义词有:仿佛、好像、好似、宛如等;
照耀:表示强烈的光线照射。其近义词有:照明、照射、照亮、辉映、映照等。
(2)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其反义词有:明澈、澄清、晶莹、清晰、清澈等;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其反义词有:伶俐、灵巧、机敏、聪明等;
仔细:形容一个人做事情非常细心、小心,不马虎。其反义词有:大意、粗略、马虎、粗心、冒失、疏忽等;
模糊:轮廓模糊不清。其反义词有:清楚、清晰、明了等。
9. 飘 舞 千里 无朋 自怜 驰 往 芬芳 一碧千里 心驰神往 襟飘带舞 芬芳馥郁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和选词填空。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形容身姿轻盈、姿态优美 。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
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多形容孤独失意 。
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
芬芳馥郁:形容香气非常浓 。
(1)形容草原辽阔且绿意盎然,“一碧千里” 精准描绘草原的广阔和绿色特点,故选“一碧千里”。
(2)说西湖令人向往,“心驰神往” 体现人们对西湖的憧憬、向往之情,故选“心驰神往”。
(3)飞天的姿态优美,“襟飘带舞” 能形象展现其衣襟裙带舞动的美感,故选“襟飘带舞”。
(4)花儿让清风有了香气,“芬芳馥郁” 突出香气浓郁,契合语境,故选“芬芳馥郁”。
10. 听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班会上,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六一”活动的方案。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或者《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 我喜欢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闻着随风出来的花香。
【详解】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1)缺主语,删掉“使”。
(2)词序颠倒,把“讨论”、“听取”互换。
(3)句式杂糅,删掉“的作者”或“写的”。
(4)搭配不当,把“闻着”放在“随风出来的花香”之前。
故答案为:(1)听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2)班会上,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六一”活动的方案。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或者《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
(4)我喜欢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闻着随风出来的花香。
11.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操场是那么宽阔,教室是那么明亮,使我总想在校园里多呆一会儿,表示我满心的喜爱。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可知,“那么清鲜”“那么明朗”通过重复使用“那么……那么……”的句式,从不同角度对空气和天空的特点进行强调,生动且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草原环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仿写时,先确定描述的对象,再选取该对象两个突出的特点,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进行描述,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即可。
示例:那里的湖比别处的更迷人,湖水是那么澄澈,波光是那么灵动,使我总想翩翩起舞,表达我满心的欢喜。
12.风带我散步,太阳为我梳妆,鸟儿为我歌唱,星星伴我入眠。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花在四季中的生长循环。本题要以“云”为对象来写句子,仿照例句运用同样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做到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我是天空的孩子:晨风携我启程,晴日绘我霓裳,暮雨为我梳妆,星夜伴我沉眠。
1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合并句子。
“使人惊叹”和“叫人舒服”是并列关系,均描述“这种境界”带来的两种不同感受。因此选用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合并句子。
示例: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14.丁香结,这三个字怎能不给人许多想象呢?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如“难道……吗”“怎么……呢”等。②有否定词去掉否定词,没有否定词加上否定词。③将句号改为问号。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是肯定表述,改为反问句时,可在谓语“给人”前加入反问词“怎能不”;句末加上反问语气词“呢”;将句号改为问号。
故改为:丁香结,这三个字怎能不给人许多想象呢?
15.虽然大家的语言不同,但是大家的心一样。
【详解】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原句前后两部分存在转折关系,“语言不同”是表象上的差异,“心一样”是内在的一致,因此选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合并,既保留了两句话的核心意思,又清晰体现出逻辑关联。
句子可以合并为:虽然大家的语言不同,但是大家的心一样。
16.草原小丘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 17. 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骏马和大牛对草原美景的陶醉,侧面烘托出草原的魅力 18. 将要 颜色翠绿,仿佛要流淌出来 19.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导语】这段文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壮美与宁静。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小丘的柔美线条比作中国画,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感,使草原的景色跃然纸上。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草原的辽阔壮丽,又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体上,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写景散文,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可知,具体描写了草原小丘柔美的线条、如画的翠绿景色;
结合“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可知,着重写了这种美景带给人的惊叹、舒服的感受,以及连动物都沉醉其中的状态。
故这段话主要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动物像人一样有情感和动作,画面更鲜活。通过动物沉醉其中的样子,侧面衬托出草原景色极其美丽迷人,令人陶醉。
18.本题考查词语意思。
根据所学可知,“欲”在词语中表示“将要、快要”的意思。 “翠色欲流”整体形容绿色非常浓、非常鲜亮,浓郁得好像快要流淌出来一样。因此,这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草原绿色极其鲜亮、浓郁、充满生机(仿佛要流动)的特点。
