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下面是众众写的征文中的一部分,请你根据拼音将其补全。
秋雨姑娘带着①liáng shuǎng的空气向我们走来,她送给落叶②一méi③邮piào,送给④银xìng树一身黄衣……菊花⑤zhēng着向她点头致意,稻谷⑥pín pín和她打招呼。
① ②一 ③邮 ④银树
⑤着 ⑥
二、选择题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挑战(tiǎo) 挑水(tiāo) B.钥匙(yào) 掠过(lüè)
C.脚印(yìng) 缤纷(bīng) D.频频(pín) 凌乱(líng)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票 歌唱 B.图案 明朗 C.排裂 迟到 D.放晴 规侧
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广阔的河面 B.宽阔的马路 C.辽阔的大地 D.广阔的星空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秋姑娘已经_______地来到人间,一阵_______的风吹来,湖面上的船儿_______漂荡。
A.悄悄 炎热 轻轻 B.悄悄 凉爽 轻轻
C.轻轻 凉爽 悄悄 D.轻轻 炎热 悄悄
6.下列关于查字典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读书时遇到“喇”字不知道怎么读,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B.小亮在写作文时想不起来“钥匙”两个字怎么写,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出来。
C.有些字的部首不是很明显,读音也不确定,可以用数笔画查字法到字典中去找。
D.“掌”字不会读可以用音序查字法,音序为“ZH”。
三、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yè( ) xiāng xìn( ) fēng shuāng( ) wèi lái( )
luò hòu( ) hán lěng( ) xié yáng( ) jiā tíng( )
8.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我发现,句中“辽阔”一词可以用“ ”或“ ”替换。
(2)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叮咛”中两个字都是形声字,据此,我猜测“叮咛”的意思与 有关。
9.句子理解。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 ”一词表示转折,将“不规则”、“凌乱”这些与美无关的词语与美联系起来,还用“ ”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语强调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 。
10.新情境 秋游结束后,班级举办了日记分享会。下面是园园分享的日记,请你根据要求帮她补充完整。(请在横线上填诗句,在括号中填ABB式词语)
9月2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班一起去秋游。
红叶遍山,同学们纷纷驻足观赏,这真是 “ , ”啊!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随风翻涌着海浪。果园里果实累累,一派丰收之景,我不禁想起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松柏穿上了油亮亮的衣裳,苹果、葡萄( )的,农民伯伯( )的。
多么快乐的一天!
四、语言表达
1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个题目真美啊!请你照样子,给下面的场景分别拟个漂亮的题目。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A.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B.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④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12.结合选文第2自然段中的“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以推测:“熨帖”在文中的意思是 。
13.我会赏析优美的句子。
(1)句A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金色的小巴掌”形象地写出了法国梧桐树落叶的 美和 美。
(2)句B中将“我”穿的小雨靴比作 ,再加上“ ”“ ”这两个动词,表达了“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愉悦心情。
14.选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照样子,给画面命名,填在下面的方框里。
15.你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看到过什么样的景色? 试着写一写吧。
阅读专项训练。
我爱秋天
①清晨,树叶从枝头随风轻轻落下,落在了路边,像是在暗示秋天就要来了。秋天来得这样快,仿佛是一刹那间,大地变了颜色,大自然换上了秋天美丽的外衣。
②秋天的果实是沉甸甸的。你看那橘子树的枝头上果实累累,一根小小的枝条上,挂满了一个个橙色的橘子,树枝被压得低低的。再看那稻田里的谷穗,它们已经不能像夏天那样挺直了腰,饱满的颗粒让谷穗低下了头。还有那柿子树,一个个红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一样垂下来,仿佛等着人们去采摘。
