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是( )
A.你瞧!动物园里的鸵(tuó)鸟们正在悠闲自在地晒太阳。
B.小明自命不凡,要和世界冠(guān)军比试比试。
C.文江学海,浩瀚(hàn)无边,同学们不要稍有成就,就沾沾自喜。
D.时间真可怕,像鹰隼(sǔn)一样啄食着记忆,使它变成千疮百孔的筛子,所有珍贵的东西都溜走了。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敝、馅坑、赶集 B.唯独、间隔、懒隋
C.联结、充诺、侵略 D.隆重、猎豹、赤道
3.“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
A.那个人耳朵失聪,所以听不见。 B.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比声速快。
C.声速比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快。 D.声音追不上人奔跑的速度。
4.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给您看。”蔺相如这么做的原因是( )
A.这块璧有毛病。
B.蔺相如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将和氏壁要回,他太阴险了。
C.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巧妙地将和氏壁要回。
D.蔺相如想把璧的小毛病如实地告诉秦王。
5.下列关于《搭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
B.本文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
C.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D.在作家刘章家乡,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
二、书写
6.读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7.看拼音,写字词。
xùn qī( )来临,人们都克服duò xìng( ),壮年男子都wǎn( )起裤腿去防洪。远远望去,河堤上都是人影,大家qí xīn xié lì( )保护着大堤的安全。
8.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 到44千米每小时。( )
(2)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
(3)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 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 ,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你还知道其他的说明方法有 。
(2)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比猎豹速度快的事物有 等,宇宙中最快的东西是 。
(3)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
光 游隼 火箭 人 猎豹 流星体 鸵鸟 喷气式飞机 声音
四、句子训练
10.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改为反问句)
11.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 手电筒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12.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改为反问句)
13.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有我们两个人在。(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14.冀中的地道战是惊人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搭石》
①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②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5.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协调有序——( ) 理所当然——( )
16.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7.人们走搭石时,有哪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8.从“招手示意”“俯下身子背老人”等动作中,你体会到家乡人怎样的品质?
类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张大力
①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②“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③可是,打石锁撂(liào)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④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像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
⑤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⑥“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⑦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⑧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⑨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⑩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9.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店铺(pū pù) 地壳(ké qiào)
20.石材铺在门口设这把青石大锁是为了证明( )
A.张大力力大无比。
B.“聚合成”石材铺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21.石锁上边和下边的两行字体现了( )
A.石材铺老板对张大力的佩服和夸赞。
B.石材铺老板唯独看不起张大力。
22.用“ ”画出直接描写张大力力气大的句子。
23.画“ ”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六、书面表达
24.习作。
在学校中,你一定认识了许多可爱的老师,他们或是幽默风趣,或是和蔼可亲,这些老师中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写出来,可以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来写。
要求:有中心,有条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B C D
1.B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B.冠(guān)——guàn。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形易错字。
A.隐敝——隐蔽,馅坑——陷坑;
B.懒隋——懒惰;
C.充诺——允诺;
故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
根据题干“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可知,此处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将“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声速”相对比,突出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比声速快这一特点。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理解。
《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赴宴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文中句子“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句话写了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璧,就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表现了他的机智。
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文作者(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作者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情感,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从课文内容“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可知在作家刘章家乡,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平常的事情。
故选D。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集”“献”“典”“袍”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汛期 惰性 挽 齐心协力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期”“惰”“挽”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列数字 作比较 列数字、作比较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1)句子中明确使用“44千米每小时”这一具体数值,通过数字量化人奔跑的速度,使说明更准确、科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将“猎豹”的速度与“鸵鸟”进行对比,用“比……更快”的句式突出猎豹的速度优势,通过两者的速度差异增强说明的说服力,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句子用“30万千米每秒”具体说明光的速度,以数字量化抽象概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比流星体的速度快几千倍”将光与流星体的速度对比,用倍数关系突出光的速度之快,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9. 说明文 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打比方 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 光 光、流星体、火箭、喷气式飞机、声音、游隼、猎豹、鸵鸟、人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你还知道其他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列图表。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本篇文章介绍了事物的速度,所以是说明文。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中,作者通过列数字,如列出具体速度数值“最大速度能够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通过作比较,如对比不同事物的速度“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通过举例子,如列举猎豹、游隼等来说明速度的差异。其他常见的说明方法还包括打比方,作用是比喻说明;分类别作用是分门别类介绍;下定义,作用是明确概念;摹状貌,作用是描述特征;列图表,作用是用图表辅助说明等。
(2)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比猎豹速度快的事物有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等,宇宙中最快的东西是光。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猎豹的速度约为每小时100千米,而游隼俯冲速度可达每小时300千米。结合文中语句“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快得多才行”“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可见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的速度均远超猎豹。结合文中语句“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可知光是宇宙中已知最快的,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是真空中的光速。
(3)结合文中语句,“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时!”“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由此可知,按照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人 < 鸵鸟 < 猎豹 < 游隼 < 声音 < 喷气式飞机 < 火箭 < 流星体 < 光。
10.鸵鸟难道不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吗?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本题可以按照方法改成:加上反问词“难道”,“应该”改为“不应该”,加上语气词“吗”,“。”变“?”,改为:难道鸵鸟不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吗?