19.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题干要求找出能体现“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这种感受的具体景色描写。
文中“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是人的感受,表现了人被美景吸引而产生的舒服和惊叹;“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通过动物的沉醉侧面烘托出景色的迷人。这两句是“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具体表现,故画出这两句。
20.不展丁香结 空结雨中愁 21. 妩媚 果然 平淡无味 22.示例:作者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的原因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23.示例:从容、乐观、豁达、积极
【导语】这篇《丁香结》节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联想,展现了丁香花在微雨中的妩媚姿态,并借“丁香结”这一意象,探讨了人生中的愁怨与不解。作者以丁香花苞比喻衣襟上的盘花扣,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描绘了丁香花的美丽,又赋予了它象征意义,传达出一种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富有哲理性与艺术性。
20.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展”“结”“愁”的正确写法。
21.本题考查对反义词的掌握。
素雅:淡雅,美观而不落俗套。从第①段“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可知,妩媚:姿态娇媚动人。故“素雅”的反义词为“妩媚”。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从第②段“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可知,果然:意料之中。故“居然”的反义词为“果然”。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从第③段“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可知,平淡无味: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故“津津有味”的反义词为“平淡无味”。
2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段“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可知,作者观察到丁香花苞“圆圆的,鼓鼓的”形态,与古代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形成直观类比。因此恍然大悟,认为古人称之为“丁香结”非常贴切。
23.本题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从最后一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可知,作者通过“丁香结”与“人生问题”的类比,揭示矛盾存在的必然性——“结”既象征烦忧,也暗含生命脉络的交织。以反问句的使用,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表达了一种释然和接纳,而非抱怨或无奈。表明作者认为人生中的问题是常态,接受并乐观面对这种状态,体现了豁达的态度。
24.白雨跳珠图 风来云散图 25. 翻墨 跳珠 黑 白 天空中,乌云翻滚,白亮亮的雨点像珠子一样洒落下来,落进船舱里,打在湖面上,水花飞溅。 26.忽
【导语】这首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以生动笔触绘西湖雨景,云、雨、风、水变化倏忽,画面鲜活,尽显自然之趣与诗人闲适心境,简短精妙。
24.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先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提炼关键意象和动态。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关键是“黑云翻墨”;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提取“白雨跳珠”;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提炼“卷地风散”;第四句“望湖楼下水如天”,概括“水天一色”。所以第二句对应白雨跳珠图,第三句对应风来云散图。
25.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1)找比喻词分析本体和喻体。“黑云翻墨”里,“翻墨”比喻黑云,写出云的乌黑、翻滚;“白雨跳珠”中,“跳珠”比喻雨点,体现雨的急促、晶莹。
色彩对比看表示颜色的词,“黑”与“白”形成鲜明视觉冲击。所以①填翻墨,②填跳珠,③填黑,④填白。
(2)还原诗句场景,想象乌云、雨点的动态。乌云像墨汁倾倒,还没完全遮住山,白亮亮的雨点像珠子蹦进船里,结合生活里暴雨初至的画面去联想。
示例:天空中乌云像打翻的墨汁般翻滚,还没把山峦完全遮住,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噼里啪啦地乱跳进船中。
26.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看后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忽”字意思是忽然,体现风一来,暴雨瞬间被吹散,天气快速转晴,突出转变之快。所以填忽。
27.例文:
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夜晚,月亮像银色的圆盘,悄悄爬上天空。我变成了一棵大树,静静站在原野上,听着风轻轻吹过枝叶的“沙沙”声,准备迎接奇妙的夜。
没过多久,一群小甲虫匆匆忙忙地赶来,它们在我的树根旁停下,开起了家庭会议。甲虫爸爸晃着触角说:“孩子们,咱们明天得搬到东边的花丛去,听说那儿的花粉又多又甜!”甲虫宝宝们叽叽喳喳地应和,小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它们的声音细细碎碎,像在说悄悄话,我晃了晃树叶,给它们扇点凉风,帮着保密。
夜深些了,一只小鸟扑棱着翅膀落在我的树枝上。它刚从很远的地方回来,要给树洞里的鸟宝宝讲一天的见闻。“今天我看到可有意思的事儿啦!”小鸟抖抖羽毛,“河边的柳树爷爷冒出了新芽,就像绿色的小发卡;还有小蜜蜂们,忙得在花朵里直打转,浑身沾满金灿灿的花粉……”鸟宝宝们在树洞里“啾啾”叫,听得可入迷啦,我也跟着摇晃枝桠,给这温馨的“故事会”当背景。
后来,几个小朋友手拉手跑过来,在我树下玩起了游戏。他们一会儿藏在我的树影里,一会儿又笑着钻出来,银铃般的笑声在夜里飘得老远。有个小女孩还轻轻抱住我的树干,仰着头说:“大树呀大树,你要是会说话,肯定知道好多秘密!”我使劲伸展枝叶,给他们罩住一片清凉的影子,看着他们闹,心里暖暖的。
月亮慢慢往西挪,小甲虫、小鸟、小朋友都渐渐睡去或离开,可我这棵大树还醒着,把这些美好的故事,悄悄藏进每片树叶里,等着更多奇妙的夜晚,继续听、继续看,当一个守护秘密的“大树朋友”……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
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叙事文,首先要认真身体,可以围绕“大树下的故事”,选取不同角色,发挥想象,分别设计充满童真童趣情节,传递温暖、美好,体现大自然里不同生命的互动。
开头:描绘夜晚大树所处环境,点明“我”变成大树,静静伫立,等待奇妙故事开启。
中间:以“问题、目标+行动+小细节(声音、动作)”推进,让动物故事真实又有趣,拓展故事层次,融入自然想象,用具体动作、对话还原场景,让故事贴近生活,引发共鸣。
结尾:收束全文,用“收藏美好+留白期待”,让故事有温暖收尾,又给想象留空间,呼应开篇的“奇妙等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