③秋天的颜色是金灿灿的。金色的阳光照耀大地,是那么敞亮,那么明快。远远望去,麦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还有那金黄的玉米地,一片连着一片,一直连到了农民伯伯的心里。高粱呢?好像黄色还代表不了它内心的激动,所以把脸都给变红了。
④秋天的气味是香喷喷的。仔细闻一闻,你会发现空气中不时飘来新鲜果蔬的气息。西红柿的清香,黄瓜的幽香,苹果的甜香,柚子的醇香……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香味。这些香味随风飘啊飘,就写成了一首首秋天的诗。
⑤秋天代表着美丽和希望。这种美丽和希望不是表面的,而是庄稼地里沉甸甸的收获和枝头挂满的果实。
(有删改)
16.联系上下文,对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一刹那”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树叶落得非常多 B.秋天来得非常快
C.大地变得颜色多 D.大自然变得金灿灿
17.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写出词语意思。
金色的阳光照耀大地,是那么敞亮,那么明快。
18.用恰当的方法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写出词语意思。
①饱满的颗粒让谷穗低下了头。
②金色的阳光照耀大地,是那么敞亮,那么明快。
六、书面表达
19.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有令人高兴的,有令人伤心的,有令人感动的……请你以日记的形式,写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注意日记的格式,300字左右。
《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6
答案 C B A B C
1.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爽”“枚”“票”“频”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C.脚印(yìng)——yìn,缤纷(bīng)——bīn;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由票——邮票;
C.排裂——排列;
D.规侧——规则;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广阔”意思是广大宽阔。 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面积、 范围、 领域等非常宽广, 无边无际。 故与“河面”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宽广的河面。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悄悄:形容动作或声音轻柔、不声不响,不被人轻易察觉,侧重“隐蔽性、不张扬”。
轻轻:既可形容动作力度小、幅度轻,也可形容事物状态柔和,侧重“力度轻、状态柔”。
炎热:指天气或环境温度高、让人感觉燥热,与“秋天”的季节特点不符。
凉爽:指温度适宜、不热不冷,让人感觉舒适,是秋天典型的气候特征。
第一空:秋姑娘的到来通常是渐进、不张扬的,没有明显的“大动作”,用“悄悄”能体现这种“不声不响、悄然降临”的特点,“轻轻”侧重“力度轻”,不适合形容“来到人间”的状态,因此第一空选“悄悄”。
第二空:句子背景是“秋天”,“炎热”形容夏天的风,与季节矛盾;“凉爽”符合秋天风的特点(温度适宜、让人舒适),因此第二空选“凉爽”。
第三空:“漂荡”需要用“轻轻”修饰,体现船儿在湖面移动时“力度小、动作柔和”的状态;“悄悄”侧重“不被察觉”,无法形容“漂荡”的动作特点,因此第三空选“轻轻”。
依次填入的词语为“悄悄、凉爽、轻轻”。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A.小明在读书时遇到“喇”字不知道怎么读,应该用部首查字法,而不是音序查字法。因为音序查字法需要知道字的读音,先查音序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B.小亮在写作文时想不起来“钥匙”两个字怎么写,应该用音序查字法。因为部首查字法需要先确定部首,而此时不知道字怎么写,无法确定部首。
C.有些字的部首不是很明显,读音也不确定,可以用数笔画查字法到字典中去找。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D.“掌”字不会读用音序查字法,音序应为“Z”(要大写),不是“ZH”。
故选C。
7. 深夜 相信 风霜 未来 落后 寒冷 斜阳 家庭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本题“深、信、霜、落、寒、斜、庭”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广阔 宽阔 说话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和词语解释。
(1)“辽阔”的含义是空间范围宽广、没有边界感。找近义词可以帮助理解词语意思,找与这一含义相近、且符合“音乐厅”语境的词语。文中将“秋天”比作“辽阔透明的音乐厅”,强调秋天的声音传播范围广、空间感开阔。因此,句中“辽阔”可以用“宽广”或“空旷”替换。
(2)理解“叮咛”时,可利用形声字特点推测,形声字通常由形旁(表义)和声旁(表音)组成。“叮咛”二字均以“口”为形旁,而“口”作为形旁时,多与嘴巴、说话、声音相关。结合句子“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大雁“撒下”的“叮咛”是传递给他人的内容,进一步印证其与说话、嘱咐相关,因此可猜“叮咛”的意思与“言语、说话”有关,指反复地叮嘱。