11.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手电筒立刻就会出现一束光柱。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按下手电筒的开关”表示在某种条件下,“会出现一束光柱”是上述条件产生的结果,句子前后是条件关系。可以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一……就……”或者“只要……就……”。
句子合并为:我们一按下手电筒的开关,手电筒立刻就会出现一束光柱。
12.搭石难道不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吗?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需遵循三步:句首或谓语前加反问词;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句末加疑问助词,句号改问号。原句“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是肯定陈述,改为反问句需要加反问词“难道”在“搭石”后面;肯定词“是”变“不是”;句末加“吗”,句号改问号。
修改后的句子为:搭石难道不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吗?
13.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句子合并。
原句“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结果,“有我们两个人在”是原因,存在因果关系(前果后因)。
适合的关联词是“之所以……是因为……”,这组关联词用于强调因果联系,突出结果背后的原因。“之所以”引领结果(秦王不敢进攻),“是因为”引出原因(有两人在),清晰呈现因果逻辑,让句子关系更紧密、表意更明确。
示例: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14.冀中的地道战真是惊人的奇迹啊!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与感叹句的互换。
改为感叹句时,需要表达强烈的感情(如赞叹、惊讶),并通常使用感叹词(如“多么”、“啊”)和感叹号(!)来增强语气。
在原句的宾语“惊人的奇迹”前添加“多么”,在句尾添加“啊”,并将句号改为感叹号。这样,句子变为“冀中的地道战是多么惊人的奇迹啊!”,这突出了对地道战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例:冀中的地道战是多么惊人的奇迹啊!
15. 井井有条 天经地义 16.比喻,把“走搭石的嗒嗒声”比作“轻快的音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以及场景的美感。 17.①走搭石要快,保持平衡;②不能抢路,不能突然止步;③面对面走搭石时,互相礼让;④遇到老人走搭石,年轻人要背老人过去。 18.体会到家乡人善良、谦让、尊敬老人、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
【导语】《搭石》以日常景物为切入点,借“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引出话题,兼具生活气息与画面感。文段用“嗒嗒声”“清波人影”绘声绘色,展现走搭石的协调美;又以“招手礼让”“背老人过河”的细节,将平凡场景升华为邻里温情的载体,于质朴文字中藏着对家乡人淳朴品性的赞美,短章却意蕴深厚。
15.本题考查近义词。
第①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这里的“协调有序”指人们走搭石时,动作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没有混乱,呈现出整齐、有秩序的状态。
所以“协调有序”近义词有: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第②段“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里的“理所当然”指在乡亲们的观念里,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这件事是合乎情理、应该这样做的,不需要质疑或额外解释。
所以“理所当然”近义词有: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1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第①段画线句子中作者将人们走搭石时“嗒嗒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通过比喻词“像”连接;同时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视觉画面比作“画”。所以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把脚步声比作音乐,将走搭石的单调声响转化为悦耳的听觉体验,突出乡亲们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节奏的和谐,体现出过程的灵动美感。把溪边的场景比作画,凝练“清波”“人影”的视觉元素,定格成富有诗意的画面,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搭石场景的宁静与美好,也暗含对乡亲们默契配合、生活场景和谐的赞美。
17.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
第①自然段提到“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说明走搭石需“快”,以此维持身体平衡;同时指出“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明确了“不抢路、不突然止步”的规矩,避免他人陷入危险。第②自然段描述“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体现出面对面走搭石时“互相礼让”的规矩,展现乡亲间的默契;还提到“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表明“遇到老人,年轻人背其过搭石”是公认的规矩,彰显尊老传统。
所以可以概括为:①快走搭石保平衡;②不抢路、不骤停;③面对面时互相礼让;④遇老人,年轻人背其过搭石。
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结合第②自然段“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可知,“招手示意”的动作温和且主动,体现出家乡人互相礼让、友善谦和的品质。再看该段“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俯下身子”是主动迁就老人、顾及老人安全的细节动作,体现出家乡人尊老敬老、乐于助人的品质。
