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同步练习: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同步练习: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18:5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18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主要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
B.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
C.资本主义的掠夺性引发世界大战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此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已充分暴露,如贫富悬殊、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状态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等,A项正确。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高速发展,B项表述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C项错误;D项说法虽然正确,但与材料不符。
答案:A
2.(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三大理论是
(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法国启蒙学说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再现能力。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借鉴学习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因此选C项。
答案:C
3.(2016·烟台高一检测)右图描绘的是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这主要反映了
(  )
A.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主要创始人
B.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社会实践
C.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D.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暴露
解析:从材料中与纺织女工交谈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调查,故选B项。
答案:B
4.(2016·河北学业水平模拟)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已成为”表述错误;由1848年可知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5.(2016·哈尔滨高一期末)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
(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的解决办法,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不到无产阶级自身的革命性,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解决了这些问题。故选D项。
答案:D
6.(2016·青岛高一期末)“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则材料认为,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  )
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工人革命第一步是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而后是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此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D项。
答案:D
7.(2016·衡阳高一检测)《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这在本质上表明
(  )
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
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
C.巴黎公社获得劳动人民支持
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
解析:结合《巴黎公社公告》的文字“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可知,巴黎公社政权主要为人民着想,站在人民的角度上处理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8.(2016·驻马店高一检测)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解析: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材料正反映公社“勤务员”受到公众监督,“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受到制约,具有民主作风,本题选B项。
答案:B
9.(2016·临沂高一检测)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
A.工人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政府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以国民自卫军取代资产阶级的军队
解析:解题时注意紧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分析解答。巴黎公社通过暴力驱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进行了政权方面的建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工人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思想。
答案:A
10.(2016·宁波高一检测)有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评价道:“它是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从此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的时代被画上句号”。这一历史事件
(  )
A.进行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B.使法国共和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C.标志着工人运动的兴起
D.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法国19世纪”“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革命。A项正确指出了其历史意义,而B、C、D三项都与巴黎公社革命不符。
答案:A
11.(2016·浙江学业水平模拟)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  )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解析:注意从图中的时间信息分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因此答案选D项。
答案:D
12.(2016·临沂高一检测)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的理解能力。巴黎公社失败给后世留下的教训之一是没有同农民联系,没有形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故④排除。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顿、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恩格斯第一个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除了社会主义,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这就是恩格斯的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基本思想。
——列宁
(1)依据材料一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
(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
(3)这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何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理解。第(1)问,结合材料“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来作答。第(2)问,结合无产阶级斗争所处的阶段和斗争的方式来作答。第(3)问,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分析。
答案:(1)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异:恩格斯看到了圣西门等人没有认识到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2)材料二反映了无产阶级斗争还处在自发阶段,斗争手段是捣毁机器;材料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自觉的阶段,工人运动开始和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
(3)空想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9月9日马克思写道:“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871年,马克思写道:“愚蠢地不愿意开始内战,好像梯也尔力图用暴力解除巴黎武装不像是开始内战似的……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他们的第一个企图是什么?就是在普鲁士的庇护之下,用路易·波拿巴的兵卒和比埃特里的警察来谋杀从巴黎开始的民众振兴的事件……但最能说明时代特点的是:它并没有引起官方的欧洲和美国方面普遍的愤怒呼声,反而激发了一股同情和对巴黎狂暴诋毁的逆流。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极端困难的境地”指的是什么?材料二说明了巴黎公社的什么教训?
(2)材料一中的“蠢举”和材料二中的“愚蠢”是否矛盾?马克思为什么这么说?
(3)官方的欧洲和美国为什么“对巴黎狂暴诋毁”?
(4)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普法两围的关系呈现什么状态?
答案:(1)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迫使法国投降。教训:没有及时向凡尔赛进军,使梯也尔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2)不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形势下,国内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所以巴黎人民把抵抗的希望寄托在国防政府身上,此时推翻新政府的企图是愚蠢的。当梯也尔政府出卖了民族利益,要解除自卫军的武装时,不推翻梯也尔政府也是愚蠢的。
(3)欧美资产阶级都仇视无产阶级革命。
(4)既为本国资产阶级利益而互相争夺,又为镇压国际工人运动而互相勾结。