9. 然而 更 对水泥道美的赞叹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出自《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句中“然而”一词起到了转折作用。它承接上文描述的落叶排列的不规则和凌乱,引出下文这种看似不完美的状态反而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使句子的语义发生了转折,所以①处应填“然而”;“更”这个字是表示程度的词语。它强调了落叶排列的不规则和凌乱这种状态对水泥道美的增添程度,突出了这种独特景象所带来的美的效果,所以②处填“更”;从句子整体来看,作者描述了落叶不规则排列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这体现出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欣赏和喜爱之情。作者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发现了不完美中的美,表达了对这种自然又随性的美景的赞美,所以③处可填“对水泥道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甜津津(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乐呵呵(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理解与词语搭配。
①、②:由“红叶遍山” ,可联想到杜牧《山行》中描写红叶的经典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精准契合赏红叶的情境 。所以①、②内容填写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书写时注意“坐”、“于”。
③:形容苹果、葡萄,从果实饱满、色泽鲜亮角度,“红彤彤”“紫莹莹” 等 ABB 式词语很合适,体现果实外观特点 。
④:形容农民伯伯,丰收时心情喜悦、神态满足,“笑盈盈” 能生动展现其欢快的精神面貌 。
所以:③甜津津(答案不唯一,如 “紫莹莹” 等合理即可 ) ;④乐呵呵(答案不唯一,如 “乐滋滋” 等合理即可 )。
11.铺着彩色地毯的树林
撒满圆润珍珠的果园
【详解】本题考查仿照写题目。
结合例子“秋天的田野:穿着金色婚纱的田野”可知,句子说“田野”“穿着金色的婚纱”是把“田野”赋予了人的特点,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仿写时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并抓住其景物的特点来写,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如:秋天的树林:穿着黄色衣服的树林
秋天的果园:挂满红灯笼的果园
12.落叶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 13. 比喻 颜色 形状 两只小鸟 蹦跳 歌唱 14.金色落叶图 雨靴叶间蹦跳图 15.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路旁的小草上有晶莹的露珠,花儿绽开了美丽的笑脸,树叶又嫩又绿,小鸟在树上挥动翅膀,好像在向我问好。
【导语】这篇文章节选以孩童视角写秋日水泥道,语言鲜活灵动。用“彩色地毯”喻水泥道、“金色小巴掌”喻落叶、“棕红色小鸟”喻雨靴,比喻贴合孩童认知,满是童趣。“熨帖”“蹦跳”等词精准勾勒景物与动作,凌乱落叶反增美感的描写显独特审美。结尾怕迟到仍想慢走的心理,藏着对景致的喜爱,短章却满是秋日温柔与童真。
1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知,从“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知,这里描述的是法国梧桐树落叶与水泥道的贴合状态,“熨帖”在文中就是形容落叶平整紧密、服帖地贴在水泥道上,没有褶皱或翘起,与水泥道完美贴合的样子。
1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及句子赏析。
(1)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A.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金色”体现出落叶的颜色美,“小巴掌”的形状描绘出落叶的形态美。
(2)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B.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知,明确将“我”穿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蹦跳”这一动词,形象地体现出“我”行走时的活泼姿态;“歌唱”则进一步烘托出“我”欢快的心情,两个动词相结合,充分表达了“我”走在铺满落叶的水泥道上那种愉悦、舒畅的感受。
1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画面命名能力。
结合文中第①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可知,从整体视角描绘了铺满落叶的水泥道如同彩色地毯的全景,所以配图命名为“水泥道全景图”十分贴合,展现出水泥道在落叶装点下绵延、绚丽的整体画面。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可知,描绘了落叶的形态与在水泥道上的分布,展现出落叶独特的美,因此画面可命名为“金色落叶图”。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知,主要刻画了“我”穿着小雨靴在铺满落叶的水泥道上欢快行走的情景,因此画面可命名为“雨靴叶间蹦跳图”。