19.pù qiào 20.B 21.A 22.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 23.这句话通过描写众人的反应,侧面烘托出张大力力气之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张大力举起石锁的趣事,生动展现了民间智慧与力量美学的结合。文章以石锁为线索,巧妙设置悬念(锁底隐藏文字),在意外反转中完成人物塑造:既表现张大力惊人的神力(“像摇竹篮子”“轻易举到空中”的夸张描写),又通过“惟张大力不算”的幽默设计,体现商家对其力气的特殊认可。语言简洁明快,动作描写极具画面感,结尾“扬长而去”的洒脱更添人物魅力,整体洋溢着市井生活的诙谐趣味。
19.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铺:读“pù”时,指店铺;商店。读“pū”时,指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
店铺diàn pù:各种商店、铺子的统称。
壳:读“ké”时,指某些物体较坚硬的外皮。读“qiào”时,指坚硬的外皮。
地壳dì qiào:由岩石构成的地球外壳,主要成分是氧、硅、铝、镁、铁等。平均厚度大陆地壳约35千米,海底地壳约7千米。
20.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由短文第②自然段“‘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知,石材铺在门口设这把青石大锁是为了证明,石材铺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故选B。
2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由短文第⑩自然段“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与第 自然段“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可知,老板的用意是用特殊方式赞美张大力的神力(众人笑、张大力大笑离去),并非看不起他,而是石材铺老板对张大力的佩服和夸赞。
故选A。
2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由短文第④自然段第2句“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 ,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可知,句子“直接描写”,即通过动作体现力气。这句话用“轻易举起”“胳膊笔直”等动作,直观展现张大力的力量。
2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可知,用夸张手法突出石锁极重,为下文张大力轻松举起作铺垫,反衬他的神力。
24.例文:
我的语文老师
在我心中,有一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李老师。李老师不仅教学认真负责,而且性格和蔼可亲,总能用她独特的方式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正在上语文课。李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开始讲解课文,而是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与我们要学的课文内容紧密相关,但更加生动有趣,引得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提前了解了课文的背景,还激发了我们对课文的好奇心。李老师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也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教学方式独特,李老师还特别关心我们的成长。有一次,我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我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李老师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主动找我谈心。她没有直接批评我,而是耐心地分析了我在考试中犯的错误,并鼓励我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在李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更加努力地学习语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李老师不仅在教学上用心,在生活中也对我们关怀备至。她经常关心我们的饮食起居,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健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李老师的这些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也让我们更加尊敬和喜爱她。
李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点亮了我们心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在李老师的教导下,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衷心感谢李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关怀,她是我心中永远的好老师。
【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
要求写印象深刻的老师,在学校中,每个老师都与众不同,有不同的特点,他们或是幽默风趣,或是和蔼可亲,或是严厉的。想想哪位老师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来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提纲:
开头:开头点明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
中间:经过为主要部分,应详细去写。想想老师做的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来写。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描写。
结尾:结尾呼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