15.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先在脑海中仔细回忆上学或放学路上那些印象深刻、能触动自己的景色,像路边特定的花草树木、不同时节的独特景象等。确定好要描写的景色对象后,思考如何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它们的美。比如从视觉角度,描绘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像花朵是娇艳的红色、圆润的形状,树叶是翠绿的颜色、细长的形态;从嗅觉角度,提及花朵散发的芬芳、草木的清香;从动态角度,写微风中树枝的摇曳、蝴蝶的飞舞等。同时,融入自己看到这些景色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愉悦、宁静还是其他,让描写不仅有景更有情,使整个景色描写生动起来,仿佛将读者也带到了那条熟悉的路上,一同欣赏那片美景。
示例:傍晚放学时,天边挂着橘红的晚霞,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路边的银杏叶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响。卖糖葫芦的爷爷推着小车走过,糖霜裹着山楂的甜香飘过来。几个小朋友追着落在肩头的麻雀跑,笑声混着晚风,让这短短一段路都满是温柔的烟火气。
16.B 17.畅快 18. 丰满 宽敞明亮
【导语】 这篇短文以生动笔触勾勒出秋天的鲜活模样,结构清晰又充满童趣。作者从“果实”“颜色”“气味”三个维度展开,每部分都用具体场景让秋天可触可感:写果实,用“树枝压得低低的”“谷穗低下头”“柿子像小灯笼”,借动态与比喻凸显丰收;绘颜色,以“金色海洋”喻麦田,让高粱“脸红”赋予人格化趣味,鲜活又形象;描气味,罗列果蔬香气并比作“诗”,将嗅觉体验转化为浪漫意境。语言朴实却精准,没有华丽辞藻,却凭细腻观察让秋天的“沉甸甸”“金灿灿”“香喷喷”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满是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16.本题考查对句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语境,前文提到“秋天来得这样快”,后文“仿佛是一刹那间,大地变了颜色”是对“秋天来得快”的进一步补充说明。“一刹那”本义指极短的时间,在这里用来强调秋天到来的速度之快。而“树叶落得非常多”“大地变得颜色多”“大自然变得金灿灿”均是秋天到来后的景象。
故选B。
17.本题考查近义词法理解词语含义。
“明快”常见的近义词有:明畅、畅快、明朗。结合句子“金色的阳光照耀大地,是那么敞亮,那么明快”的语境,“敞亮”已体现阳光的明亮,“明快”则进一步补充阳光带来的感受,即(光线)明亮且让人感觉清爽、舒畅,不沉闷。因此“明快”一词在句中表示明亮、畅快的含义。
18.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
①“饱满”在句中形容谷穗的颗粒。从后文“谷穗低下了头”可知,谷穗因颗粒充实才会下垂;联系生活中见过的成熟谷物(如麦子、稻谷),“饱满”即指谷粒长得充实、丰满,没有空瘪,体现出秋天谷物成熟、丰收的状态。因此,“饱满”在这里可理解为“充实、丰满”。
②运用拆分法,“敞”可以理解为宽敞,“亮”可以理解为“明亮”,所以“敞亮”可以理解为“宽敞明亮”。
19.例:
日记一则
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放学回家,在小区门口看到这样一幕,让我特别感动。
当时,一位头发花白、走路颤颤巍巍的老爷爷,手里提着两大袋刚买的菜,艰难地走着。突然,他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其中一袋菜也掉在了地上,西红柿、黄瓜滚得到处都是。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正准备进小区的大哥哥,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他先是稳稳扶住老爷爷,关切地问:“爷爷,您没事吧,有没有摔着?”确认老爷爷没受伤后,大哥哥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菜一一捡起来,重新放进袋子里,还细心地检查有没有碰坏。随后,大哥哥干脆直接接过老爷爷手中的菜,笑着说:“爷爷,您住哪栋楼呀,我帮您把菜送回家,您走路也能轻松点。”老爷爷一开始还不好意思麻烦他,但大哥哥特别坚持,老爷爷只好带着他往家走。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暖暖的。大哥哥那毫不犹豫帮助他人的举动,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这个普通的傍晚。我想,以后我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要像大哥哥一样,伸出援手,让温暖传递下去。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应用文写作。
一、审题。
本题话题作文,需以日记格式,记录生活中一件小事,体现丰富的情感,要包含日期、星期、天气等日记要素,从中选择一种情感(如高兴、伤心、感动等)展开。写作的时候要按照日记的格式来写。
二、立意。
通过记录事件过程,真实传递其中蕴含的情绪(高兴、伤心、感动等),展现生活烟火气与个人真切体验,让读者从平凡小事中感知情感温度,引发共鸣。
三、写作思路。
开头:先写明日期、星期、天气,快速引出事件场景,点明情感。
中间: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写明白,融入细节描写写具体,展现人物特点。
结尾:转化为行动决心,升华立意,让日记有“以小见大”的感染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